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 管惠萍
1、表达个人观点时
2、生活方式
3、准时
4、人际关系
5、排队
6、自我
7、公共场合谈话
8、处理问题方式
9、老人的晚年生活
10、领导
11、孩子
12、对待流行与时尚
13、一日三餐
14、旅游
15. 星期日街景
常见的冲突表现 人际距离和隐私 时间的计划性和随意性 严谨死板与灵活妥协 人情与事理的关系(相分与相和) 客套礼仪的冲突
文化震撼 (文化休克》 一个人跨入陌生文化时体验到的一系列异常感受。因在陌生环境中经历的一切偏离了自己在母文化环境成长中所掌握的经验和规则,无法应对现实,启动心理警号,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
文化震撼 (文化休克》 内在的体验 - 压力与无力 - 丧失感 - 被排斥 - 迷茫混乱和没有方向 - 挫折感 - 无助和焦虑。
文化震撼的表达症状 思乡病, 对母文化的依恋 无聊和空虚, 精神世界的真空状态 孤独与封闭。找不到归属认同,躲开 不适应场合 无聊和空虚, 精神世界的真空状态 孤独与封闭。找不到归属认同,躲开 不适应场合 心理和生活混乱无序, 失去目标和方向 过于敏感, 易激动
文化震撼的表达症状 自以为是, 爱审判自已看不惯的一切 强烈而过分地母体文化认同, 出现爱国情结甚至可能是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 拒绝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和接纳 偏狭, 不宽容, 没耐心 婚姻冲突, 家庭矛盾
文化震撼的表达症状 - 抑郁情绪可能导致抑郁症,人格能力退化,精神分裂或偏执妄想型精神病, 甚至自杀意念 - 成见, 偏见。用有色眼镜去看异国文化 - 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丧失 - 身体不适,睡眠不安,头痛,压抑, 不 安,烦躁,沮丧,焦虑 - 抑郁情绪可能导致抑郁症,人格能力退化,精神分裂或偏执妄想型精神病, 甚至自杀意念
需备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充分的语言和信息准备,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行为方式的理解非常重要 面对各种问题的心理对应准备
需备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基本个性前提 健康的自我评价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客观公正的评估现实环境,自我经历和目前处境 对适应中遇到的问题和压力能理智而现实的处理和驾驭
需备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对异国文化敞开的心态,对异族人的信任 暂时“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 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健康互动 努力学好外语和适当有效的交流方式
文化震撼对个人的冲击与影响 危险 多种压力和丧失的体验可能导致人格退化和身心疾病 危险 多种压力和丧失的体验可能导致人格退化和身心疾病 机会 新的经验和生活挑战会丰富内在阅历,学到和掌握新的能力,重新评价和发现自己,激发潜力,成为个人的成熟和发展契机
文化适应的三个阶段( U型曲线) 1. 兴奋与好奇阶段 2. 冲突与危机阶段 (休克期) 3. 逐步适应或因适应障碍而 中断居留
常见的异文化适应类型 跨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 心理适应 社会文化适应
异文化适应类型 A 对母文化的强烈认同与心理适应相关。保持在母文化中形成的价值观,认知和行为方式,在封闭和不变态度可以保持内心世界和情绪的稳定,但不易在异文化中得到发展
异文化适应类型 B 对当地社会文化的认同和社会适应相联系。当事人与异文化的互动中,需在感知文化的差异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内在的认知和情感世界要经历冲击、否定和重新整合的动荡历程。会经历内在的改变,提升和发展。
异文化适应类型 1. 同化型 3. 边缘型 2. 对抗型 4. 整合型 文化整合包括两个维度 A 对母文化的认同 B 保持与异国的社会群体和文化的关系 1. 同化型 3. 边缘型 2. 对抗型 4. 整合型
对差异的宽容和对挫折的宽容 对压力的承受力 人际沟通与社交能力 同理心 没有偏见和成见 开放的心态与行动和行为的灵活 跨文化适应与发展中要具备和发展的素质 对差异的宽容和对挫折的宽容 对压力的承受力 人际沟通与社交能力 同理心 没有偏见和成见 开放的心态与行动和行为的灵活
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逻辑和分析 ,东方文化表现出直觉整体性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中国文化的人伦和等级体系。西方的个体自主 价值取向不同。中国文化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西方文化则崇尚个性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