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3.0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當我已老 謹以此文獻給像我一樣流浪在外的子女們.
Advertisements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14日-2015年12月20日 缩略版.
大洋洲.
指導老師:羅夏美 組別:第四組 組員: 車輛二甲 蔡中銘 車輛三甲 莊鵬彥 國企二甲 陳于甄 國企二甲 詹雯晴 資傳二乙 林怡芳
高雄縣網路電話建置經驗與規畫考量 溫桂誠 May 12,2009.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当代 国 际 关 系(案例6)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健康文明上网 深圳市铁路中学 初一(4)班 黄晓欣.
移动通信终端对于IPV6的需求 波导公司 王四清 2006-05-10.
IPv6—移动数据应用的未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下一代网络基础知识 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 2017/3/13.
华为- B 产品类型:CPE 建议零售价格:799元 上市时间: 2014年2月21日 目标人群:家庭用户,提供LTE上网的业务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网络问政”给九江新闻网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九江新闻网 高立东 --.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战 后 国 际 关 系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随机资料图标库 V1.0 资料开发部
社会工作概论 个案工作 课程培训 深圳电大 赖小乐.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运动控制部技术经理 李幼涵 高级工程师
(BPO、电销、客服) 海德森IPCC纯软件呼叫中心方案
Chapter 12 UMTS之All-IP網路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格物资讯开放ICON库 V1R1.
山凌云 CSTBOX使用和配置 山凌云
瑞斯康达—MSG1500 产品类型: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98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3月
第九章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 吴红海
核心网概述.
随机资料图标库 V1.0 资料开发部
四、3G核心网结构简介 3G网络结构 R99网络架构 R4网络结构.
UT斯达康3G核心网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网络信息安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从现在做起 彻底改变你自己 Sanjay Mirchandani EMC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
存储系统.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格物资讯开放ICON库 V0R2.
8.1 多媒体网络通信基础 8.2 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 8.3 流媒体技术
第4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实现方式.
厂商—型号 海尔-PAD002 外观设计 建议零售价格:2999元 上市时间:2011年3月 目标人群:有移动互联需求的商务人士
PaPaPa项目架构 By:Listen 我在这.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解决变化问题的自底向上 流程建模方法 严志民 徐玮.
HUAWEI—S7-301c 外观设计 建议零售价格:2899元 上市时间:2012年5 月15日
VisComposer 2019/4/17.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下一代网络营销探讨 —网络营销移动化问题思考
EC5373u-819 产品介绍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MIFI 建议零售价格:499元 上市时间:14 年 12 月12日
网关.
課稅負擔的歸屬.
第6章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华为— S7-201c 外观设计 S7-201c 建议零售价格:2588元 上市时间:2011年 10月 20 日
厂商—型号 产品类型:创新终端 产品名称:科大讯飞-晓译翻译机 建议零售价格:29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3月
华为—HUAWEI EC19 9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2年4月18日 目标人群:移动办公用户;其它有移动上网需求的用户
OpenStack vs CloudStack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二、Netmeeting技术的应用 1、概述
三网融合网络技术 第二十四讲 VOIP数据配置 主讲:罗晓东.
格物资讯ICON发布 V0R3.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單 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南投區域網路中心 主講人:陳家祿先生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软交换与IMS技术对比分析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3.09

软交换定义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软交换体系架构 业务层 控制层 承载层 接入层 PSTN PLMN SoftSwitch SoftSwitch 3G Access Policy Server MRS iOSS App Server IN 控制层 SoftSwitch SoftSwitch 承载层 分组核心网 3G Access IAD AMG UMG 接入层 Broadband Access SG TMG PSTN UMG PLMN 3

IMS定义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IMS 技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和媒体网关控制实体在功能上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和灵活。 IMS以其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集中的用户属性和接入无关等特性,一方面解决了目前软交换技术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用户移动性支持、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灵活的IP多媒体业务提供等;另一方面,由于其接入无关性,也使得IMS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基础。

IMS体系架构

程控交换、软交换、IMS技术演进关系 7号信令 链路模块 呼叫控制 Time Slot 交换矩阵 用户线 模块 中继线 模块 SCP VAS PSS/PES VAS 呼叫控制 SG SS IM-SSF CSCF/BGCF HSS Time Slot 交换矩阵 MGCF P-CSCF AGCF 用户线 模块 中继线 模块 AG TG IM-MGW

软交换将控制和承载分离 软交换SS实现了复杂的信令、路由、媒体控制等功能 媒体网关只需实现媒体编解码等所谓承载相关功能 传统TDM 软交换SS实现了复杂的信令、路由、媒体控制等功能 媒体网关只需实现媒体编解码等所谓承载相关功能 二者分离即控制和承载分离,其好处在于二者可以分布式组网,并可独立演进 软交换的业务以窄带电路域为主,可以认为是语音的IP化 分组核心网 软交换

IMS将业务和路由进一步分离 IMS进一步实现路由功能和业务处理分离 业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增加的 而路由功能即实现主叫方找到被叫方的功能是相对稳定的 所有电信类业务都需要实现路由功能,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传真、多媒体推送等业务 因此将二者进一步分离可加速新业务的引入,业务采用标准化、开放、松耦合的SIP接口,同时业务之间容易组合和相互调用 分组核心网 软交换 HSS SIP AS CSCF

IMS vs 软交换的共性 IMS和软交换实际上是NGN的两个版本,和软交换当年把控制和承载分离开类似,IMS不过把业务和控制进一步分离,相当于控制更加独立 可以说IMS就是更标准的软交换,简单说就是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思维搭建起来的一个类internet的网络,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丰富业务创新,上面承载的业务与internet中并无大的差别。 理论上说IMS能实现的业务,软交换都可以实现,只不过都是基于各厂家私有的协议和标准,如果软交换进一步标准化这些业务和接口,就和IMS没有什么区别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软交换的窄带域和IMS是PSTN向NGN演进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两者将长期共存。 软交换以提供话音为主,SIP业务为辅;IMS则以提供SIP业务和未来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为主。 IMS采用了端到端的SIP信令,智能化向业务和终端迁移。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协议分类 软交换 IMS 呼叫控制(信令)协议 SIGTRAN、H.323、SIP、SIP-T/I、BICC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MGCP、H248、MAGACO MGCP、H.248 用户数据操作协议 MAP Diameter

IMS vs 软交换的区别 IMS 和软交换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交换最初由固网通信界提出,是为完成TDM网络向IP网络的迁移,只能适用于固网;而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是为移动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而生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具有分布式、接入无关(由归属地进行逻辑控制)等特性,适用于移动网与固网的融合。 (2)IMS 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的使用媒体网关协议(MGCP)和H.248 协议。 (3)IMS相比软交换具有一定的Qos保障机制

结论 软交换与IMS对比分析: 1、标准成熟及商用情况:软交换优于IMS;

中国电科院对于国网下一代交换网技术体制研究的结论(2013.07) 初步的结论:公司交换网的技术演进,应统一技术体制后,进行试点建设,逐步推广和改造。综合分析业务需求、技术革新和产业链对设备的后续供应和维保的影响,IMS技术生命力会强于软交换,未来设备也更加成熟。 于 接口协议更标准 安全与QOS更有保障 建设成本更低

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