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秀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贫血 1 、概念 : 2 、常见病因 3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血液内科 罗冰 Mobile Tel: 贫 血 概 述. 红细胞数 Red blood cell count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最低值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溶血性贫血 ( Hemolytic Anemia HA )
小儿血液特点 与贫血.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贫血的实验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检验科 贺学姣.
( 第二章 血液学实验诊断 ) 第三节 贫血的实验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Anemia.
缺 铁 性 贫 血 (IDA)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陈茵.
上课了 请安静.
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 湘南学院 颜建辉.
血液系统疾病.
儿 科 学 (Pediatrics)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儿科教研室.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第五章 贫血概述.
第二章 贫血的概述.
贫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血液一般检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陶丽菊 副教授.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贫血总论(Anemia).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P563 第一章 总论 主讲 周毅.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AIHA(血管外溶血) 临床分型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HA) 孙汉英 学时数:2学时.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 孙汉英,郑 邈 学时数:1学时.
贫血概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樊 华.
贫 血 概 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 液 科 李 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第十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红细胞系统疾病 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 童金生.
贫 血(anemia) 南方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讲师 黄 芬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小儿贫血原因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小玲.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一)小儿造血特点: 1、分为胚胎期造血及生后造血。.
贫血概述.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plastic anemia, AA.
IDA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第十章 血液系统常见病 张峰琴.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 郑 宏.
第10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造血系统总论 及营养性贫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袁晓军
造血系统总论 营养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袁晓军
儿 科 学 (Pediatrics)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儿科教研室.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项目八 其它贫血检查.
贫血病人的护理.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贫 血 ANEMIA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贫血概述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秀菊

定义: 贫血: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以Hb最为可靠。 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用血红蛋白来代替红细胞容量。

诊断标准: Hb(g/L) RBC(1012/L) Hct 男: <120 <4.5 <0.42 男: <120 <4.5 <0.42 女: <110 <4.0 <0.37 孕妇:<100 <0.30 Hb、RBC和Hct的高低与血液稀释、浓缩状态有关

分类:一、 RBC形态分类 根据MCV、MCH、MCHC进行。 类 型 MCV(fl) MCH(pg) MCHC(%)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 32~35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6~32 32~35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6 <32

分类:一、 RBC形态分类 类 型 常 见 疾 病 大细胞性贫血 MA、MDS、肝脏病、溶 贫(Ret ) 类 型 常 见 疾 病 大细胞性贫血 MA、MDS、肝脏病、溶 贫(Ret ) 小细胞低色素 IDA、铁粒幼细胞贫血、珠 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再障、纯红再障、溶贫、 急性失血、髓病性贫血

分类:二、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AA、PRCA、CDA、 恶性血液病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基质细胞及 微环境受损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基质细胞及 微环境受损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T细胞杀伤、凋亡 RBC生成 造血调节异常: B细胞产抗体 调节因子异常:造血因子减少(EPO) 负调空增多(IFN、TNF ) 造血凋亡亢进:PNH、AA(T细胞介导) 造血物质缺乏(利用障碍):IDA、MA

分类:二、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 先天性(遗传性):RBC膜、酶及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RBC破坏 后天性(获得性):AIHA、PNH 急性失血:外伤、上消化道出血 RBC丢失 慢性失血:痔疮、月经

分类:三、根据骨髓增生情况 增生性贫血:IDA、溶贫、失血 骨髓增生情况: 增生不良性贫血:AA 可根据Ret判断:Ret代表骨髓红系的造血能力。

分类: 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起来判断 形态分类法对贫血的病因可提供线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对正常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无帮助。 发病机制分类对病因有所说明,但发病机制较复杂的疾病无法简单归于某类。

贫血程度判定: 贫血程度 Hb(G/L) 轻 度 90以上 中 度 60~90 重 度 30~60 极 重 度 30以下

影响贫血症状轻重的因素: 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液携氧减少;临床表现取决于: 1、贫 血 的 程 度:HB<80~90g/L时才出现症状。 2、贫血发生的速度:慢性贫血症状较轻; 急性贫血症状较重。 3、 血容量丢失的量:>20%,有症状表现为苍白 、心悸 和 BP下降。>50%表现为休克,此 时HB不一定很低。 4、年龄及代偿:老年人及骨髓代偿能力差者症状重。 5、活动程度及适应能力:活动量小适应能力强者症状轻。

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苍白:观察部位:结膜、口唇、甲床等;溶贫—苍黄、 再障—蜡黄、肾性贫血—浮肿、苍白。 1、皮肤黏膜苍白:观察部位:结膜、口唇、甲床等;溶贫—苍黄、 再障—蜡黄、肾性贫血—浮肿、苍白。 2、呼吸循环系统:心悸、气短于活动后加重,呼吸困难。脉压差 增大、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心电图改变。 3、神经肌肉系统:CNS:头痛、头晕、眼花、耳鸣、 失眠和记忆 力减退;肌肉组织缺氧导致乏力、易疲劳。 4、消 化 系 统:胃肠道黏膜缺氧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出现:纳 差、腹胀、腹泻、恶心、便秘等。 5、泌尿生殖系统:多尿、蛋白尿、低比重尿;月经紊乱、闭经、 性功能减退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HB、WBC、DC、Ret、PLT、 MCV、MCH、MCHC及细胞形态。 骨髓象:骨髓涂片和活检;观察有核细胞增生程 度、各系细胞比例、有无异常细胞和 特殊染色来综合判断。 发病机 溶血(Ham’s、Coombs),肝肾功能、 制检查: 血清铁、叶酸、VitB12 测定、血清蛋 白电泳等。

诊断: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 在诊断贫血时应查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诊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诊断: 先确定贫血是否存在并判断程度 查找病因并做鉴别诊断 怎样查找病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询问病史应注意: 1、有无发热、出血、黄疸、酱油尿及骨关节痛。 2、用药史(磺胺、解热镇痛药)、苯及放射物。 3、饮食习惯:偏食、嗜好及营养缺乏等。 4、女患者:月经史、生育史。 5、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

诊断: 体检注意: 1、皮肤黏膜苍白、黄染、出血点。 2、口角炎、舌乳头萎缩、指甲扁平、反甲等。 3、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关节畸形。 4、肛诊:痔疮、肛裂。 5、妇科检查:子宫肌瘤、宫体、卵巢癌。

治疗: 原则:祛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一、病因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 (一)、药物治疗: 1、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铁、叶酸、 VitB12;补足体内储备量。 2、雄激素:用于再障。 3、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AIHA)、ATG ALG、CSA(AAA、MDS)。 4、造血因子:EPO用于肾性贫血。

治疗: (二)、手术治疗 1、脾 切 除:凡发病与脾功能有关的血液病,经 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脾切除术。 遗传球、AIHA、脾亢、ITP等。 2、胸腺切除:纯红再障胸腺切除后有25%~50% 可缓解。

治疗: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AAA;MDS、海洋性贫血;可 用骨髓、外周血及脐带血。 二、支持治疗: 输 血;输压积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适应症:慢性贫血HB<60g/L;急性失血应先补充血容量 (快速输液)稳定血压,失血量<20% 血容量,只 输液;20~40%输液+输 血;>40%可加输全血。 止 血:根据出血原因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结: 贫血定义 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