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決策 指導老師:蕭金蘭 老師 組長:B9634014 溫宏瑋 組員:B9634045 黃辰棣 B9634124 曾浚瑀
目錄 決策的定義 理性的決策程序 決策模式之假設 理性的思維 成功領導者的決策方式 結論 參考資料
決策的定義 在組織中決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便是在組織外,個人的行為也會有決策的時候,好比說,當組織在個案的判斷上,兩個方案中,只能取出一樣來做最後的定論,這就是組織在決策上會選能力較佳的人做出來的個案而採用之。
理性的決策程序 個體應採取哪些行為才會使結果的獲益最大稱之為理性決策程序,透過決策模式表示,是一種引導理性思維的方式,透過這六個步驟可逐漸的完成一件事情的決策。六個決策的步驟分為:1.確認問題。2.確認決策準則。3.分配準則的權值。4.找出所有可行方案。5.評估所有可行方案。6.選擇最佳方案。
理性的決策程序 確認問題指的是先將一個問題予以定義,當理想和現況有了差距,就一定會有問題的成立,也才有做決策的必要。 確認決策準則指的是當決策者要做決策,會將問題確認何者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準則時,所列出來的考慮因素。 分配決策準則的權值是依對決策的重要程度給予不同的權值,也就是將優先考慮的先後順序加以整理、分配。
理性的決策程序 找出所有可行方案是針對解決問題的重要程序,需找出問題的所在並加以列出解決事情的方案,此時則不考慮方案的品質如何。 評估所有可行方案是必要的,一旦列出了可行方案,決策者就必須一一去評估它,並且仔細的判斷並分析究竟能否達到問題解決的最佳方式。 選擇最佳方案是最後決策者在經過尋找、評估可行方案之後,所認定的最佳方案。
理性決策模式假設 基本上,一向完全理性決策必須要滿足下列假設: 1.問題要明確清晰:決策的問題必須夠清晰,沒有模糊不清的地帶,且能夠找到足夠資訊以面對問題。 2.目標導向:存在著一套有待達成、清楚界定的目標,同時各 個目標之間沒有衝突。 3.已知的方案:所有的替代方案與結果都是已知的,且決策者很清楚每一可行方案可能導致的後續反應。好比說做了一個決定會換來一個結果一般。 4.清楚的偏好:決策者對自己的偏好與價值很清楚。較不會因個人看法或觀念而導致決策的失策。 5.穩定的偏好:決策者的偏好一致且穩定。 6.沒有時間與成本限制:假設決策沒有時間與成本上的限制。 7.最大報償:決策者會選擇能獲取最大報償的替代方案。
理性決策模式假設
理性的思維 理性思維是一種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一種思維。就是一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理性思維是一種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一種思維。就是一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
成功領導者的決策方式 決策著必須確立目標有詳細的計劃和步驟、行動前反覆論證、並且規劃多套應變措施,甚至設立圈套,以絕對的主動牽制對方,讓對手處於被動。 場競爭就如同草原上的生存競爭一樣,存在著太多的變數,有許多情況是無法料到的。各種意外情況都可能突如其來的降臨,只有提前準備多套應急方案,才能有備無患,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不迫,泰然自若。
結論 小組討論之結果認為,欲身為一位理性的決策者相當不易,除需排去以偏概全之想法,更需去除私心為大局所設想,然而人類為思考型生物,極有可能為一事件而先下其定論,行為難改,觀念更難改,故理性決策者需透過特殊的訓練。將個人之偏差降至最低。 決策為企業中之重要關鍵,若欲從企業界中獲取更多機會,便需將個人能力提升至最高,除專業能力外,也必須訓練理性的思維。
參考資料 組織行為學十一版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Stephen P.Robbins著) 破局而出---黑幼龍的30個人生智慧 (黑幼龍、李桂芬 著) 新厚黑學的商戰技巧 (黃光榮 著)
工作分配表 組員名單 工作分配 溫宏瑋 資料搜查 游哲浩 PP製作、報告人 謝旻祥 資料搜查、紙本整合 黃辰棣 資料搜查、書籍參考 曾浚瑀 王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