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 【内容标准】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dvertisements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基督教史学.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猜一猜:下面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0课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西欧中世纪的建筑 中世纪西欧贵族的皇室家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巡礼 哥特式教堂.
第七章 中古时代的基督教世界 第一节 日耳曼人的迁徙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 第三节 劳役制庄园与行会城市 第四节 十字军东征 第五节 西欧诸国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艺.
【知识树】 阿拉伯 西欧 拜占庭帝国 日本 亚洲封建社会建立 欧洲封建社会的建立 九上第二单元.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讲 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说一说: 你知道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6课 罗马法的 起源与发展. 第6课 罗马法的 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法律? ★为什么要制定法律?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 三 单 元 希波战争 公元前 5世纪 希腊获胜 马拉松比赛源于此次战争 6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6课时 史前时期的人类与亚欧非古 代文明 第17课时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陈树林 教授.
第八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 一、城市的兴起 1.兴起的基础:社会的日趋稳定,生产的发展 2.兴起的形式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日本的大化改新.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和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什么产生在大河流域;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1、人类的诞生及其进化。(原始社会) 2、四大文明古国与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奴隶社会)
19课 日出之国 与 新月之乡.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六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穆斯林文化介绍 穆斯林 (英:Muslim) (阿拉伯语:مسلم),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安拉的人。这是伊斯兰一词的主动分词。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2009年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占全世界的23%。
第8、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从亚伯拉罕到马丁· 路德 —— 聊一聊宗教的那些故事.
                                                                                                                                                                
第三章 从罗马帝国到封建时期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2009年王付兵3月13日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Harvard ManageMentor®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七课古代的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雪林中学:李照云.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中世纪文明之二: 西欧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東羅馬帝國及拜占庭文化.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 【内容标准】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随后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古代日本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1、背景:P29 你认为有哪些因素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2、时间:646年;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内容:见学案 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分土地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从改革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作用?

课外学史 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 由于中日两国长达两千年的交往,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日本的围棋、书法、茶道,一直到天皇即位,都有中国文化在背后闪烁。许多在中国已经消失的文化,在日本却很好地保存下来。所以要研究中国文化,必须学会日语;同样要研究日本文化,汉语也非学不可。      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 日本文明。日本人在电器方面的研 究开发就是这一民族特性的 极致体现。

课外学史 日本地理教科书一段课文 日本奈良时代服饰

二、西亚:阿拉伯文明 伊斯兰教兴起前夕的阿拉伯半岛处于怎样的社会景况?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 内部:新旧社会交替,社会矛盾尖锐 外部:外族长期侵扰,社会秩序动荡 2、兴起: 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7世纪 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穆罕默德(主要活动见学案)

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 宗教 产生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基本教义 佛教 公元前 6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倡导“众生平等”等,《佛经》 基督教 公元1 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信奉“救世主”耶稣等,《圣经》 伊斯兰教 公元7 世纪 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穆罕默德 信仰安拉等,《古兰经》

二、西亚:阿拉伯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看书P31-32,请你概述阿拉伯帝国由兴到衰的过程。 基本统一(7世纪初) 对外扩张(7世纪30年代开始) 繁荣:地跨亚非欧三洲(8—9世纪中叶) 衰落:(9世纪中叶后) 灭亡:1258年被蒙古所灭 历史小智慧: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为阿拉伯帝国的强大,提供了前提,在圣战的号召下,阿拉伯半岛得到了统一。不久之后,阿拉伯帝国迅速走上扩张的道路。 (1)伊斯兰教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三、西欧封建国家 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政治) 2、罗马天主教廷(宗教\文化) 3、西欧城市的复兴(经济) 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结束? 西罗马的灭亡后,日耳曼人就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系列小王国,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政治) 从图片和材料中看出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 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 材料一:按规定,被封与土地(采邑)的贵族(封臣),必须对国王(封主)宣誓效忠,为他们服骑兵役。封臣如不履行义务,封主则有权收回封地。 材料二: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 的封臣。” 特点一: 采邑分封,权利对应义务。 特点二: 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

课外学史

中世紀騎士盔甲 中世紀騎士 騎士受封仪式

2、罗马天主教廷(宗教) 回忆历史: 基督教是何时产生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基督教会在罗马帝国地位如何? 教皇国又是如何建立的? 地方分权,教会扩张 丕平献土,教廷立国 “丕平献土”实际上是世俗君主与教会势力的互相结合与利用。此后,教会的首脑——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了一定的世俗统治权,在西欧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

天主教会在西欧被称为封建统治的中心,你能从材料中找到答案吗?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则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材料三: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有财 政治上: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有权 思想文化上:控制西欧思想文化 有势 天主教会在西欧被称为封建统治的中心,你能从材料中找到答案吗?

3、西欧城市的复兴(经济) (1)背景: 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生产力提高,工商业逐渐发展 (2)典型事例: 琅城起义 (3)影响: 西欧城市复兴的影响有哪些? A、经济上:促进手工业和商贸交通的发展; B、政治上: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C、文教上:诞生最早的一批大学。

忆一忆:罗马帝国的分裂;东、西罗马帝国的产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四、东欧: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忆一忆:罗马帝国的分裂;东、西罗马帝国的产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 7世纪起,外患不断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励,国力衰落。 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1453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其影响深远,有何表现?

君士坦丁堡沦陷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古亚欧文明 小结: 日本大化改新 东 亚 西 亚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 封建等级制度(政治) 西 欧 天主教廷控制(宗教) 原因、性质、作用 日本大化改新 东 亚 创始人、发源地和经典 西 亚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 全盛、影响和灭亡 中古亚欧文明 封建等级制度(政治) 查理·马特改革 西 欧 天主教廷控制(宗教) 丕平献土 各地城市复兴(经济) 琅城起义 东 欧 拜占庭帝国 全盛、灭亡和影响

D B 1、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原因的是( )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改革派发动宫庭政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原因的是( )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改革派发动宫庭政变 C、参照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 D、为日本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2、“大化改新”标志日本社会( )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武士阶层形成 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 D B

C D 3、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古兰经》 D、《道德经》 4、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 3、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古兰经》 D、《道德经》 4、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麦加 D、巴格达 D

A C 5、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是( )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5、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是(   )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6、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是(  )   A、班田制    B、均田制    C、采邑制    D、租庸调制 A C

B D 7、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7、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8、对15世纪中期的东罗马帝国社会述说不正确的是(  ) A、仅剩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B、帝国已名存实亡 C、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D、但仍有具大的政治实力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