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第一流的文学巨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外文学名著赏析 主讲人:邓轶芳.
优美的双曲线 04级八年制 学号: 学生: 林颖.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讲义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看谁找的快: 欧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剧烈的社会变革 为文艺创作提 供了丰富素材 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一张标准的光盘,它的容量是能够连续 播放74分钟的音乐文件,这是为什么呢?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 八 单 元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牛顿 英国人 22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18世纪 达尔文
23.世界的文化杰作.
第十二节 托尔斯泰.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托尔斯泰像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从十九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他在俄国文坛活动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描写了1905前的俄国,“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宁)
第五章 欧美19世纪至20世纪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
1.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 _____ 2.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_____ 3.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十一节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俄国伟大的艺术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第一流的声誉。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避免革命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Unit2 Great people.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5 AM in China.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Ночной Петербург 夜色下的彼得堡 Фотогр.: Ж. Бомон и др. 摄影师: 博蒙等
Ночной Петербург 夜色下的彼得堡 Фотогр.: Ж. Бомон и др. 摄影师: 博蒙等
解决变化问题的自底向上 流程建模方法 严志民 徐玮.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顺序表的删除.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欧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剧烈的社会变革 为文艺创作提 供了丰富素材 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温故知新 英、法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简历 WESTIN.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九年级数学组汇报教学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九○三班.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路旁的橡树.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调研报告展示 过度页1.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节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第一流的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了。” ——列宁 托尔斯泰

一、生平与思想、创作 (一)童年与少年时代 (二)创作生涯 1、早期(1852——1863) 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上的探索、实践时期; 重要作品有: 《童年》《少年》《青年》 * 是自传三部曲; * 主人公尼古林卡是作者笔 下一系列贵族精神探索者 形象的开端。 《童年》插图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一个地主的早晨》: * 歌颂平民官兵的爱国主义与英 勇无谓精神,批判贵族军官的 自私、虚荣与怯懦无能; 托尔斯泰 * 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 实主义传统。 托尔斯泰 《一个地主的早晨》: * 在文学史上第一次以清醒的现实主 义描写了农奴的生活和心理; * 第一次表现出作者对地主与农民关 系问题的探索; *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自传性人物、 贵 族精神探索者的形象。

《琉森》: 《哥萨克》: * 描述一名为绅士们表演的 出色的流浪歌手受到绅士 们嘲弄的故事,是作者第 一部批判资产阶级的作品。 《琉森》插图 《 哥萨克》插图 《哥萨克》: * 是作者早期创作的总结; * 首次提出了贵族“出走”的主题; * 主人公奥列宁是贵族精神探索 者的形象。

2、中期(1863——1880) 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时期和思想上 产生激烈矛盾、酝酿进行世界观彻底转变的 时期; 托尔斯泰夫妇新婚照 托尔斯泰1873年像

重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巨著: 《战争与和平》 * 是史诗性巨著,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情节中心,以四个贵族家庭(罗斯托夫家、包尔康斯基家、别祖霍夫家、库拉金家)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生活变迁为情节枢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历史情况、家庭纪事两方面反映1805年——1820年间俄国的历史与社会生活; 绘画: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

* 小说塑造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各级将领、贵族、农民、士兵等500多个人物形象,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 * 安德烈与彼埃尔都是贵族精神探索者的形象,两人都是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人民精神力量的感召,选择了走向人民的道路; * 娜塔莎是纯朴真挚、有深厚的民族感情与爱国热忱的优美形象。 《战争与和平》插图:探索思考的彼埃尔 库图佐夫塑像

* 小说的基本主题是:人民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力量,贵族的出路在于与人民结合。 * 小说结构宏伟,线索纷繁,布局严整;人物众多,性格丰满鲜明;人物和生活画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为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而建的纪念碑、凯旋门和亚历山大柱

宗法农民的立场上,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 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创作对现实的批判空前激烈,训诲性强。 《安娜·卡列尼娜》(见本节第二部分) 3、晚期(1881——1910) 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彻底转变,站到了 宗法农民的立场上,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 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创作对现实的批判空前激烈,训诲性强。 托尔斯泰1901年 画像 列宾 托尔斯泰晚年照 托尔斯泰1890年照

托尔斯泰主义 在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从贵族地主的立场彻底转变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了。“托尔斯泰主义”便是指他的世界观转变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勿以暴力抗恶”、个人“道德自我完善”等,表现了托尔斯泰反对暴力,从宗教道德中寻求社会出路的企望。这种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复活》等作品中。

重要作品有: 《克莱采奏鸣曲》 《伊凡·伊里奇之死》 《哈吉·穆拉特》 《复活》 托尔斯泰晚年照 * 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也是作者一生思想与艺术 探索的总结; * 情节结构:法庭审判玛丝 洛娃——聂赫留朵夫营救 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陪同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 托尔斯泰晚年照 托尔斯泰伏案

* 人物形象: * 聂赫留朵夫: * 是作者的自传性人物,作者笔下贵 族精神探索者形象的发展与总结; * 性格发展:纯洁善良的青年——花花公子—— 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主义者。 * 玛丝洛娃: * 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 的典型; * 性格发展:纯洁的少女——堕落 的妓女——获得新生的妇女。 《复活》插图

* 思想内涵: * 以“撕毁一切假面具”的现实主义揭露国家机器与统 治阶级的罪恶腐朽、官办教会的虚伪与欺骗性, 否定地主土地占有制与资本主义; * 宣传用“托尔斯泰主义”改造社会。 * 艺术特色: * 采用单线索的简明结构; * 辛辣的讽刺; * 复杂而生动的心理表现与 心理分析,写出了“心灵辩 证法”; * 运用对比艺术。 《复活》插图

心灵辩证法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技巧时提出的。这是托尔斯泰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如《复活》中聂赫留道夫的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

“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列宁

二、《安娜·卡列尼娜》 (一)故事背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二)情节线索 1、安娜与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的爱情 俄国, “一切都混乱了。” 婚姻纠葛,这条线索展现了彼得堡上 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 2、.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 家庭生活,这条线索展现了宗法制农 村的生活。 托尔斯泰

(二)人物形象 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 象,贵族上流社会思想和道德的 叛逆者: * 富于激情,生机勃勃,不满 封建婚姻,要求个性解放, 追求真挚的爱情和幸福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 真诚、坦率、高尚、勇敢,向上流 社会挑战,反抗腐朽堕落的社会道 德; *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内心有矛盾, 有负罪感。 *

悲剧根源: 安娜的对立面是整个上流社会; 安娜的内心矛盾使她有脆弱的一面; 安娜将个人幸福的全部希望都寄托 在与渥伦斯基的爱情上。 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小说批判了腐 朽堕落、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 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 合理的,另一方面,他从宗教伦理道德 观出发,又认为安娜是缺乏理性、放纵 情欲的,所以,在小说中他对安娜既同 情又谴责。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小说题辞

卡列宁 渥伦斯基 列文 性格枯燥,感情贫乏,是伪善、 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官僚机 器”; 是“花花公子的标本”; 是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 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力图保持宗 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的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三)艺术特色 1、手法丰富独特的心理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的丰富和辩证的过程 : ① 小说在心理描写的三环节(原因、过程、结果) 中,重视的不是因、果本身,而是因、果之间的 联系即“心理流程”,这即“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 点;小说还注重广泛描写人物多方面的心理感受, 注重表现同一场合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 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其内心世 界,也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

2、出色的肖像刻画: ①人物外貌与内心世界完美结合; 3、巧妙独特的结构: ② 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人物,从不同的角度、 侧面对人物进行肖像刻画。 3、巧妙独特的结构: ① 小说在两条主线之间穿插了奥布朗斯基和杜丽的家 庭生活这条中间线,它在外部结构上成了两条主线 的拱顶结合处; ② 小说运用人物向心对照法沟通了两条主线间的内在 联系,男女主人公安娜和列文的对照贯穿了小说的 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