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生活与哲学 主要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忆一忆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什么是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
自主创业.
近年来,网络政治正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各级党政官员纷纷“触网”,直接在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回应民间诉求。同时,网络也日益成为民众参政议政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平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然而,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诸如2011年11月间网上流传的“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等谣言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形成“网络暴力”,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10.2 立方根.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植物和我们.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三章 辩证法魅力的诠释 ——联系发展的规律及其范畴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 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事事有矛盾)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3.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1.
生活与哲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事物。
                                                                                                                                                                
辩证法 授课人:张春阳.
复习巩固: 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是新事物? 3、什么是旧事物?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十章 方差分析.
从供应链的角度 解决运营和采购的热点问题 为北京培训准备 2013年7月9-10日 刘宝红, C.P.M. 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 教学内容:世界本质的追寻 ——世界本质的物质性.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热点题小测 1、答题技巧:一般问到体现什么哲理时,答题结构是:____+______ 2、从辩证法角度,应如何科学地解决“务工子女异地高考”这一问题 3.世界末日论是错误的,从辩证法角度,是因为:___

小测答案 1.原理+方法论 2. (1)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各地区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1分) (2)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 (2分) B要做到从整体着眼,统筹兼顾,优化系统 (2分) 要考虑到这一政策所带来各方面的影响 (1分) (3)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不要片面问题,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分) 要考虑到这一政策所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解决新产生的问题 (1分) 3.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要主观臆造联系

实练

一、务工子女“异地高考” 指:我们要解决的是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指的是父母在这里务工,达到一定年限,孩子在这里上学能够就地高考。”

1.异地高考政策(措施)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1)对待异地高考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地区、城市,根据不同的人员、孩子、教育资源状况,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地方应设不同的“台阶”,北京、上海“台阶”可以高一些,但一律不解决是不对的。 (1)这体现辩证法什么道理? (1)体现了辩证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理:原理+方法论

(2)异地高考牵涉的利益很复杂,这不是教育部一家就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门需要和方方面面协调,一方面是看给各地的名额怎么改变,一方面是看能否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2)这体现辩证法什么道理? (2)A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 B 联系具有多样性 C要做到从整体着眼,统筹兼顾,优化系统

(3)务工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矛盾)解决了,实施这一政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难点、矛盾):如难点问题一:谁有资格 (3)务工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矛盾)解决了,实施这一政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难点、矛盾):如难点问题一:谁有资格? 难点二:谁给录取指标? 难点三:新高考移民?难点四:户籍改革能否联动? (3)这体现辩证法什么道理? (3)A: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有普遍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要全面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B: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注意这一政策造成的影响

2、 从辩证法角度,应如何科学地解决“务工子女异地高考”这一问题 (1)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2)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 B要做到从整体着眼,统筹兼顾,优化系统 要考虑到这一政策所带来各方面的影响 (3)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不要片面问题,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要考虑到这一政策所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解决新产生的问题。

二、世界末日论(从辩证法角度) 1.世界末日论是错误的,因为: (1)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要主观臆造联系

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 1.(2012 年广东卷)“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 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 美无瑕。这体现了( )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强调的是部分的作用,要能够达到“改变世界”的要求,体现 了加强系统优化的重要性,故 D 符合题意。A 项“必要条件” 解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强调的是部分的作用,要能够达到“改变世界”的要求,体现 了加强系统优化的重要性,故 D 符合题意。A 项“必要条件” 说法绝对化,B 项与题意无关,C“产品改变世界”错误,改变 世界的主体是人类。 答案:D

酶、1 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 32 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 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 2.(2011 年广东卷)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 14 种 酶、1 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 32 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 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 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 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 A 项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研究过程离不开世界观 的指导,因此 B 项错误。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具有主观能 解析: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 此 A 项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研究过程离不开世界观 的指导,因此 B 项错误。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具有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因此 C 项错误。14 种酶、1 种辅酶、纤维素原料 和加热到 32 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 燃料电池的氢气,说明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故选 D。 答案:D

材料: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 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 3.(2011 年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 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 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 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 2010 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 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 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 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这一原理的内容,然后再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的模式展开 作答。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转企改制是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限制性设问的试题,首先要明确 这一原理的内容,然后再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的模式展开 作答。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转企改制是 主要矛盾,振兴文化产业是主流;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 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 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②坚持重点论就是 [答案]:①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 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 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②坚持重点论就是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中,要着重把握 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 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 握关键、抓住主流。

“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 来,“OK 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 4.(2010 年广东卷)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 “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 来,“OK 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 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 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 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 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 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到底有哪些内容,按照教材的知识 结构归纳应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限定的答题范围,其次 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到底有哪些内容,按照教材的知识 结构归纳应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 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和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 一)。

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 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 [答案]: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②发 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 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 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 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 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 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 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其中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 系、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 1.从内容分布看,本专题重视重点原理与方法论的考查, 其中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 系、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 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 大。 2.从命题形式看,本专题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选择题。

曲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实际相结合等内容,分析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的普遍 3.2013 年备考时要注意:结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成就和 曲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实际相结合等内容,分析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的普遍 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考点;结合应对气候变化、贸易保护 主义等问题,分析联系的普遍性;结合我国制定的区域发展规 划,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对古诗词的理解考查量变和 质变等哲学观点;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内容,分析创新的依据和作用。

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 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观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①内容: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 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 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②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 反对孤立的观点。

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方法论:从事物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①内容: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方法论:从事物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①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 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②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 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 部分 区 别 内涵 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 各个阶段,从数量上 看它是多 地位作用功能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 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 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 配的地位,部分服从 和服务于整体

续表: 联系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 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 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①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 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 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都存在联系,只有进入矛盾统一体的内部,两个事物才存在着 联系。 把握联系观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 都存在联系,只有进入矛盾统一体的内部,两个事物才存在着 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 立新的联系。 (3)整体功能并非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整体内部各 个要素之间有序组合,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 【例题 1】(2012 年汕头一模)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 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 成了下一代的不平等。这种现象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 主观臆造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D.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

现了联系的普遍性,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说法错误,C 项与 题意不符合,D 项说法错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与 [解析]:教育、就业、生活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材料体 现了联系的普遍性,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说法错误,C 项与 题意不符合,D 项说法错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矛盾。 答案:A

1.(2012 年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 世界 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 年可能大规模 【跟踪训练】 1.(2012 年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 世界 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 年可能大规模 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 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 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 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 系的客观性

是科学理论,因而不能指导科学研究,故 A 项错误。“世界末 日说”尽管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 解析: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世界末日说”不 是科学理论,因而不能指导科学研究,故 A 项错误。“世界末 日说”尽管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 不过是错误的反映,故 B 项错误。“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 爆发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C 项错误。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爆发及 其后果的预测,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D 项正确。 答案:D

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1)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静止地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 (1)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 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量变 质变 区别 含义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变化状态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联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程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可从以下图示来理解:                                              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1)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 区分运动、变化、发展 (1)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一般的变化。 (2)变化:强调运动中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 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到质变。运动、变化都不能 反映出总体性质和趋势。 (3)发展:一般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 物取代旧事物,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例题 2】(2012 年江门一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说明(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解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的事物是变化 发展的,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2012 年深圳一模)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 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 【跟踪训练】 2.(2012 年深圳一模)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 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 致的是( ) A.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 D.华盛顿大学:力量借助于真理

强调通过集体主义的思想,发挥自己的才能,接受新事物,成 为新事物的创始者,走在时代的前列,体现了变化发展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变化发展的观点,“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强调通过集体主义的思想,发挥自己的才能,接受新事物,成 为新事物的创始者,走在时代的前列,体现了变化发展的观点, 故 B 符合题意。A 项强调的是实践的观点,C 项强调的是理论 与实践的统一,D 项体现的是真理。 答案:B

(1)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 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 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含义: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 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 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 (3)两者的关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 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 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4)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

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 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 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 性。

②主要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 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主要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 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③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 别的关系。 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相互转化: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4)方法论: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秩 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区 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决 定;从属、非决定)。主要矛 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主导;被 支配、非主导)。事物的性质主要 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联 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又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 法 论 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 次要矛盾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 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 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的东西。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抓本质、抓主流、把握大局。判 断主要矛盾的字眼有“ 重点”“ 中心”“ 关键”“ 突破口”“ 首要任务” ; 关于矛盾的相关知识 (1)主要矛盾要求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决定全局 的东西。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抓本质、抓主流、把握大局。判 断主要矛盾的字眼有“ 重点”“ 中心”“ 关键”“ 突破口”“ 首要任务” ; 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字眼有“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 “实质”“优势”。

刃剑”、“成就与困难”、“机遇与挑战”、“相反相成”此 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一分为二地看 (2)“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 刃剑”、“成就与困难”、“机遇与挑战”、“相反相成”此 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一分为二地看 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根据……特点或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 此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关键词 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 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关键词 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 (4)“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 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此类关键词蕴 含的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 要抓重点和关键。

总体上、总的”此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要认清矛盾的主要 方面与次要方面,要抓住主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强于、 总体上、总的”此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要认清矛盾的主要 方面与次要方面,要抓住主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 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决定的。

法内蕴三重智慧:“两面神”思维,助你走出牛角尖;把握条 件,看法才能准确;创造条件,主动促成转化。从整体上把握 【例题 3】(2012 年广东佛山一模)某学者认为,唯物辩证 法内蕴三重智慧:“两面神”思维,助你走出牛角尖;把握条 件,看法才能准确;创造条件,主动促成转化。从整体上把握 这三重智慧,要求我们( )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 B.善于驾驭规律,把握联系,促成发展 C.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 D.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去思维与探索

辩证地看待问题,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与材料不符合,B 项 “驾驭”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D 项错误,属于形而上学的 否定观。 答案:C [解析]:从整体上把握这三重智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 辩证地看待问题,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与材料不符合,B 项 “驾驭”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D 项错误,属于形而上学的 否定观。 答案:C

3.(2012 年广东惠州二调)与“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道 【跟踪训练】 3.(2012 年广东惠州二调)与“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道 理不一致的是( ) A.十个指头按跳蚤 C.提纲挈领 B.画龙点睛 D.牵牛要牵牛鼻子 解析:釜底抽薪体现的哲理是要抓住主要矛盾,B、C、D 三项都体现了这一哲学原理,A 项体现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抓不住重点,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故 A 符合题意。 答案:A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辩证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否定观 1.认识辩证否定观 (1)原理内容: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辩证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要求: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 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 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取得成功。

2.为什么说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1)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 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也就 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 命的和创新的。

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 【例题 4】(2012 年广东汕头一模)“机会,凭自己争取; 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 色。”透过汪国真的诗句,我们从中体会到的智慧是( A.联系是普遍的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发展是永恒的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 )

容,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 不相符合。 [解析]:材料强调“自己”的作用,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内 容,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 不相符合。 答案:D

给获得 2011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颁奖。谢院士毕生 从事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高能加速器研究,多次创新突破加速器 【跟踪训练】 4.(2012 年广东惠州模拟)2012 年 2 月 14 日,胡锦涛主席 给获得 2011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颁奖。谢院士毕生 从事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高能加速器研究,多次创新突破加速器 设计原理,领先国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加速器研究水平,为 相关技术在我国国防和科学工程中的应用作出了卓越贡献。这 告诉我们( ) ①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 ②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③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创新可以推动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次创新突破加速器设计原理”说明了②和③。“为相关技术在 我国国防和科学工程中的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说明了④。③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审题,抓住关键“词眼”,“科学技术奖”、“多 次创新突破加速器设计原理”说明了②和③。“为相关技术在 我国国防和科学工程中的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说明了④。③ 与题意无关,题干强调的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推动生产 关系的发展,故答案是 B。 答案:B

满闭幕。本届西博会是一届更加精彩、更具实效、更有影响力 的经贸盛会,国际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共签约投资项目 1590 第十三届西博会圆满闭幕 2012 年 9 月 30 日,第十三届西博会在完成各项活动后圆 满闭幕。本届西博会是一届更加精彩、更具实效、更有影响力 的经贸盛会,国际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共签约投资项目 1590 个,金额 105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本届西博会共举办 105 项活动,其中重大活动 8 项、专项活动 97 项,国际活动占 39 个,超过上届。共有来自全球 88 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

商及各界嘉宾 8 万余人参展参会,境外嘉宾超过 2 万人。本届 西博会展览展示更加专业,展览以工业为主,突出优势特色产 业。展馆设置专业化,设立西部合作、电子信息、国际合作、 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业产业等 6 个专业馆、36 个展区。主 展场设“专业观众日”和“普通观众日”,对普通观众观展首 次实行凭票入场,以营造更好的洽谈环境。本届西博会共有来 自 295 家境内外媒体的 1386 名记者到会采访报道,其中,中央 媒体 48 家,兄弟省(区、市)媒体 58 家,境外媒体 22 家,网络 媒体 21 家,省内媒体 146 家。

命题角度一:《经济生活》角度,“为什么”,原因型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举办西博会的原 因。 (1)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我国西部地区加强与世界各国 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表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这也是我国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 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的具体体现。

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 (2)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要求。中国西部地区与世界各国开 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 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 的国际环境。 (3)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 世界。加强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合作与交流是我国西部地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必要条件。我国西部地区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命题角度二:《生活与哲学》角度,“是什么”,体现型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为适应经济 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困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西部地区以积极的姿 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以提高我国的抗风险能力,增强 我国的综合国力。

下,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搞建 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下,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搞建 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 作与竞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合作。 (3)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 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 作,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和冲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促使矛盾向 好的方面转化,把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从而为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