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下陷 台灣西南沿海一帶,是地下水抽取量較大的地區,彰化西港、雲林湖口、屏東塭豐及嘉義東石等地層已經嚴重下陷。 看到家園一點一滴的下沈,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沈重起來。面對這個嚴重的問題,我們能做什麼事來挽救呢?
地層下陷的原因 天然因素:板塊運動、火山活動、地震、岩溶作用、地層解凍等因素,其中火山、地震活動可能造成突發性的下陷,而板塊運動所導致的下陷則相當緩慢。 人為因素:超量抽取地下水
地層下陷的機制 抽取地下水會引起地下水壓降低,由於地層的重量是由土壤中顆粒之間的有效應力和孔隙中的地下水壓所共同支撐。因此部分原本由水壓承載的地層重量轉由土壤顆粒來支撐,使得顆粒間的有效應力增加,於是土壤體積被壓縮,土壤的孔隙率逐漸減少,這個過程通常稱為壓密現象。由於泥層比砂層或礫石層容易被壓縮,所以大部份的地層下陷實際發生於含水層中間夾的泥層和上、下方鄰接的泥層。
地層下陷區之海岸災害 加劇海岸侵蝕作用,容易造成海堤破壞 延長感潮河川段 ,海水沿河道侵入陸地的距離增加 區域排水不良,致使農業生產困難 海水倒灌,土壤鹽分過高,植物難以生長 房屋龜裂、傾斜、下沉等影響居民生活安全 地層下陷係屬一種不可逆之反應,亦即一旦發生地層下陷現象,以目前之科技或工程方法,無法使已下沈之地平線再上昇恢復為原來地貌。
彰化縣地層下陷之管制區 管制依據: 「水利法」規定為防止某一地區地下水之超抽所引起之海水入侵或地盤沉陷,得劃定地下水管制區,限制或禁止地下水之開發。 彰化縣之伸港、線西、鹿港、福興、芳苑、和美、大城等鄉鎮均為地下水開發管制區。
嚴重地層下陷區 認定標準 暴潮溢淹區 地層下陷累積總量 近年地層下陷 年平均速率 認 定 標 準 內容 暴潮溢淹區 低於該縣市最高高潮位以下,經常發生海水倒灌並導致嚴重災害之海岸低窪土地所在之鄉鎮。可反映地層下陷區所在地理條件。 地層下陷累積總量 鄉鎮內地層下陷累積總量大於50cm之沈陷面積佔其行政轄區面積超過70%者。可反映地層下陷歷史。 近年地層下陷 年平均速率 鄉鎮內水準樁測量在近五年內之地層下陷年平均速率大於10cm以上者。可反映地層下陷近年來之趨勢。
公告嚴重地層下陷區 彰化縣之大城鄉; 雲林縣之 麥寮鄉、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嘉義縣之東石鄉、布袋鎮;以及屏東縣之 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及枋寮鄉等11個鄉鎮。
地層下陷之現況 台灣地區地層下陷總面積約達1,893 km2,相當於七個台北市,其中最大者為雲林縣,至2002年底仍持續下陷面積約610.4 km2;累積下陷量最大者是屏東縣,達3.22m;下陷速率最大者是彰化縣大城鄉,達9.2cm/year。
想一想、算一算 下陷速率最大者是彰化縣大城鄉,達9.2cm/year。 住在彰化縣大城鄉地層嚴重下陷地區的居民,要蓋一棟三樓高的房子,每一樓的高度3公尺。請問地基要墊高多少高度,才能保證50年後原本的一樓不會變成地下室而無法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