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儀軌與修行的關係 正聞讀書會 July 11, 2009
儀軌的定義 “儀” 表 “威儀” ;“軌” 表 “軌則”。包含身口業三業威儀,係依佛法大意原則思作出來,使眾生消罪愆增福慧。 有如自古國家有祭天,祭神,祈雨大典,一般民間有祭祖,婚、喪禮節等種種儀式,以提昇道德,展現文明精神。 佛教亦藉儀軌來表現佛門中種種事物道理,然而不同於世俗儀式之外,尚有變化生命流轉理則,修正心性使身口意三業清淨,透過修行轉變業力,或者感通諸佛,菩薩,天王龍神,以遠離鬼魅,罪惡痛苦,得到生命中輕安自在。
儀軌的範圍 儀軌是歷代祖師,依佛陀的教誨,經典的記載,將佛法的精神融入四眾第子的行住坐臥中,予以規範,使能從而生善去惡,可以說是高度的宗教情操,哲學,道德規範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生活軌則。 其範圍包括進出寺廟和殿堂,問訊,誦經,打板,打鼓,敲鐘,唱偈,早課,過堂,出坡,打坐, 乃至各種祈福消災,亡親超薦法會,都有一定的規矩。從廣義而言,不管在家或出家第子,生活的每一個舉動, 乃至心念的思考, 都包含在儀軌的範圍之中。
儀軌的種類 1. 佛,菩薩聖誕,成道,涅槃會 2. 祖師忌日 3. 求全民安泰儀 (1)仁王護國會:仁王般若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2)祈雨祈時會:請觀音經 (3)禾曲生長青苗會 4. 救六道眾生苦難 (1)天:齋天大會 (2)人:無遮大會 (3)鬼:燄口,蒙山 (4)畜生:放生會 (5)地獄:地藏法會 (6)六道普渡:水陸大齋會
儀軌的種類 5. 修行 (1)戒: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會,三壇大戒 (2)定:金剛禪定會,禪七,佛七等 (3)慧:請經法會,佛學講座芋 (4)懺悔:水懺,梁皇寶懺,大悲懺等 6. 祈福 (1)祈福:千僧齋,盂蘭盆法會,光明燈會,報恩會 (2)薦亡:追悼法會,超薦法會 7. 其他:傳法法會,晉山大典,朝山
燄口 *摘自”佛教儀式須知”,釋慧舟等編。 緣起 燄口為阿難見觀音大士所化鬼王,謂其三日之內將墮鬼道,請佛救度。佛為設施食法,度諸餓鬼,而免於難。 此會專度餓鬼。 作法 作施食法。供品以飲食為主。 時間 宜晚上,黃昏。 *摘自”佛教儀式須知”,釋慧舟等編。
盂蘭盆會 緣起 盂蘭盆會為目犍蓮見母墮餓鬼中,趨救不得,乃請於佛。佛令於七月十五用盆廣設大供,恣僧眾食用,由僧祝願,目犍蓮之母即得度脫。佛乃令垂為永制,可度七世父母。 此會專度餓鬼及七世父母。 作法 作齋佛齋僧法。四事俱供。 時間 一日。
梁皇寶懺 緣起 六朝時代,梁武帝之元配夫人郗氏,性情瞋怒,毀物害人,死後墮為蟒蛇,飲食飢窘,苦不堪言,故現形乞求武帝救拔。武帝遂恭請寶誌公國師等具德高僧,依經律懺罪要義,製懺文+卷,為夫人懺侮,眾僧建壇行道,夫人因而得解脫昇天。 此法會兼度地獄六道眾生 作法 作供十法界。供品以飲食為主。 時間 數日。
佛教儀軌與修行 「佛教J不只是為經論教學所專有,而僅以知性論的方式被詮 釋。佛教的核心教義,例如四聖諦、八正道、緣起等等,有時顯得深 奧崇 高而難以適用於一般人的宗教生活。為了滿足虔誠情感,必須在 深奧崇高的思想及廣大信眾日常關心的事之間作調解。信眾們需要一 系列外在行為(如佛門儀軌)的分享,藉以表達對於佛法思想的虔誠, 並汲取這些思想成為每日生活的體驗。因此行門實踐是宗教生活裡令人感到親切熟悉,而構成佛教整體不可缺的部份。 Source:” Buddhist Ceremonies and Rituals of Sri Lanka” by A.G. S. Kariyawasam, The Wheel Publication No. 402/404, 1995
佛教儀軌與修行 ,具體行持佛法,無法得到經典修持的功德利益,於是祖 師們根據經典中的道理或方法,依世俗因緣,制定成具體 法會是為了滿足世俗眾生求福求安樂的需要,卻無法領會 ,具體行持佛法,無法得到經典修持的功德利益,於是祖 師們根據經典中的道理或方法,依世俗因緣,制定成具體 可行的佛門儀軌。藉此使信眾對佛法心生感應,增強信眾 對佛教的認同。 Source: “解佛門儀軌的意義”,惠空法師
佛教儀軌與修行 修行雖然不在於形式,形式卻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的目的,除了自我修練和反省,也有諸佛菩薩的加被和護持。 修行者可藉由形式、儀軌,來培養安定與專注力,並進而增加向內觀照力,進而達成淨化內心的目的。 Source:美佛慧訊,第九十六期
佛教儀軌與修行 “筆者反對經懺應赴,主要是反對將儀式視同 “賺 錢工具” 而論件計酬。”法“是無價的,訂下價 碼,無疑是貶低了”法 “的身價,同時也貶低了” 僧“格,讓僧尼與信眾之間,從 莊嚴清凈的師 生關係,淪落為銀貨兩訖的雇傭關係。” ”在家要事舉行佛化儀軌之意義“,釋昭慧,2005年12月22日。
討論-儀軌和修行 戒律 行(行如風)、住(立如松)、坐(坐如鐘)、臥(臥如弓),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比丘(尼)戒 等等。 “我正法律,漸作漸學,漸盡漸教。------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施設禁戒“ (中含瞻波經) 修行時遵行戒律,漸消五蓋,身心得以寂靜,終以得慧。且因威儀具足,亦可感化眾生。
討論-儀軌和修行 懺悔,祈福,消災法會 1. 法會的緣起可信嗎?是真實的記載,還是後人杜撰的? 燄口,盂蘭盆法會,梁皇寶懺法會,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法會,藥師祈福法會 等等。 1. 法會的緣起可信嗎?是真實的記載,還是後人杜撰的? 2. 佛陀時代即有法會嗎?我想至少沒有那麼多,後世高僧創立了許多法會,是為了吸引信眾,凈化人心,宏揚佛法。但一班信眾在參加過程中,若不甚了解儀軌,法會的意義和精神,是否反會導至迷信,無法得到正知,正見,正念?
討論-儀軌和修行 3. 法會真能消災得福嗎? YES 若是求鬼,神,菩薩即可消災得福,得現世利益,那佛教與其他神教有何不同? 替六道眾生消災祈福的法會,是否與佛法的教導 「自己罪業,自己消」的因緣果報律,相互予盾? NO 那麼道場舉辦法會時,經常鼓勵信眾花錢點光明燈、買超薦牌位、設齋供僧眾。是否將法會作為募款、賺錢的工具?
討論-儀軌和修行 4. 一些對佛教經典已有較深的研究和了解的佛教徒,參加法會能幫助修行嗎? 5. 歡迎提出其他問題。
參考資料 “解佛門儀軌的意義”,惠空法師。 “佛教儀式須知”, 釋慧舟等編。 “美佛慧訊” 第九十六期。 “在家要事舉行佛化儀軌之意義”,釋昭慧,2005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