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掌握运输决策与优化的技术 知识目标:掌握运输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Advertisements

稳恒磁场习题课. 类比总结 1. 产生 静止电荷运动电荷 2. 被作用 电荷 与电荷运动 状态无关 只对运动电荷作用 3. 表观 性质 力力  作功 力力 4. 基本物 理量 5. 基本 定理 基本 性质 表一 场的产生与性质静电场稳恒磁场.
加強輔導課程家長簡介會 時間: 9 月 30 日(二) 晚上 : 6:45 至 8 : 00 地點:禮堂.
106 級畢業學分檢核說明 1. 畢業學分檢核 — 什麼最重要呢? 使用你們這一屆的課程架構表 請確認這份課程架構表是否有修改過 最新的教育系課程架構表請到本系網站下載 網址: → 課程規劃.
龙泉护嗓5班 优秀作业展.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一 金手一指,让你做好情节作 用分析题.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 回顾与思考 授课教师:临潼区陕缝学校 徐联君.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高 唱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选考) ——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补上一课 如何读懂小说 第1讲 情节 第2讲 人物 第3讲 环境 
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二、试题分析:七、八、九 三、教师分析 课改研讨: 一、试题研究。 二、典型试题交流。 三、分小组交流。
職務法庭與 法官退場機制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報告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锤炼基础 关注变化 提升能力     ——2004中考数学备考的几点认识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乐京科.
高一地理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续二)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王全胜.
氧气的制法 装置 原理 练习 随堂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 建筑施工课件.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 分析 徐国民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洋流(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物理精讲精练课件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
会计学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2讲 流域的综合治理——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任务七: 物流信息管理与设备应用模拟实训 之运输管理作业
第一篇:静力学 1 、研究的主要问题:力,力系的简化原理 及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 、研究方法:对物体(或物体系)进行受
第一章 物品采购 第五章 生产物流管理 第二章 仓储管理 第六章 国际货运管理 第三章 配送管理 第四章 运输管理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B F C D G E B E A 下图是沿20°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增分突破二 准确概括传主形象,深入分析传主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特征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中线 与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移与平行.
参赛题目: C题-3D机房仿真建模 参赛学校:沈阳建筑大学 参赛队员:胡海浪、倪佳玉、谢海伦 指导教师:邹惠芬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第六章 静电场 第3课时 电场能的性质.
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李伟庭老师 (彩虹村天主教英文中学老师) 相似三角形.
04 第四章 應用幾何 4-1 概說 4-2 認識尺度符號 4-3 等分線段、圓弧與角 4-4 垂直線與平行線 4-5 多邊形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第二十七章 相 似 27.2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初二数学备课组 蔡晓琼.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变 阻 器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陆 俊.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題目一: 聯校數學精英大比併將會有10位來 自不同學校的代表參加,每校代表 須與其他代表鞠躬一次以示禮貌, 請問一共鞠躬多少次呢?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线八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1 生活中的平移 澂江四中 李丽波.
会计基础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刘颖
不動產估價.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Ⅰ
第四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与重心.
2015中考第一轮复习 确定圆的条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一课时.
 遺 傳    習題.
相关知识回顾 1.垂线的定义: 2.线段中点的定义: 3.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能力目标:掌握运输决策与优化的技术 知识目标:掌握运输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项目二 运输决策与优化 能力目标:掌握运输决策与优化的技术 知识目标:掌握运输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任务一 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成本比较法 (一)成本比较法 任务一 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成本比较法 (一)成本比较法 如果不将运输服务作为竞争手段,那么能使运输服务的成本与运输服务水平导致的相关间接库存成本之间达到平衡的运输服务就是最佳服务方案。因此最合理的应该是,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使总成本最低的服务。

任务一 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考虑竞争因素的方法 任务一 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考虑竞争因素的方法 运输方法的选择如直接涉及到竞争优势,则应采用考虑竞争因素的方法。当买方通过供应渠道从若干个供应商处购商品时,物流服务和价格就会影响到买方对供应商的选择。反之,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供应渠道运输方式的选择控制物流服务的这些要素,影响买方的惠顾。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一、表上作业法 (1)表上作业法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一、表上作业法 (1)表上作业法 [例4-2]某公司下属四个储存某中物资的料库,供应五个工地的需要。四个料库供应量和五个工地的需求量以及由个料库到各工地调运单位物资的运价见表4-6。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解: 1) 运用表上作业法时,首先要列出被调运物资的调运物资初始表(简称供需平衡表)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解: 1) 运用表上作业法时,首先要列出被调运物资的调运物资初始表(简称供需平衡表) 2)用矩阵对角法进行初步调整 用任意两个成矩形对角(其中有三处已初分)的运价之和与该矩形另外两个对角的运价之和相比较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3)初始方案的检验与调整 在制订了初始调运方案之后,需要对它进行检验,如果判定初始调运方案不是最优方案,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直到获得最优调运方案。但是如何判定调运方案是不是最优的呢?在此,引进最优方案的数字表征——检验数的概念。 ①最优方案的数字表征——检验数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②用于求检验数的方法——位势法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②用于求检验数的方法——位势法 ③用霍撒克法则检验 检验数Aij=Cij-(Ui+Vj)>=0,否则要进行调整。 新方案是否是最优方案,还需要对它进行检验。经计算,该新方案的所有检验数都是非负的,说明这个方案已经是最优调运方案了。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4)表上作业法基本步骤小结 ①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产销)平衡表及运价表。 ②按最小元素法建立初始调运方案。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4)表上作业法基本步骤小结 ①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产销)平衡表及运价表。 ②按最小元素法建立初始调运方案。 ③采用位势法计算 初始方案每个空格的闭回路的检验数Cij。 ④检查检验数,如所有Aij>=0,说明方案是最有的,已经得到我们想要的方案,结束求解。 ⑤如果有某个或几个Aij<0,则选择负检验数中绝对值最大的闭回路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方案。 ⑥重复3—5步,直接获得最优调运方案。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二、匈牙利解法 三家工厂A1、A2、A3生产需要某原材料,某供应商在附近有4个储存该物资的仓库B1、B2、B3、B4,各点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以及由仓库到工厂调运该单位物资的运价见下表所示,该供应商的目的是运输费用最少,请问该如何做出决策?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二、匈牙利解法 解: 1、运价表矩阵中分行分列减去最小运价,实现每行每列有“0”; 0 8 9 5 -2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二、匈牙利解法 解: 1、运价表矩阵中分行分列减去最小运价,实现每行每列有“0”; 0 8 9 5 -2 0 2 3 1 -1 7 2 0 3 -2 2 10 11 7 1 3 4 2 9 4 2 5 Aij= -2 -1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二、匈牙利解法 2、按供求数量限制安排调运方案(只能安排在“0”运价上),不能全部调运完成的话,需减去剩余运价中最小的运价,并还原非负的运价,实现每行每列有“0”,安排调运方案,如此反复直至求出最优解。 (0)4 6 9 4 0 0 3 (0)6 7 (0)3 (0)5 2 10 故最优调配方案为: B1 B2 B3 B4 A1 (2)4 10 11 (7)6 A2 1 (3)5 4 (2)1 A3 9 (4)3 (2)5 5 运输费用=2*4+7*6+3*5+2*1+4*3+2*5=89元。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三、图上作业法 [例]某公司下属四个储存某中物资的料库,供应五个工地的需要。四个料库供应量和五个工地的需求量以及由个料库到各工地调运单位物资的运价见表。 工地 料库 A B C D E 供应量 (t) 甲 3 2 5 100 乙 1 4 300 丙 7 8 600 丁 800 需求量(t) 250 350 400 500 1800

用最小运费法确定初始方案 M+N-1=8 4 3 5 2 1800 500 400 350 300 250 需求量 800 50 200 丁 600 丙 乙 100 甲 供应量 E D C B A 工地 料库 1 8 7 M+N-1=8

初始方案的检验与调整 选择负检验数中绝对值最大的闭回路进行调整 V= 8 7 -6 -2 4 3 5 2 U= V4=0 300 -1 50 200 250 丁 -6 400 10 丙 1 乙 -2 -3 100 甲 供应量 E D C B A 工地 料库 选择负检验数中绝对值最大的闭回路进行调整

初始方案的检验与调整 ①最优方案的数字表征——检验数 首先我们介绍闭回路的概念。从理论上得知(不予证明),对于表上作业法的初始方案来说,从调运方案上的一个空格出发,存在一条且仅存在一条以该空格(用Xij表示)为起点,以其他填有数字的点为其他顶点的闭合回路,简称闭合路。这个闭合路具有下列性质: a.每个顶点都是转角点。 b.闭合回路是一条封闭折线,每一条边都是水平或垂直的。 c.每一行(列)若有闭合回路的顶点,则必有两个。 只有从空格出发,其余个转角点多对应的方格内均填有数字时,所构成的闭合回路,才是所说的闭回路。 d.另外,过任一空格的闭合回路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唯一的。 ②用于求检验数的方法——位势法 设Cij(i=1,2,3,4;j=1,2,3,4,5),将初始调运方案中填有数值方格的Cij分解成两部分:Cij =Ui+Vj。

初始方案的检验与调整 V= 8 7 -6 -5 4 3 5 2 U= V4=0 200 -1 50 300 250 丁 400 10 丙 1 乙 -5 100 甲 供应量 E D C B A 工地 料库

经计算,该新方案的所有检验数都是非负的,说明这个方案已经是最优调运方案了。 4 3 5 2 V= 7 U= V4=0 1 200 50 300 250 丁 -5 400 9 8 丙 -6 乙 -4 100 甲 供应量 E D C B A 工地 料库

图上作业法 【】有某物资7t,由A1,A2,A3发出,发量分别为3,3,1(t),运往收点B1,B2,B3,B4,收量分别为2,3,1,1(t),收发量平衡,交通图如图所示,问应如何调运,才使t·km最小。 。 3 1 2 7 5 4 4

图上作业法 解:①作一个没有对流的流向图,用“去线破圈”的方法,去一线破一圈,有几个圈去掉几条线,把有圈的交通图,化为不成圈的交通图。一般是去掉长度最长的交通线,比如,去掉A1B4(7km),破A1B1B2A3B4圈,在去掉A3B3线(4km),破B2A2B3A3圈,这样,原来有圈的交通图,变成了不成圈的交通图。

图上作业法 1 2 3 7 5 4 ②检查有无迂回,方法水对流想图中的各圈进行检查,侃侃有无迂回。如果没有迂回,即该圈总长的一半均大于内流长和外流长,这个初始方案就是最优方案,如果其中某一圈有迂回,这个方案就不是最优方案,需要改进。 在图中,圈A1B1B2A3B4的总长为23km,外流长为5+4+3=12km,大于圈长的一半,因而需要调整。在看圈B2A2B3A3其总长为13km,圈中内流长为3km,外流长为2km,都小于圈长的一半,因此此圈不必调整。 3

图上作业法 然后先从各个端点开始,在图上作一个没有对流的流向图。 ②检查有无迂回,方法水对流想图中的各圈进行检查,侃侃有无迂回。如果没有迂回,即该圈总长的一半均大于内流长和外流长,这个初始方案就是最优方案,如果其中某一圈有迂回,这个方案就不是最优方案,需要改进。 在图中,圈A1B1B2A3B4的总长为23km,外流长为5+4+3=12km,大于圈长的一半,因而需要调整。在看圈B2A2B3A3其总长为13km,圈中内流长为3km,外流长为2km,都小于圈长的一半,因此此圈不必调整。 对圈A1B1B2A3B4的调整方法是:在外圈的个流量中,减去外圈的最小流量1t;然后在内圈的个流量中加上1t,在此圈中,因无内流量,所以无处可加;另外,在无流量的线段上,新添上内圈流量1t,这样得出新的流量图。

方案调整 1 2 3 7 5 4 对圈A1B1B2A3B4的调整方法是:在外圈的个流量中,减去外圈的最小流量1t;然后在内圈的个流量中加上1t,在此圈中,因无内流量,所以无处可加;另外,在无流量的线段上,新添上内圈流量1t,这样得出新的流量图。 3 1 2 3 7 5 4

方案调整 1 2 3 在圈B2A2B3A3中外圈长为4+3=7大于圈长的一半,调整为内圈加“1”外圈减“1” 1 2 3 7 5 4 7 5 此时两个圈都没有迂回是最优方案总的TKM 为: 7*1+2*5+1*4+3*2=27 2

图上作业法 新的流量图中,在A1B1B2A3B4圈内,内流长为:4+7=11km,外流长为=5km,都不超过全圈长(23km)的一半,因此,这个流向图没有迂回现象,是本问题的最优调运方案,总运输力为27t·km。 求解思路小结:流向划右方,对流不应当,内流外流分开算,要求不过外圈长,如若超过外圈长,应甩运量最小档,反复求算最优方。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四、节约里程法 配送路线是指各送货车辆向各个客户送货时所要经过的路线。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优化配送路线,是配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2、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 (1)VSP网络图的原理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2、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 (1)VSP网络图的原理 在有很多配送去向的情况下,使用多少辆车,各辆车按照什么路线运行才能使整个运行距离最短,或使配送费用最低,这是配送路线优化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是VSP(Vehicle Scheduing Program)网络图。VSP可称为车辆安排程序方法。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2)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设定 配送的是同一种货物。 各客户的坐标及需求量均为已知。 配送中心有足够的运输能力。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地点 AB AC AD AF AE AG 距离(km) 9 12 24 20 21 货物量(t) 0.8 0.7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节约里程法的计算 【例】某配送中心A要向所在城市B,C,D,E,F,G共6个客户点配送货物,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距离(km)和每一处的配送货物量(t)见表。运输车辆有2.5t和4t两种货车,试确定配送路线。 表 配送距离和配送量 地点 AB AC AD AF AE AG 距离(km) 9 12 24 20 21 货物量(t) 0.8 0.7 1.0 1.1 1.75 1.15

图 配送点最短距离计算图 B A C D G E F 21 20 6 9 12 24 10 19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节约里程法的计算步骤 (1)计算配送中心A到各配送点、各配送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矩阵。 (2)计算节约里程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节约里程法的计算步骤 (1)计算配送中心A到各配送点、各配送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矩阵。 (2)计算节约里程 (3)节约里程排序 (4)确定方案 (5)改进方案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解: 计算配送中心A到各配送点、各配送点之间的最段距离。 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从终点开始逐步逆向推算。由于配送中心与各配送点只有一个结点,故它们之间的距离即为最短距离。因这些数据表中已知,所以只需要计算各客户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可。即计算BD,BE,BF,BG,CE,CF,CG和DE的距离。 以CE的计算为例:由图所示,与终点E相联结的有A,F,从C至E的最短距离为C-A-E,即12+20=32km。同理可求得其他各客户之间的最短距离,见表。 计算各配送点组合的节约里程数,并将之进行排序。 节约里程数可由节约量的一般公式求得。如EG间的节约里程数为AE+AG-EG=20+21-1=40km。同理可求得其他各客户之间的节约里程数,见表。

计算最短距离矩阵 计算节约里程 9(12) 9(2) 10(14) 29(0) 32(0) 25(7) 33(0) 29(7) 19(17) 计算最短距离矩阵 计算节约里程 T A 0.8 9 B 0.7 12 9(12) C 1.0 9(2) 10(14) D 1.1 20 29(0) 32(0) 25(7) E 1.75 24 33(0) 29(7) 19(17) 6(38) F 1.15 21 30(0) 25(8) 1(40) 6(39) G

(3)节约里程排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组合 EG FG EF DF CD BC DG CF DE BD 节约 40 39 38 17 14 12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因4 t货车已装满,所以应考虑第二条配送路线。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EG节约里程最大,从表3-2中得知,它们的配送货物量是:1.75 + 1.15 =2.9 t,在货车载重限度内,可以入选。 FG的配送货物量1.1 t,正好可以与2.9 t拼装为一辆4 t货车的载运量,它们相互衔接成为一条路线AEGFA。全程为20 + 1 + 6 + 24 = 51 km。 因4 t货车已装满,所以应考虑第二条配送路线。 C,D配送货物量是1.0 + 0.7 = 1.7 t,在货车载重限度内,可以将B点的0.8 t货物集中在一起,拼装为一辆2.5 t货车的载运量,形成第二条配送路线ABCDA或ADCBA,全程为9 + 9 + 10 + 12 = 40 km。 此案例的配送路线优化后确定为二条,即AEGFA和ABCDA(ADCBA),总行程为51 + 40 = 91 km,使用4 t和2.5 t的货车各一辆。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B A C D G E F 9 9 B=2.5t 12 20 10 6 A=4t 1 6

任务二 运输路线的优化技术 结论 使用4 t和2.5 t的货车各一辆 总节约里程: (9+12+12+24+20+21)*2-91=105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一、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外部因素 1、政府。 2、资源分布状况。 3、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4、运输网布局的变化。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外部因素 1、政府。 2、资源分布状况。 3、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4、运输网布局的变化。 5、运输决策的参与者。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一)空驶 (二)对流运输 (三)迂回运输 (四)过远运输 (五)重复运输 (六)无效运输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一)空驶 (二)对流运输 (三)迂回运输 (四)过远运输 (五)重复运输 (六)无效运输 (七)运力选择不当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三、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二)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三)发展社会化运输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三、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二)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三)发展社会化运输 (四)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五)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六)配载运输 (七)“四就”直拨运输 任务三 运输合理化 (五)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六)配载运输 (七)“四就”直拨运输 (八)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依靠 科技进步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