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
一、概述
(一)定义 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称脱位 部分失去正常对合关系,称半脱位 一过性脱位造成关节囊、韧带的损伤称扭伤
(二)分类 创伤性:以间接暴力为主 先天性:出生时已存在 病理性:继发于关节病变 习惯性:创伤性脱位后,关节结构不稳定,轻微外力即可再次脱位,反复发作
(三)临床表现 专有体征 畸形 关节空虚、触及脱出的骨端 弹性固定 一般表现:肿痛、瘀血、功能障碍 合并损伤
(四)诊断 X线
(五)治疗原则 复位:手法、手术复位 固定:一般3周 功能锻练
二、常见关节脱位特点
(一)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骨性结构不稳定、关节松弛、活动范围大,容易脱位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特点
1.典型体征 方肩 Dugas征 健手托患肢
Dugas征 肘部贴于胸前时 手掌不能同时接触对侧肩部
2.合并损伤 骨折 臂丛神经:上肢周围性瘫痪
3.治疗 复位肩关节脱位.mpg 前臂悬吊3周
(二)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是临床最常见的脱位,发生率约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一半。
一、解剖生理 1、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构成,所谓肘关节脱位,主要是指肱尺关节(包括肱桡关节)脱位。
2、肘关节囊前后比较松弛,左右有侧副韧带附着而较为紧张,故肘关节脱位多为前、后方脱位。
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手掌着地,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所致。 二、病因病机 (一)后脱位: 1、原因: 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手掌着地,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所致。
2、病理特点: (1)关节囊前壁和肱前肌肌腱撕裂。 (2)肱骨下端向前方脱出,尺桡骨近端脱向后方。
1.典型体征 肘窝饱满 前臂短缩 鹰嘴后突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关系改变
2.合并损伤 尺神经 正中神经 肱动脉
尺神经损伤 爪状手 夹纸试验阳性 尺侧一指半感觉消失
正中神经损伤 猿手 拇指不能对掌 桡侧三指半感觉消失
3.治疗 复位肘关节.mpg 屈肘90o固定2-3周
手法复位
第四节 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 of the radial head)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多因前臂被猛力牵拉所致。
桡骨头半脱位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 桡骨环状韧带 桡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 尺骨 鹰嘴 冠突 桡骨粗隆 尺骨冠突 桡骨环状韧带
诊断 有上肢被牵拉病史 小儿诉说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腕部 检查体征很少 X线检查阴性
治 疗 手法复位 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 治 疗 手法复位 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 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1)拇指直接按在桡骨小头处(2)将前臂作旋后、旋前活动
(三)髋关节脱位 坚固的杵臼关节,强大暴力才会引起脱位 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和强壮的肌肉 脱位后往往伴有多发性创伤 可为前、后、中心脱位,后脱位最为常见
一、髋关节后脱位 机制 患者坐位,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内旋位时,股骨头关节面的大部分已超越髋臼后缘,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如果膝部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股骨头即从髋关节囊的后下方薄弱区脱出,造成后脱位,并可合并髋臼骨折和坐骨神经损伤。
一、髋关节后脱位 A 屈髋、屈膝、内收、内旋、患肢短缩。 B 患侧臀部隆起,右转子向后上移位。 C 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连线后方可扪及股骨头。 D 粘膝征阳性(伤膝屈曲并靠在健肢大腿中下部上)——为前、后脱位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E X线可见股骨头位髋臼上缘(申通氏线中断不连)
前脱位 后脱位
粘膝征阳性
二、前脱位 脱位机制 髋关节前脱位少见。当髋关节在外展、外旋位时,受到强大的外展暴力,大转子顶于髋臼缘形成杠杆作用,股骨头即从髋关节囊前内下部分薄弱区穿破脱出,造成前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 1.外伤史 2.典型畸形 患肢外展、外旋、屈曲畸形 3.弹性固定 4.腹股沟部肿胀,可触及脱位的股骨头。 5.X线检查
三、髋关节中心脱位 脱位机制 侧方暴力作用在股骨大转子区,可以使股骨头向髋臼方向水平移动,穿过髋臼壁而进入骨盆腔,形成髋关节中心脱位,伴有髋臼骨折。
A 患肢短缩,阔筋张肌松驰。 B 若髋臼骨折形成血肿,患侧下腹部有压痛 C X线:确诊——髋臼骨折,股骨头突入骨盆。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合并髋臼骨折
股骨颈骨折与髋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脱位 骨折 发病年龄 青壮年 老年人 病因 强大暴力外伤史 跌伤 脱位 骨折 发病年龄 青壮年 老年人 病因 强大暴力外伤史 跌伤 伤肢畸形 前L(外旋)后L(内旋) 屈髋屈膝,外旋 短缩 大转子后L(上移)前L(下移) 不变或上移 弹性固定 有 无 骨擦音 无 有 X线 脱位 骨折
并 发 症 1 髋臼缘骨折 2 股骨头骨折
3 坐骨神经损伤 膝以下除小腿内侧外感觉消失 足下垂 发生率:8%~19%,因股骨头或骨块的牵拉,卡压所致。更多病例表现为腓总神经损伤。
4 股骨头坏死 有人认为,6小时内复位,坏死率在0%~10%;如合并股骨头、颈骨折,坏死率大大增高。
3.治疗 1.复位 复位越早越好 减少因脱位引起的并发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等 复位时应在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复位方法 提拉法(Allis法) 旋转问号法(Bigelow法)
提拉法(Allis法):病人仰卧,助手用双手按住髂嵴或用宽布带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同样使患肢屈膝、屈髋90º,用双膝夹住病人小腿,以双手握住腘窝向上持续用力提拉,并可适度将大腿外旋,使髋关节复位。
2.固定 复位后用皮牵引或穿矫形鞋将下肢固定在伸直外展位2~3周。 3.功能锻炼 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解除固定后可活动髋关节,4周后下床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后方可完全负重,负重过早可加重股骨头的损害。
3.治疗 复位髋关节脱位.mpg 卧床休息4周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