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社会阶层: 第九课 中国古代农民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民以食为天”、“仓廪(lin)实而知礼节” 农业——人类文明的摇 篮 我们生活的食物主要来源靠的是什么吗?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中国古代农业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 农业起源于什么呢? 对动植物的驯化
以农为本 农业是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黄河长江流域有全球最好的流域之一。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降水充足、气候温和。最适合发展农业.
一、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先北后南发展起来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秦始皇能吃上红薯 汉武帝喜欢吃面食,主要是粟 岳飞只吃小麦 苏东坡能吃占城稻 张居正能吃玉米,它的仆人着棉衣 商鞅穿着棉衣,耕地用牛耕 炎黄二帝可以穿麻丝棉制作的衣服 引进玉米的原因是没见过 李白每于耕地数量比汉武帝多
农作物的丰富与发展: 北方:粟、小麦 秦汉、隋唐 南方:水稻 两宋时期:占城稻(太湖流域为粮仓) 明清时期:引进了玉米、甘薯
占城稻(越南) 宋 玉米、番薯 秦汉以前 麻和丝 宋元以前 宋元时期 棉花 北方: 粟 小麦 南方: 水稻 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 明 麻和丝 宋元以前 做衣服的材料 宋元时期 棉花
古代衣服材料变化: 麻、丝 棉花(宋元以后) 知识窗: “五谷”:稻、麦、黍、稷、豆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五谷”和“六畜” 我国古代,粮食作物被统称为五谷。对于五谷,古书的记载也不完全相同,除黍、粟、小麦、大豆外,有的地区将稻归入五谷,也有的地区将麻籽归入五谷。这是我国地大物博、农作物品种丰富的反映。后来五谷之说渐成习俗,通常指“稻、麦、黍、稷、豆”。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2.“劳动工具”(包括畜力).春秋以前主要用青铜器,到战国时主要为铁器.而且很早人们就驯化动物作为劳动工具. 由上可见,对农业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1.品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劳动工具”(包括畜力).春秋以前主要用青铜器,到战国时主要为铁器.而且很早人们就驯化动物作为劳动工具. 3.气候条件 4.地形条件
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 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 主要措施有: 1、兴修水利:如修建都江堰、治理黄河等 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 主要措施有: 1、兴修水利:如修建都江堰、治理黄河等 2、轻徭薄赋,抑制土地兼并:如文景之治、张居正改革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多产粮食。增强国力,十分重视兴修水利,著名的工程有鸿沟、邗沟、都江堰和郑国渠等。
秦汉时期,又有一系列水利工程被建成。纵横交错的沟渠形成水利灌溉网,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有效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都 江 堰 公元前3世纪,秦国人李冰所建。
鱼嘴、飞沙堰 宝瓶口 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建都江堰
鸿沟左边是汉王城 右边是霸王城
有的王朝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治理黄河,预防水灾。 一些朝代的统治者,还实行轻徭薄赋和抑制豪强兼并土地的政策,使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
古代农业生产经验: 1、二十四节气: 对天文、气象、物候的总结,是我国独有的科技成果。 2、农学著作:贾思勰《齐民要术》
二十四节气来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gui)(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
我国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研究和发展。许多农谚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和总结的结果,是我国独有的科技成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反映季节变化的 立春、立夏、立冬、立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的 大暑、小暑、处暑 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情况的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的 惊蛰、清明 小满、芒种
1)去年花里逢君别-- 2)落花流水春去也-- 3)天冷莫要蒙头睡-- 5)中华崛起-- 6)彻底平反-- 春分 夏至 寒露 立夏 大雪 猜节气谜语
农书也是农业科技成果 农书 作者 主要内容 评价 《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 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耕作方法、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方法等。 中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政全书》 明朝: 徐光启 提倡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介绍了棉花甘薯种植技术和欧洲的水利技术 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
中国古代农业的成就: 1、农作物的驯化:粟、水稻、小麦、稷 2、农作物的引进:占城稻(越南、北宋) 玉米、甘薯、花生、烟草、甜菜、辣椒 番茄、马铃薯……(中美洲、明朝中后期) 3、农工具的创制和改进:犁、镰、铲…… 4、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 《农书》 王桢 (元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 5、水利工程:鸿沟、邗沟、都江堰、郑国渠 6、天文历法:农历、二十四节气
课堂练习 1、我国的农业是从_______和_______发展起来的,是一种_________的农业生产体系。
北魏贾思勰的_______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的生产经验。 ( ) A《农桑辑要》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秦汉以前,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B粟 C大豆 D玉米
中国经济中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 A秦汉时期 B唐朝 C宋代 D明朝
我国古代做衣服的主要材料是 ( ) A麻、棉 B麻、丝 C丝、棉 D棉、毛
中国古代农业成就 培育和引种的农作物品种 农具 水利工程 二十四节气 农学著作
一、农民的生活状况 1、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面朝黄土背朝天 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古代农民处境的诗句及民歌吗?
我国古代农民的特点
我国古代农民显著的特点: 聚族而居 安土重迁 古代农民流亡的原因有哪些? 说说看!
《三吏》《三别》《悯农》《卖炭翁》 《蚕妇》 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古代农民流亡原因: 1、天:天灾 2、官:政府的徭役 3、军:供给军队的物资 4、钱:高利贷 5、愚:经营不善
蝗灾
水灾
饥民
课堂练习: 中国古代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形式,是一种( )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农商经济
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农民该怎么办?
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三、古代农业科技成果
中国古代的农民——以农为本 1、农业发展的起源区域: 2、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 4、中国古代的农业成就: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精耕细作 以农为本
把有关系的两组内容连起来 我国独有的农业科技成就 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的经验 唐代农具 《齐民要术》 曲辕犁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