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文化与科技 课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高产量杂交水稻、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
科技节系列报道一 ——观看《十大科技发明》视频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高职创业教育 第一讲 创业启蒙 主讲:姜占峰.
阅读领航 便民生活 绿色科技 追风小队.
科学技术和文化 【内容标准】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益富强的祖国》——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三章复习课 第三章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天体运动(2课时) 洛城中学 何志明.
知识回顾: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一、关于核武器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 这是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杨利伟 神舟七号我们的骄傲 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中国人的骄傲 神舟七号.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第八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第八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戈壁升起蘑菇云 美、苏已经步入了核子时代!而中国…… 1945年美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即、原子弹被投入战争。美国用原子弹做了什么?影响怎样?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美、苏已经步入了核子时代!而中国……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يىڭى جوڭگۇنىڭ پەن-تىخنىكا نەتىجىلىرى.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发展的时间?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 4、什么是生物工程技术?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沈翔 美国Qwest国际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
走进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 李辉.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Karolinska Institutet:
我国现有13.70亿人口,按人口年增长率0.57%计算,多少年后我国人口超过18亿?
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第十二单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1976年)
数据库使用指南 Nature全文数据库.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 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系列(十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教授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文化与科技 课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文化与科技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 中的主要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较全面的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如四大发明 16世纪后,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较全面的发展

一.科研的起步、曲折与国力的展示 1.新中国措施: “自力更生” 确立发展方针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员会 成立科研机构 壮大科研队伍 归国“游子”; 政府培养 编制远景规划 2.重大科技成果(国防科技领域、医学、农业领域)

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科技事业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重大科技成果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国防科技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医学: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 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科技事业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一.科研的起步、曲折与国力的展示 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样板戏”一枝独秀,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1.新中国措施: 2.重大科技成果: 文化?艺术? 教育? 1.新中国措施: 2.重大科技成果: ①文革前:进展显著,成就震惊世界 ②文革期间: 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样板戏”一枝独秀,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二.新时期: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一)措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提出 意义) ①背景:文革结束,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 1985年,《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③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提出 意义) 二.新时期: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一)措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提出 意义) 2.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4.“863计划”、“火炬计划”相继实施 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 5.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成果:

(二)主要成果 核技术, 空间技术. 运载火箭研究, 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一.科研的起步、曲折与国力的展示 课堂小结 三、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措施: 2.重大科技成果(国防科技领域、医学、农业领域) 二.新时期: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新中国措施: (二)成果: 三、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巩固练习 B B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B B

A C A.银河Ⅰ型 B.银河Ⅱ型 C.银河Ⅲ型 D.“长征一号” 4.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3.标志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A.银河Ⅰ型  B.银河Ⅱ型 C.银河Ⅲ型 D.“长征一号” 4.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归国,投身国内建设    B.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C.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A C

B B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5.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B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D.国际上的帮助 B

D 7、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 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D 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8、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②神州5号③“银河—I”  ④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⑤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D 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 中国“两弹”元勋。

1964年10月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 中国第一颗星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国力的展示 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杂交水稻“南优2号”,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南优2号”,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文革中,他培养水稻的罐子被红卫兵们砸碎,辛苦培育的品种被他们扔到井里,不得不中断研究三年。遭到批斗和毒打。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是1600元。最近一段时间,亦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政府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2002年中国研制运转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杨利伟: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的航天员 2003年,“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