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design 設計大師談設計 授課老師:黃金環老師
Introduction 當前的消費型社會自一百多年前成形 商品的外觀與行銷活動成為吸引消費者注意的關鍵武器 把物品變的更好用、更舒適、更堅固、更能觸發情感 設計是個人理念的傳達 創新可以透過概念的表達、材質的選擇或生產的過程達成 創新確實是良好的設計
1900s 英國在1770年左右開始工業革命,機械工業改變了傳統的手工藝產業 1851年在倫敦舉行的萬國博覽會強調藝術與工業的結合 二十世紀初期,歷史主義與懷舊主義逐漸被對符合現代社會創新模式的渴求所取代 1897年,線性的設計手法給了建築師Josef Hoffman (1870-1956)和室內設計師Josef Maria Olbrich(1867-1908)等人靈感,成為維也納分離派的基礎 Hoffman和Olbrich的設計是以極簡與直線造型為特色 這種新的風格與手法持續出現在新藝術與分離派的作品中
1900s 果醬盆,Charles Robert Ashbee替手工藝公會設計(1901)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0
1900s Hill House椅,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設計(1904)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0
1900s Sitzmaschine椅,Josef Hoffmann替Jacob & Josef Kohn設計(1908)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0
1910s 德國工藝聯盟擅長運用現代材質,設計出高品質、低價格產品的特色 二十世紀初期發生的革命性藝術運動,對整體歐洲文化構成深遠的影響 畢卡索(1881-1973)和Georges Braque(1882-1963)為代表,在法國興起立體主義風潮 抽象、幾何的造型,還有起源於義大利的未來主義,皆帶給許多歐洲的建築師和設計師靈感,運用立體主義式的動態幾何學,將同樣剛硬的美學運用在建築、家具、產品、織品和平面設計上
1910s 立體主義與未來主義傳入荷蘭,促成由畫家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發行的藝術與設計期刊《風格派》(De Stijl)的創刊 《風格派》強調純粹抽象的手法,以黑、白、灰等原色,順著物體的水平面和垂直面,將造型還原為簡單的幾何形狀 此風格不只影響美術,也影響建築與室內設計,尤以Gerrit Rietveld(1988-1964)革命性的傢俱為代表,例如1918年的紅藍椅 義大利、法國、荷蘭和俄國展開的激進設計風潮,都是在尋求邏輯、秩序與簡明的表達
1910s M1打字機,Camillo Olivetti替Ing. C.Olivetti & C.設計的作品(1910)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1
1910s 貝爾電話公司替西部電力公司設計的電話(1914)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1
1910s Gerrit Rietveld的紅藍椅(1918)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1
1920s 1919年,Walter Gropius在德國威瑪成立包浩斯藝術與設計學院,強調手工藝技術的重要 手工藝坊中實際的練習與嘗試,是學習與培養藝術技巧的基礎,包括金屬、陶瓷、編織、繪畫與櫥櫃製作等等 強調實用性的同時,也要求產品必須要耐用、製造價格低廉,還要兼具美感 1927年,柯比意強調實用主義的名言「房子是居住的機器」
1920s Frank Lloyd Wright 替東京帝國飯店設計的餐具,由Noritake製作(1922)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2
1920s Marianne Brandt 替威瑪的包浩斯學院金屬工作坊設計的菸灰缸(1924)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2
1920s Heinz & Bodo Rasch的Sitzgeist椅(1927)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2
1930s 1920年代末,新的美學勢力在美國崛起,當時歐洲設計運動充滿理想理性的手法,輪廓鮮明、結構嚴謹的幾何造型為靈感 美學風格乃是以當時汽車、郵輪和飛機符合航太動力學、流線的造型,象徵速度、進步與繁榮 流暢而有魅力的美學運用在居家生活用品上,流線造型使產品外觀新穎又美觀
1930s 1933年希特勒上台,由於納粹認為包浩斯教學是「墮落」,是傾向共產主義的,因此所有領先潮流的德國包浩斯學院曾經代表的一切宣告終止 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國強調回歸德國傳統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和藝術與工藝運動 相較於歐洲極簡的功能主義風格和美國迎合大眾口味的美學,北歐個性偏好個性化、多元化、注重感官知覺的產品
1930s Anglepoise萬向檯燈,George Carwardine替Herbert Terry & Sons設計(1932)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3
1930s 書桌,Wells Coates替PEL設計(1933)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3
1930s 現代美國水壺,Russel Wright替Steubenville Pottery設計(1937)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3
1940s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結束了1930年代興起的消費產業 各國都資源投注在軍事征戰上,動員所有的工廠投入軍事生產 1941年,英國貿易局公佈「實用家具計畫」,家具生產只能有二十種標準模型,不僅堅固、耐用,還能將原料的使用降到最低 1942年,美國成立價格管理局,對消費產品進行消費管制,同時也徵召1930年代流線型風格的設計師們,替政府做軍事方面的設計工作 儘管幾種重要原料短缺,美國的設計界卻出現許多創新之舉
1940s 1946年,義大利室內設計展覽協會在米蘭舉辦展覽,展出運用各種不同的造型與材質,大膽、充滿想像力、價格又不貴的設計作品 英國也在同年舉辦「Britain Can Make It」展,展出未來的消費產品,刺激國內市場 1948年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的國際低成本家具設計大賽,以適應性、舒適度、生產及運送的便利性、可自行組裝與對材質的創新運用等幾個議題為主軸,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
1940s Lounge躺椅,no. NV-45款,Finn Juhi替Niels Vodder設計(1945)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4
1940s LCW(Lounge Chair Wood)椅,Charles & Ray Eames 替Herman Miller設計(1945)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4
1940s 收音機,Wells Coates (1946)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4
1950s 1950年代,各國持續戰後經濟的重建與復甦 1951年舉辦英國博覽會,不僅頌揚英國戰後的復甦,同時也向社會大眾展示上萬件前瞻性的商品 同一時期間,荷蘭(1949)、西德(1951)和日本(1953)也紛紛成立國家級的設計中心,並致力推廣「優良設計」(Good Design)的理念 優良設計:透過理性的設計方式,將製造過程加以簡化,注重美觀與產品壽命,同時蘊含商業化的考量 被貼上優良設計標籤的商品,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1950s 1956年,英國工業設計委員會成立設計中心,展出各種優良的設計作品,並實施產品認證「風箏標誌」 美學與功能並重的理念,同時也顯現在由Max Bill(1908-1994)、Otl Aicher(1922-1991)和Inge Scholl(1917-1998)於1953年,在西德的烏姆市(Ulm)成立的設計中心學院的教學手法 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學團隊,將包浩斯學院的設計原則延伸至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並向產業收取設計費作為辦學資金
1950s 鑽石椅,Herry Bertoia 替 Knoll Associates設計(1952-1953)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5
1950s 7系列椅,Arne Jacobsen 替 Fritz Hansen設計(1955)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5
1950s Panton椅,Verner Panton 替 Herman Miller設計(1959,後由Vitra重新發行) 圖片來源:設計大師談設計,原點出版,page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