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礼记 · 学记》学习心得报告 教育的本质与运用 主讲人:徐浩明. 一、认识什么是教育 二、明白教育的本质 三、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项目十二 Internet 网络应用  项目情景引入  项目成果展示  项目任务分析  完成任务  项目总结  项目实战练习.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三位数减法.
课前准备: 阅读历史课本第34-38页.
兵 车 行 杜甫.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李久柱.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十四篇 答李翊書 韓 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夏商周政治制度研究
史記 貨 殖 列 傳                                                            商业篇.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纷争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新郑二中 李香梅.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第七章 春秋国家制度的嬗变 教学要点:“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春秋时期的经济生活;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的学术文化。
第 五 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温故知新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邑.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高考复习专题 文言文翻译
東周時代.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春 秋 五 霸.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第三章 春秋战国.
变革与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知识回顾 夏 商 奴隶 社会 西周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酒 中国是一个 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
“春秋五霸”.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图表的创建.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 杨玉环,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yǎn),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jiǎo)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P28 Let's learn & Let’s play
科普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 高天群.
文化底蕴与作文 第一节:底蕴成句 【温馨点拨】:底蕴成句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底蕴成句有三种情况: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七课 战国争雄.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西藏 Tibet.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c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假 威 转 扯 嗓 派 违 抗 爪 趟 神 猪 纳 闷 受 骗 借 jiǎ wēi zhuàn chě sǎng pài wéi kàng
Uni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马兰屯镇林桥小学 谢素珍.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授课者:章咏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有关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典故,给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从中突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通过争霸战争的学习,明白人要兴,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国要兴,要有贤才、能人来治理,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检查预习 1、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_____年至公元前____年, 春秋五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_________最先称霸; 3、齐桓公称霸 (1)原因:A、任用_______,注重______,改革_______; 。B、提出“_____________”口号,积极开展______________。 (2)齐桓公称霸的时间:________ 标志是:_________

新课导入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想取代周天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原大地上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在争霸战争中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在这段时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

合作探究 1、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 2、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一、齐桓公称霸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1、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 “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 2、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宋襄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国殉马坑,共有殉葬马600多匹。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与思考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P34—35 1、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2、管仲改革 3、尊王攘夷 齐国殉马坑,共有殉葬马600多匹。这说明了什么? 齐国国力强盛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 齐恒公称霸!(标志:葵丘会盟)

管 仲 管仲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

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1、争霸的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2、春秋五霸: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宋襄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1)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 (2)管仲改革 (3)有效的外交策略“尊王攘夷”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看 图 说 史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3.晋军“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

权力的象征 你知道吗? 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 【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典源】楚子……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左传》 权力的象征 14、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春秋 。 楚庄王(晋楚争霸)

楚庄王问鼎中原 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

问鼎中原:——晋楚争霸 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 1)楚国向中原扩张,遇到了_____有力抵抗。 _________之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_______时,楚国问鼎中原。楚军在____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

合纵连横 思考: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战国七雄:齐、楚、 、燕、赵、魏、韩 (东南 北到中间)。 六国联合抗秦,称“ ”;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 ”。 思考: 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能壮大起来?P38

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到中间 齐楚秦燕赵魏韩 燕 齐 赵 魏 秦 韩 楚

看图学史 著名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连横 合 纵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秦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合纵失败! 秦国壮大! 学史明智 思考: 哪国将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 (2)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合 (3)秦采取连横策略 纵 材料:(秦王)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wèi)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思考: (1)秦用贿赂、威胁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你知道这些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吗? 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纵横捭阖、老马识途、管鲍之交、纸上谈兵、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负荆请罪、东施效颦、毛遂自荐……

总结提升 1、春秋五霸:……P34 (1)最先称霸:齐桓公 ①原因:管仲为相;尊王攘夷…… ②标志:葵丘会盟 (2)问鼎中原:楚庄王(晋楚争霸) 2、战国七雄 (1)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2)合纵(六国)魏国公孙衍等人 (3)连横(秦)秦国张仪等

达标练习 当堂训练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的名称来源于 ( ) A. 一部史书的名称 B.一个重要地名 C. 一个诸侯国的名称 D.一个诸侯的名字 2、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突出地说明 ( ) A.楚国势力最强 B.周王室腐朽 C.周王室衰弱 D.分封制瓦解 3、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B.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袭扰 C.争当霸主 D.结束混战局面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475—前221

春 秋 五 霸 和 战 国 七 雄 春秋五霸齐为先, 晋楚称霸在中原 。 战国七雄并立打, 合纵连横秦无敌。

作业布置 一、作业:想一想 议一议 材料阅读 二、预学指导: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