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藻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细胞大小知多少 1 、动物神经细胞最长可达 50~60 厘米。 2 、芝麻纤维细胞长达 50 厘米。 3 、鸵鸟卵细胞直径长达 15 厘米,鸡卵细胞 直径长达 4~5 厘米,人卵细胞直径长 100~200 微米。 4 、真核细胞直径一般是 10~100 微米,原核 细胞直径一般为 1~10 微米。
Advertisements

6.5 真菌界 真菌为多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 具有细胞壁,但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方式生活; 分为真菌门和地衣门。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殖的类型 一、生殖的类型: 生殖的类型有: 和 。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二、无性生殖: 1 、概念: 2 、无性生殖的种类: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 产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实验八 藻类植物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藻类植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及观察方法。 2 、认识藻类植物及其主要门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藻类植 物在系统分类中的进化地位。 3 、认识藻类植物中的常见经济种类。 二、材料和用品 1 、自备材料: 地木耳、水绵、紫菜、海带和轮藻新鲜标 本或市售干品.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藻类 隐藻门(Cryptophyta ) 甲藻门(Pyrr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第二章 植物界的类群 第一节 低等植物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第三节 植物界的进化.
第4章 生物的生殖 4.1 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 4.2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4.3 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常为单细胞多细胞的丝状或叶状体 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生活环境常为水生或阴湿地
——————————————————————普通生物学 第三部分 进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第七章 藻 类 植 物.
第四部分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细胞的增殖 元济高级中学 李 湘.
在地球上出现生物的38亿年以来,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浓缩了这38亿年的历史,其中藻类植物是地球生物中的“开国元勋”。 是什么原因使藻类适应环境,始终没被淘汰?“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是自由漂浮的淡水藻们制造出的怎样的奇观?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海洋藻类在它们的生活环境里是怎样的婀娜多姿?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们和人类有着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一堂课共同关注的话题。
2-5 原生生物.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第三十三章 真菌学概述 学习要求 1)掌握真菌的定义、形态结构与培养特性。
医学真菌总论.
第五章 原生动物.
小游戏:找出目标生物 游戏规则: 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对两份资料进行查找,找出目标生物的代码,看哪个同学最快。
第一节 男性生殖 Male reproduction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第九章 苔藓植物.
上篇 植物形态解剖 植物细胞 植物组织 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的繁殖器官.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任务二 识别药用低等植物.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第二节 隐藻门 学习重点 门的特征 常见种属特征 生长的环境条件 与养殖关系.
植物和我们.
Chapter 1 Algae藻类植物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 第二节 蓝藻门★ 第三节 裸藻门★ 第四节 甲藻门★ 第五节 硅藻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必修1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有时不是你不够努力, 而是努力的方式不对.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讲 藻类植物(一) 概述、蓝藻、裸藻、绿藻.
裙带菜 海带 紫菜 葫芦藓 泥炭藓 地钱 铁线蕨 桫 椤 肾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九节 红藻门(Rhodophyta) 一、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体少数单细胞; 多细胞藻体 简单的丝状体; 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十五章 藻类.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第一章 藻类(Algae).
第九章 真核藻类 轮藻属(Chara).
第三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和类 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 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遗传的染 色体学说。 难点: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八章 原核藻类(Prokaryotic Algae)
氮循环 肖子聪.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园林植物学 风景园林专业.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藻类

第一节 藻类概述 主要特征 形态构造 繁殖方式 分类 生态分布和意义

一、主要特征 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叶状体 具叶绿素和其它辅助色素,整个藻体均可吸收营养光合作用。 生殖单位为单细胞、孢子或合子——低等孢子植物 生活史中无胚体

二、形态构造 1. 藻体形态 单细胞:球、椭圆、卵、圆锥、纺锤、纤维、板、三角、四角等状。 群体:各细胞具独立功能,球、片、丝、树枝、不规则等状。 多细胞体:细胞功能上有分工,营养沟通,有鞭毛或无。 2. 细胞结构 细胞壁 原生质体

细胞壁: (1)外果胶质、内纤维质:绿、蓝、甲、金、黄、轮藻。 (2)硅质:硅藻。 (3)内纤外藻胶:琼胶——红藻(紫菜、石花菜),褐藻胶——褐藻(海带) (4)套合:黄、硅藻有2半片(H型和U型)套合而成。 (5)特殊:有的有花纹,突起或刺,少数无细胞壁(褐藻),有周质体,有的有胶质膜和囊壳。

周质体:是藻体细胞质表层特化成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构造,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原生质体: (1)细胞核:多数1个(蓝藻除外),有核膜、核仁、核质。少数种类多核——多核体。 (2)色素及色素体:各类色素成分不一。 主要成分: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藻蓝素与藻红素)。

叶绿素有a、b、c、d、e 5种类型,所有的藻类均含有叶绿素a 。 胡萝卜素中最常见的是β-胡萝卜素,存在各门藻类中。 藻胆素只在蓝藻、红藻及隐藻中发现。 褐藻含有褐藻素。 色素体(载色体):含色素的蛋白质体(蓝藻无),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 形态: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位置: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3)同化产物:因色素不同而不同,分类依据。 加碘 形状 分布 淀粉 蓝黑 粒状 绿藻门、甲藻门、隐藻门 副淀粉 无 光亮,非球体,较大,椭球、棒状、环状 裸藻门 蓝藻淀粉 淡红褐 多数位于细胞周边 蓝藻门 脂肪 正圆球小体(黄) 硅藻门(黄、金少量) 白糖素 大小不同、球形 金藻门、硅藻门、黄藻门 甘露醇 褐藻门 褐藻淀粉 红藻淀粉 红藻门

(4)蛋白核(淀粉核、造粉核):一种细胞器,中心为蛋白体,外具淀粉或副淀粉鞘或无鞘。与淀粉、副淀粉形成有关,形状、数目、位置为分类依据。

(5)运动类型藻体常见的细胞器: 鞭毛:数目、长短、位置各不同。 伸缩泡:常在鞭毛附近。 眼点:桔红色,球形、椭球形,多位于细胞前端侧面,具有感光作用。 此外还有胞口、胞咽等。

三、藻类生殖方式 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其生殖方式可分为: 营养生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无性生殖(asexual propagation) 有性生殖(sexual propagation)。

(一)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是一种不通过任何专门的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细胞分裂和群体破碎。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生殖。

(二)无性生殖 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生殖,即孢子生殖。在一个母细胞内形成2的倍数的小细胞,即是孢子。孢子离开母细胞后即成新个体。 产生孢子的母细胞叫孢子囊,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孢子的类型有动孢子、不动孢子、厚壁孢子、似亲孢子、休眠孢子、内生孢子和外生孢子等。

动孢子:又称游泳孢子。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不动孢子:又称静孢子。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动孢子在形态构造上和母细胞相似的称为似亲孢子。 厚壁孢子:又称原膜孢子或厚垣孢子。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孢子;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

(三)有性生殖 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叫配子。产生配子的母细胞称为配子囊。有性生殖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合子形成后,一般要经过休眠才发生成新个体。有些藻类,一个合子发生一个新个体;或经分裂发生多个新个体。 配子形成合子,有四种类型。

1.同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与大小都相同即同形的动配子相接合。 2.异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相似而大小不同。即大小不同的两个动配子相接合。 3.卵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卵(雌配子)较大,不能运动。精子(雄配子)小,有鞭毛,能运动。 4.接合生殖:是静配子接合,即静配同配生殖。它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接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

(四)藻类的生活史 生活史(生活周期)是指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时期。 藻类生活史有营养生殖型、无性生殖型、有性生殖型和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4种类型:

1.营养生殖型: 生活史仅有营养生殖,只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来进行生殖。蓝藻和裸藻等一些单细胞藻类属此。

2.无性生殖型: 是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型是指生活史中没有有性生殖,没有减数分裂。如小球藻、栅藻等。

3.有性生殖型: 有双相型和单相型两种类型。前者生活史中仅有一个双倍体的藻类,只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配子之前。如绿藻门管藻目的一些种类,硅藻和褐藻门鹿角藻目就属于这种类型;后者生活史中是单倍体藻类,仅合子是双倍体核相(2n),即静配同配,如水绵和轮藻。

4.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 是指生活史中既行无性生殖,又行有性生殖的藻类。这两个时期可随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也可以是生活史中相互交替的两个阶段。 (1)生活史中无世代交替。如衣藻、团藻、丝藻等,它们常是在生长季节末期才行有性生殖。生活史中无世代交替,其植物体为单相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形成之后,新植物体产生之前。

(2)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如真红藻纲。 双倍体的植物体行无性生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因此双倍体的植物又叫孢子体。单倍体的植物体行有性生殖,产生雌雄配子或精子和卵,因此单倍体的植物体又叫配子体。由孢子长出单倍体的植物体。从孢子开始一直到产生配子,这一阶段都是单倍体时期,总称为有性世代;由合子萌发为孢子体,一直到孢子体行减数分裂产生孢子之前,这一阶段是双倍体时期,称为无性世代。这种生活史中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在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的,称为同形世代交替,如石莼、刚毛藻; 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称为异形世代交替。如萱藻、海带和裙带菜等。

四、分 类 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其拉丁文名为Algea系由林奈(Linnaeus)所定。过去林奈将藻类归入隐花植物纲 Cryptogamia,藻类目Algea。又称裂殖植物、孢子植物等名称。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 1.蓝藻门Cyanophyta 7.裸藻门Euglenophyta 2.金藻门Chrysophyta 8.绿藻门Chlorophyta 3.黄藻门Xanthophyta 9.轮藻门Charophyta 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0.褐藻门Fhaeophyta 5.甲藻门Pyrrophyta 11.红藻门Rhodophyta 6. 隐藻门Cryptophyta

五、生态分布和意义 藻类的分布特点 淡水藻类在渔业中的意义

(一)藻类的分布特点 分布很广 藻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 藻类主要营自养自由生活,有的则营共生或寄生生活。 就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附着藻类等生态类群。 温度对藻类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二)藻类在渔业中的意义 初级生产者:物质循环重要环节 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 水体自净:采集特殊元素、放射性物质、如水绵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藻类的医药和食用价值

杯状 盘状 片状 板 状 螺旋状 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