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EMI设计简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Advertisements

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EMC 技术介绍.
DASY4 DASY4 晶復科技 晶復科技 主講人:劉世樺 主講人:劉世樺. 用途  用途 : 用來量測 SAR, 何謂  用途 : 用來量測 SAR, 何謂 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特定吸收率 ( 人體組織吸收行動電話或其他無 線裝置所發出之電磁輻射的速率.
第2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内容 顺络公司简介 LED驱动对元器件的要求 LED驱动EMC及电路保护方案 顺络相关产品简介 压敏电阻器 热敏电阻器 磁珠 功率电感
Gain of the Op Amp Inverting input amplifier Integrator Differentiator
BACL深圳公司培训资料 文件号:TRSZ021107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 上海大学 陈伯时.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讨论内容 从电影谈电磁相容 电磁兼容在探讨甚么 电磁相容的相关量测 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 电磁相容的源起 世界各国管理的模式 设备介绍
盲杖与盲杖技巧.
電磁相容 教師 陳一鋒 蔡皆得 學生 柯雯潔.
第七章 智能仪器设计方法 班 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授 课:滕召胜.
PCB设计的策略与技巧    尽管现在的EDA工具很强大,但随着PCB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器件密度越来越高,极其苛刻的布线规则,这些都使得PCB设计的难度并不小。如何实现PCB高的布通率以及缩短设计时间呢?本文简要介绍PCB规划、布局和布线的设计技巧和要点,希望能从下面一些具体的例子的中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作者簡介 路寒袖.
第4章 工业建筑特殊构造 第6篇 工业建筑设计 4.1 防爆构造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防爆技术设施分为两大类: 预防性技术措施
勞保年金制度及軍教人員 退休制度改革規劃 行政院年金制度改革小組 102年1月30日.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微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育慶 / Andy RFID 介紹及應用 微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育慶 / Andy
4.5 电源与防雷接地设计.
高频量测参数 HDMI高频量测分析.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与设计要点.
传动系统是汽车拖拉机地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发动机到驱动轮之间的一系列传动零部件的总称。其基本功能是:
EN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性試驗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Speaker
開關電源基本原理与設計介紹.
第一节:概述 定义DC-DC:只对直流参数进行变换的电路 直流电源 DC-DC主电路 负载 控制电路 一般结构: 一.直流变换电路的分类
CE EMC指令 2004/108/E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Directive
公務人員年金改革法案介紹 (總統公布) 銓敍部退撫司 民國106年8月.
Zebra官方網站:
电磁兼容讲座系列 电磁兼容设计讲座 可靠性部谢玉明.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第七课:怎样去开发产品设计电路? ——电子产品开发及电路设计的流程 及设计原理。抗干扰设计技术。
Transformer Harvey Huang
非管理型导轨式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S FE-I 低功耗:满载功耗小于4.2瓦 宽温:-40℃ - 85℃ 宽电压:12VDC-36VDC
标准是一个一般性的导则或预期要满足的准则,由它可以导出各种规范; 规范是一个包含某类设备详细说明和详细数据,必须遵守的文件.
S1110-8FE1GE1GF-I S1110-8FE1GE1GF-I产品手册
抗干扰技术之 干扰耦合与接地 EMC.
开关电源常规测试项目 目录 1、功率因素和效率测试 2、平均效率测试 3、输入电流测试 4、浪涌电流测试 5、电压调整率测试
可溯源系统标识件的设计 报告人:赵金燕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开关电源 EMC 总汇 * EMC 重要性 * EMC 的内容 * 开关电源 EMI 探讨 * 拓扑EMI 分析举例
电 子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 的近似计算 二、方块分析法.
電磁干擾及電磁相容導論 陳金德 錢嘉宏.
S1103-2GE1GX-I 非管理型导轨式工业级千兆光纤收发器
变频器和滤波器 分类和应用.
GSM手机射频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2019/1/11 RF DBTEL.
退出 第 2 章 放大器基础.
第二章 地线干扰与接地技术 为什么要地线 地环路问题与解决方法 公共阻抗耦合问题与解决方法 各种接地方法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杨继深 2000
高频电子技术 欢迎大家.
示波器应用基本知识 以TDS3000B产品的基本功能为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电气类规划教材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第十二章 多媒体课件 2009-5-1 更新
地圖技巧練習(1) CE 97地圖 2005年4月11日.
廣翅蠟蟬.
第六章 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第二章 地线干扰与接地技术 为什么要地线 地环路问题与解决方法 公共阻抗耦合问题与解决方法 各种接地方法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6-1 燃油系統工作原理 6-2 汽油濾清器更換 6-3 汽油泵檢查與更換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实训7:屈光检查 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 王海英.
第六章 接地技术及其应用
本講義為使用「訊號與系統,王小川編寫,全華圖書公司出版」之輔助教材
1.印表機設定.
6-1磁的基本概念 沒有磁沒有人類 磁力的由來 磁能
第18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18.1 自激振荡 18.2 RC振荡电路 18.3 LC振荡电路.
第二章 地线干扰与接地技术 为什么要地线 地环路问题与解决方法 公共阻抗耦合问题与解决方法 各种接地方法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杨继深 2000
XFiber Advance Series 1030 nm 高功率皮秒激光器 工业级超快激光器
词的搭配(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页眉 EMI设计简介

EMI知识简介 一.EMI.EMC.EMS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1.EMI定义: 页眉 EMI知识简介 一.EMI.EMC.EMS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1.EMI定义: EMI是Electro-Magnetic Intererence的缩写,译为电磁干扰,是指某一装置 或系统在执行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过程中,如出现有不利于对其他电子设备或系统运作功能的讯号,而此讯号是不需要的,且是没意义的,则称此讯号为”EMI”,此讯号可能来自外界,亦可能来自设备或系统本身.参见图1. 2.EMS定义: EMS是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的缩写,译为电磁免疫,是指某一装置或系统在执行应具有功用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参见图1

页眉 EMI知识简介 EMI EMS 图1 EMI和EMS示示意图

页眉 EMI知识简介 3.EMC定义: 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的缩写,译为电磁兼容,是指某一装置或系统和其它装置和系统同时运作时,互相间不会国为EMI问题而使功能受到影响,即可称”兼容”. 三者关系:异常电源对电力电子设备会发生干扰,同时电力电子设备亦会产生干扰波影响其它用电设备,故对所有的干扰源必须具备如图2所示的兼容观念.

EMI知识简介 就是EMC的觀念 图2.EMC的观念 EMI EMS 应注意 应能够 不產生電磁雜訊妨礙其他電子設備 页眉 EMI知识简介 EMI EMS 应注意 应能够 不產生電磁雜訊妨礙其他電子設備 就是EMC的觀念 不受其他電子設備所產生的電磁影響 图2.EMC的观念

EMI知识简介 二.EMI/EMS之分类: EMC EMI EMS CE RE CS RS 传导性干扰 Conducted emission 页眉 EMI知识简介 二.EMI/EMS之分类: EMC EMI EMS CE RE CS RS 传导性干扰 Conducted emission 辐射性干扰 Radiated emission 对传导的免疫 Conducted susceptibility 对辐射的免疫 Radiated susceptibility

页眉 EMI知识简介 无论是传导性EMI (Conducted EMI)还是辐射性EMI(Radiated EMI)均有差 模(differential mode noise)和共模(common mode noise)之分. 三.EMI之产生,解决方案及国际标准. 1.EMI产生 (1)自然界所产生的电磁干扰: a.电?磁场(low-frequency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b.雷击(lightning) c.高频电磁波(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知识简介 (2)人为设备所产生干扰 a.射频发射机(radio transmitter) 页眉 EMI知识简介 (2)人为设备所产生干扰 a.射频发射机(radio transmitter) b.数字讯号处理与传输(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c.电热应用(electro-heat application) d.电力设备及输电(power conditioning and transmission) Ⅰ.低频导电性(low frequency conducted)干扰 (谐波?电压变动?电压瞬降?不平衡?载波讯号?其它低频) Ⅱ.高频辐射性(high frequency radiated)干扰 Ⅲ.高频导电性(high frequency conducted)干扰 (低电压系统的尖波?高电压变电所的突波电压 Ⅳ.高频辐射性(high frequency radiated)干扰 e.开关时的瞬时(switching transient) f.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g.核爆电磁脉波(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NEMP)

EMI知识简介 2.EMI的表现形态: (1)由电源电路进入的噪声干扰 (2)由讯号线的噪声干扰 (3)由静电感应引起的噪声干扰 页眉 EMI知识简介 2.EMI的表现形态: (1)由电源电路进入的噪声干扰 (2)由讯号线的噪声干扰 (3)由静电感应引起的噪声干扰 (4)电磁感应引起的噪声干扰 (5)由电磁波引起的噪声干扰 (6)由电路间共同阻抗引起的噪声干扰 (7)由反射引起的噪声干扰 (8)由接地或屏蔽不当引起的噪声干扰 (9)由配线不良引起的噪声干扰 (10)由接地不良引起的噪声干扰

EMI知识简介 3.噪声干扰的对策: (1)接地(Grounding) (2)屏蔽(Shielding) (3)滤波(Filtering) 页眉 EMI知识简介 3.噪声干扰的对策: (1)接地(Grounding) (2)屏蔽(Shielding) (3)滤波(Filtering) (4)平衡(Balancing) (5)隔离(Isolation) (6)分离与取向(Separation and Orientation) (7)电路阻抗控制(Circuit impedance level control) (8)配线设计(Cable design) (9)速度与频宽控制(Speed and band width control)

EMI知识简介 4.有关EMI的国际标准 (1) FCC: U.S.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页眉 EMI知识简介 4.有关EMI的国际标准 (1) FCC: U.S.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Docket 20780 (2) VDE (3) MIL (4) IEC Conduction Emission Limits

EMI知识简介 Table 1 FCC Class A Radiated Emission Limits 页眉 EMI知识简介 Table 1 FCC Class A Radiated Emission Limits Frequency Measuring Field (MHz) Distance Strength (m) (uV/m) 30-88 30 30 88-216 30 50 216-1000 30 70 Table 2 FCC Class B Radiated Emission Limits Frequency Measuring Field (MHz) Distance Strength (m) (uV/m) 30-88 3 100 88-216 3 150 216-1000 3 200

EMI知识简介 四.传导性EMI和辐射性EMI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四.传导性EMI和辐射性EMI 如前所述,电磁干扰(EMI)有两种传播途径:传导(Conduction)和辐射(Radiation),即电磁干扰分为传导性电磁干扰(Conducted EMI)和辐射性电磁干扰(Radiated EMI)两种. 电磁干扰在电子仪器设备中产生噪音,相应地,噪音亦分为传导性噪音效(Conducted noise)和辐射性噪音(Radiated noise) a.当电磁干扰波的频率小于30MHz时,电磁干扰主要是以传导方式在电子设备中产生传导性噪音,可通过测试电源线感应的电压来衡量干扰程度. b.当电磁干扰波的频率高于30MHz时,电磁干扰主要以辐射方式在电子设备中产生辐射噪,以直接测量传播到空间的干扰波来评价干扰程度. 无论传导噪音还是辐射噪音,都分为共模(或共态)噪音(common mode noise)和差模(或常模?常态)(differention mode noise或normal mode noise)两种. 通常共模噪音比差模噪音更难控制.

EMI知识简介 四.传导性EMI和辐射性EMI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四.传导性EMI和辐射性EMI 如前所述,电磁干扰(EMI)有两种传播途径:传导(Conduction)和辐射(Radiation),即电磁干扰分为传导性电磁干扰(Conducted EMI)和辐射性电磁干扰(Radiated EMI)两种. 电磁干扰在电子仪器设备中产生噪音,相应地,噪音亦分为传导性噪音效(Conducted noise)和辐射性噪音(Radiated noise) a.当电磁干扰波的频率小于30MHz时,电磁干扰主要是以传导方式在电子设备中产生传导性噪音,可通过测试电源线感应的电压来衡量干扰程度. b.当电磁干扰波的频率高于30MHz时,电磁干扰主要以辐射方式在电子设备中产生辐射噪,以直接测量传播到空间的干扰波来评价干扰程度. 无论传导噪音还是辐射噪音,都分为共模(或共态)噪音(common mode noise)和差模(或常模?常态)(differention mode noise或normal mode noise)两种. 通常共模噪音比差模噪音更难控制.

页眉 EMI知识简介 一).辐射噪音之抑制方法. 辐射性EMI产生如右图: 抑制辐射噪音的主要方法有屏蔽

EMI知识简介 二)传导性EMI(或噪音) 如前所述,传导性噪音亦分为共模和差模两种. 页眉 EMI知识简介 二)传导性EMI(或噪音) 如前所述,传导性噪音亦分为共模和差模两种. 共模噪音是讯号或其回路与大地间之噪声,其传导方式如图(a). 差模噪音是讯号线与其回路之间的噪声,其传导方式如图(b)

EMI知识简介 抑制传导性噪音的方法是滤波(filter) 1.滤波定义: 页眉 EMI知识简介 抑制传导性噪音的方法是滤波(filter) 1.滤波定义: 滤波作用是利用不同频率的讯号,对于电容或电感组件会产生不同阻抗(即较高频率的讯号,其感抗较大而容抗较小,而较低频率的讯号,其感抗较小,容抗较大)而造成不同频率讯号,对于电容或电感之衰减量不同,故使所需讯号与噪声之S/N比值提高,而达到噪声干扰(噪音)防制的效果. 2.滤波器之分类. 通讯或波的滤波设计 用在系统内部噪音的抑制 (1)两种滤波类型 电源滤波设计 用于系统间噪音的抑制

EMI知识简介 高通滤波(high pass filtering) 低通滤波(low pass filtering) (2)四种滤波方式 页眉 EMI知识简介 高通滤波(high pass filtering) 低通滤波(low pass filtering) (2)四种滤波方式 带通滤波(band pass filtering) 带止滤波(band rejection filtering) AC滤波 (3)两种滤波场合 DC滤波

EMI知识简介 由于一般之电源噪声对于电源工作频(如AC60Hz)而言,均原于高频噪声,故我们将主要讨论低通电源波器. 页眉 EMI知识简介 由于一般之电源噪声对于电源工作频(如AC60Hz)而言,均原于高频噪声,故我们将主要讨论低通电源波器. 3.低通电源滤波器之设计 低通电源滤波器是排除系统间导线之噪声干扰的有效办法,其设计考虑重点为: (1)噪声(噪音)类型 (2)滤波频带 (3)衰减量 (4)线路匹配 (5)滤波组件 (6)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7)接触阻抗

EMI知识简介 (1)噪声类型 噪声来源:内部噪声,外部噪声,内外噪声兼有 共模噪声(common mode noise) 噪声类型 页眉 EMI知识简介 (1)噪声类型 噪声来源:内部噪声,外部噪声,内外噪声兼有 共模噪声(common mode noise) 噪声类型 差模噪声(differential mode noise) 滤波器设计是以频域(frequercy domain)作考虑, 因此,要: 时域(time domain) 傅立叶 频域(frequency domain) 转换

页眉 EMI知识简介

页眉 EMI知识简介 (2)滤波的频宽 一个滤波器的滤波频宽要能涵盖共所要滤除的频带,理论上,一个低通滤波器在其截止频率fc以上之频率,均可视为有效的滤波频宽. 实际上,一个滤波器的频宽设计,常因滤波组件L.C受到f的影响而缩短其有效频宽,如下图所示: (a) (b) (c)

EMI知识简介 图(a)为L.C在低频(约1MHz以下)时之等效电路,与理想电路同;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图(a)为L.C在低频(约1MHz以下)时之等效电路,与理想电路同; 图(b)为中频(约1~10MHz左右)时之等效电路,其滤波件的线感量与杂散电容已不可忽略,而使滤波的特性如同带止滤波; 图(c)为高频(约10MHz以上)时之等效电路,其滤波组件之主要特性将由线感量与杂散电容所决定,使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如同高通滤波. 通常一个滤波组件其截止频率fc之选定,为其所要滤除的频带之最低频率的1/5以下,且其频带宽不得超过100fc,其次还要考虑衰减量(Atlenuation),组件特性及成本. (3)衰减量的考虑. 一个滤波器之减量,应为使通过滤波器滤波后之噪声强度,不致于使滤波器所有保护的线路发生误动作或有超额定汇围的现象.

EMI知识简介 A= IL= 衰减量定义:线路中加入滤波器后其两端电压或电流的比值. 页眉 EMI知识简介 衰减量定义:线路中加入滤波器后其两端电压或电流的比值. 插(加)入损失量(insertion loss):线路加入滤波器后,与未加入前之电压或电流比值. E2 A= E1 20log (dB) E2 IL= E1 20log (dB)

EMI知识简介 常用插入损失量来评估滤波器的特性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常用插入损失量来评估滤波器的特性 对于一个低通滤波器言,若一讯号频率高过滤波之截止频率fc时,则对每一个滤波组件,将成20log的衰减. 下图为各种常见滤波器之电路图与插入损失. 单元件低通滤波器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基本L-C低通滤波器

EMI知识简介 (4)线路匹配的考虑 一个滤波器的设计,若不对线路匹配作考虑,则不仅滤波效果会受影响,亦可能带来萁他干扰. 页眉 EMI知识简介 (4)线路匹配的考虑 一个滤波器的设计,若不对线路匹配作考虑,则不仅滤波效果会受影响,亦可能带来萁他干扰. 对一个低通滤波器而言,其线路的考虑与滤波作用的衰减量,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定K型低通滤波器不同情形及衰减量计算.

页眉 EMI知识简介

EMI知识简介 L= 由上图可知: 若滤波器所连之线路为高阻抗,则滤波器与线路连接之第一个组件,应使用并电容; 页眉 EMI知识简介 由上图可知: 若滤波器所连之线路为高阻抗,则滤波器与线路连接之第一个组件,应使用并电容; 若滤波器所连之线路为低阻抗,则滤波器与线路连接之第一个组件,应使用串接电感; 有关低通滤波器线路匹配的设计,如下图所示,其L.C与Rs.RL之关系式为. L=

页眉 EMI知识简介 通常低通电源滤波器,均使用在AC电源输入与系统电源供应器间,而两者阻抗分别为:AC电源输入阻抗可视为50Ω,而一般switching power surpply之线路阻抗约为150±30% Ω以内. 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有不同的滤波设计

EMI知识简介 5)滤波组件的考虑 滤波设计之主要滤波组件有电感与电容两种. 电感: 页眉 EMI知识简介 5)滤波组件的考虑 滤波设计之主要滤波组件有电感与电容两种. 电感: 电感组件使用作滤波组件,一般可分为差模噪声使用组件与共模噪声使用组件. 差模噪声使用组件,因负载电流的直接流入,故使用低Ur值,高饱和度的磁性材料,如Iron power,Ni-Zn等,以防止组件饱和,其滤波作用为奥姆效应.如下图示:

EMI知识简介 VG=jwL1Il+jwMI2+I1L1 (1) VG=jwL2I2+jwMI1+R2I2 (2) (3) I2= VL= 页眉 EMI知识简介 共模噪声使用组件,则为ur值较高,饱和度较低之磁性材料,其滤波作用为楞次效应,下图所示: 元 VG=jwL1Il+jwMI2+I1L1 (1) VG=jwL2I2+jwMI1+R2I2 (2) I1= VGR2 jwL(R2+RN)+R2RN VG-jwMI1 I2= jwL2+R2 (3) VL= R2/L Jw+ VG R2 L L1=L2=M=L

EMI知识简介 Zn= 故只要尽可能降低Ri之值, Ri L , 使L>> W 则共模噪声可降低于最低. 页眉 EMI知识简介 故只要尽可能降低Ri之值, Ri L , 使L>> W 则共模噪声可降低于最低. 高频时,电感组件将如下图所示,杂散电容C开始时组件之频率特性者影响: R-损失阻抗 C1-杂散电容 Zn= R2+W2(L-CR2-W2L2C2)2 (1-W2LC)2+W2C2R2

页眉 EMI知识简介 电容: 电容组件如同电感组件一样,对共模噪声和差模噪声,分别使用X-type(Cx)与Y-type(Cy)两种电容.不过此种型态的电容在滤波特性上并无分别,而仅是安全耐压上的差异:Cx为聚酯膜电容,耐压不超过275VAC,耐Cy为陶瓷电容,耐压可到400VAC 电容在高频时等效电路图为: R1-电容接脚之线电阻 L1-电容接脚之线感量 C-电容量 Rr-消散电阻(绝缘电阻) 当f升高时,Wl1不可忽略,与C引起串联共振,此时线感量计算式为: LL=2*10-4l(ln( -0.75) uH 4l D (对铜而言) l-接脚导线长度,mm D=接脚导线直径,mm

EMI知识简介 IL=-10log K= 由上式可知:每1cm长度之小电容接脚(D=1mm左右)其线感量约在5~10uH左右. 页眉 EMI知识简介 由上式可知:每1cm长度之小电容接脚(D=1mm左右)其线感量约在5~10uH左右. 若考虑线感量,则插入损失为: IL=-10log 1 1+K2 K= 2(1-w2LLC) wc

EMI知识简介 RDC= 6).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考虑. 页眉 EMI知识简介 6).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考虑. 滤波器之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是影响滤波效果的重要因素,其考虑重点主要是:避免因过电压造成滤波电容的绝缘破坏,以及因过电流造成滤波电之磁饱和,而影响滤波效果. 原则:过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之20%,过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10% (7)接触阻抗的考虑 通常一个滤波器对于射频(RF)噪声要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其各组件间之接触阻抗应保持在DC阻抗0.25mΩ~2.5mΩ间,其中: RDC= A PL L-导线长度 A-导体之载面积

EMI知识简介 8)其它考虑: (1)滤波器之漏电流大小 (2)配线方式: A.输入线与输出线分开(方向相对立),避免电感性或电容性耦合 页眉 EMI知识简介 8)其它考虑: (1)滤波器之漏电流大小 (2)配线方式: A.输入线与输出线分开(方向相对立),避免电感性或电容性耦合 B.滤波器之电源线与其回路应尽可能采用绞线,以减小其有效回路面积, 而降低电感性耦合. C.若输入线 电容性耦合 D.滤波电容之组件接脚,应尽可能短,以降低其线感量. E.滤波电感之绕线,应尽可能平衡,以减少其线间电容

EMI知识简介 三).EMI滤波器之选择 低通电源滤波器之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噪声的类型选择滤波器类型 页眉 EMI知识简介 三).EMI滤波器之选择 低通电源滤波器之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噪声的类型选择滤波器类型 (2)噪声之衰减量或插入损失量 (3)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4)环境要求,如温度,冲击,振动和湿度 (5)尺寸及端子形状 (6)成本考虑 (7)安全认可 (8)购买是否方便

页眉 报告完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