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z 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z 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位于消化肿瘤的第 3 位,仅次于胃癌与食管癌 z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见 z 男:女为 2-5 : 1.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外二区.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 原发性肝癌 (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 程 斌程 斌 学时数: 3 学时.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八节 原 发 性 肝 癌 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教研室. 概 述 概念:指肝细胞或 肝内胆管细胞 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本病以 40 ~ 49 岁为多,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2 ~ 5 ∶ 1 发生的癌肿 我国每年死于肝癌者约 11 万人,占全世界的 45% 。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 20 章 肿瘤免疫.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原 发 性 肝 癌 李 春 概 述概 述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 病理分为:肝细胞型( 80-90% ) 胆管细胞型( 10% ) 混合型三种类型 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型。 原发性肝癌.
考点一:细胞概述(实验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 象和结果、讨论 p25 ) 考点二: 细胞膜与细胞壁(实验 “ 验证活细胞 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 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考点三:细胞质(实验 “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 布.
肝硬化 ( cirrhosis of liver ). 1. 掌握肝硬化的定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2. 了解肝硬化的病因 3. 熟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4. 掌握肝硬化的并发症 5. 熟悉肝硬化的各项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及预后 教学要求.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Cirrhosis of the liver 肝硬化. 教学要求 ☺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 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 主要肝功能试验及有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肝硬化的治疗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护理评估 ☺ 常用护理诊断 / 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肝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程 斌 学时数:3学时.
肝 癌 的 外 科 治 疗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普通外科 曹 登 科.
腹部肿块(1) 腹部肿块 Abdominal Mass.
肝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严峻的挑战.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内科护理学 第三十九讲 主讲教师:刘一兵.
淮 北 卫 校 外 科 教 研 组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原发性肝癌.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大 肠 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消化内科 宋军民.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癫痫的康复治疗 康复系:张晓霞.
肺结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lcome.
原发性肝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林 艳.
原发性肝癌 巡诊同学:刘赫、孙瑞雪 指导老师:卢欣.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程 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医学教研室 赵庆社 教授 第三十一章 肝疾病病人的护理 临床医学教研室 赵庆社 教授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四节、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癌基因、抑癌基因 与生长因子 Oncogenes, Anti-oncogenes and Growth Factors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霍继荣

肝脏肿瘤(Neoplasms of the liver) 血管瘤 良性 腺 瘤 肝脏肿瘤 benign 纤维瘤 恶性 原发性 Primary malignant 继发性 Second or metastasize

一.定义Definition 发生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 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肺、胃)(美22) 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每年25万人) 男>女,高发区3-4:1,低1-2:1 40-49岁 高危人群:35岁以上,HBsAg阳性,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是正常人发病的近35倍)

二.病因病理 (Etiology and pathology) 病因病机尚未完全肯定 (一)病毒性肝炎 Hepatitis of virus(主要因素) 1. 乙肝标记阳性率可达90% (我国约1.2亿) 2. 10%——20%患者抗HCV阳性(双重感染) 3. 部分丁型病毒肝炎参与发病

HBV病毒可能致癌机制 通过与生长调控基因相互作用诱导癌变,致癌基因激活,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异常表达,抗癌基因失活 1.肝癌细胞中有HBsAg存在,病毒可整合到 宿主肝细胞DNA中,整合型占51.5%。 肝细胞基因丧失稳定性,导致DNA重排、缺失,使激活、抑制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恶变

2.癌组织中、癌旁组织存在游离复制型缺陷病毒,具有以上作用外,可能是整合型HBV-DNA表达的断裂、缺失X基因的主要来源。 3. HBV的X基因可改变肝细胞的基因表达,激活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转录。 4. HBV-DNA引起细胞损伤、坏死、再生,同时影响DNA修复,破坏肝细胞遗传稳定性,对致癌的易感性增加。

HCV病毒可能致癌机制 HCV属单链RNA病毒,在复制中无DNA中间产物,无逆转录过程,RNA不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 可能通过表达产物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而诱导肝细胞癌变。

(二)肝硬化 Cirrhosis of the Liver 1. 肝硬化占70%(乙肝后大结节肝硬化多见) 2. 乙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3. 炎症=》组织破坏=》增生=》间变=》癌变 危陷因素:年龄、性别、感染时间、程度、酗 酒、重叠感染等相关 平均每年3-6%发病

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AFB1与HBV感染起协同作用 协同始动因子和促发因素 (2)饮用水污染 (三):环境、化学、物理因素 (1)黄曲霉素 Aflatoxin 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AFB1与HBV感染起协同作用 协同始动因子和促发因素 (2)饮用水污染 蓝绿藻 产生 微囊藻毒素 水源污染

(3) 其他化学致癌物 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磷农药、 华支睾吸虫感染、长期受辐射 (四)、某些遗传病,遗传性血色病、高酪氨酸血症、a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乙肝家庭肝癌聚集可能与垂直及水平传播相关

病理分型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块状型:最常见 癌块直径>5cm,单个或多个 >=10cm称巨块 结节型:大小不等数个,一般不超过5cm左右 弥漫型:米粒、黄豆大小满布 小癌型:孤立的直径小于3cm,或两个相邻结节 直径之和<3cm 微小型:结节直径<2cm,无周围血管浸润

小肝癌组织学及生物学特性 1. 肝癌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低 2. 癌周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包膜多完整 3. 癌栓发生率低 1. 肝癌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低 2. 癌周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包膜多完整 3. 癌栓发生率低 4. 肝硬化程度轻 5. DNA倍体分析66.7%为二倍体 大肝癌多为异倍体,异倍体易发生转移

细胞分型 Celled classification 1. 肝细胞型 多角或圆形,血窦丰富,占90% 2. 胆管细胞型 立方、 柱状、 纤维多,5-30% 3. 混合细胞型 同存、过度状态,两者都不象 4. 特殊类型:纤维板层型、透明细胞癌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肝癌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肝区疼痛,食欲↓,乏力,消瘦,肝肿大 亚临床肝癌——无任何症状,体征, AFP普查检出 症状: 1. *肝区疼痛(相当于肿瘤部位) 原因:肿瘤生长,包膜拉紧 侵犯横膈,肿瘤破裂刺激腹膜

A.食欲减退、饱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 B.黄疸(多在晚期) 肝细胞损害,癌块压迫,侵犯胆管,癌栓阻塞 临床表现:症状 2. 消化道症状 A.食欲减退、饱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 B.黄疸(多在晚期) 肝细胞损害,癌块压迫,侵犯胆管,癌栓阻塞

3.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消瘦、乏力、低热…… 恶病质等 临床表现:症状 C. 肝硬化征象 脾大,腹水,侧支循环 腹水——漏出液 血性(癌结节破裂,转移) 3.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消瘦、乏力、低热…… 恶病质等

4.伴癌综合征(特殊表现) 癌代谢或癌组织对机体产生影响而引起内分泌代谢或机体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异常症候群 临床表现 (1)低血糖 占25%,癌产生类胰岛素物质, 胰岛素灭活↓ (2)红细胞增多症 占11% (3)高钙血症 (4)高血脂症 (5)其他类癌综合征、血小板↑、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5.转移症状 (转移到相应部位,产生相应症状) 5.转移症状 (转移到相应部位,产生相应症状) (1)血行转移: 最早最常见肝内血行转移,形成门静脉瘤栓,引起多发转移灶、门脉高压表现、顽固性腹水 肝外转移 肺约50%>肾上腺、骨、肾、脑 (2)淋巴转移:肝门淋巴结最多, 其次胰、脾、主动脉旁、锁骨上 (3)种植转移:少见 腹膜、膈、胸腔——血性胸、腹水 盆腔——卵巢形成肿块

体征 1.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 进行性,质硬,结节,触痛 2. 脾肿大 3. 腹水 4. 黄疸 5. 其他:肝病体征,肝区血管杂音等

2001年广州八届全国肝癌会议制定临床分期 : Ia期 单个结节<=3cm、无癌栓,无转移; 肝功能ChildA级 Ib期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半肝,无癌栓,无转移; 肝功 能ChildA级 IIa期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或多个最大直径之 和>=5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无转移; 肝功能ChildA级 IIb期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10cm,或多个最大直径之和 >=5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无转移; 肝功能ChildA级,或 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或肝功能ChildB IIIa期 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或远处 转移之一,肝功能ChildA或B级 IIIb期 肿瘤情况不论,癌栓、转移情况不论;肝功能ChildC级

四、并发症 Complications 1.肝昏迷 1/3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出血 占15% (食破、溃疡、糜烂、凝血机制障碍) 3.癌结节破裂 占9-14%可自发破或外力破 大破裂——休克 小破裂——血性腹水 包膜下破裂——肝脏迅速增大,疼痛 4.继发感染

五.实验室 Laboratory 肿瘤标记物 癌细胞所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代谢产物的形成存在于肿瘤细胞内和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征可识别或诊断肿瘤 理想的肿瘤标记物: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

(一)AFP(甲胎球蛋白测定)(定性检查标志) 高特异性:肝癌阳性率70~90% 敏感性 :早于症状出现8~11月 AFP 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 定性阳性>500ng/ml 特异性高 定量正常人<20ng/ml 敏感性高 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或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测定法 优点:灵敏、准确、便捷,无需特殊设备

阳性结果判断: 1.原发性肝癌 2.继发性肝癌如胃癌,生殖腺胚胎瘤 3.肝硬化活动,重症肝炎(20~45%低浓度阳性) 4.孕妇 假阳性:一过性,波动性,低浓度<200ng/ml 假阴性:10%,与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纤维化 程度、坏死程度有关 AFP对发现早癌,断定病情、疗效、术后,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FP异质体: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异质AFP 肝癌所产生的AFP糖链结构与肝炎所产生的AFP糖链结构不一致,运用植物凝集素来区分不同糖链或蛋白质等电点不同的AFP被称之异质AFP 用于肝癌AFP<400ug/L 或良性病变>400ug/L时鉴别

AFP异质体: 扁豆凝集素亲和双向放射免疫电泳 方法检测(LCA-Aff_RIEP) LCA结合型 人体血清AFP分为 LCA非结合型 LCA结合型:肝癌 >25% 良性<25% 诊断率 87.2% 假阳性 2.5%

AFP单克隆抗体; 选用针对LCA结合型AFP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方法或抗体用核素标记 (二)其他血清肿瘤标记物 特异性 AFP>γ-GTII>AKPI>SF>A1AT 敏感性 A1AT> γ-GTII >SF>AFP> AKPI SHCS-P、AFU、CEA、异质凝血酶原(AP) ALD-A 遇到困难,联合2-3种,提高肝癌诊断率

(三)超声显像:(影像定位检查) 无创性〉2cm (彩色血流描绘,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血管、癌栓 广泛运用临床及普查

(四)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 阳性率〉90%〉2cm; 螺旋CT、或结合肝血管造影(CTA):1cm以下检出率〉80%;经动脉门静脉成像CT(CTAP)可发现0.3cm小肝癌 B超最常用方法,CT最佳方法

肝穿刺活检(超声或CT引导,细针穿刺,缺点:危险、局限、易出血、破裂、针道转移),腹水细胞检查、剖腹探查 影像定位检查 (五)X线肝血管造影: 1cm 阳性率87%以上 (六)核磁共振 1-2cm 阳性率90%以上 肝穿刺活检(超声或CT引导,细针穿刺,缺点:危险、局限、易出血、破裂、针道转移),腹水细胞检查、剖腹探查

影像定位检查 (七)放射性核素扫描 〉3cm;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单子光放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正在广泛运用

巨块型肝癌超声影象

弥漫型肝癌超声影象

转移性肝癌超声影象

巨块型肝癌CT影象

小肝癌CT影象

巨块型肝癌DSA影象

小肝癌DSA影象

六、诊断 Diagnosis 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肝癌 临床诊断标准: 早期:AFP动态观察,部分结合肝血管造影 排除假阳性 1. AFP>400ug/L+影像有肝脏占位 2.AFP<=400ug/L+两种影像有肝脏占位 或两种肿瘤标记物阳性 3.有肝癌临床表现、转移病灶、血性腹水找到癌细胞,能排除转移性肝癌

纤维板层型肝癌 1 多见于年青人,肿瘤呈单发,生长慢,手术切除率 高,预后良好,一般不伴有乙型肝炎. 2 AFP 多为阴性(80%)或低浓度增高,血CEA AAT常升高. 3 定位检查常见瘤内钙化灶.

肝癌诊断步骤 AFP异质体 病史 肝功能 AFP B型 临床 体征 试 验 检查 超声 诊断 其他肝癌 核素扫描 标志 CT或MRI 肝血管造影 肝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

七、鉴别诊断 Distinction of diagnosis 1. 继发性肝癌 2. 活动性肝病: (20-45%低浓度增高) 肝硬化 :ALT-AFP动态曲线、AFP异质体 3. 肝脓肿 4. 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5. 肝非癌性占位性病变:肝血管瘤、肝囊肿、 多囊肝

八、治疗 Treatment 早期:手术治疗最好方法〈4.5cm结节 切除5年生成率69.4% 手术指征: 1.诊断明确,病变在一叶或半肝者 2.肝功能代偿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远处转移 3.心肺、肾功能好,能耐受手术

晚期:(综合治疗)目的:再手术或长期带瘤生存 放射治疗:钴60、直线加速器 肿 化疗5FU. MMC. ADM. DDP. FT20 7 块 二期手术 肝动脉插管灌注+栓塞: 缩 5年成活率50% 肝动脉结扎: 小 超声介入治疗: 酒精注射、射频消融、氩气刀、激光、 高功率超声骤焦、电化学疗法(高温、低温、凝固坏死) 生物及免疫治疗:白介素2、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中医中药: 并发症治疗

肝动脉插管灌注+栓塞 肝动脉结扎 原理: 肝癌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肿瘤周边来自门静脉,肝动脉扎后肿瘤血供可减少90-95%,治疗有效。肿瘤周边血供是复发的主要原因,需要重复治疗。

肝动脉插管灌注+栓塞 经皮肝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经股动脉穿刺致肿瘤分支肝动脉 栓塞材料:明胶海棉(栓塞肝动脉分支,中央性栓塞)、碘化油(栓塞微动脉和肝窦,末梢栓塞 ) 不锈钢圈、含化疗药物的微球、微囊 常用化疗药物:顺伯、丝裂霉素、表阿霉素、 5-FU

近年新药: 去氧氟尿苷、卡培他滨: 为5-FU的前体,可经肿瘤内酶的代谢作用转化为5-FU,提高了肿瘤内5-FU浓度,适应于广泛转移患者

肝癌介入治疗后

根治性切除——亚临床复发或转移——再切除 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根治性切除——亚临床复发或转移——再切除 早 手术探查 姑息性切除——综合治疗 中 肝功 姑息性外科治疗 期 代偿 无切除可能者 肝动脉栓塞 综合治疗 病灶局限 二期 —————— 缩小>=50% 切除 肝功能 病灶小 中药 肝动脉栓塞 失代偿 局限 支持 瘤内酒精注射 晚期 中药 门脉主干瘤栓病灶大 支持 对症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 基本理论依据: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本来具有的内在性防御机制(免疫监视、免疫排斥)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促进恶性细胞分化,降低肿瘤恶性程度。 常用细胞因子治疗:干扰素(IFN)、胸腺肽、 IL-2、、TNF 免疫效应细胞治疗:LAK、TIL、AKM 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仍在探索阶段

基因治疗(生物治疗)需解决问题 1.     非特异性吸附 2.     生理屏障 3.     肿瘤抗原的异质性和不均匀性 4.    抗体载体多为异源性,易产生抗体,影响 重复使用(产生安全.有效的载体) 5. 肿瘤分泌抗原,免疫导向制剂静脉注射易 被“拦截”

其他治疗 肝移植. 是治疗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或受肿瘤 位置限制不能切除的小肝癌的希望 主要问题:肿瘤复发、供体短缺、价格昂贵 肝移植. 是治疗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或受肿瘤 位置限制不能切除的小肝癌的希望 主要问题:肿瘤复发、供体短缺、价格昂贵 (人工肝脏、活体肝移植、肝细胞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异种器官移植等) 基因克隆工程技术及组织工程技术正飞速发展,展示一个崭新的肝移植前景。

预后:自然病程3月至2年 亚临床肝癌前期亚临床期—中期—晚期 (10月) (8-9月) (4月) (2月) AFP200-500 60%可切除 部分可切除 5年成活率 约10% 60% 瘤体小于5cm,有包膜 ,无瘤栓,无转移 年龄〈25岁, 免疫机能好,无肝硬化, 肝功能正常预后好,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 30-50%

预防:Prevention 1、 防治病毒性肝炎(接种乙肝、丙肝疫苗) 2、 保护水源,改水,防止污染 3、 粮食保管,防霉去毒 4. 慎用血液制品,杜绝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