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针灸各家著作 《针灸逢源》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健康經絡學_拔罐療法與精油 1 拔罐的起源 2 罐法分類 3 功能性藥油的運用 4 拔罐與藥用精油 5 拔罐療法的適應症 6 常見病症的拔罐療法 7 拔罐療法的禁忌症.
Advertisements

經 絡 學 10 號沈佳蓉 11 號鄒雅如 12 號李孟芬 25 號谷明珍.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功效 簡稱大腸經,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感冒、上呼吸 道感染、支氣管炎、頭叉神經痛、發燒、牙痛、 口乾、耳鳴、耳聾、急性胃炎、消化不良下痢、 便秘、皮膚病等。 中醫裡的大腸屬腑,肺屬臟,臟腑為表裡關係,
HH 「經穴」 指十二經絡及任脈、督脈的腧穴,是人 體的關鍵、要點所在,又叫做專門的經穴,它是 沿著經絡而存在 ( 縱流於身體表面,是體內精力循 環的筋道 ) 。根據中醫說法,人體是由六臟來輔助 六腑進行正常的功,並使身體各部分保持均衡。 何謂經穴.
针灸学临床实训课程 曙光临床医学院 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 既定建设目标 ( 1 )掌握针灸医生医患沟通与交流要点。 ( 2 )掌握针灸临床接诊技能。 ( 3 )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及针灸临床辨证 要点。 ( 4 )掌握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中医临床思维特 点与过程,提高针灸疗效。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教研室师资年龄、职称、学缘、学科专业结构表 姓名性别年龄 职称 学缘学科专业学历 备注 张晓刚男 46 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宋敏男 41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张华男 43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王刚男 40 副主任 医师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吴建民男 35 讲师、
張賽容 1 頭部能量線與按摩技巧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張賽容 /8/23 張賽容 2 1. 眉衝穴 - 膀胱經 2. 頭臨泣穴 - 膽經 3. 頭維穴 - 胃經 4. 太陽穴 - 經外奇穴 5. 攢竹穴 - 膀胱經 6. 魚腰穴 - 經外奇穴 7. 絲竹空穴 - 三焦經 8. 睛明穴 -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 頞:鼻根部。 释: 1. 頞:鼻根部。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4. 客主人:上关穴。 4. 客主人:上关穴。 5. 额颅:前额。 5. 额颅:前额。 6.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穴道按摩與保健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 醫師 : 游榮聖 作 用  由於手法外力的壓迫,把血液從深層誘至外 部,就能促進外層血液循環和活躍內部血液 循環。  由於靜脈及淋巴循環的增進,能協助消除人 體的代謝廢物。  氧在纖維組織中的增加,血液循環加速,使 損傷的組織容易修復。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紓壓養生保健穴位按摩 苗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 建安中醫診所院長 詹永兆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西醫內科醫師 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中醫世家第四代 苗栗縣大明社區大學中醫保健講師.
1 7, 開明枕三針 枕上中線 枕旁視覺區 註 :cf 焦順發, 標準方案, 朱明清 人字縫. 2 7, 開明枕三針 取穴 : 枕上中線 枕旁視覺區 ( 雙 ) 功能 : 皮層性視力障礙, 眼中風, 視神經萎縮 外傷性視障, 近視, 遠視, 青光眼, 視野缺損, 老視等各種眼疾. ※可配增智冠三針效果更好.
一、 人體的基本學說 人體的基本學說 二、 人體的常見八病 人體的常見八病 三、 中藥的資料 中藥的資料 四、 中藥藥方舉例 中藥藥方舉例 五、 中醫的四大經典巨著 中醫的四大經典巨著 六、 香港四大毒藥 香港四大毒藥 七、 香港中醫藥業的發展及前途 香港中醫藥業的發展及前途 八、 中文大學遊記 中文大學遊記.
针灸治疗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针灸临床教研室 洪 杰.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自療按摩 鳴天鼓 自我頭面按摩 敲膽經 按壓心包經.
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症 针灸推拿学院 李铁.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宋海英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医教研室
曾賀連 中華民國運動傷害整復協會 中醫整復師
肥胖症.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奇經八脈與三焦 朱壁修
治疗学总论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D1 鼻竇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臟 D5 膽 D6 腰部 D7 直腸 D8 眼瞼 D9 胃.
督脉 Du Meridian.
春季談經絡養生 與營養保健.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云门(LU2)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中醫外治法課程 澤生健康基金會 黃國瑞醫師主講.
痹 证 Bi syndrome.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手阳明大肠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難經 69難 經言虛者補之오 實者瀉之며 不實不虛는 以經取之라하니 何謂也오?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養生穴位按摩 嘉基中醫部 張乃元 醫師.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針灸與本草.
十巧手 常練十巧手,輕鬆又健康.
十巧手 常練十巧手,輕鬆又健康.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释:1.大指次指:食指。 2.两骨间:第一、二掌骨之间。 3.两筋:拇长、短伸肌腱过腕关节处。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医学入门》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针灸资生经》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X-射线荧光分析.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EWSIS Chinese 1/ Ms.Chang & Ms. Yang
經絡理論.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指导老师:John Doe 报告人:宝藏PPT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医学入门》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请在此位置添加你的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PPT教授 报告人:清风素材.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毕业论文答辩 XXX学院XXX专业 《请在此位置添加你的论文名称》 学校名称:OfficePLUS大学 指导老师:John Doe
目录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论文结构 03 研究方法 04 分析讨论 05 主要结论 06 参考文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针灸各家著作 《针灸逢源》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内 容 概述 1 学术贡献 2 原文选读 3 复习与思考 4

1 概述

1 作者 姓名字号 生活年代 生平事迹 医学成就 李学川 生卒 约1753-1841 医学家 《针灸逢源》 字 三源 朝代 清 号 邓尉山人

2 内容提要 卷数 主要内容 特点 卷一 《灵枢》经文 阐述针灸要旨 摘引《内经》原文 百余家名家注疏 卷二 《素问》经文 卷三 历代针灸专著及诸家针灸医论之精要 阐明针灸医道 卷四 专论经穴考正 校正铜人经穴之讹误 续补经外奇穴之阙漏 卷五 针灸治疗,小儿诊法和推拿法 卷六 各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附部分汤药处方。 辅助针灸治疗

3 版本与流传 版本 时间 流传 初刊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其他清刻本 清

2 学术贡献

1 腧穴 经穴 确定了361个经穴 卷四收集历代针灸医籍中所载的十四经经穴,并进行考证 《针灸大成》足阳明胃经不容至滑肉门左右十二穴“去中三寸” 更正为去中二寸。 归经规范,直至2006

2 针灸治疗 针药并举 “知汤液而不知针灸,是知人有脏腑而不知有经络毛腠也;知针灸而不知汤液,是知人有经络毛腠而不知有脏腑也。” 卷五“中风”中“中经”一症,除须“各随其经络针灸之”外,还要“用药补血养筋”方。 卷六的一些病症附药方以助针灸之治。

3 原文选读

1 《症治要穴歌集古增新共二十八首》 1 傷寒過經猶未解,須向期門穴上鍼,忽然氣喘攻胸膈,三里瀉多須用心。 無汗傷寒瀉復溜,汗多合谷亦宜求瀉,若還六脈皆微細,鍼下補多脈易浮。 時行邪瘧最難禁,有汗譩譆與俠谿,腰痛太谿血郤妙,衝陽厲兌太衝齊。 瘧疾間使大椎良,後谿合谷與膏肓,更加三里懸鍾穴,瘧發脾寒即便康。 中暑人中百會搜,陽明合谷內庭求,熱傷肺氣膈胸滿,列缺氣海中極收。 中風合谷大腸原,八脈之中申脈援,三里肩井並環跳,委中風市陽陵泉。 口噤先須申脈詳陽蹻脈與后谿相應,頰車合谷與承漿,喎斜添入地倉穴宜鍼透頰車,不效翳風聽會良。 伤寒、时疫、疟疾、中暑、中风、口噤等症的取穴。

1 《症治要穴歌集古增新共二十八首》 2 癱瘓陽谿並曲池,肩髃合谷外中渚,行間申脈崑崙穴,三里陽陵風市推。 五癇百會內關通陰維脈,與公孫應稽,鬼腿曲池穴神門與後谿,鳩尾心俞刺灸得,上星通里愈痴迷。 哮喘先教中脘尋,肺俞天突中府臨,氣海三里俱稱妙,列缺鍼之病不侵。 癆瘵傳尸灸四花,膏肓肺俞實堪誇,大椎穴並三椎骨身柱穴,鬼眼功多用勿差。 盅脹應知照海靈照海通陰蹻脈,與列缺應,行間氣海與三陰交,水溝三里內庭穩,分水多鍼病轉深。 九種心痛及脾疼,曲澤大陵三里尋,上中脘與衝陽穴,內關公孫主客鍼。 腹中㽲痛刺衝陽,三里胃俞太白良,支溝章門去閉結,內關氣海商丘當。 瘫痪、五痫、哮喘、痨瘵、盅胀、心(胃)腹痛的取穴。

1 《症治要穴歌集古增新共二十八首》 3 大陵穴治發痧凶,列缺委中天府鬆,百會百勞十宣妙,何愁痧病結心胸。 後谿穴刺治頭風,百會風池絲竹空,合谷上星足三里,化痰利氣中脘通。 外障先鍼小骨空,睛明合谷太陽中,後谿主穴休忘却,攢竹風池盡可通。 鼻窒迎香列缺尋列缺通任脈,與照海應,上星風府太淵鍼,若言舌腫廉泉妙,玉液金津傍舌心左金津右玉液,在舌下兩旁紫紋上鍼出血。 牙疼頰車外關稱,合谷太谿然谷應,聤耳翳風並耳門,暴聾聽會竅陰增耳生瘡出膿水曰聤耳。 臂痛少澤與外關,肩髃合谷曲池間,握物拘攣曲澤當,中渚腕骨少海兼。 四肢浮腫陰陵泉,合谷中都中渚先,行間內庭曲池穴,三陰交與液門連。 发痧、头风、外障、鼻窒、牙痛、臂痛及四肢浮种的取穴。

1 《症治要穴歌集古增新共二十八首》 4 腿疼環跳及委中,臨泣陽陵泉可通,最好大鍾並京骨,支溝陽輔病堪攻。 穿跟風痛刺商丘,丘墟解谿三里求,申脈行間崑崙穴,照海臨泣病堪休。 膝風太白與豐隆,膝眼梁丘鍼可通,並有膝關足三里,陰陽陵泉及委中。 腰痛委中髎穴宜,崑崙束骨白環隨,太谿原穴飛揚絡,申脈如鍼病即除。 七疝奔豚首大敦,章門照海要討論,歸來然谷太衝穴,氣海關元與闌門。 婦人帶下經不調,氣海白環赤白帶下可刺之中極燒,腎俞關元並照海,間使穴共三陰交。 婦人臨產若艱難,一瀉三陰交即安,合谷獨陰在足第二指下橫紋中挨次取,勝教方術服仙丹。 腿疼、穿跟风痛、膝风、腰痛、七疝、奔豚、妇科诸症的取穴。

2 席亮《针灸逢源》序 1 歲乙亥春三月余掩關養疴,鄧尉山人李君三源過訪,出其所纂《鍼灸逢源》一書相質正。余曰:“聾者不可與別宮徵,瞽者不可與辨黑白。余雖嘗涉獵岐黃書,于方劑略識一二,而于鍼灸則懵然無所知,安敢強作解人哉?” 写作缘由。

2 席亮《针灸逢源》序 2 李君曰:“不然,夫道,一而已。自《周禮》有疾醫、瘍醫之分,而醫之內外始判。然吾觀古者以湯液治內、以鍼灸治外,理本同條而共貫,事實相濟以有成。《靈》《素》詳鍼灸而略湯液,非毗外也;長沙以後詳湯液而略鍼灸,非毗內也,時世之淳澆、民生之強弱使然也。人身內而臟腑外而經絡毛腠,不過一氣一血相爲流貫。故病有內有外,有由外及內,有由內達外,循環無端,息息相通。知湯液而不知鍼灸,是知人有臟腑而不知有經絡毛腠也;知鍼灸而不知湯液,是知人有經絡毛腠而不知有臟腑也。病雖萬變,人祇一身,醫者必離而二之可乎哉?且醫而不知鍼灸,將不知臟腑經絡之相爲表裏乎?不知臟腑經絡之相爲表裏,則脈絡之交會起止、氣血之生死出入又烏從而測之?冒昧以施其技,不幾如思明者之掩其目,思聰者之填其耳乎?余之爲此書,非欲于前賢著作外拔趙幟而立赤幟也,意在通內外兩家之筏,而使之左右逢源、會歸一致,不至如斷港絕潢者之適乎此而不適乎彼也。子其爲我校雠而存之。” 李学川对针灸与汤液的认识。

2 席亮《针灸逢源》序 3 余深韙其言,晨窗展卷反覆商榷,條分縷析、發凡起例。始則探源《靈》、《素》,繼則薈萃群言,正經穴之謬訛,補注疏之闕略。本《銅人》、《聚英》、《資生》、《神應》鍼灸之法而廣其義,于長沙、河間、東垣、景岳審證之書,因端竟委、綱舉目張。不特習鍼科者可因證以考穴、按穴以施治,先洞悉乎致病之由,而後巧施其鍼灸之術,即習方書者亦可藉是以佐湯液之所不逮,而上合乎《靈》、《素》,以暨長沙、東垣內外相資、鍼藥並用之旨。其有裨于醫術者,豈淺鮮哉?余故樂得而序之。 時嘉慶丁丑歲(1817年)春二月虞陽同學弟席亮麗農氏拜撰。 席亮对本书的分析与评论。 写作时间及作者。

3 李学川《针灸逢源》续刻灵素序 昔者黃帝同岐伯少俞等六臣互相討論,開醫學之源,傳《靈樞》《素問》,即《內經》也。《靈樞》所論者,營衛血氣之道路,經脈藏府之貫通,天地四時之變化,音律風野之區分,先立九鍼以備病所由治也。《素問》所論者,陰陽寒暑之推遷,飲食居處之得失,五運生制之勝復,六氣時序之逆,順察其脈色以明病所由生也。然考其治病,鍼灸最詳。自仲景聖著《傷寒方論》,鍼灸亦有不可闕者,如刺風池、風府、期門,灸少陰、厥陰之類。嗣後名家踵起,方書益盛而鍼灸亦兼及焉。今醫獨事方藥,視鍼灸爲小技而忽諸,則《靈》《素》書雖存而知刺法者鮮矣。學川不揣孤陋,較《靈》、《素》、《甲乙》經穴之異同,參傷寒雜病方書之辨論,編爲《鍼灸逢源》六卷。所集《靈》《素》,特揭經脈、刺法諸篇以補醫林傳誦所闕。其藏象、脈要、疾病諸論,無鍼灸者置之弗錄,蓋欲以別集合而讀之也。第學者檢鈔不便,茲復採錄《靈》《素》四十餘篇並載集中,大要與汪認庵類纂略同,而注稍詳。今並授諸剞劂,略述原委于卷端,重望世之高明誨余不逮云爾。 道光壬午(1822年)春閏三月李學川三源氏題于棣華草堂。 李学川对医道及针道的探讨。 写作时间及作者。

4 复习与思考

1 小结 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清代人。 概 述 6卷。 腧穴:确定十四经穴归经规范。 学术贡献 针灸治疗:针药并举。 《症治要穴歌》 概 述 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清代人。 6卷。 学术贡献 腧穴:确定十四经穴归经规范。 针灸治疗:针药并举。 原文选读 《症治要穴歌》 序:作者席亮、李学川,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思考题 2 《针灸逢源》361经穴数如何演变而来? 比较《症治要穴歌》、《百证赋》和《肘后歌》的用穴特点。

参考文献 3 李学川.针灸逢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