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SAFE 護眼 EYEWEAR 環保 ECOACTIVIST 省電 ENERGY SAVING 高效益省電節能燈具
前 言 因為選錯燈具讓你浪費多少電費?您知道嗎? 長年處於劣質人工光源底下,它是我們靈魂之窗的無形殺手?您知道嗎? 世界學童近視率,台灣榮登世界冠軍,您知道嗎?
高優質光源選擇條件 燈具安全性: 安全是一般選擇燈具上最容易被忽略之要素,燈具本身必須具備各種異常保護,如雷擊之瞬間突波、電源電壓異常以及燈管異常... 等保護措施。 經濟效益佳: 選擇安全低耗能、高效率轉換高功因型之電子安定器燈具,搭配使用光效高之燈管。 舒適與均勻度: 優質燈具必須為高演色性光源,搭配選擇適合環境之光源色溫,營造高優質之視覺感受。 健康與環境: 高頻數位化設計,預熱高功因型電子安定器,排除光源閃爍對視覺之傷害,預熱型安定器可延長燈管壽命,減少廢棄燈管污染數量。 品質保固: 全系列商品,自行研發生產,提供使用者高品質的保固服務。
安定器介紹 CNS檢驗合格,商品驗證通過。 功率因素高於99%,壽命長,正常使用可達10年以上。 高轉換效率,低耗損,比傳統安定器省電35%以上,數位式預熱啟動可延長燈管壽命,溫度低可降低空調費用。 48KHz高頻驅動,無頻閃現象,可有效護眼。 EMI防磁波干擾,符合FCC CLASS A不干擾電器用品。 電壓變化自動補償功能,適用電壓±20%,總諧波失真小於10%,燈光不因電壓不穩而閃爍。 具雷擊突波保護,能有效防止危險之產生,符合COMMON-MODE 2KV NORMAL MODE 1KV。
功率因數/電源諧波比較表 一般傳統式安定器 數位預熱高功因型電子安定器 功率因數/電源諧波 高壓保護 燈管異常 保護 燈管亮度 啟動方式 類別 性能 一般傳統式安定器 數位預熱高功因型電子安定器 功率因數/電源諧波 功率因(PF)數僅0.55,總諧波(TBD)大,易使電力系統負荷增加,形成契約容量增加。 不因電壓、溫度而影響功率因數及諧波有效降低契約容量耗損PF≧0.99,THD≦10%。 高壓保護 過高壓時安定器可能燒毀,更耗電,易火災。 過高壓不損壞保護,例:110V規格、錯接220V。 燈管異常 保護 燈管老化異常時,燈管發熱閃爍,易造成火災之發生。 自動偵測燈管老化異常,無法啟動時自動斷路,不耗電,不具危險性。 燈管亮度 會隨電壓變化而忽亮忽暗影響視力。 不因電壓變化而影響,有效保護視力,亮度較一般提升1.5倍。 啟動方式 高壓點燈,燈管易老化,壽命短,啟動器易損壞。 預熱式啟動,燈管不易老化,壽命長。大大減少維護成本 工作溫度 低溫不易啟動且易產生高溫。適溫10~40℃。 不產生高溫,適溫-10~50℃,低溫易啟動。
燈管產品介紹 CNS檢驗合格,商品驗證通過。 發光效率比一般燈管亮1.5倍。 固態汞三波長高頻燈管,符合綠色環保政策,低環境污染,配合世界潮流新一代光源。 燈管每秒閃爍48000次,可保護視力。 壽命長達16000小時。 規格色溫多變化,可供選擇。 演色性高,演色值Ra85,自然光照明,色彩真實鮮豔。
燈管之功能、特點比較 一般傳統FL日光燈管 T5、T6三波長螢光燈管 類 別 特 點 發光效率 &壽命 演色性 &護眼 安全性 & 環保 類 別 特 點 一般傳統FL日光燈管 T5、T6三波長螢光燈管 發光效率 &壽命 發光效率較低,只有70Lm/w,5000小時光衰約30~40%,必須時常更換燈管,使用壽命約只有7000小時。 發光效率高,達到85Lm/w以上,可省電15%以上,5000小時光衰約只有10% ,使用壽命可達16000小時。 演色性 &護眼 為傳統鹵化物螢光粉,放射的光線為偏青、白的冷色調,灰暗不自然,演色性(Ra值)差(65%),物品顏色失真,搭配傳統式安定器,燈光會閃爍不定,容易造成眼睛視力傷害。 採用三波長螢光粉,放射的光線含色光比例和太陽光相近,演色性顏色真實度為85%以上,色調自然柔和、明亮,搭配高頻電子式安定器、燈光不閃爍,保護眼睛。 安全性 & 環保 玻管材質強度不足,容易破碎,化學劇毒汞液體易因破裂後流出造成環境污染及人員中毒傷害,更易造成地球環境負擔。 玻管材質強度高不易破碎,且汞合金化,不易造成人員中毒其含量只有傳統日光燈管之20%,螢光粉含量少40%,符合綠色環保。 燈管光色 多樣化 普通日光燈管只有傳統灰白色澤,較呆板少變化,無法配合現代多元化色彩變化之需求。 三原色螢光粉可輕易調製成各種色溫(光色),6500K(晝光)~2700K(黃光)等多樣化色澤之燈管,並可製成紅、藍、綠等彩色燈管營造環境不同色調,增加氣氛,使人心情輕鬆、愉快。
燈管照明率(光衰率)比較表
燈具效益評估分析 傳統式燈具 請以滑鼠左鍵點選”傳統式燈具”,將開啟Excel畫面操作。 電子式燈具
產品保固及維護 電子式安定器提供二年期保固。 三波長螢光燈管提供一年期保固。
結論 消費與投資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