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2. 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验光技术 《验光技术》情境一 客观验光 任务 2 电脑验光 1. 任务 2 电脑验光 Autorefractor 《验光技术》情境一 客观验光 任务 2 电脑验光 2.
Advertisements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神奇的眼睛.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2 光学成像的几何学原理 §2.7 几何光学仪器原理.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眼睛和眼镜.
工程光学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李湘宁
第5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豫考解读 豫考探究 考点聚焦 1.
第八章 眼睛的屈光 第一节 眼睛的光学结构 第二节 单球面折射系统的屈光度 第三节 单薄透镜折射系统的屈光度 第四节 眼睛的屈光度.
眼睛和眼镜.
第14章 几何光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球面成像 第二节 透镜 第三节 眼 第四节 几种医用光学仪器.
中考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8.6 物镜和目镜 8.6.1显微镜物镜 显微镜物镜的主要光学特性有两个:数值孔径NA和垂轴放大率β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思考: 物体 人眼 如何看到?.
§5.4 眼睛和眼镜 姚村镇中学:马列拖.
第七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7. 1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一、光阑及其分类 1、光阑
第八章 几何光学 Geometrical optics 掌握:单球面折射公式、共轴球面系统的 计算、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及其
第 2 章 理想光学系统 2.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2.2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2.3 节点和节平面 2.4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介绍几本参考书:1.工程光学 or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郁道银主编 2.工程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李林编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简介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系 Jin Jie.
小儿营养不良 第四篇第二章第二节小儿营养不良.
2016年莱芜市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启动会.
单元 SD 5 菜鸟学飞 附件二 想学飞的职场菜鸟.
流式细胞仪 —— 黄晞.
透镜和球面透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原理与使用 青岛九中 生物实验室.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放大镜 显微系统 望远系统 投影系统和照相系统.
案例 某屈光不正患者,9岁,进行电脑验光,发现患者 不能有效配合,再对其进行主觉验光确定屈光不 正,亦发现沟通困难。 问题? 解决方案?
第4节 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四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周口一中 黄 广.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巩义市直第四初中 席新娜.
眼睛与眼镜 明光市司巷中学 王宗伟.
南康三中:黄北京.
四、眼睛和眼镜.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4.6神奇的眼睛.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眼睛和眼镜.
显微镜的组装 Assemblage of microscope
平行光管和透镜性能测试 王 峰 讲师 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衍射现象 §7 光的衍射 衍射屏(障碍物) 衍射图样 入射光波 观察屏 圆屏 针尖 圆孔 狭缝 光遇障碍物而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实验三 透镜焦距的测量 Experiment 3 Determining focus of thin lens
第四节 光学系统的光阑.
显微镜.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一节 透 镜.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书包是我们的“家”,小主人用完我们,我们得赶快回家 !
§2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节与折射率的测定 Experiment 18
眼屈光学.
4.7 二倍角的正弦、 余弦、正切.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课堂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高一(5)班 教师:王琦.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第三次作业:光学仪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2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一、 视度的概念 表示为: SD=1/L 式中L是眼点至仪器出射光束的顶点的距离,单位为m. 视度指目视光学仪器出射光束会聚或发散程度。 表示为: SD=1/L 式中L是眼点至仪器出射光束的顶点的距离,单位为m. 1.人眼的视度 正常眼:对于出射平行光束的系统,视度为零,适应正常眼的要求。 远视眼:若系统出射的是会聚光束,视度为正值,满足远视眼需要。 近视眼:若系统出射的是发散光束,象点位于眼点之前,视度值为负值,满足近视眼需要。 以上均以放松状态下的视度,称为远点视度。 2.人眼的调节视度与年龄有关 3

4

SD明=SD远+SD调 SD近=SD远+SD调 见表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4 -12 -10 -7.8 -7.0 -5.5 -4.5 -3.5 -2,5 SD明=SD远+SD调 SD近=SD远+SD调 正常眼,年龄40 SD明=0+(-4.5)=-4.5 近视眼,年龄40(200度) SD明=-2+(-4.5)=-6.5 3.视度的单位(屈光度) SD=1/L米(L以米为单位) SD=1000/L(mm)(L以毫米为单位) 200度近视镜 SD=1/0.5=2 4.人眼不用调节可看清5米以外物体为0.2屈光度 5

目镜出射光束的会聚和发散程度. 2.望远镜移动量与视度 1.望远系统的视度 目镜的移动量即是其前焦点相对物镜后焦点的移动距离。 二.目视仪器的视度 目镜出射光束的会聚和发散程度. 1.望远系统的视度 望远系统的视度调节利用移动目镜的方法实现。 目镜的移动量即是其前焦点相对物镜后焦点的移动距离。 其大小和符号决定了视度的大小和正负。 2.望远镜移动量与视度 6

1).原理 三、视度检验 普通视度筒检测原理图 1-被测系统目镜;2-眼点;3-出瞳;4-物镜;5-视度筒;6-目镜;7-分划板 7 2 3 F0 F0` -L -l f0 -f0` 7 普通视度筒检测原理图 1-被测系统目镜;2-眼点;3-出瞳;4-物镜;5-视度筒;6-目镜;7-分划板 7

四、半透镜视度筒 半透镜组结构 半透镜组工作原理 e e A3 A3 A2 A1 A2 b 8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测 一.视差的概念 1.视差的形成及定义 2.光学仪器的视差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测 一.视差的概念 1.视差的形成及定义 定义:如果望远系统的分划面未安装在望远物镜的后焦平面上, 物象和标记相对人眼不在同一深度. 2.光学仪器的视差 光学仪器中,若成象面和分划板刻线面不重合,同样产生视差。 9

3.望远系统的视差表达式 (1)用物方瞄准角误差表示(视差角) (2)用物象和分划板在系统象方视度之差表示(视度差) SD象=0 SD分= 10

4.望远系统视差的给定 (3)视差角和视度差的关系 (1)应指明对哪两个标记消视差,望远系统一般是对物镜焦平面和分划板刻线消视差 (2)应指明视场中哪一部分消视差,视场中心还是边缘,一般指中心 (3)视差引起的瞄准角误差应小于总的瞄准误差 瞄准、观察仪器一般用角视差给出 系统 高精度、大倍率系统 <1' 一般瞄准系统 2' 一般观察系统 3' 一般准直系统 4'~8' 11

一.视差的测量 体视仪器一般以视度视差给出 测量精度: 2.检测视度差的方法 1).用普通视度筒检测 (1).视度筒根据测量者调好视度 1.检测视差角的方法 测量精度: 2.检测视度差的方法 1).用普通视度筒检测 (1).视度筒根据测量者调好视度 (2).视测系统视度规零 (3).分别测无限远物体的象和分划板的视度,两视度之差即为视度视差。 1~2 2~3 3~4 4~5 5以上 0.7 0.5 0.4 0.3 0.25 12

视差角检测原理图 13

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4-3 剪切干涉法测波象差 14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一、 视度的概念 表示为: SD=1/L 式中L是眼点至仪器出射光束的顶点的距离,单位为m. 视度指目视光学仪器出射光束会聚或发散程度。 表示为: SD=1/L 式中L是眼点至仪器出射光束的顶点的距离,单位为m. 1.人眼的视度 正常眼:对于出射平行光束的系统,视度为零,适应正常眼的要求。 远视眼:若系统出射的是会聚光束,视度为正值,满足远视眼需要。 近视眼:若系统出射的是发散光束,象点位于眼点之前,视度值为负 值,满足近视眼需要。 以上均以放松状态下的视度,称为远点视度。 2.人眼的调节视度与年龄有关 15

SD明=SD远+SD调 SD近=SD远+SD调 见表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4 -12 -10 -7.8 -7.0 -5.5 -4.5 -3.5 -2,5 SD明=SD远+SD调 SD近=SD远+SD调 正常眼,年龄40 SD明=0+(-4.5)=-4.5 近视眼,年龄40(200度) SD明=-2+(-4.5)=-6.5 3.视度的单位(屈光度) SD=1/L米(L以米为单位) SD=1000/L(mm)(L以毫米为单位) 200度近视镜 SD=1/0.5=2 4.人眼不用调节可看清5米以外物体为0.2屈光度 16

目镜出射光束的会聚和发散程度. 2.望远镜移动量与视度 1.望远系统的视度 目镜的移动量即是其前焦点相对物镜后焦点的移动距离。 二.目视仪器的视度 目镜出射光束的会聚和发散程度. 1.望远系统的视度 望远系统的视度调节利用移动目镜的方法实现。 目镜的移动量即是其前焦点相对物镜后焦点的移动距离。 其大小和符号决定了视度的大小和正负。 2.望远镜移动量与视度 17

1).原理 三、视度检验 普通视度筒检测原理图 1-被测系统目镜;2-眼点;3-出瞳;4-物镜;5-视度筒;6-目镜;7-分划板 18 2 F0 F0` -L -l f0 -f0` 7 普通视度筒检测原理图 1-被测系统目镜;2-眼点;3-出瞳;4-物镜;5-视度筒;6-目镜;7-分划板 18

四、半透镜视度筒 半透镜组结构 半透镜组工作原理 e e A3 A3 A2 A1 A2 b 19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测 一.视差的概念 1.视差的形成及定义 2.光学仪器的视差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测 一.视差的概念 1.视差的形成及定义 定义:如果望远系统的分划面未安装在望远物镜的后焦平面上, 物象和标记相对人眼不在同一深度. 2.光学仪器的视差 光学仪器中,若成象面和分划板刻线面不重合,同样产生视差。 20

3.望远系统的视差表达式 (1)用物方瞄准角误差表示(视差角) (2)用物象和分划板在系统象方视度之差表示(视度差) SD象=0 SD分= 21

4.望远系统视差的给定 (3)视差角和视度差的关系 (1)应指明对哪两个标记消视差,望远系统一般是对物镜焦平面和分划板刻线消视差 (2)应指明视场中哪一部分消视差,视场中心还是边缘,一般指中心 (3)视差引起的瞄准角误差应小于总的瞄准误差 瞄准、观察仪器一般用角视差给出 系统 高精度、大倍率系统 <1' 一般瞄准系统 2' 一般观察系统 3' 一般准直系统 4'~8' 22

一.视差的测量 2.检测视度差的方法 1).用普通视度筒检测 体视仪器一般以视度视差给出 1.检测视差角的方法 测量精度: (1).视度筒根据测量者调好视度 (2).视测系统视度规零 (3).分别测无限远物体的象和分划板的视度,两视度之差即为视度视差。 1~2 2~3 3~4 4~5 5以上 0.7 0.5 0.4 0.3 0.25 23

视差角检测原理图 24

第五章 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 第一节星点检验 一.星点检验原理 1.对平行光管的要求 星孔直径的选择 2.对观察显微镜的要求 显微物镜数值孔径:等于或大于待检物镜的象方孔径角µ’ 二.星点检验装置 三.星点检验方法与判别 ★检验光学系统的共轴性 ★检验球差 ★检验位置色差 ★检验彗差 ★检验象散 ★检验其它工艺疵病 ★定量检验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