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問世 授課教師:吳耿昇
法國盧米埃兄弟 法國盧米埃兄弟的生平 他們的父親克勞德‧盧米埃開設並經營照相館,在看到愛迪生的電影放映機後,對兩兄弟提出或可發展出電影系統的構想。 新的活動電影機比起愛迪生的活動影片視鏡,不僅具備攝影、沖印及放映的功能,在操作功能上更為完備,機身的體積與重量也更為輕巧。
法國盧米埃兄弟 1904 年,他們研發出彩色底片-奧托克羅,到了1907 年,盧米埃兄弟開始進行大量的彩色底片製造與銷售,之後創下了年產銷將近2 百萬張的記錄。
現代電影的原型 1895 年12 月28 日,盧米埃兄弟將拍攝的多部短片電影於法國巴黎卡普辛大道上的咖啡廳放映,藉由投影機將影片投射到大型的白色布幕上。。此一公開的眾人觀賞活動與收費情形,被視為現代電影的原型。 《工人下班》是當日最先播放的影片,因此該片成為電影史上第1部放映的電影。
盧米埃兄弟的電影作品與成就 兩人最主要的成就在於電影技術發展與影片作品。 電影技術的發展 以35 釐米的底片拍攝,並將影片播放速度訂定在每秒16 格,這樣的速率成為早期電影中,國際間標準的影片播放平均速度。 彩色底片奧托克羅姆的發明,其顏色飽和,影像清晰,也由於價格低廉,促使彩色底片的風行,間接促進了影像的大眾化。
盧米埃兄弟的電影作品與成就 影片作品 勞動的身影和工作的生活場景:這樣的生活紀實被視為紀錄片,並被視為電影攝影寫實傾向的先驅。 家庭生活情趣的紀錄:以個人熟悉的家庭成員與生活為題材,雖是描寫生活,卻也是十九世紀末法國中產階級富裕生活的紀錄。 政治、文化、新聞實錄:透過不同的拍攝角度,記錄下各種事件與活動的內容。 自然風光和街頭實景的拍攝:透過不同的攝影機位擺置,移動的攝影方式,擷取不同戶外空間中的生活實景。
盧米埃兄弟的電影作品與成就 盧米埃兄弟的電影作品展現出電影具有創造的表現手法及敘事形式的可能性。 他們的電影作品中經常使用固定視點的單鏡頭拍攝,如:《火車進站》影片,《火車進站》的鏡頭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問題與討論 試敘述盧米埃兄弟的電影攝影機具有哪些特色? 試敘述盧米埃兄弟的電影作品具有哪些特色? 試簡要敘述盧米埃兄弟的電影成就與貢獻。
梅里葉、波特與葛里菲斯 喬治‧梅里葉:因盧米埃兄弟的活動電影機及電影作品引發極高的興趣,1896 年向英國發明家羅勃‧威廉‧保羅購買了一架放映機後,開始著手進行改裝,將放映機改裝為攝影機。 拍片初期,拍攝的內容大多以寫實的記錄日常生活活動為主。 梅里葉拍攝出400 多部影片,內容類型大致可區分為下列4 種類型:
喬治‧梅里葉 魔術片:主要用來試驗電影特效,如《貴婦失蹤》(停機、再拍)、《橡皮頭人》(移動攝影)、《多頭人》(遮蓋法)、《音樂狂》(多次曝光)等。 新聞片:參照真實事件,再現事件。如:《德雷福斯事件》22便是參照1896 年爆發的真實事件,再現當時牽涉軍隊、司法的誣告與偽造的政治醜聞。 神話故事片:這一類的影片大多改編自經典童話故事,如:《小紅帽》、《藍鬍子》、《仙屨奇緣》等。 科幻片:如:《月球之旅》、《海底兩萬里》、《征服北極》等。
延伸內容:雨果的冒險 《雨果的冒險》的主要核心就是介紹法國電影史上一位重要的實驗家與實踐者─喬治.梅里葉,介紹這位曠世奇才如何在風雲際會的年代,開發了電影的魔法空間,又如何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裡,被命運巨輪輾碎了所有的夢想與財富,更重要的是透過製作華麗的《雨果的冒險》,讓年輕影迷得能銜接電影史上已挳日漸泛黃蒼白的斷簡殘篇。
愛德溫‧波特與平行剪接 1896 年,方才跨足電影領域,並於1899 年加入愛迪生的工作團隊,在紐約工作室負責主持、操作相機及指導演員的工作,之後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製片。 波特最重要的電影作品:《火車大劫案》 在剪接的技巧上,首度運用跳接、平行剪接等技法來處理時空概念;突顯出戶外拍攝的運動效果與環境特徵而成為電影史上的創舉之一。
延伸內容:何謂跳接? 跳接(Jump cut),在一場戲中,這種切換會讓人以為有一段時間被拿掉--在敘事上令時間大幅躍進,或暗示省略不重要的事,跳接都相當管用。
延伸內容:何謂平行剪接? 電影事件或動作,不一定要在一個段落裡完全交待完畢,才能開始交代另一個事件或動作。他們可以交替的呈現,分別的進行,各自有各自的發展路徑,卻又可以彼此關連,觀眾並不會因此感到困惑不解,並且利用鏡頭,罷不同的細微階段連接起來,給觀眾感覺彷彿是看見單一的連續性故事。
愛德溫‧波特 《火車大劫案》之後,波特繼續進行各種電影新技術的試驗。如:《竊盜癖》片中運用了敘事方法中的平行對應原則,對照兩位婦人行竊時被逮的情形;《乳酪惡魔的夢想》參照溫莎‧麥凱(Winsor McCay)的同名漫畫改編拍攝而成,熟練地使用以影像作為電影傳達的重要基本模式。
愛德溫‧波特 波特雖然尚未能夠準確運用鏡頭的交錯剪接,但他採用溶接的手法來連接鏡頭,開啟往後影片拍攝的重要手法之一。
延伸內容:何謂溶接(Dissolve)? 最少有兩個動作,兩個不同的 情節;甚至在同一時間、地點及情節中,由於新主題的出現也可以採用溶接的手法。 Diss.大部分用在轉接畫面,如果兩個畫面直接cut接會有突兀感,中間用別的畫面又會破壞連續性時,用Diss.可以作為緩衝,又不致使畫面情緒的運貫性被破壞。 過多的Diss.會使整段畫面節奏鬆軟。
葛里菲斯與敘事手法 1908 年加入了美國投影傳記公司(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 1908 到1913 年期間,葛里菲斯產出近百部的作品,這些作品共同的特色在於15 到30 分鐘長的影片中鋪陳複雜、交錯的敘事線。 葛里菲斯最重要的兩部作品為:《國家的誕生》和《忍無可忍》。
國家的誕生 此為葛里菲斯建立電影鏡頭敘事語法的經典之作。 片中,葛里菲斯大量運用剪接技法,建立順暢而感人的情節,並將佈景、表演、燈光等各元素緊密結合,讓鏡頭成為營造氣氛與情境的重要利器之外,也藉由鏡頭的推近或拉遠,建立鏡頭的律動感,這經典的鏡頭語法被稱之為:「攝影遠近透視法」。
國家的誕生 由4 個故事所組成。葛里菲斯將這4 個不同的時空段落,透過交互剪接的方式,讓這4 個故事交替出現,把4 個發生在不同地點的鏡頭接連在一起,暗示它們乃同時發生,或藉以作出對比,甚至來重組時空的關係。 葛里菲斯提出了完整的電影鏡頭語法,並形成特殊的電影敘事語言,攝影遠近透視法的鏡頭處理,豐富了電影的表現力由於他在電影上的成就與貢獻,且影響深遠,而被後人尊奉為「電影之父」。
問題與討論 試敘述梅里葉的舞台經驗,如何影響他在電影上的表現? 試敘述波特的敘事手法為何? 試敘述葛里菲斯對電影的貢獻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