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Rest of Your Lif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节 腹泻 郑祖平. 一、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 1 ~ 2 次,为黄褐色成 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腹泻指排便次数 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 消化的食物。常由肠蠕动过快,肠粘膜的 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腹泻分为急性 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科. 一.概念  由志贺菌属细菌 (genus shigellae ,又称痢疾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 。  夏秋季常见 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 临床表现.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细菌性痢疾 中山大学医学院 传染病学教研室 邓子德. 概 述 –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 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 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 全身毒血症。 – 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病理学.
(infectious desease and parasitosis)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肠 结 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传染病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机体所致的一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征的疾病。 流行环节: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病例2 四班第二组.
伤寒及副伤寒 typhoid fever paratyphoid fever
(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内科教研室 周毅.
谷雨节气模板.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伤寒、菌痢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病原菌: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 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染 。少数病人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细菌经皮肤伤口感染者极少见。 结核杆菌.
第五章 性生理卫生.
中信信诚-淮安项目.
腹泻的原因 细菌感染性腹泻?.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伤 寒 (typhoid ferer) 目的要求: 了解肠伤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掌握伤寒的基本病理变化、肠道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八章 肠道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五节 细菌感染 一、 伤 寒 typhoid fever
伤 寒 typhoid fever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感染科.
炎症.
第四章 炎症 Inflammation.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 (zoonotic bacteria) 或人兽(畜)共患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细菌称:动物源性细菌 人兽(畜)共患病原菌
浅表淋巴结检查.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三)童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二节 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细菌性疾痢仍然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例讨论二.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伤 寒.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炎症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Nurs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个人卫生.
方 法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凝练.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Rest of Your Life...!

第十五章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第十五章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主讲人:孙丽梅

第十五章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主讲人:孙丽梅 Email:limeisun@hotmail.com

传染病?

结核 肝炎 感冒? 红眼病 性病 流行性出血热 。。。。。 。

清朝

清朝-天花

清朝-天花 天花于1977年在全球消灭

黄蓉

黄蓉-麻风

黄蓉-麻风-传染病

黄蓉-麻风-传染病 麻风岛

传 染 病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疾病→流行 目前我国疾病谱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疾病谱的双重特征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 ?

伤寒病人体温表

玫瑰疹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临床:持续高热 相对缓脉 脾大 皮肤玫瑰疹 WBC减少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临床:持续高热 相对缓脉 脾大 皮肤玫瑰疹 WBC减少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杆菌(bacillus typhi, BT)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是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以回肠末端最为突出。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杆菌(bacillus typhi, BT)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是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以回肠末端最为突出。

一、病因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 G(-)。

伤寒杆菌电镜照片

一、病因 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使人产生抗体 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测定血清中的抗体 ,作为诊断依据 致病主要因素:菌体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

一、病因 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使人产生抗体 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测定血清中的抗体 ,作为诊断依据 致病主要因素:菌体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

菌体抗原凝集试验

鞭毛抗原凝集试验

传染源:伤寒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苍蝇可作为传播媒 介。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传染源:伤寒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苍蝇可作为传播媒 介。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慢性带菌者: 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慢性带菌者: 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发病机制 伤寒沙门菌 小肠繁殖入侵肠粘膜 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 已致敏 加重肠道病变 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 已致敏 加重肠道病变 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 引起肠穿孔肠出血 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继续大量繁殖 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 第2~3周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

三、病变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LN、肝、脾、骨髓)的细胞增生,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伤寒细胞及伤寒肉芽肿

三、病变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LN、肝、脾、骨髓)的细胞增生,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伤寒细胞及伤寒肉芽肿

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

伤寒肉芽肿

伤寒细胞: 吞噬有淋巴细胞、红细 胞和细胞碎片的MC 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聚集成团, 形成小结节

伤寒细胞: 吞噬有淋巴细胞、红细 胞和细胞碎片的MC 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聚集成团, 形成小结节

1. 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 淋巴小结病变最为明显

1. 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 淋巴小结病变最为明显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穿 孔 溃疡期

(1) 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灰红色,质软。形似脑的沟回。

(1) 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灰红色,质软。形似脑的沟回。

(2) 坏死期(第二周) 肿胀淋巴组织的中心部坏死,并逐渐融合扩大。 

(2) 坏死期(第二周) 肿胀淋巴组织的中心部坏死,并逐渐融合扩大。 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黏膜脱落→溃疡,边缘隆起、底不平,集合淋巴小结形成的溃疡椭圆形,长轴与肠长轴平行,溃疡较深 →穿孔、出血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黏膜脱落→溃疡,边缘隆起、底不平,集合淋巴小结形成的溃疡椭圆形,长轴与肠长轴平行,溃疡较深 →穿孔、出血

(4)愈合期(第四周) 肉芽组织填平、上皮增生修复

(4)愈合期(第四周) 肉芽组织填平、上皮增生修复

2. 其他病变 肿大:肠系膜淋巴结 肝、脾 骨髓 镜检: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2. 其他病变 肿大:肠系膜淋巴结 肝、脾 骨髓 镜检: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focal necrosis of liver in typhoid fever,Salmonellosis A medium power view of focal parenchymal necrosis (typhoid nodule).

3. 其他病变 心肌纤维可有浊肿,甚至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浊肿 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 膈肌、腹直肌和腹内收肌-凝固性坏死

3. 其他病变 心肌纤维可有浊肿,甚至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浊肿 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 膈肌、腹直肌和腹内收肌-凝固性坏死

胆囊: 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炎症,但细菌可在胆汁中大量繁殖。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带菌者,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或终身带菌者。

胆囊: 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炎症,但细菌可在胆汁中大量繁殖。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带菌者,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或终身带菌者。

结局和并发症: 一般4-5周可痊愈。 败血症、肠出血、肠穿孔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并发症: 1. 肠出血→出血性休克, 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2. 支气管肺炎 3. 其他,如肾功衰竭,骨髓、脑 膜、关节感染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1. 肠出血→出血性休克, 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2. 支气管肺炎 3. 其他,如肾功衰竭,骨髓、脑 膜、关节感染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1. 肠出血→出血性休克, 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2. 支气管肺炎 3. 其他,如肾功衰竭,骨髓、脑 膜、关节感染

Time… is a great teacher; unfortunately it kills all it's pupils..!

第十五章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主讲人:孙丽梅 Email:limeisun@hotmail.com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痢疾杆菌(bacillus dysenteriae, BD)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以结肠假膜性炎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痢疾杆菌(bacillus dysenteriae, BD)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以结肠假膜性炎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致病菌:痢疾杆菌,肠杆菌科, G(-),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孢,有菌毛。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致病菌:G(-)痢疾杆菌 福氏 宋内氏 鲍氏 志贺菌→内毒素/外毒素 内毒素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致病菌:G(-)痢疾杆菌 福氏 宋内氏 鲍氏 志贺菌→内毒素/外毒素 内毒素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途径)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好发于儿童,其次为青壮年。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途径)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好发于儿童,其次为青壮年。

发病机制 发病机理 ? 痢疾杆菌 胃 胃酸杀灭 未被杀灭的细菌 肠道 阻止细菌 吸附侵袭 正常人肠道菌群对外来菌有拮抗作用 痢疾杆菌 胃 胃酸杀灭 未被杀灭的细菌 肠道 阻止细菌 吸附侵袭 正常人肠道菌群对外来菌有拮抗作用 肠粘膜表面可分泌特异性IgA 机体抵抗力 病原菌数量多时 ?

痢菌 菌毛贴附、侵入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基底膜 固 有层增殖、裂解,释放内毒素、外毒素 局部炎症反应 全身毒血症 实际上,大部分细菌在固有层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杀灭,少量可达肠系膜淋巴结,也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消灭,因此痢疾杆菌败血症极为少见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逃脱胃酸、SIgA抑 制→在结肠内繁殖→直接侵入 肠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内毒 素→肠粘膜假膜及溃疡形成→ 全身毒血症 志贺杆菌→外毒素→水样腹泻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逃脱胃酸、SIgA抑 制→在结肠内繁殖→直接侵入 肠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内毒 素→肠粘膜假膜及溃疡形成→ 全身毒血症 志贺杆菌→外毒素→水样腹泻

怎么不得这个病?或不小心得上了怎么办?

日光照射30’ 加热至60℃10’ 100℃1分钟 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

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

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形状?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假膜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假膜首先出现于黏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后融合成片 一般呈灰白色,出血明显呈暗红色,受胆色素浸染呈灰绿色

假膜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假膜首先出现于黏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后融合成片 一般呈灰白色,出血明显呈暗红色,受胆色素浸染呈灰绿色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愈合: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愈合: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愈合: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愈合: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愈合: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2. 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 病变:新旧溃疡同时存在,损伤与修复反 复进行,黏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息 肉,肠壁各层均有炎细胞浸润、纤维 组织增生,乃至瘢痕形成,使肠壁不 规则增厚、变硬甚至肠腔狭窄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的发生与内毒素血症有关,急性微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的发生与内毒素血症有关,急性微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

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呈卡他性炎表现,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呈滤泡性肠炎改变

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呈 卡他性炎表现,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呈滤泡性肠炎改变

(滤泡性肠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滤泡性肠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统的性病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等。近10余年病种多达20余种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淋漓不止 尿意不尽 滴滴答答 缠绵不愈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淋漓不止 尿意不尽 滴滴答答 缠绵不愈 中国医科大学

淋球菌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性病 多发生于15-30岁 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 儿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 淋病(gonorrhea)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一、淋病(gonorrhea) 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性病 多发生于15-30岁 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 儿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一、淋病(gonorrhea) 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最常见的性病 多发生于15-30岁 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一、淋病(gonorrhea) 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最常见的性病 多发生于15-30岁 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 儿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男性病变从前尿道开始,逆行蔓延到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 淋病临床表现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男性 女性 幼女 婴儿 男性病变从前尿道开始,逆行蔓延到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女性累及外阴、阴道腺体、宫内膜、输卵管及尿道。 淋病临床表现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男性 女性 幼女 婴儿 女性累及外阴、阴道腺体、宫内膜、输卵管及尿道。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新生儿由母亲产道分泌物感染引起眼结膜炎。 淋病临床表现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男性 女性 幼女 婴儿 新生儿由母亲产道分泌物感染引起眼结膜炎。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组成往往是以象形为基础。 淋病的“淋” 字寓意着“淋漓不止,尿意不尽,滴滴答答,缠绵不愈”的含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淋病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预后。 英文“Gonorrhoea”一词源于拉丁语,Gono有种子、生殖、精子之意,orrhoea有河流、血清之意。它反映了淋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和性传播有关,反映了病因及发病部位。 中国医科大学

奈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预防性病 最有效的疫苗 就是

预防性病 最有效的疫苗 就是 “洁身自爱”

预防性病 最有效的疫苗 就是 “洁身自爱”

Man is the mak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

伤寒肉芽肿

肉芽肿的类型: 1. 感染性:由生物病原体引起。 结核、伤寒、麻风杆 菌、梅毒螺旋体、真 菌和寄生虫等 1. 感染性:由生物病原体引起。 结核、伤寒、麻风杆 菌、梅毒螺旋体、真 菌和寄生虫等 2. 异物性:外科缝线、粉尘、滑 石粉、木刺等

肉芽肿的类型: 1. 感染性:由生物病原体引起。 结核、伤寒、麻风杆 菌、梅毒螺旋体、真 菌和寄生虫等 1. 感染性:由生物病原体引起。 结核、伤寒、麻风杆 菌、梅毒螺旋体、真 菌和寄生虫等 2. 异物性:外科缝线、粉尘、滑 石粉、木刺等

(1) 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灰红色,质软。形似脑的沟回。

(2) 坏死期(第二周) 肿胀淋巴组织的中心部坏死,并逐渐融合扩大。 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黏膜脱落→溃疡,边缘隆起、底不平,集合淋巴小结形成的溃疡椭圆形,长轴与肠长轴平行,溃疡较深 →穿孔、出血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4)愈合期(第四周) 肉芽组织填平、上皮增生修复

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 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

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 细菌性痢疾 部位: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病变:假膜、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 假膜脱落形成“地图状”溃疡

假膜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假膜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1.男性患者,34岁,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肿大,应考虑什么诊断?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肠炎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癌穿孔

1.男性患者,34岁,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肿大,应考虑什么诊断?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肠炎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癌穿孔

2. 女性患者,44岁,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大便频繁、里急后重,大便早期呈水样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应诊断为: A. 阿米巴痢疾 B. 细菌性食物中毒 C. 消化不良性腹泻 D. 急性肠炎 E. 细菌性痢疾

2. 女性患者,44岁,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大便频繁、里急后重,大便早期呈水样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应诊断为: A. 阿米巴痢疾 B. 细菌性食物中毒 C. 消化不良性腹泻 D. 急性肠炎 E. 细菌性痢疾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3.最易引起肠道狭窄的是 4.最易引起肠穿孔的是 5.肠粘膜面呈糠皮样外观的是 6.肠粘膜面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4.最易引起肠穿孔的是 5.肠粘膜面呈糠皮样外观的是 6.肠粘膜面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5.肠粘膜面呈糠皮样外观的是 6.肠粘膜面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6.肠粘膜面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7.肠结核 8.肠伤寒 9.细菌性痢疾 10.溃疡型肠癌 11.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8.肠伤寒 9.细菌性痢疾 10.溃疡型肠癌 11.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9.细菌性痢疾 10.溃疡型肠癌 11.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10.溃疡型肠癌 11.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11.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12 淋病的病变性质是 A.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B.肉芽肿性炎 C.出血性炎 D.急性化脓性炎 E.变质性炎

12 淋病的病变性质是 A.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B.肉芽肿性炎 C.出血性炎 D.急性化脓性炎 E.变质性炎

Thank You... 孙丽梅 limeisun@hotmail.com 中国医大病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