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实效性的 语文高考复习 罗晓晖 luoxiaohui@163.com
第一部分 关于复习重点
一、关于08年考纲:无本质变化 1 汉字的音形部分,不再强调“常见的”(意在为命题者解套)。 2 作文项目下,错别字1字1分(评卷场估计会提出扣分上限)。
二、关于复习原则:必须追求实效性 1 高考题型是基本稳定的。高考命题研究,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值得研究的,是复习的实效性。 2 语文复习的实效性,主要含括两个方面:第一,抓住能切实提高分数的部分;第二,这些部分的抓分方法。
甲、能切实提高分数的部分 1 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第一大题,第六大题) 2 第二卷的部分试题(翻译,默写) 3 作文 甲、能切实提高分数的部分 1 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第一大题,第六大题) 2 第二卷的部分试题(翻译,默写) 3 作文 科技文、文言文、古诗、现代文,总体上看,复习投入的精力和产生的效益不成比例,须分别对待。
由是分出 1 复习重点: 基础,作文 2 复习难点: 阅读(古诗,现代文) 由是分出 1 复习重点: 基础,作文 2 复习难点: 阅读(古诗,现代文)
乙、重点部分的抓法 1 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第一大题,第六大题) 这部分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练”。尽可能坚持天天有练习,天天有讲评。没有什么投机方法,靠的是硬功夫,做少了就不行。我们的经验是坚持10分钟小练习。
2 第二卷的部分试题(翻译,默写) 【翻译】(1)这部分也需要不断“练”。每次试卷讲评,都要学生来翻译。“练”多了,学生自会了解关窍何在。(2)翻译之先,必理解大意;翻译之中,除特殊句式须调整,必老实直译。 【默写】反复过手,务求满分。
3 作文 作文是一个大头,抓好作文很重要。通常地,作文48分,对中等水平的考生是基本要求。作文复习,主要是方法要得当。 3 作文 作文是一个大头,抓好作文很重要。通常地,作文48分,对中等水平的考生是基本要求。作文复习,主要是方法要得当。
作文复习的误区 1,认为作文成绩难以提高,复习与否不重要。 2,认为作文就是拿题来写,没有分解训练。 作文复习的误区 1,认为作文成绩难以提高,复习与否不重要。 2,认为作文就是拿题来写,没有分解训练。 有几种训练效果不理想。第一,文体训练。第二,审题立意训练。第三,大作文训练。第四,结构、层次的训练。 效果差的原因,在于没切中要害,或没落到实处。 有效的训练是分解的。 有效的指导是具体的。
作文复习三个要点 1,思想的积累与运用。 2,材料的定向与变通。 3,文采的塑造与发挥。 作文复习三个要点 1,思想的积累与运用。 2,材料的定向与变通。 3,文采的塑造与发挥。 关于材料的定向与变通,请参见《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关于材料与文采,前此我曾讲过,兹不赘述。这里重点讲一讲思想的积累与运用问题。
考场上思考的定向 高考作文主题必定会涉及如下范围:人生、社会、精神(心灵)。在立意之时,无论什么题目,都要往这三个方向思考。这样容易显得大气,厚重,有深度。 在考场上,定向思维极其重要。这可以稳定心态,提升审题立意的效率。 应该特别注意,《百变通》第四章中,列有可普遍运用于考场的经典思想资源。目前很多读者忽略了这一点。
定向思考的要点,在于高考作文必然要谈“人”。而关于“人”(含括“人生”)的立意,必属下列5项之一 1 生命意志和生命活力 定向思考的要点,在于高考作文必然要谈“人”。而关于“人”(含括“人生”)的立意,必属下列5项之一 1 生命意志和生命活力 克服困难,展现人生,必须有生命意志与活力。 故凡涉及逆境,挫折,竞争,自信,追求,成功,奋斗,青春等等话题,上升到生命意志层面来谈,自有深度。
2 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实现 生命是一个从未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故凡涉及学习,进步,成长,追求,成功,奋斗,青春,适应环境,心态乐观,自我认识,目标定位等等话题,可提升到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层面来谈。
3 生命的伦理 生命伦理建立在爱与智两个基础上。 3 生命的伦理 生命伦理建立在爱与智两个基础上。 1.对自己的爱与责任 自尊、自信、自重、自强、刻苦、爱心、良知、求真、平衡、奋斗精神、挫折忍受力等等。 2.对他人(和社会)的爱与责任 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谐社会,大同世界等等。 (1)家庭伦理:孝顺、友爱、分担责任、分享快乐等。 (2)社会伦理:正义感、公平心、诚信、宽恕、谦虚、好的工作习惯、法治精神、民主素养,对国家的爱与责任等。 3.对环境的爱与责任 环保伦理:环保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尊重其他生命等。
4 生命的兴致 生命必须是有兴致的,这才活得快乐 。 有兴致,就是要有梦想,有追求,有情趣,有个性。有兴致,才能实现“诗意地栖居”。 【建议】联系《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中“诗意的栖居”一节,用心揣摩,对此方法的运用,必有所得。
5 生命的尊严 任何高考作文,都可以高唱生命尊严~ 5 生命的尊严 任何高考作文,都可以高唱生命尊严~ 1.超越性:人的生命的价值是精神价值,必须超越任何物质的价值。如果生命附属在物质和功利的价值下的话,就不可能会有更高的价值。这就是葛朗台富甲一方、李斯权倾一时,而都无法显示生命尊严的原因。 2.平等性:对其他生命不尊重的人,很难说具有生命的尊严。所以一切暴君和独裁者,一切战争贩子,一切肆无忌惮摧残其他生物的环境破坏者,都无法拥有生命的尊严。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恰好是生命的耻辱。 3.永恒性:所谓永恒性不可能定义在生理的变化及物理的作用,而是生命的内在意义。由于人的生命具有智、情、意,使得人可能从智慧、感情和理性方面成就更高的价值,其内在意义比其他生命更丰富。因此,永恒性的意义等于是人的生命尊严的直接表达。
第二部分 关于难点突破
阅读的复习指导 1 通盘考虑,解决理解力问题 2 “做两遍”,解决解题经验问题 阅读的复习指导 1 通盘考虑,解决理解力问题 2 “做两遍”,解决解题经验问题
阅读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问题。任何准确的理解,必有准确的语言加以明确的表述;含糊的理解,不可能以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 通盘考虑,解决理解力问题 阅读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问题。任何准确的理解,必有准确的语言加以明确的表述;含糊的理解,不可能以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个板块的得分偏低,说明高中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失败的。这不能怪罪教师,主要是由于课程缺陷,语文课本本身就缺少理解力训练的专题设计。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经验的不足,也是严重的问题。
通盘考虑,解决理解力问题 复习时要分清阅读的难点所在。 科技文阅读,基本上不必专题复习。 文言文的重点,其实是翻译。 阅读,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计58分 科技文阅读:选择题,9分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9分,翻译10分 古典诗歌阅读:8分 文学作品阅读:主观题,22分 复习时要分清阅读的难点所在。 科技文阅读,基本上不必专题复习。 文言文的重点,其实是翻译。 古诗和文学作品阅读,是难点,是理解的漏洞最多的环节。
理解疏漏的普遍存在 这两个板块,高考试题及其答案,有时也是存在漏洞的,这说明准确的理解并非易事。在复习过程中,两个阅读板块的复习,实质上都是解决理解力的问题,必须通盘考虑。 Eg.1 2006年全国卷1的古诗鉴赏 Eg.2 2007年四川卷的现代文阅读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高考答案】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不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而是观画时所感到的强烈的艺术趣味。 1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标题与诗歌小引,可见作者观画时调侃轻松的心态。 2 在古诗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的证据在哪里? 3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意在强调此画表现力极强,画中景物画得活灵活现。 罗晓晖《高中古典诗歌教程》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答案】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本答案的缺陷是: 1 “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这只是文章第1、第2两段描写焰火的一个局部技巧; 2 未及本文谋篇(谋划主旨)的核心,即“焰火与战火,即和平与战争两相对照”; 3 显然忽略了“未来”这个时间要素。 【修订】从宏观面上看,这篇文章主要是用联想的方法,由“焰火”联想到“炮火”,由和平联想到战争,从而形成一组对比,揭示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主题。简言之,就是用联想的手法,以对比的结构,表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通盘考虑,解决理解力问题 第一,指导学生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及其答案,分析务求细致入微,以获得解读古诗和文艺性散文的经验,并由此领悟“懂”的方法。 第二,引导学生重温课本,加深体悟。 第三,教给学生“懂”的方法。我把古典诗歌的诗意分析方法概括为三个方面,而现代文艺散文则以分解训练为主要方法。下面重点讲述。
“懂”诗方法三种 一 关键字分析 情思字(内容的) 炼字(形式的); 二 句间关系分析 相邻语句关系; 篇章中语句关系(起承转合) 三 意义分析的“三轴法” 时间轴、空间轴、情理轴
一 关键字分析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题为《渡汉江》,诗中却未提到一个“渡”字,反而着意写下一个“断”字。为什么? (2)“怯”字下得好,和杜甫诗中所说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心理状况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 (罗晓晖《高中古典诗歌教程》 P168) 实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虚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 关键字分析 上海卷 [黄钟]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上海卷 [黄钟]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高考答案】“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①“倦”字既概括了浪迹天涯、追求功名的人生之苦,又表现了对千古以来功名事业的“繁华梦”的厌倦。②“倦”字表现了看破红尘的“倦”意,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③“倦”字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整个作品的主题,是整首曲子的“神光所聚”。 (p194-195)
二 句间关系分析 1 相邻语句关系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气”?什么气? 【2】相邻两联的关系?
二 句间关系分析 2 篇章中语句关系(起承转合)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起】寻 【承】看 【转】景物转入人事 【合】凭吊之情 此吊古伤怀之作。起,已寓丞相冷落之意。承,强化冷落寂寞。转,丞相平生才德。合,千古英雄相惜。
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 句间关系分析 2 篇章中语句关系(起承转合) 【江西卷】绝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 【高考答案】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1)感觉的情味:诗人的感觉是饱满的,立体的,丰富的,有桃花飞尽的视觉感受,有野梅酸的味觉感受,有蛙声歇的听觉感受,有东风寒的触觉感受。(2)丰富多样的感受,恰好表现了“游子”敏感丰富的心理,他对乍暖还寒的气候变化,体察得特别细腻入微。(3)整个感受的变化方向,不是从“寒”到“暖”,而是从“暖”到“寒”,以“寒”为感觉的终点。气候变化带来的温暖的感受,最终又回复到寒冷的感觉上。这样,“游子”孤单冷落的心态,就曲折地暗示出来了。(p188-189)
07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以景物起)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以感受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以抒情转) 【说明】这就是一个诗意的连贯性分析。显然,尾联合于“乱”,以景收束,含蓄有余韵。命题点在尾联,本题实际上是要求分析此诗是如何“起承转合”的。
三 意义分析的“三轴法” 时间轴、空间轴、情理轴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 意义分析的“三轴法” 时间轴、空间轴、情理轴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时间轴】现实-历史:三国蜀相—后世英雄 【空间轴】空间(意象):丞相祠堂:森森古柏、映阶碧草、隔叶黄鹂 【情理轴】含情或理的元素:祠堂的冷落—何处、自、空;英雄的悲伤—泪满襟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作阶下囚的此时——昨夜——身处故国之时(虚) 【空间】小楼(眼前:实)——雕栏玉砌(心中:虚) 【情感】时空差异下呈现出的今昔之感,“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时间】怀古之时——三国之时 【空间】赤壁(怀古之诗,时间错置,而空间同一) 【情感】“小乔初嫁”,周瑜建功立业;我生华发,而一事无成 【理性】外物力量之不可抗拒(“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虚幻(“人生如梦”),难以自主,须待机遇(周瑜-“我”,“一时”)
“懂”文的方法 解题方法的指导,往往无效,原因在于学生的理解力并无实质性的提高。理解力没有长进,问题往往在于缺少有计划、有步骤、有深度的训练。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第一,选做近年高考题,“做两遍”。“考后100分”。 第二,要有读透的“巅峰体验”,提升理解文本的能力。
关于解题指导 懂得起文章后,谈论解题方法才是有意义的。 要让学生知道考点是什么、选文特征如何,以及解题的注意事项。
选文=命题材料:文艺性散文 1 必有需要挖掘的立意。懂得立意所在,这是整体把握的关键。 2 必有含蓄的(互文性的)言说。这些地方构成理解(转述)障碍。 3 必有技巧的运用。这些地方需要品味。 以上三处,是命题点,构成命题的依据。这也是复习中选择阅读考查材料的依据。
考点与选文的相关性 必有含蓄的语句以求理解 必有零散的信息以求整合 必有技巧的运用以求鉴赏
现代文阅读的层级 词句的 理解分析 信息的 筛选整合 篇章的 鉴赏分析 ①文中重要词语的语境义和隐含义(非词典义)。 ②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意(深刻,或含蓄)。 ①一般隐含信息的筛选提取。 ②某一段落或层次的信息的提取和概括。 ③思路的归纳。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题环节中的问题与解决 (1)审题的盲点和偏差 (2)答题的不规范操作 (3)知识的含糊和无知 (1)看分数,分点作答; (2)分类标准的统一 (3)叙述的完整性和表达的优化原则 (3)知识的含糊和无知 (1)修辞技巧及其效果; (2)篇章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等)
具体操作重点 1,务必让学生养成细心审读题干的习惯; 2,坚决树立分点作答的意识; 3,对要点有60%的把握,就必须控制答案的长度;把握不足时才能下大包围,争取混分; 4,务必打草稿; 5,文章结构、修辞及其效能等与解题密切相关的知识,一定要交代给学生。
能力要求与范例分析 C.含蓄的要能解说 D.零散的要能整合 E.艺术性要能鉴赏 近年高考题中,以《张家界》最具示范性。故以此为例分析。 A.具体的要能概括 B.抽象的要能阐发 C.含蓄的要能解说 D.零散的要能整合 E.艺术性要能鉴赏 近年高考题中,以《张家界》最具示范性。故以此为例分析。
具体的要能概括 常用方法 (1)句群分析方法 (2)排列语意焦点 (3)思路分析方法
15.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1)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2)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3)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1 山峰 2 松柏 3 涧壑
抽象的要能阐发 主要方法 (3)过滤冗余信息,控制答题字数 阐发=具体+准确 阐发=越多越好? (1)分析题干中的关键提示 (2)依据原文,找准关键词句 (3)过滤冗余信息,控制答题字数 阐发=具体+准确 阐发=越多越好?
16.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 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第一步:审题干 第二步:找原文 第三步:表述准确适度
含蓄的要能解说 (1)分析含蓄词句自身的信息(内涵) (2)分析含蓄词句在原文中的语义背景 (语境) (3)分析含蓄词句的言说方式(修辞)
(1)分析含蓄词句自身的信息(内涵):推敲此句,“大美”乃是关键词。很显然,作者意在说明张家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14.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1)分析含蓄词句自身的信息(内涵):推敲此句,“大美”乃是关键词。很显然,作者意在说明张家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2)分析含蓄词句在原文中的语义背景(语境):《张家界》全文,都在赞叹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这片奇山幻水,而与“翻译”、“诺贝尔文学奖”之类无关。 (3)分析含蓄词句的言说方式(修辞):本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方式,具有隐喻意味。
零散的要能整合 整合=化“零”为整,聚“散”为合 整合=防止遗漏 + 梳理概括
零散的要能整合 19、根据本文第三段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 的身世。(重庆卷)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答案】 出身高贵,童年幸福,生活优裕,突然间遭受厄运与苦难。
零散的要能整合 19、根据本文第三段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 的身世。(重庆卷)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答案】 出身高贵,童年幸福,生活优裕,突然间遭受厄运与苦难。
艺术性要能鉴赏 (2)根据不同题目的设置类型,对号入座 (3)联系文意和语境,并把艺术手段的表达功能和审美特征与之结合起来 (1)了解鉴赏的能力要求,拥有相关知识储备 (2)根据不同题目的设置类型,对号入座 (3)联系文意和语境,并把艺术手段的表达功能和审美特征与之结合起来
17.(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篝火 转换处:猛抬头 山影 关键词:映衬(反衬)
阅读较难,问题往往在于理解不到位。理解能力的提升如果难以解决,复习实效性就不大。很多学生反复训练之后,仍然难以有效的提高考分。 重申几点: 1 少做题,大力抓理解力训练。 2 教师的评讲指导要到位。 3 解题方法要做适当指导。
谢谢参与,欢迎致信luoxiaohui@163.com
利用教材,深化理解 1 理解力的深化 Eg.A 《孔雀东南飞》-所欲有甚于生者 B《荷塘月色》的“圆形结构”、《药》的双线结构、《琵琶行》的平行与交叉结构的主题意义 2 辨析能力的拓展 Eg.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中原北望气如山 C庖丁解牛-逃避矛盾? 3 鉴赏力的提升 Eg.A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B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