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
定义 妊娠28周以后从临产发动至胎儿 及其附属物全部 娩出的过程称 为分娩。 早产:28周-36+6周之间分娩 (Premature Delivery)196-258天
足月产: (Term Delivery) 37-41+6之间分娩(259 -293天) 40周-280天。 过期产: 42周及以后分娩(Postterm Delivery)294 天以后
分娩动因 1、机械理论: 妊娠末期胎儿增大,宫内压力升高 宫壁和蜕膜受压,机械感受器受刺激 子宫下段及宫颈发生机械性扩张 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 释放缩宫素而宫缩 (任何子宫张力过度发生早产支持)
分娩动因 2、内分泌控制理论: 前列腺被证实诱发宫缩 促进宫颈成熟,分娩发动起作用 子宫肌层、子宫内膜、 宫颈粘膜---PG
妊娠末期临产前母血浆及羊水PGE2PGF2ä增高 游离花生四稀酸增高 前列腺合成酶作用下 PG作用子宫肌细胞受体 子宫收缩---分娩发动。相反发现分娩前母血PG并未明显增高---并不是始发因素
分娩动因 3、神经介质学说: 子宫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子宫肌层的ą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子宫收缩 究竟在分娩中起的作用无法肯定。
分娩动因 分娩动因: 内分泌变化 神经介质释放、机械刺激、 子宫下段形成、 宫颈成熟、 宫内压力升高
分娩动因 分娩动因: 使得PG及缩宫素释放 子宫稳态失调 妊娠子宫的稳定状态 转变成分娩的兴奋状态 子宫出现规律收缩---分娩发动
分娩三大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正常分娩:三大因素互相协调适应 使胎儿从阴道 娩出的全部过程。 产力: 产力 产道 胎儿 正常分娩:三大因素互相协调适应 使胎儿从阴道 娩出的全部过程。 产力: 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 是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贯穿整个产程,如果没有子宫收缩,胎儿不可能娩出,这种作用能使颈管缩短至消失,宫口开大 胎先露下降至胎儿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的特点 节律性: 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临产的时间,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节律的阵发收缩。
子宫收缩的特点 优点: 对胎儿有利,宫缩时胎盘及血管受压,子宫血流量减少,子宫间歇期,血流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胎盘绒毛间歇的血流量重新充盈,使胎儿不缺氧,如果子宫失去节律性,强直收缩-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缺氧造成。
子宫收缩的特点 对称性和极性: 节律性宫缩自两侧子宫角部开始,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15秒协调整个子宫,宫底部最强,是子宫下段的两倍,向下逐渐减弱,这种过程就是收缩的对称性与极性。
子宫收缩的特点 缩复作用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又重新松弛,比原来缩短,称为缩复作用。经过这样节律性对称性收缩及缩复作用,肌纤维逐渐变短,宫腔变小,迫使胎儿向下移动娩出。
产力 腹肌收缩力: 是第二产程的重要辅助力,宫口开全后,胎头压迫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感,屏气向下用力,此时腹肌及膈肌强有力的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腹压-用于第三产程促使胎盘娩出。 腹压-用于宫口未开全,造成宫缩乏力及宫颈水肿.
产力 肛提肌收缩力 宫口开全后协助胎先露部 在骨盆腔行内旋转的作用。
产道 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骨产道指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部分,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产道 骨盆的三个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 成横椭园型,前方为耻骨联合,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有4条线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是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11cm
产道 入口横径 两侧髂耻线间最大距离。平均13cm
产道 中骨盆平面: 指骨盆最小平面,成前后径长的椭园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是产科的重要径线。两条线
产道 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 中骨盆横径:
产道 骨盆出口平面: 骨盆腔的下口,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4条线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是胎先露通过骨盆出口的重要径线。平均9cm 7.5-漏斗骨盆
产道 出口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9cm
产道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大于15cm,3500g以下的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利用后三角。 出口前后径:
软产道 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子宫下段的形成:未妊娠的子宫峡部,1cm 妊娠末期逐渐拉长形成下段,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对称性及缩复作用,宫底比下段厚,造成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形成环状隆起-生理收缩环。
软产道 宫颈的变化 初产妇颈管先消失后扩张,经产妇消失与扩张同时进行。胎头衔接,前羊水张力大,将颈管撑平,协助扩张。宫口开全10cm,通常开全之前破膜,胎头直接压迫宫颈,加快扩张。
软产道 会阴及阴道,盆底软组织的变化 宫口开全后,阴道撑开,阴道皱壁拉开,胎先露压迫盆底,肛提肌向下及向两侧扩展,肌纤维拉长,会阴体变薄从5cm厚变成2-4mm,以利于做侧切,减少出血。
胎儿 胎儿 分娩3个因素,胎儿不是主要因素,如果胎儿过大,胎头径线大或过熟,使颅骨硬,胎头不易变形,即使骨盆正常,也可引起相对头盆不称造成难产。或遇上胎位异常,影响胎头下降,也可影响分娩。
胎儿 胎儿-胎头是最大径线,衔接以枕额径,平均11.3,娩出是以枕下前囟径,平均9.5。胎头有大小囟门,双顶径,矢状缝,冠状缝,人字缝,大囟-棱形,4条边。小囟-三角形,三条边。两个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胎儿 胎位: 纵产势胎体的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易通过产道LOA或ROA可摸到矢状缝与大小囟门。头位比臀位易娩出,因胎头是胎儿最大的部分,在产道可塑形,颅骨可重叠,使胎头变小,利于胎儿娩出。
臀位: 是胎臀先通过产道,比头径小,当阴道未充分扩张时胎头无塑形机会,有时堵臀时间短,造成胎头娩出困难。
胎儿 横位: 是胎体纵轴与骨盆轴垂直,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对母儿危险较大。
胎儿 胎儿畸形: 由于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双胎,内脏外翻等,胎头或胎体过大,通过产道发生困难。
分娩机转: 胎先露的分娩机制: 定义: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的转动,以胎头的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部过程,为分娩机转,95%为枕先露,LOA较多。
分娩机转: 衔接: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通常不以矢状缝直接与骨盆前后径衔接,而是通常在骨盆横径与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分娩机转: 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胎头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初产妇发生在临产前,第2产程开始下降,而经产妇衔接与下降同时进行。
分娩机转: 与下降有关4种因素: 1羊水的压力。 2宫缩时宫底,胎臀直接的压力 3腹部肌肉的收缩力 4胎体伸直伸长
分娩机转: 俯屈: 胎头继续下降碰到从宫颈,盆壁或盆底来的阻力。是促使胎头俯屈的原因,使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胎头进一步下降。
分娩机转: 内旋转: 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一致。为完成分娩,内旋转是必须的,除非胎儿非常小,内旋转总是伴随先露部的下降,胎头到达坐骨棘水平时才完成。
分娩机转: 仰伸: 当胎头完成内旋转后,胎头明显俯屈,到达外阴口,为娩出经过另外一种动作,使得胎头枕骨底部直接接触耻骨联合下缘,子宫收缩产生的压力使胎头下降,盆底和耻骨联合的阻力,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使外阴张开,引起仰伸。
分娩机转: 复位及外旋转: 胎儿双肩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的方向,前肩从耻骨联合后娩出,后肩相继娩出。此动作与内旋转一样,为使胎头适应骨盆因素。 胎儿娩出: 完成外旋转后,双肩先后娩出,胎体与下肢娩出。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先兆临产: 假临产: 分娩发动之前,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不规律的宫缩,间隔长,宫缩强度无变化,颈管不消,宫口不扩张,用镇静剂后宫缩消失。
见红; 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与宫颈粘液的混合物。 胎儿下降感: 宫底下降,上腹 部舒适。
临产的诊断: 间隔规律的宫缩,宫缩强度逐渐加强,间隔缩短,伴宫颈扩张和胎先露的下降。用镇静剂,宫缩仍不停止。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
胎儿娩出期-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大于2小时为二程长。 产程的分期: 第1产程: 宫颈扩张期-规律的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 第2产程: 胎儿娩出期-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大于2小时为二程长。
第3产程: 胎盘娩出期-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大于30分钟诊断胎盘滞留 潜伏期-宫缩开始到3cm,平均8小时,16小时以上诊断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3cm到宫口开全 平均4小时 8小时以上诊断活跃期延长。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1、规律的宫缩伴宫口扩张胎头下降 2、宫口开大3cm度冷丁100mg 3、每1小时听胎心,2小时查宫口 4、产程中胎膜破裂,立即听胎心与 查阴道
5、破膜>12小时,抗生素预防感染。 6、产程中注意观察膀胱。 7、每4-6小时测血压一次。 8、注意电解质平衡,不能进食者注 意输液
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宫口开全后,用监护仪监测胎心 的变化。 2、鼓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注意 吸氧。 3、宫缩强度差,用催产素加强宫缩。
4、宫口开全1小时,胎头下降不满 意做阴检。 5、胎头拨露开始准备做会阴切开, 着冠时可切开。 6、注意保护会阴,按分娩机转接生
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胎盘剥离的征象: 1、宫底上升达脐上,子宫呈球形。 2、胎盘下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外口 口脐带自行延长 3、阴道少量出血 4、耻骨上压脐带不回缩
胎儿面剥离; 中央向周围剥离,先出胎盘后出血。 母体面剥离: 胎盘小叶在表面,从边缘开始剥离,先出血,后出胎盘。
检查胎盘方法: 1检查羊膜,绒毛膜是否完整。 2胎膜上的血管有否断裂,除外付叶 胎盘 3胎盘小叶是否完整。 4脐带长度脐血管数,除外单脐动脉
胎头衔接 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胎先露高低的判断
决定分娩的三个因素---产道 骨产道 软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