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实务
为什么要开展安全检查? 法律层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 技术层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 技术层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什么是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定期不定期对生产过程以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危险与有害因素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存在状态,以及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制度
检查什么? 事故隐患 危险因素 有害因素
什么是事故隐患?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灵;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等; (10)注意力分散; (11)忽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错误处理危险物品。
物的不安全状态(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或防护不当) ;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强度不够;设备非正常运行;维修、调整不良);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无防护;用品用具不合安全要求); (4)场地环境不良(照度;通风;场所狭窄;场地杂乱;交通线路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储存方法;温度、湿度不当)
管理方面的缺陷: (1)对物(含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 (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
(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 (5)对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6)违反工效学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
安全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法 2.安全检查表法 3、仪器检查法 通过人的感官或一些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的检查。 依靠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事先将检查项目列成表格,按照表格进行检查。 3、仪器检查法 采用专用仪器仪表来检测机器、设备的缺陷及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检查的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情况、可能出 现的危险、危害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3、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4、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5、整改落实 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 (1)访谈 (2)查阅文件和记录 (3)现场观察 (4)仪器检测 3、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4、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 5、整改落实 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按管理程序分级及时解决,隐患要限期及时整改,并严格按“四定”要求处理,安全组督促执行。检查情况要实现闭路循环。
6、检查情况汇总处理 7、安全检查考核 检查情况由安全检查组汇总评价,并建立检查台账。 各级各类安全检查应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安全检查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本着结合实际,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为原则制定。
归纳起来安全检查的程序为: 实施 分析判断 作出决定 整改落实 情况汇总 考核奖惩 准备
安全生产检查的具体内容 安全检查 基础管理检查 现场管理检查
基础管理与现场管理的关系 基础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 基础管理指导和推动现场管理 基础管理反映现场管理的水平 基础管理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基 础 管 理 检 查 1.资质证件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3.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 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 8.安全生产投入 9.应急管理 10.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11.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12.相关方基础管理
安全生产资质证件(4项) 1.有没有营业执照 2.有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部分生产经营单位) 3.有没有其他资质证件(部分生产经营单位) 4.资质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2项) 1.有没有机构及人员? (《湖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2项) 2.是否符合要求?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1%的比例配备;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得少于2人。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确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湖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责任制(3项) 1.有没有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条 )
安全生产责任制(3项) 2.制度是否全面?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班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逐级、逐层次、逐岗位与从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安全生产责任制(3项) 3.制度是否符合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适时修订; (2)必须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必须与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生产经营实际相适应: (4)体系清楚, 落实“层层有专责,人人管安全”的原则; (5)明确上下左右之间权限; (6)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要对该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 (7)有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的措施; (8)要贯穿“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全过程; (9)发挥职工的参与、监督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8项) 1.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2.是否有符合要求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3.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4.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5.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事故预案及事故管理制度 7.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8.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9.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10.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会议制度 11.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制度 12.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13.是否有符合要求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4.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5.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仓库、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7.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18.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其他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3项) 1.有没有?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这些操作规程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 )
安全操作规程(3项) 2.是否全面? 每个岗位应当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遗漏。
安全操作规程(3项) 3.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符合岗位作业实际; (3)能够保障操作安全; (4)及时修订更新。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项) 1.是否有相关证件?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无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2)安全管理人员无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无特种作业操作证 (4)从业人员无培训合格证书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6条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项) 2.发证机关是否符合要求? 3.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1.是否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结果应当记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记录卡,并由从业人员和考核人员签名。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七条)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2.是否有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 ? 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台账。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四条 )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3.是否有劳动防护用品档案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作业场所和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从业人员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佩戴。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档案。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八条 )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4.是否有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对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未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的,给予相应的惩戒;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建立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四条)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5.是否有事故管理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规定立即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部门。建立事故管理档案。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二条 )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6.是否有无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企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十三条 )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7项) 7.是否有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人员缴纳保险费。缴费记录妥善保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
安全生产投入(2项) 1.是否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有效使用,并对因安全生产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投入(2项) 2.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管理是否规范 ? 生产经营单位安排年度各项费用预算时,应当优先安排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缩减正常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项目经费应当设立专项科目,计入生产成本,先提后用,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范围为: (1)安全生产措施工程建设项目; (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3)安全生产管理;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 (5)劳动保护设施、用品及职业危害防治费用; (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奖励费用; (7)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8)保障安全生产的其他费用。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应急管理(6项) 1.是否有应急机构和队伍 ? 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
应急管理(6项) 2.是否有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物资? 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四条。)
应急管理(6项) 3.是否有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措施?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当生产工艺、周围环境、指挥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订,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保存。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十五条 )
应急管理(6项) 4.是否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熟悉紧急情况下要采取的应急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十五条 )
应急管理(6项) 5.是否按规定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报备? 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第四章 )
应急管理(6项) 6.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及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第五章
特种设备基础管理(3项) 1.是否有档案记录? 应建立设备档案,应齐全,保管应良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
特种设备基础管理(3项) 2.是否有检验报告? 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应整改。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 )
特种设备基础管理(3项) 3.是否有保养记录 ? 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1.是否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2.是否有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3.是否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4.是否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应当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5.是否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6.是否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7.是否告知职业病危害?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8.是否建立职业卫生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应当归档管理的主要资料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4)职业病诊疗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9.有关设备和物品是否有中文说明书?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10.是否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预案的组织结构和可行的措施应与单位实际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项) 11.是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建设项目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 (3)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 (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职业危害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 (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评价资料;
(7)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档案; (8)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维护档案; (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人员名单、考核成绩等; (11)职业病病人档案; (12)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 (13)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四款 )
相关方基础管理(3项) 1.是否将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 )
相关方基础管理(3项) 2.是否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 )
相关方基础管理(3项) 3.是否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
现 场 管 理 检 查 1.特种设备现场管理 2.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 3.场所环境 4.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5.消防安全 6.用电安全 7.职业卫生现场管理 8.有限空间现场安全 9.辅助动力系统 10.其他现场管理
特种设备现场管理 特种设备种类 1.电梯 2.压力管道 3.压力容器 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5.锅炉 6.起重机械 7.游乐设施 8.索道
特种设备现场管理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 1.标志 (1)定期检验合格标志 (2)使用登记标志 2.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 3.运行情况 4.其他
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 检查重点: 重点设备 重点工艺 重点场所 重点物质(尤其是重大危险源) 对照相关法规、标准、规程,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包括检测)
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 重特大 事故 重大危险源 隐患 重大隐患
重大危险源现场检查内容 1.辨识报告 2.评估报告 3.分级报告 4.监控设施、设备及日常检查、监测记录 5.报备记录 6.销号记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场所环境(7项) 1.道路 2.总平面布置 3.安全标志 4.安全距离 5.安全出口 6.员工宿舍 7.其他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3项) 1.是否有“三违”行为? 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国家安监总局15号令第44条 )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3项) 2.是否持证上岗? 主要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6条)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3项) 3.是否正确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应当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 )
一般消防安全(6项) 1.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应急照明设施? 2.是否有符合要求的消防栓和其他灭火器材? 3.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 4.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检测 ? 5.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6.是否有符合要求的消防安全标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一般用电安全(9项) 1.变配电室是否符合要求? (1) 变配电室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的备用充电电源的放电时间不低于 20min。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第5.14.1条) (2)变配电室出入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400mm的挡板。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5.6条 )
(3)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面地面应铺设绝缘胶垫。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第5.3条 ) (4)通往室外的门应向外开;配电装置室的中间门应采用双向开启门。通往室外的窗应装有纱窗。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5.8.3)
一般用电安全(9项) 2.配电箱、柜 是否符合要求? (1)箱盘内开关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符合设计要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动作记录。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必须定期操作实验按钮,检查其动作特性是否正常。雷击活动期和用电高峰期应增加实验次数。 (《配电柜、成套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 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第4.2.7.2条。 )
(2)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配电箱、柜1米范围内不应有物品遮挡。 (《用电安全导则》第4.8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第7.1条、第7.2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3.电气线路敷设 是否符合要求? (1)电气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用电安全导则》第4.9条) (2)电气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导电能力。
(3)电气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用电安全导则》第4.9条 ) (4)直敷布线可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应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当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时,应穿管保护。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2.1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4.插座是否规范? (1)插座回路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第4.5条 ) (2)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不应从带插座灯头上引接电源供给电器。 (《用电安全导则》第4.8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5.是否正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 ? (1) 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软线,与电源联接。应采用开关、插头座,严禁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电源线上使用。在使用移动式的I类设备时,应先确认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带保护接地极的插座,同时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第 88条;《用电安全导则》第4.16条 )
(2)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 全技术规程》第6.3条 ) (3)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用电安全导则》第4.25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6.固定用电设备是否有接地保护? 固定用电设备必须有接地保护 ,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 (GB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第2.2.4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7.金属框架是否有接地装置 ? 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与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线编织铜线连接,作好标识。 (《配电柜、成套控制柜 (屏、台)和动力、照明 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 艺标准》第4.1.2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8.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要求? (1)临时线路使用必须经过审批,一般使用期限为过15天,最长不超过 一个月。 (《用电安全导则》第4.2条 ) (2)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安装和运行》第4.5 条 ) (3)线路敷设应符合电气装置设置及安装规范,室内不低于2.5m,室外不低于4.5m,道路上方不低于6m。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第 20条 )
一般用电安全(9项) 9.临时照明是否符合要求? (1)行灯等手持式电动工具、器具应根据使用现场,分别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或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安全变压器应采用双圈的。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第89条 ) (2)手提式和局部照明灯具应选用安全电压或双重绝缘结构。在使用螺口灯头时,灯头螺纹端应接至电源的工作中性线。 (《用电安全导则》第4.18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1.生产布局是否合理 ? 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2.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3.作业场所防护设施是否到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是否超标? 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职业危害特性,设置通风、排毒、除尘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达到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4.卫生设施是否齐全?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5.容易造成职业危害的工序是否隔离 ? 容易造成职业危害的工序应隔离设置。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保护条例》第十一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6.职业危害公告栏 是否符合要求?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7.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 )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8项) 8.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要求? (1)设置报警装置,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并保证药品的有效性。 (3)设置冲洗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4)设置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并保证其畅通。 (5)设置必要的泄险区,并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6)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 )
有限空间现场安全(7项) 1.安全隔绝 2.清洗或置换 3.通风 4.通风 5.个体防护 6.照明及用电安全 7.监护
The End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