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务 报 表 分 析 与 绩 效 评 价 中山大学 刘娥平
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按编报期间的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等。
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是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一、 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编制。 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强弱的顺序排列,负债项目按清偿权的先后顺序排列,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积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3亿=20亿+13亿 214亿=361亿+(-147亿)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它应收款、存货等。
●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未来可以支配使用的现金,是流动性最强但收益最低的资产,主要是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未来可以支配使用的现金,是流动性最强但收益最低的资产,主要是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一是明确的职责分工,二是严格的稽核制度,三是支票保管及签发制度,四是银行结算制度,五是备用金管理制度,六是定期核对制度。
●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属于衍生工具,比如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 应收及预付款 应收票据:企业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 应收及预付款 应收票据:企业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帐款:企业因为销售产品而应当向客户收取的销货款,也就是其他企业欠的货款。采用赊销的办法销售商品是一种促销手段,但要把握好信用政策。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一是收账速度,二是账龄 。 预付款项:企业因购买原材料、商品等物资而预先付给供货商的货款。
●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应收和暂付的款项。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各项借支款项,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购买零星办公用品预先借支的款项等,二是企业下属各单位或外单位临时性的小额借款。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在未来一年内将变成费用的支出和可以收回的借款。由于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其他应收款长期不能得到清理,致使其他应收款金额巨大,这应当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 存货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库存物资。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 ● 存货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库存物资。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 期初存货+本期购进存货-期末存货=销售成本 存货管理一是数量的确定,包括存货收入、发出和耗用、盘存数量的确定;二计价问题。存货的计价首先是取得存货的成本,其次是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非流动资产 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统称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对外股权投资,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获得投资收益,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而影响、控制其他在经济业务上相关联的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合并报表 粤高速 51% 或以上 20%以下 20%以上 子公司 合营联营 其 他
合并报表 广百股份 子公司 联营企业
少数股东权益: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即在子公司的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权益。 少数股东损益:反映纳入合并范围的非全资子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少数股东所拥有的数额,即不属于母公司所拥有的数额。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就是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的比值可以代表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就是企业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完工以后就转为固定资产。包括正在安装的设备和正在建设的房屋建筑物,还包括工程物资,就是建房子用的钢材、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 按照规定,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还没有办理决算的在建工程,应当估价入帐,转为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折旧。在现实中,一些企业的 “在建工程”早已投入使用,但却因未办理决算而长期“在建”。
●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根据会计惯例,入帐的无形资产大多是外购的,而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一般都不入帐,自己开发无形资产所花的费用大多算到当期费用里。目前企业帐面上存在的“无形资产”有不少是土地使用权。
● 长期待摊费用 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也就是企业已经花了钱但不能算到当期费用里的那一部分支出,这些支出要在以后若干年里摊销。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要求某一期的费用要与该期的收入相联系,也就是说同本期无关的费用应当分期摊销。
3、负债 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包括: 流动负债:一年内偿还的债务。 非流动负债:一年以后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除了短期借款外,大多是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过程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是一种自然筹资方式。如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是通过长期借款、发行债券或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务。
4、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产以及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积累。 总资产8000万元,负债2400万元, 净资产为5600万元。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股本) (股东权益) 资本公积 (净资产)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
股东投入的资本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经营中产生的积累计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收到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计入资本公积。主要来源有: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例:某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甲、乙、丙三位股东各出资100万元组成。三年后公司累计盈利180万元, 这时丁加入,希望占25%的股份,问丁应出资多少? 甲 乙 丙 丁 100 100 100 ? 1/4
实收资本 300 + 100 资本公积 + 100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180 480 + 200
盈余公积: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公积金(经股东大会决议提取)。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
利润总额 1000万元 所得税 - 250 净利润 750 法定公积金 - 75 150 任意公积金 - 75 可分配利润 600 向股东分配 - 400 未分配利润 200
实收资本 100 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50
二、利润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在交纳增值税的企业,营业收入是指不含税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不含税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要是指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如进货100万元,进货成本为100/(1+17%)=85. 47万元,进项税=85. 47×17%=14 如进货100万元,进货成本为100/(1+17%)=85.47万元,进项税=85.47×17%=14.53万元;这批货卖出120万元,营业收入=120/(1+17%)=102.56万元,销项税=102.56×17%=17.44万元。 应交增值税=(102.56-85.47)×17%=17.44-14.53=2.91万元。
●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 资产减值与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 资产减值与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其发生损失以后的净收益。 ●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其发生损失以后的净收益。 成本法: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分配额。 权益法: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或者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后得出的。 ● 超标准支出 ● 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 投资收益中已纳税部分或免税部分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收入、支出和现金净流量情况的报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 现金流量表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 以实际现金的收付时间作为流入和流出的时间,而不论其是否应归属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有: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收回应收帐款或应收票据的现金收入;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预收租户定金、政府补贴等。
现金流出有: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租赁费、广告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有: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现金流出有: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有: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现金流出有: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粤高速2010年度: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600,109,621.7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009,815,793.46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600,109,621.7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009,815,793.4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90,293,828.25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349,112,782.2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347,123,752.13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98,010,969.84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1,710,730,00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1,262,872,292.9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47,857,707.05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14,226.74 现金净增加额: 40,126,338.72 2010年初现金余额 218,754,995.03 2010年末现金余额 258,881,333.75 2010年现金增加 258,881,333.75 - 218,754,995.03 =40,126,338.72
广百股份2010年度: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7,221,297,723.3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6,681,726,817.50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7,221,297,723.3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6,681,726,817.5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39,570,905.83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27,254,119.6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365,689,514.3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38,435,394.68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87,250,00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185,049,833.4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7,799,833.48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 103,335,677.67 2010年初现金及等价物余额 562,478,998.28 2010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 665,814,675.95 2010年现金及等价物增加 665,814,675.95 - 562,478,998.28=103,335,677.67
四、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1、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34)、资产质量状况(22)、债务风险状况(22)和经营增长状况(22)等四个方面的8个基本指标和14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
基本指标包括: 盈利能力状况:净资产收益率(20),总资产报酬率(14);资产质量状况:总资产周转率(10),应收账款周转率(12);债务风险状况:资产负债率(12),已获利息倍数(10);经营增长状况:销售(营业)增长率(12),资本保值增值率(10) 。
修正指标包括: 财务效益状况:销售(营业)利润率(1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9),成本费用利润率(8),资本收益率(7);资产质量状况:不良资产比率(9),流动资产周转率(7),资产现金回收率(6);债务风险状况:速动比率(6),现金流动负债比率(6),带息负债比率(5),或有负债比率(5);经营增长状况: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10),总资产增长率(7),技术投入比率(5)。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划分为优秀(A)、良好(B)、平均(C)、较低(D)、较差(E)五个档次。
2、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财务绩效评价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 :
基本指标总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指标权数×0.2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本档标准值是指上下两档标准值居于较低等级一档。
财务绩效评价修正指标的计分是在基本指标计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功效系数法原理,分别计算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再据此计算出修正后的分数。计算公式为 :
修正后总得分= Σ各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Σ(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以85、70、50、40分作为类型判定的分数线。 (一)评价得分≥ 85分为优(A)。 其中A++ ≥95分;95分>A+≥90分;90分>A≥85分。 (二)评价得分≥ 70分<85分为良(B)。其中:85分>B+≥80分;80分>B≥75分;75分>B-≥70分。 (三)评价得分≥ 50分< 70分为中(C)。其中:70分>C≥60分;60分>C-≥50分。 (四)评价得分≥ 40分< 50分为低(D)。 (五)评价得分< 40分为差(E)。
3、经济增加值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年度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分类指标30分。
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 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提出了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 。经济增加值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企业只有完成了价值创造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增加了财富,因此,价值创造才是评价企业业绩的正确指标。衡量企业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损害价值,要看其利润是否超过其所用资本的成本。
企业投资额1000万元,年息税前利润2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600万元,股东期望收益率为12%;借入资金400万元,利息率10%。企业所得税率25%。 净利润=(200- 400 × 10% )×(1-25%)=120 EVA=(200 - 400 × 10% )×(1-25%) - 600 × 12%= 200 ×(1-25%) - [400 × 10% ×(1-25%) +600 × 12%]=150 -(30+72)=48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400 × 10% (1-25%) + 600 × 12%]/1000 = 10.2% EVA=投入资本×(投资收益率- 平均资本成本率)=1000 ×(15%-10.2%)=48 只有当投入资本的收益率大于投入资本的成本时,才能给股东带来增加价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此次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统一规定了企业的资本成本率 。 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