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防災應變與演練規劃 李 文 正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企劃組副研究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阿里巴巴在致理」 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媒合說明會 報名宣導 跨境電子商務菁英人才養成班級宣導.  主要招募  大四、碩二、專五想參加實習之學生  具備特質  對跨境電子商務有興趣且配合意願高  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 對自己未來有著高度期許.
Advertisements

教育部 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防災校園建置及實驗專案計畫
地震防災應變宣導 不要慌亂!保持冷靜! 海佃國小學務處.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設計者:三民國小 徐博正 校長 江淑瑰老師、林妗鎂老師、徐明樺老師
題目: 防災避難演練 及腳本撰寫 主辦機關:教育部 承辦單位:教育部計畫推動辦公室 中區防災教育服務團 報告人:蔡佳洲.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雲林縣北港鎮東陽里防災地圖 恆生藥局 厚生大樓 諸元內科醫院 防災資訊 圖例 編號 行政區位圖 災害通報單位及人員
南投縣育英國小101年 防災計畫.
新北市秀峰國小 101學年度防災地震掩蔽演練 報告人: 學務主任 莊景峻.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68.0cm 84.1cm 59.4cm 14.0cm 56.0cm 66.0cm 41.0cm 9.0cm 主題圖 標題 防救災資訊 圖例.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節能減碳與防災教育 南投縣102年度防災教育宣講 講師:陳正亮 日期:民國102年3月15日 南投縣立平靜國民小學
國立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食品科學系 『防(避)震、消防、減災、救災』演習 103學年度第1學期(103/10/08)
校園複合式 防災應變與演練規劃 李 文 正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行政院 衛生署 桃園醫院 緊急應變、消防、避難.
編號 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簡易疏散避難圖 防 災 資 訊 寶斗中醫診所 北斗國小 李醫師診所 沈婦產科診所 北斗鎮衛生所
校園防災應變與演練規劃實務 以成功國小為例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唐雲明博士 吳鳳技術學院消防系主任 台中縣政府消防局長(1998~2003) 警察大學消防系主任兼研究所長
外角里 臺南市白河區外角里簡易疏散避難圖 庄內里 永安里 白河里 防 災 資 訊 表 白河商工 白河國小 白河區公所 災害通報單位(人員)
校園防災地圖繪製流程說明及要點 104年度區域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 教育服務推廣團計畫 南區防災教育服務團執行,北區與中區服務團協辦
新北市秀峰國小 102學年度防災避難掩護演練 報告人: 學務主任 莊景竣.
高雄市102年國家防災日全市性演練觀摩活動 學校實務經驗分享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坡地災害防救 報告人:花蓮縣溪口國小 黃啟瑞.
Google協作平台.
志工招募與募款帳號 國立嘉義特殊教育學校歡迎您.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小 104學年度第1學期 防災防震宣導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之撰寫方法、 技巧與注意事項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慈大附中國小部 106學年度複合式 防災演練宣導 107年04月19日.
東門國小地震避難應變參考程序 地震保命3步驟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921地震10週年紀念活動--中小學校園防災演練示範』專案説明資料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學生在教室或其他室內:(如圖書館、社團教室、福利社、餐廳等)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103學年度地震避難疏散演練集合點分配圖
資訊隱藏概論 (Introduction to Data Hiding)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校園防災地圖繪製流程說明及要點 104年度區域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 教育服務推廣團計畫 計畫主持人┤吳明淏副教授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基隆市建德國小防震防災演練人員疏散路線圖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2020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主講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楊能舒校長.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臺北市立古亭國民中學 101年度校園防災教育辦理實況簡報
84.1cm 標題 79.0cm 20.0cm 57.5cm 防災資訊 92.0cm 96.0cm 主題圖 118.9cm 79.0cm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地震時怎麼辦! 在家中~ 莫驚慌! 請做下面五件事:.
防災教育 活動設計發表 發表人:潮州國小 陳惠琳.
主題研究架構.
教育部103年度國家防災日 中州科技大學校園地震避難演練
教育部104年度國家防災日 中州科技大學校園地震避難演練
新北市三峽國小104學年 防災演練說明.
營運模式.
仁愛國小地震避難教學.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中正高中校園周邊危險示意圖 說明: 1.標示星號圖案 周邊,為校園 偏僻角落,放學或晚自習避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校園防災應變與演練規劃 李 文 正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企劃組副研究員

簡報大綱 壹、學校作業流程 貳、緊急應變組織之建置 參、家庭防災卡製作 肆、校園防災避難疏散地圖之製作 伍、避難疏散之時機及執行 陸、防災演練腳本撰寫重點說明及辦理方法 柒、諮詢服務

熟悉避難疏散時機及執行程序並編寫演練腳本 召開工作協調會議讓全校教職員工充分瞭解演練過程 壹、學校作業流程 活動以簡單、易行為原則,主要考慮學校自主之能力,而非校外救援力量,因而情節以(1)緊急避難疏散;(2)緊急安置通報;及(3)緊急救護為三大重點,演練學校若有餘力並徵得校外救災、治安、醫療等單位同意,才擴大至校外單位。 成立校園緊急應變組織 並熟悉編組分工 製作家庭防災卡並以學習單方式發送學生 製作校園地震緊急避難疏散地圖 熟悉避難疏散時機及執行程序並編寫演練腳本 召開工作協調會議讓全校教職員工充分瞭解演練過程 預演、演練及檢討 活動之作業流程如下:

貳、緊急應變組織之建置 應變組織[分50人(含)以上及49人(含)以下二種] 就減災預防階段而言,為避免學校行政體制過於複雜化,以原行政分組為作業單位,以各處室平時業務範圍及性質來負責各項減災工作。 在應變階段,則可依照教職員工人數分組(參照自衛消防編組作業),由校長(指揮官)統合指揮。 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職與分工職責 4

50人(含)以上應變組織 ※教職員工49人(含)以下之學校,減少編制安全防護組及緊急救護組。 指揮官 副指揮官(發言人) 搶救組 通報組 避難引導組 安全防護組 安全防護組 緊急救護組 緊急救護組 ※教職員工49人(含)以下之學校,減少編制安全防護組及緊急救護組。

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分工表[教職員工數50人(含)以上之範例] 編組及負責人員 負責工作 指揮官 校長 負責指揮、督導、協調。 依情況調動各組織間相互支援。 副指揮官(兼發言人) 教務主任或其他指定人選 負責統一對外發言。 通報中心受災情形、目前處置狀況等。 搶救組 學務處 技工/技佐 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 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 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 通報組 校安中心人員 通報縣市教育主管單位(教育局處)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已疏散人數、收容地點、災情等。 負責蒐集、評估、傳播和使用有關於災害、資源與狀況發展的資訊。 通報地方救災、治安、醫療等單位,並請求支援。 避難引導組 教務處 各班導師 平常擬定緊急疏散防災地圖(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 災時協助教職員工生緊急疏散及安置。 在疏散集合地點設置服務台,提供協助與諮詢。 協助避難至學校知民眾之應急所需。 安全防護組 總務處 警衛 協助發放生活物資、糧食及飲水。 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造冊、保管及分配。 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管制。 維護學校及避難收容場所之安全。 防救災設施操作。 緊急救護組 保健室 輔導室 設立急救站。 基本急救、重傷患就醫護送。 安撫及心理諮商。 平常急救常識宣導。 註:本表分組名稱、相關建議人選及工作職掌可依各校人事架構自行調整。

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分工[教職員工數49人(含)以下之範例] 編組及負責人員 負責工作 指揮官 校長 負責指揮、督導、協調。 依情況調動各組織間相互支援。 副指揮官(兼發言人) 教務主任或其他指定人選 負責統一對外發言。 通報中心受災情形、目前處置狀況等。 搶救組 學務處 保健室 輔導室 技工/技佐 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 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 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 設立急救站。 基本急救、重傷患就醫護送。 安撫及心理諮商。 平常急救常識宣導。 通報組 校安中心人員 通報縣市教育主管單位(教育局處)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已疏散人數、收容地點、災情等。 負責蒐集、評估、傳播和使用有關於災害、資源與狀況發展的資訊。 通報地方救災、治安醫療等單位。 避難引導組 總務處 教務處 各班導師 警衛 平常擬定緊急疏散防災地圖(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 災時協助教職員工生緊急疏散及安置。 在疏散集合地點設置服務台,提供協助與諮詢。 協助避難至學校知民眾之應急所需。 協助發放生活物資、糧食及飲水。 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造冊、保管及分配。 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管制。 維護學校及避難收容場所之安全。 防救災設施操作。 註:本表分組名稱、相關建議人選及工作職掌可依各校人事架構自行調整。

參、家庭防災卡製作 目的:註明個別家庭災時家庭團聚及聯絡的方式 說明: 大規模災害發生時,交通、通訊往往相當混亂且可能中斷,家庭成員的團聚,變得急迫卻又困難,學校若於開學之初,即將「家庭防災卡」以連絡單的方式,由學生攜回家,與家長共同填寫,每個家庭有自己個別的內容,平常攜帶於書包、鉛筆盒、身上等,若能貼(印)在家庭聯絡簿的底頁更佳,以便於災時家人團聚及聯絡。 觀之過去重大災害發生時,家人互相找尋不但困難,甚至增加了政府救災的負擔,便可瞭解「家庭防災卡」的重要性。

每個家庭有自己個別的內容,註明家人災時團聚及聯絡的方式。 註1:內政部消防署「1991急難通信平台」─提供固網、行動電話災時語音信箱,可即時撥接聽取災區親友留言訊息,疏導打入災區互報平安之話務,並分散民眾詢問關心之報案電話,使有限的通訊資源得以妥善運用。 註2:災民收容所(緊急安置所)的地址電話,可經由「縣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縣市消防局)中取得,若有困難,可先不填寫,但災中應留意政府的宣佈 。

緊急集合點:當災害發生時,家人緊急集合的地點 家庭防災卡(填寫說明) 緊急集合點:當災害發生時,家人緊急集合的地點 小規模災害(如公寓火災、小震災)時,家人會在住家外的適當地點(如家旁的小綠地)集合,但大規模災害時,可能連住家附近都不太安全或不易靠近,家人就必須在稍遠一點的社區外(如學校、公園)集合。 緊急聯絡人:當家人集合有困難(甚至遭遇災害時),家人知道可以向誰(親密的親戚好友)聯絡求助,但應事先安排好。 小災害時,同一城鎮(本地)的親友足以協助家人(聯絡、醫療照護、收容安置等),但大災害時,可能需要外地的親友過來幫忙。 每個家庭只要花一點時間,一起討論,有了共同的默契,萬一發生大災害,對家人一定有相當大的助益。 避免家人互尋的問題,變成救災單位的負擔,讓救災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肆、校園防災避難疏散地圖之製作 學校對教職員工生平時應加強防救災知識宣導,藉由校園自主性之應變演練,加強人員對於緊急避難、疏散、安撫、安置、救護的熟悉程度,做好準備,養成正確的防救災知識、態度、技能。 校園避難疏散地圖是為學校在緊急災害事件發生時,師生避難疏散方向之依據,從教室開始規劃,擴張至單棟建築物,再擴展至整個校園,避難疏散地圖應具備易懂、易操作等功能。 避難引導組每學年開學前,應擬定緊急疏散地圖(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並隨時檢視避難路線是否暢通,如有障礙物時應立即清除或修改路線,並公告周知教職員工生。 考量幼兒園及國小一~三年級學生,避難時屬較為弱勢之ㄧ環,因此於安排教室時,盡量將其教室安排於一樓或是較方便逃生之區位,使得學生能於災難發生時迅速避難。

地震災害 避難疏散路線及集合地點之規劃原則 疏散路線應盡量避開有潛在房屋倒壞的地方或穿越建築,集合地點應選擇操場、大面積空地為宜,若疏散路線過長或曲折,可先規劃教室旁之綠地、空地為第一疏散空間,再轉進至最終集合地點(操場、大面積空地)。 不同班級的疏散路線不可交織,若相互匯合,應考慮路線的寬度及容量。 疏散路線規劃可融入升旗時班級前進路線。 規劃急救站之設立地點,以鄰近最終集合地點及校門為宜。

建築內→建築外→第一疏散空間(若有必要)→最終集合地點 適用於人員在教室。 各棟建築物依照樓梯的座數,將教室做分組,依據學生依據教室位置所分配的樓梯位置方向進行避難。 教職員生等地震稍歇後,儘速避難到第一疏散空間,再轉進到最終集合地點。 建築外→最終集合地點 適用於人員在室外活動。 由上課中老師帶領或學生自行避難至最終集合地點。

教室緊急避難疏散地圖(範例) 講 台

15/64

臺北縣板橋市海山國民小學防災地圖

淹水災害 避難疏散路線及集合地點之規劃原則 避難疏散路線不能夠穿越溪流、溪溝,盡量利用現有道路。 不隨溪流向上或向下走,不經過危險路段、陡坡區。 避開有潛在倒壞的擋土牆、駁坎。 不同班級的疏散路線不可交織,若相互匯合,應考慮路線寬度及容量。 避難場所應選在對外交通方便,安全穩固之高層教室。

避難場所之空間需能容納全體師生之生活作息。 若學校被選為地方之淹水避難場所,則空間需能容納淹水潛勢區居民日常生活作息。 不能位於可能崩塌之潛在區,不能位在陡坡之下。 不能有孤立的腹地(不易與外界聯絡)與外界需有安全的通路規劃。 急救站之設立地點,以在避難場所內為宜。

伍、避難疏散之時機及執行 地震災害 時機:校長/(代理人)判斷需要進行緊急疏散避難時,判斷基準如下 幾乎所有人會感到驚嚇恐慌。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不穩,行動有些困難。 高處物品掉落,傢俱、書櫃明顯移位、搖晃或翻倒。 聽到「碰、碰」巨響,此代表部分建築物之磚牆或混凝土受擠壓破裂。 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牆、樑、柱開爆或明顯變形甚或倒塌(此情況下,教職員工生可自行啟動疏散避難,可不必待校長指示)。 等待強烈地震稍歇時,即儘速進行疏散避難(強烈搖晃當下,難以展開行動)。

依照指定疏散路線 到集合地點 緊急救護受傷人員 地震災害緊急避難疏散流程圖 就地作緊急避難 身體保護動作 地震發生 緊急避難或疏散? 校長或代理人判斷 否 恢復正常作息 但提高警覺 是 依照指定疏散路線 到集合地點 緊急救護受傷人員 協助、收尋失蹤 救護受傷人員 通報縣市教育局處 、教育部教安中心 及地方救災單位 安撫及清點人數 並上報指揮官(校長)

地震避難疏散參考程序 人們在地震時所面臨的境況非常複雜,過程充滿不確定性,正確的操作方式,不易細膩至「時序固定、細節固定」的標準,雖然如此,良好的參考程序在大部分的情境下仍具有相當的價值,尤其在緊急操作時有所依循,以在不慌不亂的情況下,因應災害的動態演變,做出最好的應變行動。 好的應變參考程序必須是 Simple and Easy,因大地震不會常常發生,若考慮太多情境,會變得很複雜,反而容易忘記、混淆,失去操作程序的意義。

補充說明:地震來時的情境很複雜,大致分類說明如下: 情境一:輕、中度搖晃,有一些擔心,有些人會問問左右 的人「是不是地震?」,也會抬頭看看吊燈等是 否搖晃,以確定地震已發生。 建議動作: 「躲在桌子底下或以低姿勢躲在沙發或床旁邊」 ,以避免被倒落物品砸到而受傷。 若屬土塊厝、磚造、老舊耐震性能不佳或因裝修 打掉過外牆、梁、柱的房子,則需採取避難疏散 行動。 說明: 此情況下,台灣的房子一般是不會倒塌的,通常 不需採取緊急避難疏散的逃離行動,但置於高處 又未固定的物品可能掉落,因此保護頭頸部避免 被掉落物品砸到為重點。

情境二:搖晃劇烈、站立不穩,行動困難,幾乎所有人會 感到驚嚇恐慌、高處物品掉落,傢俱、書櫃、 衣櫃移位、搖晃甚或翻倒。 建議動作: 建議當下「躲在桌子底下或以低姿勢躲在沙發 或床或梁柱旁邊」,但劇烈搖晃稍歇時,全樓 層均需儘速進行緊急避難疏散。 說明: 此情況下,在台灣良好設計、施工的房子或許有些受損,但仍不至於瞬間崩塌,但人被高處掉落、翻倒物品砸到而受傷的機會相當高,因此建議當下「躲在桌子底下或以低姿勢躲在沙發或床或梁柱旁邊」,但劇烈搖晃稍歇時,不管位於任一樓層均需進行緊急避難疏散。

若聽到「碰、碰」多聲巨響的情況下,建築物可能部分受損,牆、樑、柱可能開爆或明顯變形,嚴重者房子會倒塌,但也可能房子雖受損嚴重仍未倒塌,此種劇烈搖晃當下,一般人均失去行為能力,只能抓起座墊等輕軟物品或只用雙手保護頭頸部並縮起身體,保護自己,難以實際躲到桌子底下或旁邊或梁柱旁邊,但搖晃稍歇時,立即儘速進行避難疏散,因房子若未立即倒塌,在後續的餘震時,很可能倒塌。 請注意: 若不是大且堅固的桌子,就請躲在桌子旁邊(例如學校教室的桌子很小,進出不易,且學生很多,緊急避難需要比較多時間,躲在桌子旁邊,較易行動。)日本、台灣通常建議躲在堅固的桌子底下,為什麼?因為遇到中、大地震房子雖未倒塌,但被掉落物品、翻倒櫥櫃砸傷、壓傷的機率相當高,何況若真遇到超大地震導致房子瞬間倒塌,在錯位扭曲的建築空間中,且劇烈搖晃當下,也實在無法立即採取往外的避難行動。

避難疏散之執行 執行: 執行上可參考緊急避難疏散流程圖。 老師在引導避難時,應注意行動不便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給予必要之協助,例如請班上同學給予照顧。 切記要求學生不喧嘩、不推擠、建築內不跑步、建築外不急跑。 緊急救護組應急設立急救站,過程中有人員受傷,應迅速送至急救站進行急救。 疏散到最終集合地點後,應立即安撫學生情緒,並清點人數,上報指揮官/校長,如學生安危調查表所載。 先期緊急安頓學生,不可讓國小學生在震災後隨即自行離校。 引導、協助外援力量(警、消、醫療衛生等)展開收尋、救護失蹤、受傷之人員。 通報至縣市教育主管單位(教育局處)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校安中心),及地方救災、治安、醫療等單位。 聯絡家長,告知學生情況(傷亡學生優先),請求配合、協助。

學生安危調查表(範例) 班級 班級導師 學生安危情形 學生姓名 緊急聯絡人 聯絡電話 安全情況 備註 □受傷□死亡□失蹤□請假未到校   學生安危情形 學生姓名 緊急聯絡人 聯絡電話 安全情況 備註 □受傷□死亡□失蹤□請假未到校 班級人數 人 受傷 人 死亡 人 失蹤 人 請假未到校 人

921地震 受災者的現身說法 27/45

避難疏散之時機 淹水災害 時機:校長/(代理人)判斷需要進行緊急疏散避難時,判斷基準如下 中央氣象局持續發佈豪大雨特報,預估雨量已達過去淹水的紀錄。 地方災害應變中心或村里長要求進行疏散避難,若學校仍在上課中或有師生住校時,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疏散,若學校已停止上課,學生不在學校時,則應跟隨家人疏散。 註:中央氣象局網站 http://www.cwb.gov.tw/

淹水災害緊急避難疏散流程圖 水災發生或有發生之虞 緊急疏散避難? 校長或代理人判斷 否 維持正常作息 但提高警覺 是 依照指定疏散路線到 指定的避難場所 緊急救護受傷人員 安撫及清點人數,上報指揮官(校長) 通報縣市教育局處、教育部校安中心 、地方救災單位及家長 安撫及清點人數,上報指揮官(校長) 通報縣市教育局處、教育部校安中心 、地方救災單位及家長 災情擴大, 緊急疏散避難至校外安全地點? 校長或代理人判斷 維持校內避難 提高警覺 辦理學生返家事宜 引導師生至校外安全避難地點

避難疏散之執行 執行: 避免涉水,避開滾落石、泥濘滑坡、斷落電線。 儘量不要外出,尤其道路與側溝因積水而連成一片,難以辨認時,徒增危險。 老師在引導避難時,應注意行動不便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給予必要之協助,例如請班上同學給予照顧。 切記要求學生不喧嘩、不跑步、不推擠。 緊急救護組應設立急救站,有人員受傷應迅速送至急救站進行急救。 疏散到避難場所後,應立即安撫學生情緒,並清點人數,上報指揮官/校長,如學生安危調查表所載。 先期緊急安頓學生,不可讓國小學生在災後隨即自行離校。 引導、協助外援力量(警、消、醫療衛生等)展開收尋、救護失蹤、受傷之人員。 通報至縣市教育主管單位(教育局處)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校安中心),及地方救災、治安、醫療等單位。 聯絡家長,告知學生情況(傷亡學生優先),請求配合、協助。

陸、防災演練腳本撰寫重點說明及 辦理方法 學校演練程序(各校可自行參酌修正)總共分為演前準備階段、演練七個階段及演後檢討階段,各階段演練項目、演練時間及參與人員分述如下: 演前準備階段: 項目:召開演練工作協調會 時間:約半~一小時,在演練前七天內召開為宜。 參與人員:教職員工 第一階段:地震災害發生 演練項目:事故發生、察覺與就地避難、保護身體。 演練時間:2分鐘 參與人員:全校師生 第二階段:地震災情發生,逃生與避難引導 演練項目:進行逃生疏散和避難的演練 演練時間:10分鐘 參與人員:避難引導組、全校師生

第三階段:地震災情發佈、啟動學校應變組織 演練項目:發佈地震的災情、學校啟動緊急應變組織 演練時間:10分鐘 參與人員:指揮官、副指揮官(兼發言人)、搶救組、通報組、避難引導組、安全防護組及緊急救護組 第四階段:災害發生-緊急搜救與傷患救助 演練項目:設立急救站、作緊急搜救動作、醫療救護及運送。 參與人員:指揮官、副指揮官、安全防護組、緊急救護組、 (可能含校外之協助單位,如消防局、警察局及衛生局) 第五階段:災害發生-緊急滅火 演練項目:使用滅火器訓練。 演練時間:8分鐘 參與人員:指揮官、搶救組、(可能含消防局)

第六階段:避難疏散集合地點的開設與學生緊急安置(含家庭防災卡使用方式) 演練項目:開設避難疏散集合地點,學生的安撫、安置或家長領回 演練時間:10分鐘 參與人員:指揮官、副指揮官及避難引導組 第七階段:災情掌握與通報 演練項目:瞭解災情與向上通報 演練時間:5分鐘 參與人員:指揮官、副指揮官及通報組 演後檢討階段:演練後檢討與講評 項目:演練檢討與講評 時間:約半~一小時,在演練後七天內召開為宜。 參與人員:參與演練人員

災害應變演練必須以學校為主,其他單位如消防、警察、醫療為輔,也就是說,以學校所能掌握並能實施者為主要演練內容,學校必須積極主動,審慎考慮本身的能力及所需的支援,並與其他單位溝通協調,建立通報及支援管道。 演練計畫之擬定必須基於以下基本觀念: 研擬演練計畫之前,必須先有充分的「情境想定」,並以學校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為主,例如大規模地震後,應將小學生留校、安撫、建立名冊,等候家長接回,而非馬上讓小學生各自回家。 至少應包含緊急避難、救護、收容、安撫之細節操作。 必須明定各執行程序之權責編組及銜接介面。 必須確保所需的應變時所需的資源與人力。 台北縣海山國小 980522演練概況

柒、諮詢服務 為使各級學校辦理「校園防災演練」執行過程更加順遂,推動辦公室與防災教育服務團(目前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水土資源與防災科技研究中心擔任)分工合作,提供技術諮詢,以確保各校順利辦理。 諮詢內容包括:學校如何撰寫各校之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含城鄉、都會、特殊教育等類別)、如何建立緊急應變組織及分工、疏散避難路線如何規劃、演練腳本如何撰寫、演練重點及辦理方式…等。 諮詢方式包括:(1)實地到校輔導;(2)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進行諮詢與輔導。 上述資料均可至防災教育@數位平台(http://disaster.edu.tw/)獲得。

防災重於救災 教育取代教訓 防災教育@數位平台(http://disast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