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 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目的 : 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 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的意义。
Advertisements

考点 4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为什么对外开放? 2. 怎样对外开放 ? 3. 有何特点和意义? 4.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 “ 开放 ” 有何不同 ?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胡振良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王晓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Reform and opening up.
中国的工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邓小平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理论的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党校 安 波 Tel: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部署、 新论断、新举措 市委党校 曹锋.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 e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人民的面貌和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会全会上 e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国内情况:“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革”错误,彻底扭转当时严重的局势,成为人民所向。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国际情况: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e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2,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000美元左右,跃至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毛泽东曾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基本矛盾,并且认为它们不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解决。但是,后来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判断的偏差,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经济基础 辩证统一 辩证统一 反 作 用 反 作 用 决 定 决 定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e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个根本问题,我国在这方面还有不适应的地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因此,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二者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e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e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大经济的需要。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e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是: 不走封闭合理化的老路,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全力。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一方面,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得到广泛运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在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前,对什么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分析。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e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内涵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辙,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展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

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 江泽民: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及各方面体制改革中,形成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 ——邓小平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 e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累的经验和原则: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坚持三者的统一,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全面深化改革,整体谋划,都是一个从“点”到“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的过程 e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相连,改革政策也叫开放政策。开放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e

对外开放被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深刻结果。 二是对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

“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对外开放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 “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第一,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第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有效途径。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e

经济特区 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 开放格局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e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对外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展迅速,对外开放已成为推动国内发展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动力。 引进来 走出去 e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二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e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