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 更重要的,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专题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1~2章 课堂模拟考试练习题 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三讲 认识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武汉大学 冉 苒 教授 2006年12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观点与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两个尺度”思想与实践、认识活动的两个维度(真理、价值)
自主创业.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复习.
专题一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编著 陈先达 杨耕.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编著 陈先达 杨耕.
  2010江苏高考考点: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
第六课复习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生活与哲学.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制作、讲授:郑来春(政法学院思政一部) 电话: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一年级 张岩.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实践的含义 实践及其特点 人 实践的特点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二单元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 更重要的,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我们大家在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的创史作用等观点,以提高同学们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低俗! 漂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等特征。其本质特征在于社会性。主体的存在形式包括个体、集体主体和类主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客体: 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的特点是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客体有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中介: 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还渗透着它们之间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客体 主体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体验美 感知美 创造美 认识与被认识 基本的 首要的 有用性 效益性 改造与被改造 审美关系 认识关系 客体 主体 基本的 首要的 实践关系 有用性 效益性 价值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主体按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类与世界之间不断产生的客观矛盾,不断促使人类自身形成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反复试验,长期观察,终于在实践中研究出世界领先地位的杂交水稻,并在国内和20多个国家推广,获得了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和八个国际大奖,被子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药神: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二十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八百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一千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自己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药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与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手段,不断地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通过实践,使得客体的属性及其本质得以充分暴露。 通过实践,才能使主体直接与客体相接触,实现认识的发生与升华。 从本质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它直接涉及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主体在反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又坚持反映论的客观性原则,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反映论:①承认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②承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③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划清了界限。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难点解析】: 反映与创造、选择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对于认识的辩证过程,列宁概括地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过程。”毛泽东把这一过程进一步概括为: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发展为新的实践活动这样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F=GM1M2/R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F=GM1M2/R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低不同的两个阶段。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毛泽东把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概括为: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它阐明了人类认识运动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受到主体素质和条件的制约 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受到客体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暴露过程的制约 ---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认识具有无限性 。 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是无穷的 人的认识运动是充满矛盾的无限发展 过程 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理论者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条主义; 经验论者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狭隘的经验主义。 防止两种错误 唯理论者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条主义; 经验论者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狭隘的经验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实践基础上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 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唯心主义从肯定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真理问题上都坚持主观真理论,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看成是某种精神实体本身的属性,是思维自身的自我同一。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思维与神秘的宇宙精神的一致,是观念对宇宙精神的内在把握。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真理是观念与人的内心体验的绝对同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正确反映 主体 客体 歪曲反映 谬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维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就必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必然坚持客观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它存在于主体对客体无限接近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体现在真理不断战胜谬误的认识运动过程中,运行于由相对趋近于绝对的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中。承认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内涵 所谓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内涵 所谓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普遍特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二者没有固定的界限,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近似性、 确定性、 无条件性 有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性 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在理论上要求人们必须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对待科学真理,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片面性。 (2)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认识态度对待一切真理,特别是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人类真理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含义 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真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谬误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人们的认识就总体而言,既有真理,又有谬误,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会发生相互转化。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2)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3)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唯心主义哲学由于否认客观真理,因而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不承认客观标准,都主张主观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 承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具有绝对性,又是不确定的,具有相对性。承认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二)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从实践的本性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准;从实践的能力看,无限发展着的实践能够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最终作出确定无疑的检验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二)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任何实践都要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任何社会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因而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使这种检验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历史又是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它要不断突破其局限性。无限发展的实践能够对认识的真理性作出确定无疑的检验,从而推动真理的发展。只有承认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才能坚持真理标准的辩证法,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概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价值的特性 (1)价值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4)价值具有多维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有: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 (1)价值评价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3)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须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考题: 1、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阅读文献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 (节选)第2章,1、4、5、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