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实习五 消化系统 实习五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组成:牛或马或猪或羊各消化系统标本或新鲜标本。 口腔、舌、咽喉、食管、胃、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肝、胰、肛门。 1 、口腔:唇、硖、齿(切齿、犬齿、臼齿)、硬腭、软腭、唾 液腺(腮腺、颌下腺、 舌下腺、眶下腺(兔有)。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 1.5 消化系统). CXL 民以食为天! CXL 内容提要 一、消化系统概况概况 (一)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二、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特点 (一)消化道的特点消化道的特点 (二)消化腺的特点消化腺的特点 三、小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卫生保健.
消 化 系 统消 化 系 统 制作人 余 寅. 概述 消化系的组成 消化管 口腔咽 食管 小肠 大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上消化道 盲肠、阑尾 结肠 直肠、肛管 下消化道 胃.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广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李锦新 No 组成: 功能: 1 、消化、吸收 2 、内分泌 3 、免疫 消化管.
1 内 脏 学 splanchnology. 2 (一)中空性器官 第四章 总论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胸膜,腹膜,会阴等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二)实质性器官 — 门 包括: 一般结构.
1 PART Ⅱ SPLANCHNOLOGY 内脏学. 2 Chapter 1 General description 总 论 Splanchnology includes alimentary system 消化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urinary system.
内脏学总论 第三章 内脏学. 总 论 一、内脏的概念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系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体腔 内,并借一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二、内脏器官的分类 (一)中空性器官 1. 内部形成空腔 2. 壁分为 3-4 层.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产品培训系列之 肝脏基础 一体医疗 ET MEDICAL
咽部解剖生理 山大二院耳鼻咽喉科 张海令.
会阴 (Perineum).
口腔颌面部感染 邵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刘吉平.
人体 外界环境 物质和能量 人体内 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新陈代谢.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disease of biliary
消化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医学基础教研室C区413室 王 艳
胃癌新TNM分期(7th)的变化 (不适用于胃淋巴瘤、肉瘤、类癌).
第二十八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
腹 膜.
肝横断层解剖及CT、MRI图像 一.肝脏解剖 (一)   肝形态:.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局部解剖学课件 王德贵.
内 脏 学 第十章 腹 膜 Peritoneum 一、腹膜概述 二、腹膜的功能 三、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四、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第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第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牡丹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第十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导语 物质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和利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其中,消化系统摄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产生并排出尿液;脉管系统则起到运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等加强。由于有这些结构保证,人体运动得以正常进行。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实验20 鱼类的循环系统 讲授:陈明茹 肖佳媚 谢雯瑜.
Welcome.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消化系统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内 脏 学Splanchnology 内脏学总论、消化系统 湘南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内脏学 保山医专解剖教研室.
大 纲 要 求 了解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了解上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汇集范围; 掌握上肢、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和汇入部位
第四章 消化系统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解剖教研室.
第13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张晓丽 6202
第五节 洗胃术.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 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五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件
内 脏 学 骆汉雄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
牙周组织/牙龈/表面解剖 游离龈(free gingiva)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基础上加入解剖学内容)
第十章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章 消 化 系统 陈 四 清.
③佝偻病是缺____或_______引起的,夜盲症是缺________引起的.
胰腺,十二指肠 pancreas,duodenum
第五节 小肠small intestine 全长约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消 化 系 统.
第14章 消化管 刘 虹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第二篇 内脏学 第三章 内脏学总论.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壶腹周围癌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忠明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肝脏分段 北京医院 常志刚 2019/5/18.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内脏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一、内脏的概念 凡位于体腔之内,有一定管道与外界相通,执行新陈代谢和繁殖后代功能的器官,称为内脏器官。 二、内脏的组成和功能 由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组成。主要是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

三、内脏器官的共性 (一)中空器官的共性 一般均有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一般为平滑肌)和外膜层。 (二)实质性器官的共性 1.表面均有被膜并深入器官实质内,将器官分为“叶”和“小叶”。 2.有一定的管道与外界相通。 3.有供血管、神经、管道出入的“门” 。

四、胸、腹部标志线和分区 (一)胸、背部标志线 前、后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中、后线。 (二)腹部分区 可通过两组线将腹部分为九区 横线 上横线—通过左、右肋弓下缘的连线。 下横线—左、右髂结节间的连线。 竖线 经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所作的垂线。

消化系统 组成概况 1.消化管 口腔 咽 上消化道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阑尾 盲肠 升结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组成概况 1.消化管 口腔 咽 上消化道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阑尾 盲肠 升结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肛管 下消化道

舌下腺 唾液腺 下颌下腺 2.消化腺 腮腺 大消化腺 肝脏 胰腺 消化管壁内腺(镜下可见) 小消化腺

一、口腔 (一)分部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二)内容 1.牙 (1)牙的种类及排列 (一)分部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二)内容 1.牙 (1)牙的种类及排列 1)种类 乳牙 20颗(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6岁开始脱落)。 表示法: Ⅱ 恒牙 32颗。表示法: 2   2)排列顺序(由前向后)和名称 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犬齿)、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 3)乳、恒牙替换结束时间 约12岁;“智齿”(第三磨牙)萌出时间20-30岁。

(2)牙的分部 牙冠、牙颈、牙根 (3)牙的构造 1)牙组织 釉质(包于牙冠)、 牙质、 牙骨质(包于牙颈和牙根)、 牙髓。 2)牙周组织 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名称 舌 下 腺 下颌下腺 腮 腺 2.舌 (1)分部 舌尖、舌体、舌根。 (2)构造 粘膜---有各种乳头、味蕾; (1)分部 舌尖、舌体、舌根。 (2)构造 粘膜---有各种乳头、味蕾; 舌肌---舌固有肌、舌外肌(颏舌肌等)。 3.舌下襞、舌下阜和唾液腺的开口 名称 舌 下 腺 下颌下腺 腮 腺 开口 部位 舌下襞和舌下阜 舌 下 阜 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

二、咽 (一)起止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 (二)分部 咽的鼻部(鼻咽部)、咽的口部(口咽部)和咽的喉部(喉咽部)。 (三)咽的交通 (一)起止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 (二)分部 咽的鼻部(鼻咽部)、咽的口部(口咽部)和咽的喉部(喉咽部)。 (三)咽的交通 向前上 经鼻后孔通鼻腔 向 前 经咽峡通口腔 向前下 经喉口通喉腔 向两侧 经咽鼓管咽口和咽鼓管通中耳鼓室 咽峡 由腭垂、两侧腭咽弓和舌根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咽淋巴环 由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两侧的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围成。

三、食管 (一)起止 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与咽交界,下端于第十一胸椎高度与胃的贲门交界,长约25cm。 (二)食管的分部 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 (三)食管的构造(由内向外)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上1/3段骨骼肌,中1/3段混合肌,下1/3段平滑肌)和外膜。

(四)食管三个狭窄的位置、高度及距上颌切牙的距离 狭 窄 所 在 位 置 高 度 距上颌切牙的距离 第一个狭窄 与咽交界处 CV6下缘 15cm 第二个狭窄 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TV4~5水平 25cm 第三个狭窄 穿膈肌食管裂孔处 TV10水平 40cm

四、胃 (一)位置 (二)形态和分部 1.形态 胃是消化管道最膨大的部分,有两口、两壁和两缘。两口是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连;出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两壁是前壁、后壁。两缘是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点称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2.分部 可分为四部,即贲门部、幽门部(幽门窦和幽门管)、胃底部和胃体部。

(三)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 1.粘膜 有众多皱襞 2.粘膜下层 3.肌层 较厚,有三层(内斜、中环、外纵) 4.外膜 浆膜(腹膜) (四)胃的功能 1.暂时贮存食物,成人胃的容量约1500 ml。 2.对食物进行初步处理(分泌胃液 化学性消化;胃壁肌收缩对食物进行搅拌和排空 物理性消化)。 3.参与神经—体液调节(如分泌胃泌素等),促使肠道为消化食物作好准备。

五、小肠 (一)分部及长度 十二指肠 长约25cm 空肠 长约3m(约占小肠全长2/5) 回肠 长约4m(约占小肠全长3/5) (二)小肠的形态 1.十二指肠 (1)起止 起于胃幽门,以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与空肠分界。 (2)分部 上部(其前2.5 cm称十二指肠球部) 降部(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及肝 胰腹壶开口) 水平部 升部

2.空、回肠的比较 空 肠 回 肠 长 度 占小肠全长的2/5 占小肠全长的3/5 位 置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粘膜及皱襞 空 肠 回 肠 长 度 占小肠全长的2/5 占小肠全长的3/5 位 置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粘膜及皱襞 高而密,偶有孤立淋巴滤泡 低而稀,有集合和孤立淋巴滤泡。 壁的 厚薄 较 厚 较 薄 血管弓的层次 1~2层 3~4层 血供情况 血供丰富色红 血供较差颜色浅淡 功 能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和吸收在此已近尾声。

六、大肠 大肠 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一)结肠与空、回肠的比较 小 肠 结 肠 位置 位于中央 位于周边,呈“?”形分布 管腔大小 小 大 表面形态 表面光滑 表面有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功 能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吸收水分; B、产生和吸收V-k; C、形成和暂时贮存粪便

(二)阑尾 1.长度及管径 一般长约6-8cm,管径约0.5-1.0cm。 2.位置 根部较固定,位于右髂窝,其体表投影为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即麦(McBurney)氏点。尾部可在根部周边任何部位,但以回肠下位和盲肠后位多见。

七、直肠 (一)位置 位于盆腔下部。 (二)形态 直肠骶曲 突向后,距肛门约7-9cm。 直肠会阴曲 突向前,距肛门约3-5cm。 (一)位置 位于盆腔下部。 (二)形态 直肠骶曲 突向后,距肛门约7-9cm。 直肠会阴曲 突向前,距肛门约3-5cm。 直肠横襞 一般有三个,中间一个较为恒定,距肛门约7cm,常用作肛门指检的标志。

八、肛管 (一)位置 上端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下端终于肛门,长约3-4cm。 (二)内部形态 肛管内面上段有6-8条纵行粘膜皱襞,称肛柱。相邻两肛柱下端有呈半月形粘膜皱襞的肛瓣相连,肛瓣与相邻两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陷窝称肛窦。 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其下方有宽约1cm的光滑环形区称痔环或肛梳。在痔环下缘有一不明显的环形白线,它相当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临床上肛门指检时,可触知此处有一环行浅沟。

肛管齿状线以上、以下结构的比较 齿 状 线 以 上 齿状线以下 复盖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个体发生 来源于内胚层 来源于外胚层 动脉来源 直肠上、下动脉 肛 门 动 脉 静脉回流 直肠上V至肠系膜下V 肛门V至髂内V 淋巴引流 肠系膜下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神经管理 内 脏 神 经 躯 体 神 经 (病理状态)痔疮 内痔(易出血但疼痛不明显) 外痔(不易出血但疼痛明显)

九、肝脏 (一)位置 1.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位于左季肋区。 2.体表投影 上界 与膈穹窿一致,右侧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左侧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隙。 下界 不超出肋弓,剑突下可扪及(不超过3cm)

(二)形态 1.两面 (1)膈面 膨隆,以镰状韧带分左、右两叶。 (2)脏面 平坦,以“H”形沟分左、右、方和尾状叶;沟内的结构安排:①左纵沟的前部 有肝圆韧带(脐静脉的遗迹);②左纵沟的后部 有静脉韧带(静脉导管的遗迹);③右纵沟的前部 称为“胆囊窝”,容纳胆囊;④右纵沟的后部(第二肝门) 称为“腔静脉窝”,有下腔静脉通过;⑤横沟(第一肝门) 左前方有左、右肝动脉进入。右前方有左、右肝管走出。后方有门静脉进入。进出肝门的肝管、肝门静脉、肝动脉、神经和淋巴管道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肝蒂。 2.两缘 (1)前缘 薄而锐利,有胆囊切迹和脐静脉切迹。 (2)后缘 钝圆。

胆囊三角(Calot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行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区域。 (三)分叶和分段 从肝脏外科手术观点出发,目前多采用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的分区法。格里申氏系统由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三者在肝内分支被Glisson囊(纤维结缔组织囊)包裹而组成,它们在肝内的分支及分布大体一致,其中以门静脉的管径较粗,且较恒定,故一般用门静脉的分布作为肝内分叶、分段的基础,将肝分为:左、右两半肝,五个肝叶,八个肝段。

(四)肝外胆道及胆汁的流向 1.肝外胆道的组成 由胆囊和输胆管道(肝左、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组成。胆囊容量约40-60ml,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囊分底、体、颈和管四部分,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的交点处。 2.胆汁的流向 肝左、右管 肝总管 胆 总 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排入十二指肠 未进食时 肝胰壶腹 胆囊 胆囊管 进食时

十、胰 (一)位置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体,紧贴腹后壁,为腹膜外位器官。 (二)分部 分为头(含钩突)、颈、体和尾四部。

1.外分泌 可分泌与三大物质有关的消化酶(元)。 2.内分泌 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四)胆汁及胰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三)胰的功能 1.外分泌 可分泌与三大物质有关的消化酶(元)。 2.内分泌 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四)胆汁及胰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肝左管 未进食时 肝细胞产生胆汁→毛细胆管─→ →肝总管 胆囊管←─→胆囊(贮存)       肝右管 进食时 胆 总 管           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胰管 →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