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章 s区金属(ⅠA、Ⅱ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生活中常见的盐.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酸碱盐复习之 物质的鉴别与鉴定.
小游戏:填数 __.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天津市第三十中学 周敏.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碱.
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第11章 S区元素 11.1 氢 1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西 昌 学 院西 昌 学 院 本章要求 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结构, 性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制备及用途。 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 和碱性以及盐类溶解度,热稳定性等性 质的变化规律。  一般掌握锂、铍的特征、锂和镁的相似 性。 第十七章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H2O HgO CO2 O2 都含有氧原子 质子数都是8 汞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元素周期律.
第 12 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3 元素性質的規律性 學習目標: 了解: 離子的形成與其電子排列 原子大小之規律性.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12.4 锂 、铍的特殊性
第三篇 元素化学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化学化工学院 钱秀.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离子反应.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来自:高考直通车APP.
課程名稱:電解質與解離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德市一中.
離子化合物 (Ionic Compounds) 上一堂的重點: 族 I II III V VI VII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二节 离子反应 zxxkw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珲春二中化学组:李春花.
第四课时.
… 材料 生活 世界上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近百万种 化学 医药 能源 ….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温州外国语学校 齐艳芸.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第三篇 元素化学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2 章 s区金属(ⅠA、ⅡA)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 12、1 s区元素的通性 §12、2 s 区元素的单质 § 12、3 s 区元素的化合物 § 12.4 对角线规则

教学目的: 1.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的性质,了解其结构、存在、制备及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2.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类型及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性和碱性的变化规律; 4.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重要盐类的性质及用途,了解盐类热稳定性、溶解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性和碱 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丰度和分类简单介绍 :   地球表面下16km厚的岩石层称为地壳,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称为丰度。 在化学上按习惯将元素分为普通元素和稀有 元素,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严 格的界限。 通常稀有元素分为以下几类:

轻稀有金属:Li,Rb,Cs,Be; 高熔点稀有金属,Ti,Zr.IIf,V,Nb,Ta,Mo,W,Re; 分散稀有元素:Ga,In,Tl,Ge,Se,Te; 稀有气体:He,Ne,Ar,Kr,Xe,Rn 稀土金属:Sc,Y,Lu,和镧系元素; 铂系元素;Ru,Rh,Pd,Os,Ir,Pt; 放射性稀有元素:Fr,Ra,Tc,Po,At,Lr和锕系元素。

它们的次外层具有稀有气体原子式的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对核电荷的屏蔽作用较大,所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势在同一周期中为最低。 §12、1 s区元素的通性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和ns2。 它们的次外层具有稀有气体原子式的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对核电荷的屏蔽作用较大,所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势在同一周期中为最低。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呈+1氧化态,因此碱金属是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元素。它们不会具有其它氧化态。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在化合时,多以离子结合为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显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碱土金属原子比相邻的碱金属多一个核电荷 ,因而原子核对最外层的两个s电子的作用增强了,所以碱土金属原子要失去一个电子比相应碱金属难。碱土金属的主要呈+2氧化态。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在化合时,多以离子结合为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显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原子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电离能和电负性依同样次序减小。金属活泼性、还原性也从上至下依次增强。

常温下在s区元素的盐类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大多数不发生水解反应。除铍以外,s区元素的单质都能溶于液氨生成蓝色的还原性溶液。 熔点、沸点硬度低,且从上自下,由高到低。碱土金属由于核外有2个有效成键电子,原于间距离较小,金属键强度较大,因此,它们的熔点、沸点和硬度均较碱金属高,导电性却低于碱金属。

s区元素的单质是活泼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都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如与氢反应、与氧气反应、除了镁和铍外,它们都易于水反应,形成稳定的氢氧化物,这些氢氧化物大多是强碱,与非金属反应。 它们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12、2 s 区元素的单质 12.2.1.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是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铍为灰色)金属。它们理性质的主要特点是:轻、软、低熔点。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碱金属原子只有一个价电子且原子半径较大,故金属键弱,熔沸点低,碱土金属的金属键要强一些,熔沸点、密度和强度也高一些。

2.化学性质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是化学活泼性很强或较强的金属元素。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相应的化合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学反应分别列于表12—6和表12—7中。 除铍和镁外,其它单质易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Ca + 2H2O = Ca(OH)2 + H2↑

焰色反应 Na K Li Sr Ca Ba

12.2.2 单质的制备 由于钠和镁等S 区主要金属有很强的还原性,它们的制备方法一般都采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阳极:2Cl- =Cl2 + 2e- 阴极:2Na+ + 2e- = 2Na 总反应:2NaCl = 2Na +Cl2 热还原法 MgO(s) + C(s) = CO(g) + Mg(g)

§ 12、3 s 区元素的化合物 12.3.1 氧化物 1.氧化物 M2O Li Na K Rb Cs 空气中燃烧 Li2O Na2O2 KO2 RbO2 CsO2 2.过氧化物 制备: 4Na + O2 =2Na2O 2Na2O + O2 =2Na2O2 反应: Na2O2 + 2H2O = H2O2 + NaOH Na2O2 + H2SO4(稀) = H2O2 + Na2SO4 Na2O2 + 2CO2 = O2 + Na2CO3

3.超氧化物 MO2 + 2H2O = O2 + H2O2 + 2MOH 4MO2 + 2CO2 = M2CO3 + 3O2 4.臭氧化物 3KOH(s)+2O3(g) =2KO3(s)+KOH• H2O(s) +1/2O2(g)

12、3、2、氢氧化物 除 外均可由相应的氧化物与水反应而得,NaOH亦可在溶液中由下法制取: Na2CO3+ Ca(OH)2=2NaOH+ CaCO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白色固体,它们在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故固体NaOH、Ca(OH)2常用做干燥剂。强碱,对纤维和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所以称它们为苛性碱。

一、 溶解度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在水中都是易溶的(其中LiOH的溶解度稍小些),溶解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则较小,其中Be(OH)2和Mg(OH)2是难溶的氢氧化物。对碱土金属来说,由Be(OH)2到Ba(OH)2溶解度依次增大。因为U 减小,易拆开.

二、碱性 碱 性 增 强 酸性增强 LiOH (中强碱) Be(OH)2(两性) NaOH Mg(OH)2 KOH Ca(OH)2 RbOH Sr(OH)2 CsOH Ba(OH)2 碱 性 增 强 酸性增强

2Al+2NaOH+6H2O = 2Na[Al(OH)4]+3H2↑ 氢氧化物制备和用途   工业上制备NaOH 采用电解食盐水溶液的方法,常用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用碳酸钠和熟石灰(苛化法)也可以制备NaOH .  在空气中易潮解,常作干燥剂。   NaOH能溶解Al、Zn等两性金属及其氧化物,也能溶解许多非金属(Si、B等)及其氧化物。 2Al+2NaOH+6H2O = 2Na[Al(OH)4]+3H2↑ Al2O3+2NaOH=2NaAlO2+H2O

SiO2+2NaOH=Na2SiO3+H2O(能腐蚀玻璃) Si+2NaOH+H2O=Na2SiO3+2H2↑ SiO2+2NaOH=Na2SiO3+H2O(能腐蚀玻璃)   因其能溶解某些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分析工作中常用于分解矿石。   熔融的氢氧化钠腐蚀性很强,工业上熔化氢氧化钠一般用铸铁容器,在实验室可用银或镍的器皿。 氢氧化钙价格低廉,大量用于化工和建筑工业.

12.3.3氢化物  1、热稳定性差异较大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较活泼的Ca、Sr、Ba能与氢在高温下直接化合,形成离子晶体。   碱金属氢化物中以LiH最稳定,加热到(961K)也不分解。但其它氢化物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成金属和氢。碱土金属氢化物比碱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高一些.

2.强还原性 V) 23 . 2 ) /H (H ( - =  E Θ

3. 剧烈水解 4. 形成配位氢化物 氢化铝锂 Li[AlH4]受潮时强烈水解

  由于氢化钙与水反应而能放出大量的氢气,所以常用它作为野外产生氢气的材料。 镁和镁系合金(如Mg2Ni,Mg2Cu、镁-稀土系合金)是一类贮氢合金。贮氢时,用合金与氢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用氢时,把金属氢化物加热,将氢放出来,以供使用。

12.3.4 盐类 1、碱金属的盐类 大部分碱金属盐类是离子型晶体; M+是无色的; 一般易溶于水,并与水形成水合离子。Li+的半径小,所以许多锂盐难溶;碱金属的弱酸盐在水中都发生水解,水解后的溶液呈碱性;碱金属盐类有形成结晶水合物的倾向;碱金属盐一般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碱金属的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加热时易分解。

2、碱土金属的盐类 多为无色的离子晶体; 碱土金属的盐 比相应的碱金属盐溶解度小,而且不少是难溶的(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和草酸盐等); 碱土金属盐的热稳定性比碱金属差,但常温下也都是稳定的。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等的稳定性都是随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 氯化钙可用作制冷剂和干燥剂; 氯化钡是最重要的可溶性钡盐,可制备各种钡的化合物。

§12.4 锂、铍的特殊性 对角线规则 12. 4.1 B、Si的相似性 2B + 6NaOH = 2Na3BO3 +3H2 §12.4 锂、铍的特殊性 对角线规则 Li Be B C Na Mg Al Si 原因: Z / r 比较相似。 12. 4.1 B、Si的相似性 2B + 6NaOH = 2Na3BO3 +3H2 Si+2NaOH+H2O =Na2SiO3+2H2 其单质为原子型晶体,B-O、Si-O十分稳定。

Al(OH)3+OH- = Al(OH)4- Be(OH)2+2OH-= Be(OH)42- 12.4.2 Be、Al相似性 Al 、Be金属可与浓硝酸形成钝化膜。 Al(OH)3+OH- = Al(OH)4- Be(OH)2+2OH-= Be(OH)42- Al3+ 、Be2+易水解。 均有共价性:在蒸气中,氯化物两分子缔合。

12.4.3 Li、Mg的相似性 4Li + O2 == 2Li2 O 2Mg + O2 == 2MgO 6Li + N2 == 2Li3N 3Mg + N2 == Mg3N2 2Mg(NO3)2 == 2MgO + 4NO2 + O2 4LiNO3 == 2Li2O + 4NO2 + O2 LiCl·H2O = LiOH + HCl MgCl2·6H2O = Mg(OH)Cl + HCl + 5H2O MgO +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