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 發展經濟學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versies Todaro Chapter 6 Perkins Chapter 7 1
緒論Introduction 一、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在1999.10.12達60億,2050達 93億,2200達110億。其中90%住在發展中國家。如果這種預估成真的話對整個國家的發展,包括生活水準、國家及個人尊嚴、選擇自由等,有何影響。是否這些預估也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努力而定? 最後,人口迅速增加本身是否為一嚴重問題或是有更深問題的表象? 二、本講討論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口成長如何影響經濟發展,以及經濟發展如何影響人口成長。歷史趨勢及世界人口地理分布之變化。基本概念包括依賴負擔(dependency burden),人口成長的隱藏性力量,及人口變遷。人口政策。
基本議題: 人口成長和生活品質 全世界每年增加81百萬人口,其中74百萬生於第三世界,亞非占93%(69百萬)。人口迅速增加對全人類的福利都有嚴重的影響。問題:人口情況是否影響發展中國家實現其本世代及未來世代的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是否會影響人口成長。 有六個問題:*****
六個問題: 在現有及預期人口成長的水準下,發展中國家是否可能增進人民的生活水準?在何種程度下快速的人口增加會使基本社會服務的提供更加困難,如住房、交通、衛生、及安全。 在未來幾十年中,發展中國家如何能應付勞動力的大幅成長。就業機會很多或只是維持住失業率不再上升就是一大成就? 對全世界的窮人群而言,有較高人口成長率對他們能克服絕對貧窮痛苦的機會有何涵義?食物和營養是否足夠。 Todaro
人口增加對健康醫療和教育制度品質的影響。 貧窮和家庭規模的關聯。 發達國家的富裕如何影響發展中國家為其人民提供同樣富裕前景的能力。
The Basic Issue: Populati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 Six major issues: Will developing countries be able to improve levels of living given anticipated population growth? How will developing countries deal with the vast increases in their labor forces? How will higher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affect poverty?
The Basic Issue: Populati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 Six major issues (cont’d): Will developing countries be able to extend the covera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verty and family size? How does affluence in the developed world affect the abil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provide for their people?
人口成長的趨勢 世界人口成長歷史 世界人口結構 問題:發展中國家何時、以及在怎樣的條件下可能經驗到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緩慢的增加。回答這問題前須知道高生育率的原因或決定因素,以及政府政策是否能影響生育率。
世界人口成長歷史 10,000BC, 世界人口5百萬, 1AD, 2.5億。 1950-90加倍,從26億增加到53億,大多在發展中國家。 Table 6.1,Fig. 6.1。 *世界人口從10億(1804)到20億(1927)花123年,到30億(1960)花33年,40億(1974),14年,50億(87),13年,60億(1999),12年 (Ray (1998))。
人口成長率情況,過去三百年開始增高,二次戰後更高,1970年代最高,目前1.4%,已減少。 人口變化與飢荒、疾病、營養不良、瘟疫、戰爭有關。 二十世紀技術和醫療的進步及衛生設備的普及使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人口大幅增加。 Table 6.2看出多少年會使人口加倍(72原則)。
UN Bureau of Statistics
A Review of the Numbers: Population Growth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Table 6.1
Figure 6.1a
Figure 6.1b
Table 6.2
A Review of the Numbers: Population Growth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Structure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世界人口結構 地理分布:3/4以上人口在發展中國家, 根據各地區人口成長率預估,2050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將由1998之12.7%(7.5億)上升到22.4%(21億),整個第三世界國家占88%,而歐洲、北美和前蘇聯占12%,見Fig. 6.2。 個別國家:Table 6.3 列出15最多人口國家,幾個大國每年人口增加較先進國家增加數多。
Figure 6.2
Table 6.3
Figure 6.3
World Bank WDI 2002
WDI 2004: Population 2002 China 1,280.4Million India 1,048.6 U.S. 288.4 Indonesia 211.7 Brazil 174.5 Russia 144.1 Pakistan 144.9
人口估計參數 Demographic Measures 出生率、粗出生率birthrate, crude birthrate =每千人口出生人數 死亡率,粗死亡率 crude death rate=每千人口死亡人數 自然增加率rate of natural increase=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之。通常以年中人口為準。 例如一個國家某年有40萬人出生,15萬人死亡,當年總人口為1025萬,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加率個別為:39.5, 14.8, 2.47.(mid-year population=(1000+1025)/2=1012.5 Perkins 2001, Ch. 7, pp246-248
增長一倍:72原則=增加率X年份 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與人口的年齡結構和各年齡層生育率與死亡率有關。Age structure and age-specific fertility & death rate. 其中一種統計為嬰兒死亡率。發展中國家較高。Infant Mortality (at birth & under-5) 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 在特定年齡層預期平均能存活的年數。通常用出生時的預期壽命。 生育率Fertility rate=各年齡層之生育率及總生育率。每個婦女一生能生產的胎數。
生育率和死亡率 人口增加=自然增加+淨國際移民。 自然增加=出生-死亡。 發展中國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較發達國家高,但死亡率的差別較生育率差別低,見 Fig. 6.3。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死亡率的差異迅速減少,主因為發展中國家健康情況的改善 最近20年一些發展中國家生育率有下降趨勢,見Table 6.4 非洲嬰兒死亡率偏高使預期壽命只達53歲,見Table 6.5
Figure 6.4
Table 6.4
Table 6.5
Population 1980 2002 2015 WB: WDI2004 Table 2.1 Population Dynamics
WB: WDI2004, Table 2.19
年齡結構和依賴負擔 今天世界人口很年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年紀15歲以下小孩占總人口40% (發達國家只有20%),青年依賴比例(youth dependency ratio)=15歲以下小孩人口/工作人口(15-64歲) 相當高,工作人口要負擔小孩的比例比發達國家多一倍
A Review of the Numbers: Population Growth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Structure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The hidden momentum of population growth
人口成長的隱藏性動力 (hidden momentum) 即使生育率大幅下降,人口成長有一種內在趨勢會持續增長。兩種理由 生育率不能隔夜即改變 發展中國家之年齡結構。Fig. 6.4,1998人口金字塔,每五年一組成年齡層。
Figure 6.5
Figure 6.6
許多發展中國家小孩和青少年比例高達50%,當他們到達成年時,成為父母的數字將比目前高,即使他們只生下兩個小孩來代替自己(比他們平均有4個小孩的父母少),但是因為他們的人口數比他們的父母輩多,總人口仍會增加。Fig. 6.5 用4國資料說明人口成長的隱藏性動力。 不管採用什麼政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已確定人口會大幅增加,但如果生育率不下降,未來人口增加更多。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Stage I: high birthrates and death rates Stage II: continued high birthrates, declining death rates Stage III: falling birthrates and death rates, eventually stabilizing
人口轉移 (demographic transition) 指生育率最後下降到代替水準的過程 解釋為什麼當代的發達國家或多或少經過現代人口歷史的三個階段。 Fig 6.6說明三階段情況 1800-1840.以來人口成長穩定或非常緩慢,高出生率和幾乎相等的死亡率。 1840-1900。現代化過程中,由於較好的公共衛生、營養、和所得等,死亡率減少,預期壽命從40增加到60。但出生率並未立刻下降,人口大幅上揚。 1900-2000。經濟進步使出生率下降,人口增幅降低。
Figure 6.7
Figure 6.8
許多發展中國家1950以前出生率較西歐國家工業革命前還高,因婦女早婚,導致在一定人口規模下有更多家庭以及生育年齡加長。 第二階段發生在1950-60年代,因技術和醫療的發達使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高的情況下,人口以2-2.5%年增率成長。 第三階段分為A, B 兩種情況(見Fig. 6.7)
情況A:死亡率大幅下降到1%,出生率也降到2-3%,如台灣、南韓、哥斯大黎加、中國、古巴、智利及斯里蘭卡,引起人口成長率迅速下降。1980-90年代,若干其他國家如哥倫比亞、印尼、多明尼加共和國、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肯亞、南非、巴西等國,也進入出生率長期降的情況。 情況B: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死亡率迅速下降一陣後即不再下降,主因是持續和廣佈的絕對貧窮和低落的生活水準。低生活水準導致出生率偏高,使人口成長率仍然偏高,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中東的國家為主,仍處於第二階段。
The Causes of High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lthusian Model The 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發展中國家高生育率的原因 馬爾撒斯和家計模型(The Malthusian and Household Models) 馬爾撒斯人口陷阱(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對馬爾撒斯模型的批評 生育力的微觀經濟家庭理論(The Microeconomic Household Theory of Fertility) 發展中國家小孩需求 實證研究支持生育力經濟分析 對發展和生育率的影響 Todaro Todaro Ch. 6, pp.224ff Perkins Ch 7, pp259ff
馬爾撒斯人口陷阱 (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馬爾撒斯牧師(1766-1834)在1798提出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理論,認為人口以幾何級數率成長,每30-40年加倍,而同時因為生產要素土地規模固定,受報酬遞減率的影響,糧食生產將以算數級數率成長 。人口陷阱,見Fig. 6.8
Y0代表絕對貧窮情形,每人所得低,人口穩定,類似第一階段。接著,死亡率下降,人口成長率上升,如第二階段。人口成長率在Y2達到極大後(3 Y0代表絕對貧窮情形,每人所得低,人口穩定,類似第一階段。接著,死亡率下降,人口成長率上升,如第二階段。人口成長率在Y2達到極大後(3.3%)即保持不動,每人所得成長率超過人口成長率一陣後開始下降,這時因出生率下降,人口成長率在Y5開始下降。但每人所得成長率會低於人口成長率。
The Causes of High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lthusian Model The 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Criticisms of Malthus’ model
對馬爾撒斯模型的批評 馬爾撒斯模型假設過分簡單,也不符實證經驗。沒有考慮到技術進步、報酬遞增的影響。土地雖固定,但技術進步可使生產力增加,使所得成長率高過人口成長率,使國家可避免陷阱,見Fig. 6.9。 國家的人口增長率直接與每人所得水準成正相關的假設也不正確。出生率也與所得水準關係不大,見Fig. 6.10。 結論是每人所得水準與人口成長關係不大,所得分配,也就是家庭所得才是關鍵問題。
Figure 6.7
Figure 6.8
Figure 6.10
Figure 6.11
The Causes of High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Household Model The microeconomic household theory of fertility
生育力的微觀經濟家庭理論 (The Microeconomic Household Theory of Fertility) 近年來經濟學界注意到用家庭生育力的微觀決定因素來解釋出生率伴隨第三階段而下降的事實。用傳統新古典家庭理論和消費者行為作為理論基礎,以及用最佳化原則解釋家庭規模的決定。
傳統消費者行為假定個人在一定的偏好及預算下追求消費物品的效用最大。 這裡將孩子當作一種特別的消費品(在發展中國家也可視為投資)。 一般的所得效果和替代效果也可用在這種分析上,即其他因素固定時,想要生出多少孩子與家庭所得有正相關、與養育小孩的成本有有負相關,以及與偏好強過養育孩子的其他消費有負相關,見 Equation 6.1。
Fig. 6.11,橫軸為小孩數,縱軸為父母所有消費品,無差別曲線、預算線。預算線越高表示養小孩的成本相對越高。 預算線為ab時最適點為I2上的f點。所得增加到a’b’時,最適點移到I4的h點上。其他情況也可分析。
Demand for Children Equation Where Cd is the demand for surviving children Y is the level of household income Pc is the “net” price of children Px is price of all other goods tx is the tastes for goods relative to children 也可參考 也可參考Perkins pp262ff
Demand for Children Equation Under neoclassical conditions, we would expect:
Gary Becker: New Household Economics (Perkins pp264) 小孩有如耐用財,在長期間有益處。夫妻聯合效用極大化,可以「購買」的「東西」(goods)為: 小孩數 小孩的品質(包括教育、健康) 其他物品 夫妻面臨之限制條件為: 時間 購買物品之成本
Becker認為養育小孩成本有上升趨勢,特別是養育小孩的時間增加,影響生育意願減少。 避孕藥物的普及也影響生育率之下降。 小孩數量成本增加,許多父母轉而選擇增加小孩的品質,提高每一小孩之花費。 利用成本效益的方法來分析養育小孩,有人批評Becker是另一極端。Becker認為「嗜好」(tastes)為固定。
Richard Easterlin (U. Penn人口學家) 夫妻會使用現有的節育方式 兩種因素決定節育(fertility control)動機 對小孩的需求,定義為在生育管制沒有成本的情況下,夫婦想要生產的小孩數目。與「嗜好」有關。而嗜好長期間可能改變。 自然生育率。生理及文化因素影響下,一個婦人最多能生產小孩的數目。 節育成本也是影響利用節育方法來限制生產數目。文化也會影響節育之心裡。 Perkins, p264
The microeconomic household theory of fertility The Causes of High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Household Model The microeconomic household theory of fertility The demand for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The Consequences of High Fertility: Some Conflicting Opinions Population growth isn’t a real problem
有關高生育率後果的爭論 人口增長不是生活水準低落、自尊受損、及自由受限的唯一或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對人口增長所帶來負面的影響也不能掉以輕心。 以下為對人口迅速增長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爭論: 人口成長不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人口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Also see Perkins pp268
人口成長不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問題不在人口成長,而是有其他問題,包括*** 不夠發達 世界資源耗損及環境破壞。發達國家只佔全世界25%人口卻消耗80%的資源(Table 6.6)。 人口分配不平衡 婦女的附屬性
故意策劃的假議題:與未開發國家的 新殖民依賴理論有關 理想的現象*** 更常見的經濟理由是人口成長是刺激經濟發展的必須要素 第三世界新馬克思主義親生育主義者(neo-Marxist pronatalists) 另有三種贊成人口成長是好的[人多好辦事]的理由
The Consequences of High Fertility: Some Conflicting Opinions Population growth isn’t a real problem Overpopulation is a deliberately contrived false issue Population growth is a desirable phenomenon Population growth is a real problem The empirical argument: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growth
人口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極端看法:人口和全球危機:將世界經濟和社會的幾乎所有邪惡歸罪於人口成長 理論看法:人口-貧窮週期及家庭計畫的需要:快速人口成長導致負面經濟後果,發展中國家須正視這問題 實證看法
人口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實證看法 經濟成長緩慢 貧窮和不均 大家庭和低所得限制孩子受教育的機會 高生育率損害母子健康,增加嬰兒死亡率 發展中國家所增加糧食中的90%是用來餵養新增人口 迅速人口增加使環境劣化 造成國際移民
Goals and Objectives: Toward a Consensus Despite the conflicting opinions, there is some common ground
目標和目的:達成共識 雖然對人口增加的影響有正反意見,最近十年有達到共識的趨向。 即人口最好能更緩慢的成長。 人口迅速增加的後果不應誇大或忽視(Robert Cassen)。 四點共識: ***
人口成長不是第三世界國家落後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低生活水準、分配不均、或有限的選擇自由。問題的基本原因應是國內和國際經濟與社會次序的雙元架構,以及許多發展計劃未克為窮苦家庭,特別是婦女,創造就業和所得的機會。 人口問題牽涉到生活品質和物質享受,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規模要和發達國家的富裕一起思考,而非只考慮發展中國家本身的資源。
迅速的人口成長的確增加未發達問題的嚴重性,並且使發展前景更加黯淡,特別是某些國家和地區。 很多有關人口的實際問題並非在整個規模,而是在集中性,特別是在都市區,因迅速的農村遷往都市所造成。需要採取更合理及更有效率的空間(space)分配來緩慢人口增長。
Some Policy Approaches W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do
三種政策目標和目的 (goals and objectives) 在人口規模、分配和成長有問題的國家或地區,要考慮不發達的潛在社會和經濟情況,而非只是人口本身。優先發展目標應是減少絕對貧窮、不均、普遍失業(尤其是婦女)、婦女受教育的限制、營養不良、健康設施缺乏等。改善上述問題可提供條件降低生育率和家庭規模(family size)。
家庭計畫項目(family planning projects)可提供教育和技術面服務來管制生育率。* 發達國家應援助發展中國家達到較低生育率及死亡率的目的,經由提供避孕物品及支援家庭計畫診所,減少對非再生自然資源的耗損,以及協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貧窮及其他有礙發展的問題。 * 也參見Perkins pp279
家庭計畫與發展 Perkin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in: Kenya China Indonesia 有人認為少管家庭計畫,多注意經濟發展。但實証結果發現家庭計畫和經濟發展可以同時進行以減少生育率(fertility)。健康情況的改善也隨之發生。只注重家庭計畫雖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之生育率降低有貢獻,但如無經濟發展,整體效果仍不理想。。 Perkins 279-280
Some Policy Approaches W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do W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an do: resources,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ow developed countries can assist developing countries
政策方式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國際機構如何經由不同的經濟和社會政策來落實上述目標和目的 發展中國家:目的在消滅絕對貧窮、減少所得分配不均、擴大教育機會(特別是婦女)、創造就業機會、改善公共衛生和醫療設施、改善營養、提供其他社會服務等。這些是長期發展政策要取實現的目的。
短期可降低出生率的措施有六種 發達國家:資源、人口和全球環境 發達國家和國際機構可協助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計劃
短期可降低出生率的措施 有六種 勸說人民,經由媒體和教育機構。 設立家庭計畫機構提供實際幫助 (Table 6.7各國經驗)。 運用鼓勵和不鼓勵措施來減少生育,許多國家有很好的經驗,如新加坡、台灣、大陸、印度。 平衡城鄉差距,將過分擁擠的都市人口疏散到農村,經由建設農村的方式。 政府經由立法和刑罰強迫人民減少家庭規模。但成功性低。印度甘地夫人落選主因是強迫節育措施。中國節育計劃在某些區域也受到抵制 提高婦女的社會和經濟地位。1994 開羅會議的結論。
Table 6.6
Concepts for Review Birthrate Death rat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Doubling time Empowerment of women Family-planning programs Fertility Hidden momentum of population growth Infant mortality rat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Concepts for Review, cont’d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Mortality Natural increase Net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opulation-poverty cycle Population pyramid Positive checks Preventative checks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Reproductive choice Total fertility rate Youth dependency ratio
Homework 上網作選擇題第六章http://www.aw-bc.com/todaro_smith/ Review Todaro, Ch. 6 (Population) PP307-308題目 Preview Chapter 8 Education and Health. *Perkins Study Guide: Chapter 8. Exercises 1,2,3 (see Applications first)。*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