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 偻 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体弱儿管理 阜阳市妇幼保健所儿科主任 杜凤云. 一、体弱儿的范围  体弱儿的筛查、诊治和随访等管理工作是儿童体检 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不断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 量、促进儿童健康,所以要做好体弱儿管理工作。  (一)体格发育方面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满月增磅不足 600 克的新生儿,营养性缺铁贫血、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概 述 一 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 总称。这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经 由血液的运输,对机体其它组织和 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特异性 高效能性 信息传递性.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青年男性,下腰痛 4 年, 肢体无力 1 年 彭剑虹 回答问题- 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支持点: ◦ 临床表现:较为广泛的腰、背和颈部疼痛,伴前 胸肋骨疼痛,及逐渐加重的僵硬感 ◦ 枕墙距 2cm ,胸廓活动度 1.2cm , Schober 试验 1cm ,骨盆挤压征阳性,双.
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曲桂玉.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概述】 营养性 VitD 缺乏性佝偻病系儿科的常见病,尤以 2 岁以内小 儿发病率最高,该病本身虽然很少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 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 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该病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
什么是遗传病? 它与非遗传病 如何区别 遗传病:是由引起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的或者是由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 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基因 遗传病的概念.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公務員申領小額款項專案法紀宣導 法務部廉政署 編製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肾功能衰竭.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第五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 Thyroid, Adrenal and Pancreatic Island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秘書處政風室 公務員申領小額款項專案法紀教育
第十八章 维生素和无机物.
第八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病理生理学病例 分析 (动医104、尧丽: ).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肾性继发性甲旁亢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主讲:.
能力单元十一 内分泌系统 一.组成 独立的内分泌腺: 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松果体。 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群: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P 第十三章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 蚌埠医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骨代谢异常的 生物化学诊断.
第十八章 钙 磷 代 谢 (Ca、P metabolism).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隋瑾.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的骨骼影像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吴振华.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本节讲授内容 第四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 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儿 童 骨 健 康 西南医院儿科 熊建平.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VitD缺乏性佝偻病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黎 海 芪.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七节 维生素 一、概述 (一)共同特点 (二)分类: 1.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 VK。
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 张展庆.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     
甲状腺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糖皮质激素 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北京友谊医院风湿科陈乐天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 科 教 研 室 廖 若 莎.
佝偻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友信不銹鋼工程有限公司 台北市康定路4號 工廠:台北縣三重市竹圍仔街22-3號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赵红艳.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七、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血生化检测 骨骼X线检查 25(OH)D3 ,1、25(OH)2D3早期下降 可靠的诊断指标*
支气管肺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陈路军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所致的骨骼异常
儿科学 安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儿科教研组.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佝 偻 病

一、概述 好发于3月~2岁的小儿 定义: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临床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为特征。 好发于3月~2岁的小儿

二、介绍维生素D VD的来源、转化及生理功能

维生素D的来源 2、食物中的维生素D 动物 VD3 植物 麦角固醇--- UV--麦角骨化醇(VD2 ) 3、皮肤光照合成 *主要来源 1、母体-胎儿转运 2、食物中的维生素D 动物 VD3 植物 麦角固醇--- UV--麦角骨化醇(VD2 ) 3、皮肤光照合成 *主要来源 皮肤7-脱氢胆固醇---UV---胆骨化醇(VD3)

维生素D的转化 VD 25-羟化酶 (肝脏) 25-(OH)D* 1-a羟化酶 (肾脏) 1、25(OH)2D**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减少尿磷的排出 3、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AKP的合成, 促进骨钙素的合成,构成骨实质; 促进破骨,使骨质重吸收

1,25(OH)2D3的作用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旧骨脱钙,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功能 1、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抑制对磷的重吸收 3、促进旧骨脱钙,使血钙增加, 不能促进新骨形成

三、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 4、生长过速 5、疾病的影响 6、药物的影响

四、发病机制 佝偻病 VD缺乏 肾小管P重吸收减少 PTH分泌增加 PTH分泌不足 低血磷 骨重吸收增加 骨矿化受阻 佝偻病 肠道吸收钙磷减少 血钙降低 甲状旁腺 肾小管P重吸收减少 PTH分泌增加 PTH分泌不足 破骨作用加强 血钙下降 低血磷 骨重吸收增加 钙磷乘积下降 血钙正常或偏低 手足搐搦 骨矿化受阻 佝偻病 四、发病机制 佝偻病

五、临床分期及表现 1、初期 2、激期 3、恢复期 4、后遗症期

佝偻病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儿 症状:闹惊汗痒秃 体征:枕秃(+) 无骨骼改变 辅助检查:X线 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25-(OH)D下降 体征:枕秃(+) 无骨骼改变 辅助检查:X线 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25-(OH)D下降 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 AKP正常或稍高

佝偻病激期 1、症状:继续加重 2、体征(1)骨骼 头部 颅骨软化 3~6月(乒乓球感) 方颅 7~8月 前囟增大 闭合延迟 出牙延迟

方颅

枕秃

胸廓 1岁左右 肋骨串珠 7~10肋 肋膈沟 鸡胸/漏斗胸

肋串珠

肋外翻

漏斗胸

手镯

鸡胸

脊柱侧弯

X型腿

O型腿

佝偻病激期 2、体征 (2)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 动作发育落后 (3)其他 条件反射形成缓慢 语言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低下

佝偻病激期 辅助检查 1、X线改变* * (1)骨骺端钙化带消失 (2)骨骺端呈杯口、毛刷状 (3)骨骺软骨带增宽 (4)骨质稀疏、皮质变薄

佝偻病激期 2、血生化改变 血钙稍低 血磷明显降低 钙磷乘积〈30 AKP明显增高

佝偻病恢复期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血钙磷浓度数日恢复正常 AKP1~2个月恢复正常 X线2~3周改善,逐渐恢复正常

佝偻病后遗症期 多见于2、3岁后小儿 无临床症状 辅助检查正常 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

六、鉴别诊断: 1、呆小病

六、鉴别诊断 2、脑积水

七、【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活动期: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给予维生素D制剂。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病史的婴儿,在肌肉注射维生素D前2~3天至注射后2~3周,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2.恢复期:夏季多晒太阳,冬季给予维生素D10~20万单位,一次口服或肌肉注射,以防来年春季复发;或每日给预防量口服。 3.后遗症期: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者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