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經皮神經電刺激 詹錦豐 編著
․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與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 低頻電刺激(<1,000 Hz)。 ․經皮神經電刺激的主要作用在於減輕疼痛。 ․神經肌肉電刺激的目的在刺激肌肉收縮,增加肌肉張力。
第一節 疼痛與止痛的機制 抑制疼痛機制的三種學說 : (1) 門控學說 (2) 自然產生腦內啡學說 (3) 肌肉運動原理
(1) 門控學說 ․假設脊髓內有一個控制疼痛的感覺的「門」,經此「門」 傳達疼痛的感覺到腦部。 ․使用外來電刺激,將「門」關閉,腦部無法收到疼痛信號, 達到止痛效果。 ․疼痛刺激經由感覺神經纖維傳遞到大腦,產生後疼痛知覺。 ․傳遞的感覺神經纖維: A纖維(直徑較大、傳遞速度較快,局部類型的疼痛) C纖維(直徑較小、傳遞速度較慢,疼痛持續較久) ․TENS : 利用低週波(80~120 Hz)電流刺激A纖維,抑制T細胞 傳遞疼痛訊息(「門」關閉)。
(2) 自然產生腦內啡學說 ․身體本身會產生類似嗎啡的止痛物質,稱為腦內啡。 ․使用TENS低頻率(<10 Hz)脈衝波刺激,會激發腦內啡產生, 阻斷疼痛訊息。 ․TENS使用低頻(<10 Hz)、高電流強度的電刺激比使用高頻 (100 Hz)、低電流強度的電刺激較易刺激腦內啡的產生, 對緩慢持續性的疼痛有較好的緩解效果。
(3) 肌肉運動原理 ․低波脈衝電流,可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 ․緩和肌肉疲勞和酸痛,引起肌肉的反復收縮 (肌肉按摩)。 ․微弱的電流與腦波等生物電流接近,有鎮靜神經的作用。
第二節 經皮神經電刺激的作用原理 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 利用微弱電流通過電極刺激身體, 以解除慢性疼痛或刺激身體器官,促進健康。
․雙相式形波,常用波形:長方型波、三角形波 ․波寬越寬,刺激較深層。 ․淺層疼痛,使用較窄的波寬(50~120微秒), 第一節 疼痛與止痛的機制 波形 ․雙相式形波,常用波形:長方型波、三角形波 ․波寬越寬,刺激較深層。 ․淺層疼痛,使用較窄的波寬(50~120微秒), 深層疼痛,使用較寬的波寬(120~240微秒)。
․頻率10 Hz以下,可產生腦內啡,對深層擴散疼痛有較顯著療效。 (2) 50~150 Hz: ․主要針對大多數的急性痛以予迅速地止痛。 第一節 疼痛與止痛的機制 頻率 : TENS使用低頻範圍(1~1,000 Hz) (1) 1~50 Hz : ․ 治療慢性疼痛 ․頻率10 Hz以下,可產生腦內啡,對深層擴散疼痛有較顯著療效。 (2) 50~150 Hz: ․主要針對大多數的急性痛以予迅速地止痛。 (3) 500 Hz以上: ․一般用於醫療,需要在醫護人員的監督下,進行疼痛治療, 例 : 分娩、牙科或手術後的痛症治療。
第三節 經皮神經電刺激的操作 電極的放置 放置在疼痛的位置或靠近疼痛的位置 ․因組織受傷或代謝異常,導致刺激、發炎。 第三節 經皮神經電刺激的操作 電極的放置 放置在疼痛的位置或靠近疼痛的位置 ․因組織受傷或代謝異常,導致刺激、發炎。 ․使用的頻率~100 Hz、電流強度中等。 放置在神經的的傳導路徑上 ․劇烈疼痛 : 使用 ~ 100 Hz的高頻刺激。 ․輕微、持續性疼痛,使用20~80 Hz的頻率刺激 放置在穴道上 ․結合中醫理論與電刺激的類針灸式TENS治療方式。 ․慢性疼痛 : 使用頻率20 Hz以下, 快速疼痛 : 使用頻率80~120 Hz。
禁忌病徵 適應症 1.適用於治療急性、慢性疼痛: 局部疼痛、創傷後、手術後、扭傷 後疼痛、坐骨神經痛、下背痛、關 節疼痛等。 2.鞏固骨折後的骨頭,促進組織的癒合: 高頻(120 Hz)、足夠電流強度、波寬, 長時間的刺激,可促進組的癒合,骨 折後的骨頭鞏固。(3~4次/小時-天) 1.帶心律調節器者不適宜做此療程 2.電極不適宜放置在頸動脈或前頸 外側區域,避免頸動脈剝離。 3.電極放置在中樞神經系統附近時 ,電流強度應調小。 4.檢視病患的病歷,有無皮膚敏感 性的病徵。 5.對孕婦的疼痛控制,應由專業醫生 來判斷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