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辅导 教学内容: 一、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机制 三、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与处置.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药动学 基本要求 1.掌握药物跨膜转运方式与影响因素。 2.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及影响因素。
药理学总论 PRINCIPLES OF PHARMACOLOGY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第二十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施爱明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2017/2/28 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与药物 配伍禁忌的定义及分类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了解:
老年人的用药问题.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红
合理用药 临床用药案例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龙 锐.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原理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第14章 治疗药物监测.
Chapter Two Drug Induced Diseases
I期临床试验 目的: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II期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试验。
第2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Transformation Free Systemic Circulation Bound drug Free drug Metabolites Locus of Action “receptors” Bound Free Tissue.
第7章 孕妇 妊娠期 小儿及老年人用药.
第9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老年人合理用药 肖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第10章 药动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 药理教研室.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第一临床医学院新生儿科 王 莉.
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九章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2017/3/11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了解: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第三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药物的效应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受药物本身的因素和机体方面因素的影响  影响药物效应因素关系图
项目6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与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药理学 第 三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杨世杰 教 授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第2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 陈春红.
老年病的特点和 用药原则 老年科 余良甫.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丙戊酸的药理学及治疗学特征:35年临床经验总结 Pharmac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properties of Valproate: A Summary After 35 Years Clinical Experience 原文:Perucca E.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内科医学与治疗部临床药理室.
第三节 处方前研究.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金 涌.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三章 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PK.
模块一 药物应用基础 药物应用技术.
糖尿病流行病学.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Organism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药理学Pharmacology 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周琼莹 电话:
“挺儿”不走险 ——妊娠期妇女安全用药 罗 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第3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一 绪 论.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药物的跨膜转运.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二 药物的基本作用.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LOGO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节  药物反应和代谢的种族差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

一、药物吸收 药物进入体内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口服。水溶性药物经被动扩散或主动转运而吸收,脂溶性药物则经被动转运而吸收。大多数口服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或胶囊,其剂型崩解速度及溶出度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胃肠道功能的变化也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胃酸缺乏 (二)胃排空速度减慢 (三)胃肠及肝脏血流量减少 (四)胃肠道内液体量减少

(一)胃酸缺乏 老年人胃壁细胞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的pH值升高。一些口服剂型的崩解速度延缓,溶出度降低。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等的解离度增加而使吸收减少。而对胃酸不稳定的药物则吸收可能增加。

(二)胃排空速度减慢 大多数药物在小肠吸收,老年人胃排空减慢,使药物进入小肠的时间延迟,血药达峰时间延迟,峰浓度下降。这主要见于固体剂型,液体剂型药物不受此影响。如左旋多巴,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可使有效吸收减少。在近端小肠吸收的药物,胃排空减慢,可使吸收增加。

(三)胃肠及肝脏血流量减少 主要由于心排出量减少而使胃肠道和肝脏血流量减少。因而使药物的吸收量减少。如有心功能不全将会使这一影响更加明显。心功不全时将明显影响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氢氯噻嗪等的吸收。相反有首过消除效应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可因肝血流量的减少而减轻首关效应,使血浆浓度升高而易发生不良反应。

(四)胃肠道内液体量减少 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减少使不易溶解的药物如地高辛、甲苯磺丁脲、氨苄西林等的吸收减慢。

老年人虽存在上述一些变化,但在一些药物的药代学研究中并未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在药物吸收方面有显著差异。如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阿司匹林、劳拉西泮等的吸收无显著年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虽然吸收确有减少,但老龄同时伴有的肝、肾功能减低至药物排泄速度减慢,以致血药浓度变化不大。

此外,老年人患病的多样性,多类药物同时应用的机会比年轻人多得多,联合用药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轻泻剂或抗酸药可以减少其他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二、药物分布 药物分布到靶部位是发挥作用的前提,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其中器官血流量、机体构成成分、体液pH、血浆蛋白结合及组织对药物的结合力等因素由于年龄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从20~80岁间人体总水量的绝对值及所占百分比均减少约15%,更重要的是从15~60岁间,有代谢活性的组织逐渐被脂肪所取代,人体脂肪由18%增至36%(男性)或33%~48%(女性)。因此,脂溶性药物在老年人更易分布至周围脂肪内,使分布容积增大;水溶性药物则更集中于中央室,使分布容积减小。 (一)机体构成成分的变化

(二)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进入血循环后,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的结合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HSA),α1酸性糖蛋白(AGP)和脂蛋白(LIPO)。HSA主要与酸性和中性药物结合,AGP和LIPO主要与碱性药物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疏松的和可逆的,结合与游离之间呈动态平衡。

只有游离型的药物才能跨膜转运至靶组织发挥作用。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蛋白结合力也往往减弱。因此,游离药物浓度也往往升高,加之表观分布容积增加,作用增强,易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人在应用华法林后,游离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年轻人即与此有关。所以老年人应用华法林时剂量应适量减少以避免因游离血浆药物浓度过高所致的不良反应。 其它由于蛋白结合少而至游离血药浓度增高而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还有保泰松、苯妥英钠、哌替啶等。

碱性药物如普萘洛尔、奎尼丁、氯丙嗪、利多卡因等主要与血浆中AGP结合。有报道,74~95岁的老年人平均AGP浓度(1 碱性药物如普萘洛尔、奎尼丁、氯丙嗪、利多卡因等主要与血浆中AGP结合。有报道,74~95岁的老年人平均AGP浓度(1.3g/L)明显高于20~32岁者(0.70g/L)。老年人AGP增多则与碱性药物结合多而使游离血药浓度减少。另有研究发现中国人AGP比白种人低,因此上述药物的游离浓度比白种人高。

老年人同时应用二种至三种以上药物的机会比年轻人多,数种药物对结合部位的竞争将导致药物分布的变化。如对60~92岁老人服用水杨酸的研究表明,单用时血浆游离水杨酸的浓度为28%±6%,而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则上升为48%±8%。这是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游离血药浓度的提高可导致副作用的增加。

对于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在此种情况下监测血药浓度十分重要。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华法林、呋塞米、保泰松、地西泮、普萘洛尔、甲苯磺丁脲、丙咪嗪、洋地黄毒苷、苯妥英钠、奎尼丁等(>85%)竞争性置换,较易出现不良反应。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对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情况: 1.结合降低者:醋唑磺胺、头孢三嗪、地西 泮、保泰松、苯妥英钠、水杨酸、萘普 生、甲苯磺丁脲、茶碱、丙戊酸钠、华法 林等。 2.结合增加者:氯丙嗪、双异丙吡胺、利多 卡因、普萘洛尔等(与AGP结合)

3.结合无改变者:阿托品、阿米替林、阿替洛尔、咖啡因、氯噻酮、呋塞米、布洛芬、米帕明、青霉素G、哌替啶、苯巴比妥、奎尼丁、磺胺嘧啶、奥沙西泮、吡罗昔康等。

(三)药物与红细胞结合 有些药物老年人较年轻人与红细胞的结合减少,如哌替啶、喷他佐新、地西泮等。以哌替啶为例,年轻人与红细胞结合可达50%,老年人只有20%。所以,老年人的游离血药浓度较年轻人高。

三、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随增龄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量减少,肝血流量降低,白蛋白合成减少,微粒体酶系统的活力降低等。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状态、病理状态及合并用药等使老年人药物代谢比较复杂。

许多药物在老年人的代谢减弱,半衰期延长。如地西泮的半衰期延长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20岁时t1/2为20小时,80岁以上约为90小时,其毒性反应也从1.9%升至7.1%~39%。故老年人地西泮剂量应减半。其他一些例子见表8-1。

老年人应用其它经肝代谢的药物如氯霉素、利多卡因、普萘洛尔、洋地黄毒苷、氯氮卓等时也因血药浓度升高及消除延迟而出现毒副作用,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适当调整剂量。

四、药物排泄 大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老年人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随增龄而降低。因此,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下降,排泄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出现蓄积中毒。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G、苯巴比妥、磺胺类、降血糖药及别嘌醇等药都会由于老年人肾排泄的减少而至半衰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