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SARS 對亞洲觀光造成的衝擊 – 對觀光成長產生的危機 第十組 組員 : 游琇婷 余筱婕 李予瑄.
Advertisements

教師:林佩君. 什 麼 是 腸 病 毒 ?什 麼 是 腸 病 毒 ? 腸病毒是指病毒經由 引起感染 腸道.
肺炎. 定義 即肺部發炎或受到感染。 肺泡壁液體白血球 導致肺泡壁積聚液體及白血球,防礙肺部的正常 功能 病原體 鏈球菌葡萄球菌 細菌性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 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非典型肺炎: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非典型肺炎,又稱為「嚴重性呼吸系 統綜合症」 非典型肺炎,又稱為「嚴重性呼吸系 統綜合症」 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 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的微生物所引 致 的肺炎 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 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的微生物所引 致 的肺炎.
有什麼常見的疾 病呢 ? 課文 小測驗 傷風 流行性感冒 砂眼 頭癬 ( 皮膚病 ) 請按以下的圖形來看其特徵: 上一頁下一頁.
衛生習慣 - 正確洗手 主講人 : 葉蕙芯. 為什麼要洗手 用肥皀 (soap) 洗手,是最重要 的公共衛生防護。養成勤洗手的 習慣,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 病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
预防猪流感.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疾病管制局 +中西醫之見解及預防之道.
概 念 非典型性肺炎泛指细菌以外病原体所致肺炎,指一组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和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的肺炎。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即 時 看 板 生活小叮嚀~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more 國際旅遊資訊 more 日期:2011/8/5 國際沙門氏菌感染症概況
21世紀對人類生命最大的威脅 不再是癌症或是愛滋病 而是來自於肉眼 所看不到的 細菌 所造成的 瘟疫
香港常見的傳染病 4C 9 江淑芳.
禽流感防制 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整理\台中市忠明國小謝青屏 適用年級:低年級.
認識腸胃型感冒 諾羅病毒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1 緒 論 CHAPTER 第一節 照顧服務員名稱由來 第二節 照顧服務員的工作場所 第三節 護理成組簡介
SARS臨床通報病例定義 以下臨床病例定義是為了公共衛生的目的而設的 病例符合: 1、發燒(≧38°C) 並且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 (非典型肺炎) 2003/03/15,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發出緊急的旅遊健康警訊,指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稱為非典型肺炎)正透過飛機蔓延全球,威脅世界人類的健康,各國應共同找尋病因、治療病人並阻止其擴散。目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中國大陸、香港、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加拿大及台灣等地都有病例報告,全球已有150例疑似病例,已有9人死亡。
S A R 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黴漿菌(Mycoplasma) 披衣菌(Chlamydia) 放線菌(Actinomyces).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莊寶玉 護理長 民國92年3月25日.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莊寶玉 護理長 民國92年3月25日.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導團 講師 王瑞雪.
   傷風和感冒 製作: 基督教臻美社會服務機構.
認識H1N1新型流感 行政院衛生署 資料來源:本署疾病管制局 2009年5月1日.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胸腔一科 林裕清.
認識肺結核病 衛教員 黃幸珮護理師.
史達林 費雯麗 蕭邦 勞倫斯 肺結核及 咳嗽禮儀 莫札特 雪萊 濟慈 葛利格.
歐洲 北美洲 亞洲 非洲 中東 南美洲 大洋洲. 歐洲 北美洲 亞洲 非洲 中東 南美洲 大洋洲.
H1N1新型流感防疫須知 長庚紀念醫院彙編.
病 毒 性 肝 炎.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諾羅病毒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101年度與糖共舞 糖尿病系列課程 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萬華區衛生所) 關心您 糖尿病 與合併症 糖尿病飲食 端午節怎麼吃 美麗人生
腸病毒 介紹及防治方法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竹縣衛生局、東元綜合醫院關心您!!.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卫生与保健 3、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認識SARS 教育部 2003/04/10.
發燒了 台中市雙十國中 王淑卿 楊屘妹 曾惠姿 黃平屯.
DONNING & REMOV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for SARS
SARS 五年一班第一組 07吳昀澤 04陳浩宇 08林富斌.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腸病毒71型輕症及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疫情仍具威脅 國際重要疫情資訊 more 國際旅遊資訊 more
個人衛生宣導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肺炎.
流行性感冒預防疫苗的認知 及 非典型肺炎的預防 主講者:福德舊生會主席 歐耀佳醫生 日期:21/09/2003 地點:福德學校禮堂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 (非典型肺炎) 的認識和預防
常見的傳染病.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認識SARS 善心人士 2003/05/13.
認識肺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諾羅病毒(NOROVIRUS).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結核病防治組 疾病管制局 民國92年3月25日.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結核病防治組 疾病管制局 民國92年4月27日.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結核病防治組 疾病管制局 民國92年3月25日.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手部衛生 (Hand hygiene).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大雨過後易孳生病媒蚊,每週定期清除積水容器及廢棄容器 日期:2012/05/15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概況
H1N1新型流感(Swine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禽流感.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簡報內容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 結核病防治組 疾病管制局 民國92年3月26日.
人類可能在接觸感染的豬隻或身處受H1N1新型流感污染的環境之下感染H1N1新型流感後,由人傳人的方式引發流行
2019年度2-3月 全院性呼吸治療照護品質 呼吸治療科 黃靜芝 組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認識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民眾衛生教育教材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編輯

什麼是SARS?-事件緣起 2003年2月26日,越南河內的一位美國商人因非典型肺炎就醫,後來送香港治療後死亡。其後在香港、越南陸續出現非典型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案例 目前確認是經由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疾病特點為發生濔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較過去醫學所熟知,由病毒、細菌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來得嚴重,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暫時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大葉型肺炎(典型肺炎) 常見症狀:發燒、畏 寒、咳嗽帶痰、胸痛。 ‧檢驗:白血球上昇、 通常可在痰中找到致 病菌,胸部Ⅹ光呈大 葉型肺炎。  寒、咳嗽帶痰、胸痛。 ‧檢驗:白血球上昇、  通常可在痰中找到致  病菌,胸部Ⅹ光呈大  葉型肺炎。 ‧常見病原體:肺炎雙  球菌、嗜血桿菌、克  雷氏菌、部分厭氧菌  及革蘭氏陰性菌

間質浸潤型肺炎(非典型肺炎) 常見症狀:上呼吸道 感染症狀、乾咳、頭 痛、肌肉痛、發燒、 但較少胸痛及畏寒。 ‧檢驗:白血球微幅上  感染症狀、乾咳、頭  痛、肌肉痛、發燒、  但較少胸痛及畏寒。 ‧檢驗:白血球微幅上  昇、痰中通常找不到  致病菌,胸部Ⅹ光呈  間質性浸潤。 ‧常見病原體:肺黴漿  菌、退伍軍人症、濾  過性病毒等。

51歲女性,是某個案的太太,發病時間為2003年3月7日 會很快速的進展到呼吸窘迫症狀 51歲女性,是某個案的太太,發病時間為2003年3月7日

冠狀病毒簡介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病毒外圍帶有冠狀的邊飾,所以用「冠狀病毒」命名 1965年,Tyrrell 及Bynoe首次培養出一種形狀特殊的病毒,也就是SARS出現前已知的傳統冠狀病毒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病毒外圍帶有冠狀的邊飾,所以用「冠狀病毒」命名

WHO病例集中區(Affected Area)2003/5/1 WHO 更定 國家 地區 加拿大 多倫多 新加坡 中國 北京、廣東、香港特別行政區、內蒙古、山西、天津 蒙古 烏蘭巴托市 中華民國 台灣 病例集中地區(affected area)係指在過去20天內曾報告當地有SARS疾病的傳播,以國家之行政區域為單位

台灣SARS疫情 可能125例 疑似213例 死亡13例(2003/05/07下午3點前衛生署) 疑似病例有213例,新增22例 可能病例有125例,新增 4例 死亡病例有 13例,新增 2例 疑似病例、可能病例和未確定病例達到791例 死亡病例中有9例與和平醫院有關 疑似和可能病例中的323例(近四成)與和平醫院有關,包括醫師、病患、護理人員、行政人員和病患家屬等

疑似病例(Suspect Case) 的定義Ⅰ 2003/5/1 WHO修訂 於2002年11月1日之後出現: 1.發高燒(>38℃)及 2.咳嗽或呼吸困難並在症狀出現前十天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暴露史: 與SARS之疑似或可能個案親密接觸(指曾照顧SARS個案,或與其共同居住、或曾經直接接觸其呼吸道分泌物及體液) *另需詢問與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及仁濟醫院之關聯性,若有亦視為有接觸史 曾到過〝最近有SARS地區性傳播的地區〞 居住於〝最近有SARS地區性傳播的地區〞 於2002年11月1日後因不明急性呼吸道疾病死亡,於其症狀發生前十日內有上項暴露史者

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的定義Ⅰ2003/5/1 WHO修訂 疑似病例具下列狀況之一者為可能病例: 經胸部X光攝影判定為肺炎,或有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經SARS冠狀病毒相關檢驗有一項或一項以上分析方法檢出陽性結果 SARS病毒PCR二次確認陽性、酵素免疫分析法或免疫螢光分析法測定血清抗體陽轉,或病毒分離培養陽性。 請參考WHO SARS實驗室診斷判讀建議 或個案死亡經屍體解剖出現未明原因引起之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變化者 若有其他診斷可完全解釋其疾病,即可排除該病例

世界各國已報告之疑似及可能病例的累計人數 國家 案例數 死亡數 局部感染 瑞士及義大利 9 無 加拿大 146 22 有 中國大陸 4560 219 新加坡 204 27 香港 1654 西班牙/愛爾蘭/法國 6 德國 8 台灣 125 11 泰國 7 2 無* 英國 美國 65 越南 63 5 總計 6903 495 更新日期:5/7/2003

為何會得病?

SARS冠狀病毒的來源與含量 來源 病毒含量 痰液、尿液、糞便、眼淚、血液 飛沫、手口、衣物、廁所、家具都可能為傳染媒介 分泌部位主要有八處,以支氣管肺泡沖洗液病毒量最大,其次是痰液 病毒含量 一口痰或1CC痰有一億隻,鼻咽分泌物1CC有十萬隻 一萬隻病毒就具有傳染力,足以讓人得病

SARS冠狀病毒的存活時間 SARS病毒在外界一般可存活24小時 SARS病毒可在腹瀉病患排泄物中存活達四天

什麼狀況下要擔心得了SARS? 在2002年11月1日後 1.曾到過最近有SARS地區性傳播的地區或 2.曾與SARS疑似或可能 個案有親密接觸者  - 曾照顧SARS個案  - 與其共同居住  - 曾經直接接觸其呼吸道分泌物及體液 有上述經歷後的10天內出現高燒(>38℃)以及一種以上的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症狀。       請儘速就醫!!!

萬一可能罹患了SARS怎麼辦? 疑似病例的處理方式Ⅰ ‧醫院會立即請個案戴上手術用口罩,再送往指定的檢查室或病房作進一步的診斷及必要的治療 ‧設法取得並記錄個案過去十天內之詳細臨床病史、旅遊史及接觸史,包括是否有接觸者發生急性呼吸道疾病 ‧安排胸部X光檢查及全套血液檢查 ‧如胸部X光檢查結果正常: 1.提供個案個人衛生建議,並要求個案在恢復健康前應留在家,避免至人群聚集的地方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2.個案出院時應提醒,若有呼吸道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 ‧如胸部X光檢查結果發現單側或兩側浸潤(不限間質性浸潤),請依照可能病例之處理原則辦理

萬一可能罹患了SARS怎麼辦? 可能病例的處理方式Ⅱ ‧採樣供實驗室檢驗,以排除其他已知非典型肺炎致病原: 1.咽喉或/及鼻咽拭子,並進行冷凝集素試驗(cold agglutinins,包括Weil-Felix reaction和Widal’s test) 2.血液檢體供培養及血清學試驗 3.尿液 4.支氣管肺泡洗出液 5.視狀況進行屍體解剖檢驗 ‧建議應每二天採集檢體1次,檢體檢驗必須在有適當阻絕設備(生物安全等級第三級)的實驗室操作 ‧若需要可經各國衛生主管機關轉送國際參考實驗室 ‧每二天追蹤全套血液檢查結果 ‧視臨床需求進行胸部X光檢查及進行治療

萬一可能罹患了SARS怎麼辦? 接觸者的處理方式Ⅲ ‧安撫其不安情緒 ‧記錄姓名及詳細接觸史 ‧建議接觸者當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時:  1.立即報告醫師及衛生單位  2.未經醫師同意,暫勿返回工作崗位  3.未經醫師同意,應避免至公共場所  4.儘量減少與親友的接觸

預防之道--一般民眾 儘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參加聚眾活動 保持室內環境通風 增強抵抗力:正常作息、飲食均衡、睡眠充足、適量運動 預防之道--一般民眾     儘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參加聚眾活動 保持室內環境通風 增強抵抗力:正常作息、飲食均衡、睡眠充足、適量運動 養成洗手好習慣 儘量避免出入醫院,不與疑似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觸 如非必要,儘量不要去SARS流行地區

預防之道--學校/幼稚園/幼兒中心 用過的玩具及桌椅須清洗 保持雙手清潔,用正確方法洗手 不共用毛巾 用肥皂(液)洗手,然後以用後即棄的紙巾抹乾 不共用毛巾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若雙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沾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

預防之道--醫護人員(檢傷) 負責檢傷分類的護士如發現有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的病人,應迅速將其轉移到獨立隔離的醫療照護空間,以降低在候診室傳播給其他病人的危險 疑似SARS的病例應穿戴一般外科用口罩或N95,直到排除為SARS為止 在照護SARS病人時,應使用防護措施,以避免飛沫、微粒、接觸傳染

民眾如何選購及正確使用口罩 一般環境中,民眾使用十幾元的外科用手術口罩或用兩層的活性碳口罩就夠了 布製口罩只有防塵效果,無法過濾病毒及緊密口鼻 選購口罩要注意尺寸、大小 戴口罩時要確實的將口鼻罩住,儘量不要有縫隙 口罩如果濕了就要換,而戴口罩前要先洗手 先戴布製口罩再外加N95會妨礙N95緊密包覆口鼻的功能,一點用都沒有

什麼人應戴一般外科口罩? 到醫院診所求診者 醫護人員 處理食物的工作人員 大眾交通工具服務人員 從疫區回來者 有呼吸道感染症狀者 照顧呼吸道感染病人者 曾與SARS可能或疑似病例有過密切接觸者,由最後接觸日起計算,至少10天內要戴上口罩 醫療廢棄物處理人員

什麼人應戴N95口罩? 照顧SARS病患之醫護人員 搬運、處理SARS病患之相關人員 處理SARS病患屍體之人員 一般民眾在街道、馬路上行走,不必戴口罩

如何正確的使用口罩 穿戴及摘除口罩前,都應將手洗淨 使用時應完全覆蓋口鼻 將鼻部的金屬部分壓成鼻形,防止漏氣 戴口罩後用力呼氣,空氣不可從口罩邊緣洩出 應注意避免灰塵弄髒、擠壓及密封不透氣,如出現下列現象,應予更換: 被血液或其他穢物弄污 出現口水或汗的異味或濕掉 破損 註:戴口罩只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方法之一,另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經常洗手

如何正確洗手? 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加入肥皂液,用手擦出泡沫 小心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手背、虎口位置,最少二十秒才沖水 完全擦凈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凈 用乾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以乾手機將雙手吹乾 雙手清洗妥當後,別再直接觸摸水龍頭,應以抹手巾包裹水龍頭,或在水龍頭上潑水沖洗乾凈,才把水龍頭關上

居家環境之消毒 消毒方法可比照使用一般市售漂白水(成分為次氯酸鈉,濃度約為5~6%),為最便宜且有效之消毒劑 若要消毒公共區域,漂白水與水比例為1:5 若為個人家庭環境之消毒比例為1:100 病患之嘔吐物或排泄物,以5%漂白水泡30分鐘後沖掉

居家隔離者 無症狀時應注意事項 量體溫:每天至少早晚各測一次,即2-3次/天 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尿液或糞便等體液後 周全防護措施: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掩口鼻 沾有咳嗽、鼻涕等個人分泌物的衛生紙,應先置入塑膠袋妥善密封,或利用馬桶沖掉後並洗手 若不得已需外出:需經衛生所人員同意且需配戴口罩並避免到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避免與家人共用食器、毛巾及床單:物品使用後應以肥皂及熱水清洗,才可再度使用

居家隔離者 發現症狀時應注意事項 應直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局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轉介中心聯繫:電話:0921123611, 33936184 台南市SARS專線電話為06-336-6366 與119聯繫 不可逕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就醫

居家隔離者所接觸到的對象 之應注意事項 並不是居家隔離的對象 不須隔離,親友可以正常上班、 上課或外出 社會大眾應以同理心看待居家隔離的親友,千萬不要恐慌或有排拒心理

公司人員量體溫預防SARS的規定 公家機關、民營企業對進入者量體溫 凡是舉辦超過100人、時間1小時以上的大型活動也應對參加者量體溫 醫院、診所、消防局人員建立體溫紀錄,衛生局將不定時抽查 一旦有人員出現體溫異常,立即由衛生局做相關處理

謝謝聽講 問題請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