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胰岛素与糖尿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三 、 血糖的调节 1 、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什么到了中 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3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2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 动员买巧克力?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蒲 琳. 历史 如 果时光将你载回到 1920 年。你可能会对当时的科技留 下深刻的印象 —— 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 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采用不同胰岛素制剂时胰 岛素泵治疗的差异 解放军总医院第 304 临床部 内分泌科 马学毅. 胰岛素泵治疗时可以使用哪 种胰岛素 ?  由于胰岛素泵日夜不停地向人体 内输注微量胰岛素来替代胰岛素 的基础分泌,所以不再需要注射 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胰岛素泵只 能采用以下两种可溶性的胰岛素 制剂: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姓名:劉又甄 班級:四技幼保二甲 學號:4A0I0059 指導老師:陳韻如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高蕾莉.
复习前节内容.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04蛋白质 大头婴儿.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马建华 吴锦丹.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早起始,早达标,早获益
糖尿病 药物治疗.
胰岛素制剂的历史演变及发展状况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朱照静教授.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第28讲 血糖的调节 高三生物组 杨磊.
糖尿病 药物治疗.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2010年11月6日 Solomon & Jean新居感恩禮拜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降血糖药物 Hypoglycemic Drugs.
2010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11月14日.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3节 激素调节 城东中学 杜守花.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您的诺和笔用对了吗 —诺和笔使用注意事项 肿瘤内一科 庞建芝.
马向华 胰岛素类似物 在强化治疗中的地位 马向华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训练讲评 动物激素调节 浙江省黄岩中学 应晓萍.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诺和锐®30成功病例分享 Slide no 1 • •.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三章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岛素测定试剂盒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Diabet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第四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ATP SLYTYZJAM.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1913 physweb-nobel prize 卡末林—昂内斯 低温物质的特性 应物72 刘烨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胰岛素与糖尿病

胰岛素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个历史悠久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对糖尿病病因的了解和治疗上有实质上的进展还不到一百年。 胰岛素的发现对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命运及揭示糖尿病的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胰岛素与糖尿病 ——按现代医学观点评述: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以胰岛素缺乏和/或利用障碍(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 严重高血糖引起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昏迷,如缺乏胰岛素治疗可导致死亡; 长期血糖升高引起广泛性大、小血管病变可致人体多器官、组织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

胰岛素与糖尿病 直至20世纪的前两个十年,那些因胰岛素严重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命运就向现代人们患上恶性肿瘤或艾滋病一样,生命岌岌可危。 其后,得于胰岛素的发现和用于临床治疗,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糖,也使糖尿病患者恢复原有的寿命,得到与正常人相同的享受生活的权利。

胰岛素的来源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分泌消化酶为主的外分泌细胞和导管系统,及由多种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中 ß 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分子结构为51个氨基酸组成有两个二硫键连接的2条肽链。 胰岛素单体 胰岛 胰腺

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C肽 ß 细胞最初生成胰岛素原,后经分泌小泡运送到细胞膜,由胞吐作用经细胞膜释放入血。释放过程中脱去一段C肽,形成A、B链结构的胰岛素。 血液中内生胰岛素和C肽的比例是对等的。 B链 胰岛素原 A链 C肽 B链

胰岛素的结构 胰岛素的两个肽链分别为21个氨基酸组成的A链和30个氨基酸组成的B链,氨基酸排列有种属差异。 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仅在B链第30位氨基酸上有所不同,牛胰岛素在A链上还有两个氨基酸不同。 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胰岛素的作用 受血糖浓度增加及体内其他因素调节释放入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脏器; 与脏器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也有利于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胰岛素是人体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胰岛素受体 细胞膜 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

胰岛素的研发史 自18世纪至今,在诸多研究者不断进取的努力下,胰岛素的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 发现胰岛素  得到胰岛素  了解胰岛素  合成胰岛素  改造胰岛素

与胰岛素研究相关的诺贝尔奖项 1923-- F.G. Banting 医学奖 J.J.R.Macleod 生理学奖  1958-- Frederick Sanger化学奖 1977-- Rosalyn Yalow 生理学或医学奖 斯德哥尔摩-诺贝尔颁奖大厅 The Nobel Prize

胰岛素研究发展史—发现胰岛素 1788年 Thomas Canley (英) —— 证实胰腺损伤可导致糖尿病 1869年 Langerhans (德) —— 发现胰腺内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团 1889-1893年 Von mering 和 Minkowski (德) —— 证实胰腺细胞团产生降血糖物质 1893年 Edouard Laguesse (法) —— 将胰腺细胞团命名为胰岛 1909年 Jean de Meyer (比利时) —— 将胰岛分泌的降糖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得到胰岛素 1921年 —— 从狗的胰脏提取了胰岛素并用于临床 为纪念四位科学家为糖尿病治疗做出的杰出贡献 J.J.R Macleod (生理学家) 获1923年 诺贝尔生理学奖 Frederick G. Banting (医生) 获1923年 诺贝尔医学奖 Charies H Best (学生助理) James B Collip (化学家) 1921年 —— 从狗的胰脏提取了胰岛素并用于临床 为纪念四位科学家为糖尿病治疗做出的杰出贡献 将班丁(Banting)医生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得到胰岛素 1926年 John J. Abel —— 得到结晶胰岛素 1935年 Scott and Fiacher —— 获得高纯度结晶胰岛素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得到胰岛素 1936年 Hans Christan Hagedorn, et al —— 合成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 合成中效 胰岛素制剂(NPH) Hagedorn,是PZI、NPH的主要发明者,内科医师,博士,丹麦Steno糖尿病中心创始人,兼任主任26年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得到胰岛素 1951年——锌胰岛素 1961年——中性可溶性胰岛素 1964年——预混胰岛素 1972年——单峰胰岛素 1973年——单组分胰岛素 (纯度达到99%)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了解胰岛素 1955年—— Frederick Sanger (英国) —— 阐明牛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获得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了解胰岛素 1965年 王应睐,邹承鲁,龚岳亭等 (中) 1965年 王应睐,邹承鲁,龚岳亭等 (中) Katsoyannis PG (美) Meienhorer (德)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年 Donald F. Steiner (美) —— 发现胰岛素原 1969年 Dorothy Hodgkin (英) —— 确定胰岛素氨基酸排列的三维空间结构 1971年 Pierre Freychet (美) —— 确认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了解胰岛素 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有机化学所和北京大学联合进行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1965年获得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牛胰岛素晶体结构模型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了解胰岛素 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osalyn Yalow (and Solomon Berson)(美国) 1959年开始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 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合成胰岛素 1979年 Ullrich 和 Itakura —— 阐明了胰岛素质粒的分子序列 1979 -1981年 Goeddel 和 Chance —— 开始用DNA技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1981年 - —— 基因合成重组人胰岛素系列制剂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了解胰岛素 用X线衍射法测出猪胰岛素晶体的立体结构为(中国,1971):六个胰岛素分子和两个锌离子的胰岛素六聚体。 两个胰岛素分子形成二聚体,三个二聚体围绕着三重轴形成对称排列的六聚体。 作为胰岛素的储存形式,在胰岛素制剂注射到人体内也需要经过由六聚体解离为二聚体,再分解为单体释放入血液被利用的过程。 胰岛素六聚体的三维结构图

胰岛素的研究发展史——改造胰岛素 20世纪末 —— 人胰岛素类似物研制成功 胰岛素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对维持其生物活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制剂受此影响在皮下注射后需有一定的解离时间才能发挥效力,故治疗时需提前20-30分钟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人需要更接近生理状态、使用方便的胰岛素制剂。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修饰胰岛素的氨基酸组合: 20世纪末 —— 人胰岛素类似物研制成功

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类似物 基因重组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直接以单体胰岛素的形式入血,能够在注射后被迅速吸收,注射10分钟后即可起效。 优泌乐 与长效胰岛素联合应用,模拟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血糖更易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 A 1 B 1 21 30 28 27 27 28 lispro 优泌乐 赖脯胰岛素 A 1 B 1 21 30 天门冬氨酸 赖氨酸 glulisine 谷氨酸 谷赖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

人胰岛素类似物 基因重组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预混制剂,具有餐时注射起效快,灵活方便的特性。 诺和锐 速效胰岛素 诺和锐30特充 门冬胰岛素 A 1 B 1 21 30 天门冬氨酸 脯氨酸 aspart 速效胰岛素

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类似物 来得时 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比常规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更长, 主要用于24小时长期控制基础血糖。 甘精胰岛素 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比常规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更长, 主要用于24小时长期控制基础血糖。 可以与速效类似物联合使用,能很好的模拟正常人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24小时理想控制。 A 1 B 1 21 30 精氨酸 甘氨酸 glargin 32 天门冬氨酸 地特胰岛素 诺和平 A 1 B 1 21 30 肉豆蔻酸 赖氨酸 detemir 中、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改进 几十年来,胰岛素注射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许多品牌厂商制造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针头经过特殊处理,因而注射时不感到疼痛,而且针眼很小。注射器针筒上直接标有胰岛素单位(IU),注射几个单位胰岛素只要按标记抽取,不需换算。 一次性注射器

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改进 一种利用高压将胰岛素“喷”入皮下的装置,无需针头,加之其经久耐用,常给惧怕针头的儿童使用。但此装置价格较贵,拆洗安装过程较繁琐,喷射时局部压力较大,尚未广泛推广使用。目前高压注射器多用于人群计划免疫和多人集中注射的情况。 高压无针注射仪

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改进 胰岛素笔是一种形如钢笔的专用注射装置,将胰岛素液储存于笔中,使用前调好剂量旋钮,患者自己注射方便易行。 胰岛素笔 胰岛素笔配有专用笔盒,可随身携带,更方便于旅行出差时使用。 笔上配有触感式剂量调整旋纽 ,也能适用于眼睛不方便的患者。 胰岛素笔

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改进      胰岛素泵是目前最方便、最现代化的注射方式,可以自动定时定量地注射胰岛素,能较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可以准确控制胰岛素的输入剂量,并能经导管连续不断按需要将胰岛素输入患者皮下。随着技术的发展,胰岛素泵越发小巧,功能亦不断完善,目前的胰岛素泵仅重约100克,如一台寻呼机大小,携带方便。    胰岛素泵

非注射用胰岛素 正在研究中的其它非注射胰岛素给药途径包括:     口腔喷雾     鼻腔给药     直肠栓剂给药 均还在研究阶段     滴眼剂     透皮或口腔粘膜给药

1788年 Thomas Canley (英) —— 证实胰腺损伤可导致糖尿病 1869年 Langerhans (德) —— 发现胰腺内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团 1889-1893年 Von mering 和 Minkowski (德) —— 证实胰腺细胞团产生降血糖物质 1893年 Edouard Laguesse (法) —— 将胰腺细胞团命名为胰岛 1909年 Jean de Meyer (比利时) —— 将胰岛分泌的降糖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1921年 Frederick G Banting Charies H Best —— 从狗的胰脏提取了胰岛素并用于临床 1936年 Christan Hagedorn, et al —— 合成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1955年 Frederick Sanger(英) —— 阐明牛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1959年 Rosalyn Yalow (加) ——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 1965年 王应睐,邹承鲁,龚岳亭等 (中) Katsoyannis PG (美) Meienhorer (德)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81年 - —— 基因合成重组人胰岛素系列制剂 20世纪末- —— 人胰岛素类似物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