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論學 (100上,康熙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7 的乘法口诀. 7 的乘法口诀 外海中心小学 林秀屏 七九 六十三 七二 十四 七四二十八 七七 四十九 七五 三十五 七六 四十二 七八 五十六 七一 得七 七三 二十一.
Advertisements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 、口答 ( 1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7 ,十位上是 6 , 这个数是( )。 ( 2 )一个数,百位上是 1 ,十位、个位上都 是 0 ,这个数是( )。 1 、读数: 43 、 55 、 67 、 100 、 91 2 、写数:五十二、八十九、四十、七十三、一百.
第十課 論語選 ( 一 ) 學而時習之 ( 二 ) 譬如為山 ( 三 ) 三人行. 第十課 論語選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孔子弟 子及再 傳弟子 ( 一 ) 從學習中得到喜悅與 快樂,並養成君子的風度 ( 二 ) 為學要持之以恆 ( 三 ) 人人皆可為我師 以語錄的 形式說明 學習和修 養的重要 ★補注: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701 閱讀心得報告 仁者的叮嚀 孔子說 報告人 : 張宇瑄 指導老師 : 黃國書.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師 有教無類 父母在不遠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欲速則不達. 《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 著作,它是 記載了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聖人的言行錄。 《論語》 《論語》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 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 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 现只有半部《论语》,所 以世有 “ 半部《论语》治天 下 ” 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 “ 四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论语》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看日历.
老师好! 同学们好! LDE: 2012.
論語 論仁 (100上,康熙版).
論語‧衛靈公篇 國一乙 s 楊毓芸.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十二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您知道勞工在何種情形下得自請退休嗎?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需在同一事業單位: 工作滿十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年 月 日.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論語第十七 陽貨篇 後學楊美華.
Kindergarten B Track Lesson Three Spring 2009 February 8th 2009.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Unit title: 嗨!Hi! Introducing yourself in Chinese
Q101 在701 SDX Linux上的標準安裝與使用程序v2
Diagnosis Breast ( tumor at 9 o'clock ),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Nuclear grade 3/3 第一題 第六碼 分化程度 key word 部 位 形 態 carcinoma Ans : C50.8 Ans.
小考 – School Subjects (Small) test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买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Shift Happens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DAII Talking about studying Chinese
Shǔ huā shēnɡ 数 花 生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Sān cūn yān jiǔ tái liù tíng.
一去二三里.
Shui 水 water.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In the School Zài Xué xiào lĭ
主講人:袁再明 (亞東醫院呼吸治療師) 2015/11/28
94學年度建國國小 英語字彙王比賽 四年級 — grade 4.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孔子的一生 許思詠 小五丙 (15)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因數與倍數.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問句 黃勇仁.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7的乘法口诀 新乡市凤泉区宝山路小学 孙继霞.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104年臺中市市長盃籃球錦標賽 國中男子組賽制表 預賽(21隊)(共21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論語 論學 (100上,康熙版)

(一) 子曰: 「性1相近也, 習相遠也。」 ――陽貨第十七.2 孔子說: 「人的本性相近, 但因習染而差別很大。」

(二) 子曰: 孔子說: 「由也, 「由啊, 女聞『六言六蔽』1矣乎?」 你聽過『六言六蔽』 嗎?」 對曰: 子路站起來回答說: 「未也。」 「居2! 吾語3女: 孔子說: 「由啊, 你聽過『六言六蔽』 嗎?」 子路站起來回答說: 「沒有。」 孔子接著說: 「坐下。我告訴你:

好仁不好學, 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學, 其蔽也蕩4;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5; 一個人只喜歡仁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受騙而反成愚昧; 只喜歡智而不肯好好學, 產生的蔽障,是逞聰明好高騖遠,反成放蕩; 只喜歡信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輕易信人,反成傷害;

好直不好學, 其蔽也絞6; 好勇不好學, 其蔽也亂; 好剛不好學, 其蔽也狂。」 只喜歡直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尖刻褊急; ――陽貨第十七.8 只喜歡直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尖刻褊急; 只喜歡勇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作亂闖禍; 只喜歡剛而不肯好好學,產生的蔽障,是狂妄自用。」

(三) 子曰: 孔子說: 「三軍人數雖多,也可以把他們的元帥俘擄過來; 「三軍 可奪帥1也; 匹夫 不可奪志2也。」 ──子罕第九.25 孔子說: 「三軍人數雖多,也可以把他們的元帥俘擄過來; 一個普通的百姓,誰也劫奪不了他堅定的意志。」

(四) 孔子說: 「天生聰明,不學而能的, 是最上等的人;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1, 上也; 一經學習就知道的, 是次一等的人; 經過困頓發憤苦學的, 是又次一等人; 困頓不通卻懶惰不學, 這種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1, 上也; 學而知之者, 次也; 困2而學之, 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 民斯為下矣3!」 ──季氏第十六.9

(五) 子曰: 孔子說: 「弟子1入則孝, 「弟子在家要孝順父母, 出則弟2; 出外要恭敬長上, 謹而信3, 行為謹慎,說話信實, 汎愛眾4 而親仁5;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6。」 ──學而第一.6 孔子說: 「弟子在家要孝順父母, 出外要恭敬長上, 行為謹慎,說話信實, 博愛大眾, 而且親近有仁德的人。 如此修行,還有多餘的精力, 便要去學習詩書禮樂等經典上的道藝。」

(六) 子夏曰: 子夏說:「用尊敬賢人的心來替代愛好美色的心, 「賢賢易色1, 事父母能竭其力, 侍奉父母能盡心力, 事君能致其身2, 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學而第一.7 子夏說:「用尊敬賢人的心來替代愛好美色的心, 侍奉父母能盡心力, 侍奉君上能獻身職守, 跟朋友交往, 講話信實。 這樣的人,雖然自謙說未嘗學習, 我認為他一定已經學習過了。」

(七) 孔子說: 子曰: 「單憑學習,不加思考, 終將迷惘無所得; 「學而不思 則罔1; 光是思索,不去學習,胡思亂想,那就危殆不安了。」 思而不學 則殆2。」 ──為政第二.15

我是用一個根本的大道,將所學的萬事萬物之理貫通起來的。」 子曰: 「賜也, 女以予為多學 而識1之者與?」 對曰:「然,非與?」 (八) 孔子說: 「賜啊, 你以為我是個博學而強記的人嗎?」 子貢回答說:「是的,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的, 我是用一個根本的大道,將所學的萬事萬物之理貫通起來的。」 子曰: 「賜也, 女以予為多學 而識1之者與?」 對曰:「然,非與?」 曰:「非也! 予一以貫之2。」 ──衛靈公第十五.2

(九) 孔子說:「由, 子曰:「由, 我教你知曉道理的方法吧! 誨女知之乎1! 知道的就說知道, 知之為知之, 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 這樣才是真知啊!」 子曰:「由, 誨女知之乎1!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2。」 ──為政第二.17

(十) 孔子在河川的岸上,看到滔滔不斷的流水,就指著說: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1! 「歲月,就好比這流水, 不分晝夜,一刻也不停的流動著。」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1! 不舍2晝夜。」 ──子罕第九.16

(十一) 子曰: 孔子說: 「後生可畏1, 「年輕人最可敬畏, 焉知來者 之不如今也2。 怎能知道後輩將來的成就不如現在的我呢? 四十、五十 而無聞3焉, 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第九.22 孔子說: 「年輕人最可敬畏, 怎能知道後輩將來的成就不如現在的我呢? 但是年輕人到了四十歲、五十歲時,還沒沒無聞, 沒有什麼成就,那麼就不值得敬畏了。」

(十二) 子曰: 孔子說: 「為學不可半途而廢, 「譬如為山, 這好比堆一座山, 未成一簣1; 只差一籠土而未完成, 止, 吾止也! 孔子說: 「為學不可半途而廢, 這好比堆一座山, 只差一籠土而未完成, 這時停下來,便前功盡棄, 這是我自己停下來的!

譬如平地2, 雖覆一簣3; 進,吾往也!」 ──子罕第九.18 學者必須自強不息, 如同填平窪地, 雖然只倒下一籠土, 但繼續往下倒,終究可以把窪地填平, 這是我自己努力不懈繼續往下倒的啊!」

(十三) 子曰: 孔子說: 「苗而 「稻苗長高後, 不秀1者, 不抽穗開花的, 有矣夫! 也會有的啊! 秀而 開了花 不實2者, 有矣夫!」 ──子罕第九.21 孔子說: 「稻苗長高後, 不抽穗開花的, 也會有的啊! 開了花 而不結實的, 也會有的啊!」

(十四) 冉求曰: 冉求說: 「非不說1 子之道, 「並不是不喜歡 老師的道, 力不足也。」 是因為我的能力不夠。」 子曰: 孔子說: 「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 今女畫2。」 ──雍也第六.10 冉求說: 「並不是不喜歡 老師的道, 是因為我的能力不夠。」 孔子說: 「能力不夠的人, 是做到一半而做不下去; 而你是自己畫定了界限,能做而不去做。」

(十五) 子曰: 孔子說: 「學 「求學問 如不及, 好像追逐什麼,生怕趕不上似的, 猶恐失之!」 得到了還怕失掉了它。」 ──泰伯第八.17 孔子說: 「求學問 好像追逐什麼,生怕趕不上似的, 得到了還怕失掉了它。」

(十六) 子曰: 孔子說: 「溫故 而知新, 「溫習從前所學的學問, 而且隨時追求新的知識道理, 就可以做老師了。」 可以為師矣。」 ──為政第二.11 孔子說: 「溫習從前所學的學問, 而且隨時追求新的知識道理, 就可以做老師了。」

(十七) 子夏說: 「每天去獲得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知識道理, 每月時時溫習,經時累月也不會忘掉平日學會的; 能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1, 月無忘其所能; 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張第十九.5 子夏說: 「每天去獲得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知識道理, 每月時時溫習,經時累月也不會忘掉平日學會的; 能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十八 子曰: 孔子說: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1? 「將已經學得的學問時時加以溫習,不是很喜悅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2, 不亦君子乎?」 ──學而第一.1 孔子說: 「將已經學得的學問時時加以溫習,不是很喜悅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來一起討論切磋,不是很快樂嗎? 別人不知道我的才學,我不生氣,不就是一位君子嗎?」

十九 子曰: 孔子說: 「對於學問, 「知之者1, 了解它的人, 不如好之者; 比不上愛好它的人; 好之者, 愛好它的人, 不如樂之者2。」 ──雍也第六.18 孔子說: 「對於學問, 了解它的人, 比不上愛好它的人; 愛好它的人, 又比不上研習有心得而樂此不倦的人。」

二十 子曰: 孔子說: 「吾十有五 而志於學1; 「我十五歲時, 便一心向學; 三十而立2; 到三十歲時, 便能明道守禮,在社會上立身行道; 四十而不惑; 孔子說: 「我十五歲時, 便一心向學; 到三十歲時, 便能明道守禮,在社會上立身行道; 到四十歲時,便能通達事理,沒有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3; 六十而耳順4;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5。」 到五十歲時,便能通曉事物的道理,懂得天命; ──為政第二.4 到五十歲時,便能通曉事物的道理,懂得天命; 到六十歲時,對所聽到的道理,都能馬上明白而不會覺得窒礙不通; 到七十歲時,便能隨心所欲,不會超越了法度規矩。」

二十一 子曰: 孔子說: 「志於道1, 「立志追求正道, 據於德2, 據守所得的德, 依於仁3, 不離開仁, 游於藝4。」 ──述而第七.6 孔子說: 「立志追求正道, 據守所得的德, 不離開仁, 游習在六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