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超然臺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對聯 P.K. 戰. 第一回合 行業對聯 看看投影片上的對聯, 適合為哪種行業代言? 綠橘黃橙奇香味; 山瓜海梨珍品鮮。 第一題 行業? 水果行.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十二課 吃冰的滋味. 第十二課 吃冰的滋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古蒙仁 回憶童年 時代吃冰 的生活環 境與趣味 先肯定夏日吃冰是人 生一大享受,再分段 記敘童年吃冰的各種 情況,以回應首段 ★題目含義:關於吃冰的滋味的主旨,古蒙仁曾 說:「吃冰的滋味已不單純是一種口感或味覺 ,而是對逝去的時光的一份嚮往和追求。它是.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語文課 教師:黃炳彰 《公寓生活記趣》. (1) 〈公寓生活記趣〉是誰寫的? (2) 「我欲乘風歸去」名句,是誰寫的? (3) 「毛骨悚然」是什麼意思? (4) 蟲「豸」注音為何? (5) 「嗒然」是什麼意思? (6) 「縋」是什麼意思? (7 「天井」是什麼意思? (8) 故事中的公寓位在哪一個城市?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選文說明 蘇軾一生仕途多舛,任官遷徙足跡遍十多個州 郡,甚至到西北邊隅與南海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 )等地。然而蘇軾以其儒、釋、道厚實的內蘊,坦 然面對坎坷的人生,從而淬鍊出超脫的心境,於濁 世之中,彷彿化作一朵超逸絕塵的清蓮,清白不染 。超然臺記便是一篇以「隨遇而安,遊於物外」為 主旨,再融入因任自然的老、莊思想,來抒發困窮.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蒙娜麗莎的微笑 年級:三年級 時間: 老師:賴怡臻. 你心目中全世界最知名的畫作為何? 85.5 %民眾都選他.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詞 選. 關於詞 關於詞 起源承襲樂府,受外來新樂影響,改變唐詩的新文體 別稱詩餘、樂府、曲子詞、長短句、倚聲 體制 1. 依字數分:小令 (58 字以下 ) 、中調 (59-90 字 ) 、長調 (91 字以上 ) 2. 詞牌,像現代歌譜,與內容無關。詞牌下小字為題目,才與內容有關。 格律 1.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課 第 十. 一蘇洵,程氏,蘇轍,朝雲 十年生死兩茫茫,自難忘 不合時宜 二 歐陽脩 朕今日為子孫得到兩名宰相 河東獅子吼.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中三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七 現代詩 + 古代漢語(二)︰詩、詞、曲.
主題:超然臺記 指導:賴慧玲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一年級—第四組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東坡之文 東坡之詩 東坡之詞 東坡書法 東坡之畫
课件制作:郝玥.
蘇東坡(蘇軾) ( - ).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石钟山记 苏轼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作文 胡鎮昇.
第五課 詞選 浪淘沙  李煜 水調歌頭 蘇軾 一翦梅  李清照 .
八年级下册 感受大自然之美.
詞選— 相見歡‧水調歌頭‧一剪梅 游麗芳老師製作.
花中有詩,詩中有你。 吟詩作對,心境相隨。 絲絲入扣,醉入心扉 │ 糸甘菊.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文學欣賞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餐旅四甲 4A0M0057 何德娟 4A0M0082 周慧卿 4A0M0081 陳怡婷 車輛二乙 4A 郭蘇慶
Welcome.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Members : 张姣,韩丹娜,潘欣, 董晓雪,黄梓丹,刘佳芸.
祝我最親爱的朋友 中秋節快樂.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高雄醫學大學通識人文課程 蘇東坡的文學與文化—數位設計成果
[宋]蘇軾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中秋吟詩賞月.
HTML – 超連結與圖片 資訊教育.
EBSCO MasterFile 電子雜誌資料庫基本檢索使用教學
詞選考題.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EBSCOhost EconLit with Full Text.
畢達哥拉斯 與 畢氏定理.
题材来源于园明园第12届荷花节,时间为二00七年六月下旬至八月下旬,历时两个月。 摄影 制作:费润升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中秋吟詩賞月.
中國語文科 認識文學體裁 詞.
小四文學單元 「小小說詩人」.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Netman ( ) 橫看成峰側成嶺 - 淺談 Linux 面面觀 Netman ( )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進階UI元件:ListView元件以及複選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記承天夜遊-作者介紹 國文第三冊第九課 教學者:彰安國中 王瑋莉.
歐陽脩.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教育類相關資料庫.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蘇軾 超然臺記

蘇軾的生平 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生於仁宗景祐三年(1037),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享年六十六,諡文忠。 嘉祐二年於禮部省試為歐陽脩擢置第二,後殿試與弟同時取得科名。同榜有曾鞏、程頤、張載、呂惠卿、曾布。 1057-1059母逝守喪,1066-1068父逝守喪。 1069神宗起用王安石,自此蘇軾一生與新學、新法密切相關。

蘇軾之生平 熙寧四年(1071),上書反對新政,六月為杭州通判。熙寧七年(1074)知密州,於次年作本文,且在此間變革詞為艷科的舊習,開豪放派詞風。 學術上詩、詞、文、書法、繪畫皆可觀。詩有蘇黃之稱,詞有蘇辛並稱。 蘇軾評文云: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横生。 歐陽脩有云:「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又云:「三十年後世上人更不道著我。」

題解: 文章融議論、記述、描寫為一體。 文章寫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因舊臺修建,由蘇轍命名,而蘇軾作記。 全文主旨,藉由修臺命名,闡發「遊於物外,無所往而不樂」的「超然」思維 。 寫作手法,擺落「臺」之細膩刻畫而集中闡明「超然」思維,並拈出「樂」為一篇樞紐 。 從蘇轍所作〈超然臺賦〉,可知乃取意自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說法。

文章結構 文分五段 首段提出「凡物皆有可觀」作為立論基礎,從而以「苟有可觀,皆有可樂」承接,拈出文章的骨幹→「樂」 。 次段從反面辯論以映襯、凸顯主題。 於前兩段虛論超然之理後,第三段改以實寫自身之處境與心態。 第四段,述登臺之所見與所感。 第五段由述所樂進而明命名之由。

補充資料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西林寺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參考資料 張高評主編《古文觀止鑑賞》,臺南:南一書局,2005年11月6版。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