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语言文化 ——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2班 许庆雄
莆田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城荔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 莆田又称荔城,顾名思义,莆田是荔枝的出产地,每年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在莆田市区到处可以见到红彤彤的荔枝哦!
莆仙方言 莆田话又称莆仙话,莆田方言,分布于莆田县、仙游县 、泉州泉港的部分地区,以莆田话为代表,属于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 莆田话即兴化方言,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为福建省十个汉语方言之一,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兴化方言俗称“莆仙话”。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遗存。
莆田方言同其他方言一样,有着地域的局限性,不利于交际、沟通,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汉语方言将逐步向普通话靠拢,地方方言的隔阂将逐步消除。 现在,除农村外,凡涉入社会的莆田人,无论是公务员、教师、学生或出门做工的青年,基本上都用普通话交流。在县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儿童,都能讲一口标准机时流利的普通话。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有的已超过老人和父母的水平,在小家庭中,常常可以听到孙子为公公或奶奶纠正语音,这是社会大熔炉对文化和语言的陶冶和提纯。那带有浓重莆田方言色彩的老一辈人的普通话,常常受到入学儿童的挑战。从仙游交际语言和变化,可以窥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现在介绍一下下莆田特有的一些小吃哈! 菜头饼(油葱饼) 红团 坝下扁食 煎包
兴化炒米粉 荔枝肉 莆田卤面 兴化煎粿
莆田松糕 兴化炒泗粉 芋泥
名胜古迹
仙游九鲤湖
宁海桥 无尘塔
无尘塔 宁海桥
南山广化寺 南少林寺
凤凰山 古谯楼
三清殿 黄金沙滩
湄洲妈祖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妈祖文化 妈祖,原名林默,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妈祖文化已经远传世界各地了!
湄洲妈祖祖庙和三教祖祠在全国、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九鲤湖风景区以湖、洞、瀑、石四奇称著,是“福建三绝”之一;距离市区5千米的大型古堰木兰坡,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化寺为福建省四大禅林和“十佳风景游览区”之一;玄妙观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观建筑群之一;有现已论证的南少林寺遗址,还有宋代的古谯楼及蔡襄墓、瓷窑古遗址及明代的抗倭名城莆禧城,梅妃故里等一大批古建筑遗址。。。。。。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莆仙戏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 剧堂 。 莆仙戏
莆田人一般过些传统的节日(农历):春节、 元宵节、 龙抬头节(二月初二也称头福)、 清明节、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 小年(十二月三十)。其中大家最重视的还属春节。 传统节日
介绍一下莆田人怎么过节? 一、扫巡 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 二、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 三、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 四、“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 五、除夕俗称:“做岁”,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 “,饮宴结束,大放鞭炮,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换上新衣裳,一般通宵不睡,俗称“守岁”。
六、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过寿,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多少有一定的讲究,但是现在有些细节被省略了。初四或初五,过大岁。 七、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直闹到天亮。
welcome to Pu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