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激發光(二之一) OLED的發光是屬於電激發光(electro- luminescence, EL),它曾經被譽為是一種可以產 生「冷光」的現象。 通常電激發光元件被區分為二類: 用週期表III−V元素(如ZnS)做成的薄膜式電激發光板 (thin-film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TFEL) 用無機的 n 和p型半導體製作的發光二極體(LED)
電激發光 (二之二) 這二種元件都發展得較早,多半已可應用在光電 及顯示的電子器材上,包括儀器面板、電子板、 廣告板。 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的鄧青雲博士(Ching W. Tang)及Steve VanSlyke發表以真空蒸鍍法製 成多層式結構的OLED元件,其低操作電壓與高亮 度的商業應用潛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從此開啟 OLED風起雲湧的時代。
各顯示技術應用的領域 韓國三星在2004年的IMID研討會上做的大膽預測有關顯示器尺寸與解析度的關係圖,其中應用項目包括中小面板的手機、PDA或筆記型電腦,大尺寸的如電視、監視器等。
顯示應用 顯示應用的多元化,除了利用硬質基板之外,可 撓曲式(flexible)有機發光二極體(FOLED) 也是目前歐、美、日等國先進的實驗室最熱門的 研究課題之一。 許多公司都曾提出這樣的概念: IBM 所發展的「可戴式電腦」(wearable computer) Olympus 鼓吹的「可穿式電視」(wearable TV monitor)-「Eye-Trek」 日本東北先鋒(Pioneer)所發表的穿著式可撓曲顯示 器 FOLED是OLED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歸屬也是其 獨特的應用(killer application)
有機與無機LED發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