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同济医院感染科 宁琴 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STD 的定义 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是 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 ( 包括阴交、 肛交、口交、接吻、触摸等)而传染的一组 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 “ 花柳病 ” 。性病 不仅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
Advertisements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Kaposi’s sarcoma ( 卡波济肉瘤 ) 谢喜秀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 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传染源 人 === 感染者(病人)、隐性和慢性感染者 动物 = 发病动物、带病毒动物 Man > 99% Animals
A11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eukaryotes 2 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真核生物表达调控与原核生物的不同: ( 1 )染色体结构不同; ( 2 )原核生物具有正调控和负调控并重的特点,真核 生物目前已知的主要是正调控; ( 3 )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相偶联的,真核生物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罗凤玲 克隆排除学说 ( clonal deletion ) – 胚胎期的免疫细胞存在着无数具有 不同反应特异性的细胞克隆 – 某一克隆在胚胎期与相应抗原接触 后,即被破坏清除或被抑制成为克 隆禁忌 – 该个体出生后再接触同一抗原产生, 即表现为对此抗原的无反应性.
目的要求 1 、掌握: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2 、熟悉: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 制、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肿瘤的免 疫学检验; 3 、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
第29章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第十七章 基因组学与医学 GENOMICS AND MEDICINE 刘新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黄芪多糖粉 ----控制细菌病毒复合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药物
自身免疫性肝炎实验模型中的T细胞、NKT细胞、NK细胞
复习 病毒的出没具有复杂性.
第二十一章 口腔癌与免疫 陈万涛 教授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刘立明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生物技术室
破舊立新(三) 人生召命的更新 使徒行傳廿六章19-23節.
慢性鼻竇炎病人趨化激素RANTES, Eotaxin與疾病嚴重度的相關性
肥胖發炎與糖尿病 國防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 謝博軒教授兼所長.
生物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第二節 病毒 引發食物中毒的病毒知識還相當缺乏,原因如下: 病毒為絕對寄生的個體。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世纪温疫和超级癌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也没有疫苗预防。
皮肤性病学总论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专题八 书面表达.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细胞因子(cytokine) 定义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或炎症反应中活化细胞产生的,能调节细胞活化、分化和增殖,诱导细胞发挥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蛋白质或糖蛋白。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激素、神经肽、酶等生理性细胞产物。
展开理想的翅膀 让梦想照进现实 Sidong Xiong, Ph.D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英国医生 Jenner 在 1796 年首创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十六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异常与疾病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poptosis and Related of Disease.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输血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和预防策略 广 州 血 液 中 心 付涌水.
Immunity to virus Immunity to bacteria and fungi
多菌株乳酸菌組合在飼料添加物及保健食品之應用-
三、科研成果与贡献 代表性成果 成果1: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制及临床应用 (干预病原微生物持续感染的新策略和新技术)
嗜中性彈性蛋白酶藉由誘發NF-κB抑制因子降低人類呼吸道平滑肌細胞介白素8的合成
第十四章 Chapter 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ity)
原癌基因Pim-3在胰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
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1, -2基因多形性與泌尿道上皮癌之相關研究
正确认识干扰素带来的HBeAg转换 北京地坛医院 谢 尧 教授 2009年9月.
科研领军人物——施一公.
酵母双杂交系统 Yeast Two-hybrid System(interaction trap)
邻位连接技术(PLA)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孙亚楠
第十三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流式細胞分析儀技術 分細所 張新侯 Flow cytometer analysis
5、利用EST数据库发现新基因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s),是从基因表达的短的序列,携带着完整基因某些片断的信息,称为表达序列标签 获得一个EST的途径有三种:1 大规模测序;2 比较同源性;3 差异显示或基因芯片法获得与某一性状相关的EST 电脑克隆 第一步,找到与待克隆基因相关的EST;第二步.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
多元新配方— 添加日本專利原料褐藻醣膠Fucoidan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簡報 2005 報告人 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吳肇卿 教授.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EGF与细胞信号传导 Signal Transduction
4-7 生物的演化.
  果蝇    3天   家猫     10—12 狗     12 —15 .   果蝇    3天   家猫     10—12 狗     12 —15 
History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cytokines
突發神經性耳聾病患 周邊血液白血球之 日夜節律基因表現變化
14.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 14.1 细胞衰老 衰老的概念 现代人类面临着3种衰老: ◆生理性衰老 ◆病理性衰老 ◆心理性衰老
关联词 Writing.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Interactome data and databases: different types of protein interaction
立足语境,放眼词块,螺旋上升 年温州一模试卷题型分析 及相应的二轮复习对策 by Sue March 14,2013.
蛋白質交互作用資料庫、 網路拓樸分析與藥物標的搜尋 Protein Interactome, Topological Analysis on Complex Network for Identification of Drug Target
DNA RNA Protein Central Dogma 複 製 轉 錄 逆轉錄 轉 譯 Replication Rever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opt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TACASPASE4 (MC4)在Peps形成中的作用
國際理事的角色 講師: 年指派理事 G L T 地 區 領 導 人 江達隆 博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同济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同济医院感染科 宁琴 教授 肝细胞死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同济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同济医院感染科 宁琴 教授

内容 1 肝细胞死亡的模式 2 肝细胞死亡与肝脏疾病 3 肝细胞死亡的调控 4 结论

肝细胞死亡的模式 肝细胞死亡 坏死 凋亡 继发于 启动原因 重型病毒性肝炎 死亡受体/配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DNA损伤 生长因子缺乏 急性药物性肝炎 被动过程 显著的炎症反应 凋亡 启动原因 死亡受体/配体 DNA损伤 生长因子缺乏 主动过程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形态区别

旧观点 新观点 凋亡与坏死被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 凋亡与坏死是源于相同启动因素和信号转导途径的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而线粒体功能损伤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

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呼吸链中心 线粒体 细胞凋亡调控中心 氧化磷酸化中心

凋亡存在两条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 一类细胞中含有足够的Caspase8可被经典的死亡受体活化,直接激活效应Caspase;

线粒体在凋亡中的作用

坏死和凋亡是线粒体透化的不同结果 缺血再灌注,肝细胞毒素(N-乙酰苯醌亚胺 NAPQI ,胆酸,死亡受体活化等) 集中作用于线粒体,导致其膜透化。 Bcl2家族成员包括caspase 8 活化形成的tBid,导致外膜透化。其透化可能包括外膜通道的形成或是线粒体肿胀破裂后诱导MPT。 其他应激因素可直接导致MPT.膜透化后,细胞色素C释放相继激活caspase 9 和caspase 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而由于线粒体功能的严重异常,ATP减少,caspase 活化被阻断则会发生坏死。

肝细胞死亡与肝脏疾病 1 死亡受体/配体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2 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3 缺血/缺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胆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4 药物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5

1.死亡受体/配体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目前认为在肝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死亡受体主要包括 Fas、TNFR1及TRAIL-R1/R2,后者与它们相应的配体 FasL、TNFα和TRAIL结合后可诱导受体发生寡聚化并活 化其胞内的死亡结构域,与相应的连接蛋白相互作用进 而触发凋亡的级联反应。

1.死亡受体/配体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Fas/FasL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1. TRAILR/TRAIL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2. 3. TNFR1/TNFα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1)Fas/FasL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Fas在肝实质细胞、血窦内皮细胞、星状细胞及枯否氏细胞上具有广泛的表达。 自然杀伤细(NK)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可通过分泌FasL启动凋亡程序来清除病毒感染 的肝细胞或肿瘤细胞。

NK细胞杀伤自身肝细胞的机制 Hepatology. 2004 J Exp Med. 2007 Hepatology. 2007

CTL细胞对肝细胞的杀伤作用

1)Fas/FasL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研究发现 当HCV特异性的FasL表达的CTL被动移植至稳定表达HCV结构蛋白的小鼠体内后,小鼠肝细胞出现损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 在HBV转基因小鼠中,HBV特异性CTL也能导致急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发现其可溶性Fas的表达也是上调的 酒精和HCV病毒可在Fas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的肝脏损伤中发挥协同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其Fas的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也是增加的。 Fas诱导的凋亡在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2)TRAILR/TRAIL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研究发现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其血清TRAIL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小鼠肝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也能诱导上调TRAIL的表达,通过TRAILR/TRAIL途径诱导感染肝细胞的凋亡。

Fas 和 TRAIL 受体信号 Fas 和TRAIL 的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 (DISC) 类似. TRAILR1/TRAIL-R2或Fas 与其配体 TRAIL或FasL结合后,通过与死亡结构域(DD)的同型反应招募调节蛋白FADD。 FADD 包含死亡效应结构域(DED),可招募并分裂procaspase 8 和10, 使其活化。 Caspase 8 将Bid分裂为tBid,致使线粒体透化,功能失常和凋亡。

3)TNFR1/TNFα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正常肝细胞中TNFR1的表达水平很低,但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中,TNFR1会在肝实质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中大量表达。 除了诱导凋亡途径,TNFα还能通过NFκB依赖的基因表达途径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在部分肝切除后肝细胞的再生中起重要作用。 TNFR表达过量时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加剧而肝脏再生失败。

3)TNFR1/TNFα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在肝脏移植中,供体与受体的TNFR1发挥相反的效应,表现为供体TNFR1的缺陷可加剧移植物的损伤,而受体TNFR1缺陷时肝损伤有所缓和且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其血清TNFα和TNFR1的水平均上升并与死亡率相关。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其TNFα的水平与治疗应答反应呈负相关。

TNFa受体介导的信号 TNF与TNFR结合后,与TRADD, RIP, TRAF-2共同形成Complex I,激活 NFkB 和JNK. NFkB 激活某些survival gene(包括抗凋亡蛋白c-FLIP, IAPs, Bcl-XL和 A1)的转录。 Complex I 经过修饰和内化形成Complex II (DISC) ,后通过与DD的相互作用及激活procaspase 8来招募FADD(Fas相关死亡结构域)。活化的 caspase 8 将Bid (促凋亡蛋白)分裂为 tBid, 转移至线粒体后导致其透化,功能障碍及凋亡。

2.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胞浆中,是CTL和NK细胞发挥细胞毒效应的另一重 要途径。 穿孔素(perforin)主要存在于CTL和NK细胞的 胞浆中,是CTL和NK细胞发挥细胞毒效应的另一重 要途径。

2.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穿孔素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跨膜孔道 1)引起细胞渗透性改 变、钙离子内流和能 量的耗竭,导致靶细 胞融解和细胞死亡。 2)穿孔素形成的跨膜通 道可以使颗粒酶 (granzyme)进入靶 细胞,颗粒酶进一步 通过蛋白水解激活 Caspase家族的某些 成员触发Caspase级 联反应,导致靶细胞 凋亡。

2.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研究发现,穿孔素在慢性乙肝肝细胞损伤中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慢性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 的主要效应分子。

3.缺血/缺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1.缺血-再灌注损伤 2.免疫凝血途径诱导的肝细胞坏死

1)缺血-再灌注损伤 发生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反映了直接的肝细胞损伤。 第一阶段 反映了直接的肝细胞损伤。 第二阶段 涉及到天然免疫系统的激活,特别是缺血后肝 脏枯否氏细胞的活化,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的炎性浸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肝细胞的体外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 ,肝细胞急剧肿胀坏死。 体内肝脏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其急性阶段也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观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是并存的,损伤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决定了细胞的死亡方式,即严重的损伤会导致早期发生的肝细胞坏死,而轻度的损伤则发生延迟的凋亡反应。

免疫凝血途径诱导的肝细胞坏死 fgl2凝血酶原酶 Serine 89 fgl2凝血酶原酶 属于纤维蛋白原超家族,由活化巨噬细胞或内皮细胞产生,可直接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从而快速启动凝血过程,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血栓形成。 Domain1 N-terminal Linear Procoagulant Domain 2 C-terminal Globular FRED Fibrinogen like protein 2 (FGL2), also known as fibroleukin, was first cloned by another group from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The FGL2 sequence share significant homology (36%) to fibrinogen - and - chains .( page down) It was therefore classified as a fibrinogen-related superfamily member and named FGL2. However, by that time its function is still unknown. (Page up) The earlier work in our lab related with viral hepatitis revealed a procoagulant molecule expressed by murine monocyte, this molecule was functionally cloned by cDNA library screening using some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sequence showed that it is exactly the FGL2 and it function as a novel prothrombinase, which can directly activate prothrombin to thrombin in the absence of factor VII or factor X . (superlink to slide 4) Later, the human and pig fgl2 gene were also cloned and it is highly conserved between specie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thrombinase activity of FGL2 wa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al diseases, including viral-induced fulminant hepatitis, fetal loss syndrome, and xenograft delayed rejection, several major directions of our lab now. We don’t have a crystal x-ray image but according to the 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software analysis it was showed as a type II membrane protein. The predicted 3 D structure consist mainly 2 domains, a linear N terminal region and a globular C terminal region. The procoagulant activity was believed to reside in domain1. So,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domain 2? Several evidences implicate it may have an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By the way, the coagulation system was also deemed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innate immunity, by restricting the pathogen and attract the leukocytes. (superlink to slide 5) Levy GA. Et al. 2000.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prothrombinase gene (HFGL2) and its role in viral hepatitis. Am J Pathol. Apr;156(4):1217-25. Yuwaraj S. et al. 2001.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FGL2, the human gene encoding fibroleukin: a novel human procoagulant. Genomics. Feb 1;71(3):330-8.

免疫凝血途径诱导的肝细胞坏死 系列研究发现,活化巨噬细胞(内皮细胞)/fgl2凝血酶原酶介导的免疫凝血途径可通过促进肝脏纤维素沉积和微血栓形成引发肝脏的微循环障碍,最终肝细胞 缺血缺氧,ATP合成障碍而触发肝细胞坏死的发生。 J Virol, 1997, J Immunol 1998, J Clin Invest 2003, 中华医学杂志2003 W J G 2006, Human Gene Therapy 2006,中化肝脏病杂志 2004,2007 J Biol Chem. 1999, and J Biol Chem 2003

肝内枯否氏细胞、内皮细胞fgl2高表达, 是暴发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重要机制 necrosis Coagulatoin activation Kupffer Cells/ Macrophages Fulminant viral hepatitis apoptosis necrosis Coagulatoin activation Fgl2 prothrombinase IFN HC FasL Caspase cascade Inflammation cytokines Fas CTL Virus VAg TCR

胆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毒性胆盐可以通过Fas或TRAIL依赖的途径引起肝细胞凋亡。 在急性胆汁淤积的发生中,Fas及其他信号途径也能导致严重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ATP的耗竭,促进细胞坏死的发生。

药物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在美国对乙酰氨基酚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肝细胞凋亡与坏死共存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 1)当药物造成了ATP的完全耗竭,肝细胞坏死发生; 2)当D-果糖与甘氨酸的运用减缓了ATP的耗竭,则Caspase诱导的凋亡途径占优势。

肝细胞死亡的调控 1. 正常肝细胞死亡的干预 2. 异常肝细胞死亡的诱导

正常肝细胞死亡的干预 Caspase抑制剂 抗氧化剂 凋亡坏死关键基因的RNA干扰 细胞因子 中草药 血浆置换

异常肝细胞死亡的诱导 选择性的增加肿瘤细胞对于TRAIL介导的凋亡途径的敏感性,有助于清除肝脏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的肝细胞。 通过药物和基因干预手段靶向诱导某些非肝实质细胞(星状细胞)进行凋亡,可能会抑制或扭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结论 肝脏疾病中的多种因素均能导致肝细胞通过凋亡或坏死 途径发生死亡。 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并非完全独立的两条通路,而是代表了 细胞死亡同一胞内途径尤其是线粒体途径的两种不同结果。 关于肝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将加深我们对于 各种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对于肝脏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