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超然臺記
蘇軾的生平 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生於仁宗景祐三年(1037),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享年六十六,諡文忠。 嘉祐二年於禮部省試為歐陽脩擢置第二,後殿試與弟同時取得科名。同榜有曾鞏、程頤、張載、呂惠卿、曾布。 1057-1059母逝守喪,1066-1068父逝守喪。 1069神宗起用王安石,自此蘇軾一生與新學、新法密切相關。
蘇軾之生平 熙寧四年(1071),上書反對新政,六月為杭州通判。熙寧七年(1074)知密州,於次年作本文,且在此間變革詞為艷科的舊習,開豪放派詞風。 學術上詩、詞、文、書法、繪畫皆可觀。詩有蘇黃之稱,詞有蘇辛並稱。 蘇軾評文云: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横生。 歐陽脩有云:「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又云:「三十年後世上人更不道著我。」
題解: 文章融議論、記述、描寫為一體。 文章寫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因舊臺修建,由蘇轍命名,而蘇軾作記。 全文主旨,藉由修臺命名,闡發「遊於物外,無所往而不樂」的「超然」思維 。 寫作手法,擺落「臺」之細膩刻畫而集中闡明「超然」思維,並拈出「樂」為一篇樞紐 。 從蘇轍所作〈超然臺賦〉,可知乃取意自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說法。
文章結構 文分五段 首段提出「凡物皆有可觀」作為立論基礎,從而以「苟有可觀,皆有可樂」承接,拈出文章的骨幹→「樂」 。 次段從反面辯論以映襯、凸顯主題。 於前兩段虛論超然之理後,第三段改以實寫自身之處境與心態。 第四段,述登臺之所見與所感。 第五段由述所樂進而明命名之由。
補充資料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西林寺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參考資料 張高評主編《古文觀止鑑賞》,臺南:南一書局,2005年11月6版。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