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南方医院血液科 李小芳 出血性疾病 概述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白血病 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贫血 1 、概念 : 2 、常见病因 3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五十六讲 内科护理学 主讲教师:刘一兵 第五节 白血病 白血病 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 的恶性疾病。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 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髓系白血病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讲授主要内容 定义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白血病 ( leukaemia ) 生命科学学院. 血 血浆 红细胞 血 血细胞 粒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无粒细胞.
教学目标  慢粒、慢淋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 慢粒、慢淋的临床表现. 概述 慢性白血病 定义 慢粒 慢淋 血象 骨髓象 临床表现 诊断.
白血病 的实验室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丁邦胜. 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或 反复发热,贫血,恶液质,有 出血倾向,肝、脾、淋巴结肿 大,骨骼疼痛或胸骨有压痛, 不明原因的消瘦,体力逐渐下 降等症状就诊时,医生要高度 警惕。考虑是否为血液病? 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或 反复发热,贫血,恶液质,有 出血倾向,肝、脾、淋巴结肿.
白血病 ( leukemia ). 白血病概述急性白血病 概述 【定义】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 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 恶性肿瘤。 我国< 10 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生率为 3/10 万~ 4/10 万 急性白血病占 90% ~ 95% ,慢性白血病 仅占 3% ~ 5% 。
白 血 病 金 洁. 概述 定义 定义 发病率: 2.71/10 万;男 : 女约为 1-1.6:1 。 AML>ALL>CML>CLL 发病率: 2.71/10 万;男 : 女约为 1-1.6:1 。 AML>ALL>CML>CLL 病因:病毒;化学毒物;药物;射线; 遗传因素 病因:病毒;化学毒物;药物;射线;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 1 )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 核和单核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2 ) M4b :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 幼粒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3 ) M4c.
【概述】【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小儿急性白血病 儿科 胡秀丽.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计划与措施 评价.
白血病 (leuKemia)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细胞因子.
骨髓细胞学检查.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第六章 血液系统 疾病病人的护理.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leukemia.
急性白血病 leukemia.
白血病课堂: 急性白血病基础知识.
AML康复联盟 白血病课堂: 白血病基础知识.
白血病 龙游县人民医院 涂金明.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骨髓形态学分型新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 熊树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新进展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抗恶性肿瘤药概述.
肺结核.
小儿白血病护理 李晚媛.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教学查房:
少见类型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 × 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白血病 (leukemia)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急性白血病 护理查房 血液内科 陈燕莉 2013年3月.
护理查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定义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分类;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掌握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分类;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掌握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措施

定义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个器官、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 2.放射:X-射线、γ-射线、电离辐射 3.化学因素: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抗肿瘤药 如烷化剂等。 4.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家族性、先天性疾病 5.其它血液病:MDS、MM、淋巴瘤

分类 根据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分类 目前通用FAB分类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M0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型:急性红白血病 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近年来,在FAB形态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白血病MIC分型:综合运用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遗传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类,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白血病诊疗的新趋势

临床表现 1、发热:可低热亦可高热,伴畏寒,出汗,提示继发感染,常见有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以及肺部感染、肛周炎、严重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常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 疾病后期常伴真菌感染:与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有关 感染的原因:成熟粒细胞缺乏、免疫力降低 免疫功能缺陷亦可引起病毒感染 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

临床表现 2、出血:40%病人的早期表现 出血部位:皮肤瘀斑、瘀点、口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子宫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 M3易并发DIC 出血死亡率为62.24% 主要原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对血管的损伤

临床表现 3、贫血:首发症状,进行性发展;与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溶血、出血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急淋多见 (2)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下端压痛对白 血病有诊断意义 (2)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下端压痛对白 血病有诊断意义 (3)皮肤和粘膜浸润:灰蓝色斑丘疹、牙龈肿胀等,急非淋(M4和M5)多见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急淋常见,头痛、头晕、呕吐、视物模糊、颈项强直、抽搐、昏迷 (5)其他部位:眼眶、心、肺、胃肠道、睾丸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WBC计数多在(10-50)×109/L 少数<5×109/L或>100×109/L 2、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裂孔”现象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有诊断意义

实验室检查 3、细胞化学 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非特异性酯酶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4、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5、染色体和基因检测 6、其他:肾功能检查(血清尿酸浓度高)、凝血功能、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脑脊液检查

诊断要点 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 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 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以上

治疗要点 1、对症支持治疗 2)防治感染:查明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3)改善贫血:维持HB>80g/L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 2)防治感染:查明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3)改善贫血:维持HB>80g/L 4)防治出血:保持血小板>20×109/L 5)防止尿酸性肾病:多饮水、碱化尿液 6)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要点 2、化学药物治疗 1)诱导缓解(起始阶段):联合化疗,迅速、大量地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正常造血,短时间内获得CR 2)缓解后治疗:巩固与强化治疗,防止病情复发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细胞因子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老年急性白血病的防治

常用化疗药物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嘧啶代谢:阿糖胞苷 ★抗嘌呤代谢:福达拉滨 ★抗叶酸代谢:甲氨蝶呤 ★生物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高三尖杉酯碱 ★抗生素类:柔红霉素 ★酶类:左旋门冬酰胺酶 ★激素类:泼尼松 ★抗嘧啶、嘌呤代谢:羟基脲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维甲酸

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1、ALL联合化疗方案 2、AML化疗方案 DA方案:DNR+Ara-C M3诱导缓解:ATRA与亚申酸联和,直至缓解 VP方案:VCR+P DVLP方案:DNR+VCR+L-ASP+P HD Ara-C方案 HD MTX方案 鞘内化疗:MTX+Ara-C+DX 2、AML化疗方案 DA方案:DNR+Ara-C HA方案:H+ Ara-C M3诱导缓解:ATRA与亚申酸联和,直至缓解

病例介绍 39床 李妙珊 女 31岁   入院日期:2013年6月7日 ※现病史:患者2月余前因“牙龈肿痛,伴出血”血常规示WBC 83.77x10E9/L,Hg 97g/L,PLT30x10E9/L.我院行骨髓穿刺术骨髓细胞提示M5,白血病染色体无异常,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于3月26日开始予减量DA方案化疗,现患者再次入院行进一步化疗。

病例介绍 ※既往史 既往有皮肤青紫史 高血压史:无 糖尿病史:无 过敏史:无 化学药品接触史:无

体格检查 入院查体:T37.4摄氏度; P8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 患者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牙龈红肿,胸骨压痛。 2013-5-31血常规示:WBC 3.06x10E9/L,PLT 246x10E9/L,HGB 96g/L. 常规心电图:轻度T波改变 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AML-M5-PR-BM"象。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体温过高:与正常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代谢亢进或呼吸道感染有关。 3、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 4、预感性悲哀:与担心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白血病代谢增加,发热、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有关。 6、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1)休息与适度活动:合理休息减少耗氧量,根据贫血程度制定活动计划,鼓励生活自理,若脉搏≥100次/分或有心悸、气促时应停止活动。活动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给氧:改善组织缺氧症状,给氧时给予舒适体位(半坐卧位)

护理措施 2、体温过高:与正常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代谢亢进或呼吸道感染有关。 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并注意相关症状,如咽痛、咳嗽、咳痰、尿路刺激征等 2)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空气清新、物品清洁、定期消毒;注意保暖,限制探视人数及次数,如白细胞≤0.5*109/L,应给予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肛周清洁

护理措施 3、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 1)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 2)忌食过硬、粗糙食物,勿使用牙签剔牙,刷牙动作轻柔,刷毛柔软 3)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 4)沐浴时水温勿过高及用力擦洗 5)常更换注射及抽血部位,止血带勿扎太紧太久,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粘膜、眼睛、鼻腔及四肢关节有无出血症状

护理措施 4、预感性悲哀:与担心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1)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向患者说明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反而会加重疾病,不利于治疗与护理 3)向患者介绍治愈的典型病例 4)根据体力做些有益的事情,提高生存信心 5)嘱家属多关心、陪伴与安慰病人

护理措施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白血病代谢增加,发热、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有关。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 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少量多餐,化疗期间有消化道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3)遵医嘱予以输血,以减轻贫血 4)严格遵守输血流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护理措施 6、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1)选择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注射药液以保护血管,并做好导管护理 2)骨髓抑制的预防与处理:定期检查血象,每次疗程结束复查骨髓象,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协助医生正确用药 3)消化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安排良好的就餐环境,避免在治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避免饭后立即平卧。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 4)减慢化疗药物滴速,多饮水,加快药物的代谢

生活指导 1、饮食: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的和过硬粗糙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 2、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与休息,适当锻炼,如散步,打拳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皮肤护理:剪短指甲,勿抓搔皮肤,沐浴水温37-40°C为宜,以防水温过高促进血管扩张,加重皮下出血 4、口腔护理: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勿剔牙,刷牙用软毛刷,经常观察口腔有无出血症状

用药指导 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定期化疗并注意有无副作用的出现 对症治疗(出血、感染、气促等) 碱化尿液

康复指导 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丰富营养,补充体能 出血观察,及早预防 感染观察,合理用药 出现发热,做好处理 注意卫生,保护隔离 坚持服药,观察疗效 有害物质,避免接触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谢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