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習的意義 組織學習係指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組織行為: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黃賀 著.前程文化事業 出版 第 3 章 學習. 2 學習目標  學習是個人的基本驅策力  學習的原理  學習的途徑  行為修正術  四種主要的增強時程  學習型組織  標竿學習  知識工作者的學習  教育訓練計畫績效評估.
Advertisements

學習型組織 Learning Organization 吳明烈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學習型組織的涵義(一)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 ‧組織進行學習 ‧組織促進學習 彼得 ˙ 聖吉 (Senge,1990) 認為學習型組織即是 組織 中的成員不斷的發展其能力以實現其真正 的願望,同時在組織中培育出新穎具影響力的思.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企业培训体系建立.
12國譯本熱銷 今年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寓言.
學習型組織.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中国医院杂志社 张宝库.
績效政府經驗分享:台灣郵政公司案例 壹、”施政計畫績效管理制度”之落實: 覺察、激勵與創造(Senge,2005)。 貳、組織績效與組織學習。 參、政府績效管理與衡量等八項主題。 肆、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體悟整體與 分割、學習看清系統、進入靜默、 成為大自然、迎接未來。
学校管理新理念 ——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模型·问题·构建
組織的定義 (1/2)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爲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結合起來協調行動的一個社會體
行銷4.0.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孟繁华.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對文化改變的過度簡化.
Web Applications & IT Trends (靜宜資管楊子青)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Web Applications & IT Trends (靜宜資管楊子青)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經濟學 學經濟.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工作Ⅲ: 文化體驗活動的設計策略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工作上最常遇到的困難?.
學習經驗分享 牙三 張仁虎.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  Zone Chairperson Training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Chapter 5 員工參與.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組織學習的意義 組織學習係指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組織學習的五種觀點 組織學習涵蓋個人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等三種層級。 組織學習涉及探究、發現所採用的假定以及避免錯誤。 組織學習有賴於組織成員的相互了解與分享。 組織學習包括行為與認知的改變。 組織學習融合了新知識與實務在組織的理論應用或慣例中。

組織學習的重要性 促進組織創新 增進應變能力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增進個人成長 利於組織發展 避免重蹈覆轍……

學習型組織的概念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 ‧組織進行學習 ‧組織促進學習 彼得˙聖吉(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即是組織 中的成員不斷的發展其能力以實現其真正的願望,同時在組織中培育出新穎具影響力的思考模式,並且聚集熱望,能繼續不斷的在團體中從事學習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 就理論而言: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組織學習理論興起於一九六0年代,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脈絡中,在一九八0年代末期及一九九0年代,產生了學習型組織觀點的組織學習理論 就實務而言: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欲建立學習型組織,則需進行組織學習,並且促進組織學習

人類學習的來源有兩種 向過去學習(learning from the past):強調人們如何從過去已發生的事情中學習。這種學習的方式固然仍屬重要,然而,當人類正邁向一個與過去有明顯差異的未來,這種學習方式已有所不足。 向未來學習(learning from the future):這是創新的要件。向未來學習涉及到直覺力,融合了高度模糊、不確定性、接納失敗,以及開放自己去觸及無法想像以及有時不可能的事情(Senge, 2007; Scharmer, 2007)。

組織文化的意涵 組織文化係指,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 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 價值觀 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 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 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 當我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且真心想改變的時候,事情才有可能改變;當我們認為都無從改變的時候,一切便都真的變不了。在組織中我們需要的是勇於積極改變的信念、態度與行動,進而結合善的力量,為創造更美好的組織願景而努力

當代大師的變革觀點 當代大師都在談論改變與闡述改變。改變 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 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 心理學大師嘉納(Howard Gardner) 組織變革大師科特(John Kotter)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的觀點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鉅著《管理下一個社會》中,強調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並且主動創造改變。若要繼續生存和成功,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要成為改變的原動力,首先要改變整個組織的心態,讓大家不把改變當成威脅,而是當成機會

11個未來定見 (潘東傑譯,2006;Naisbitt, 2006) 定見1 不是所有事都在改變 定見2 未來就從現在開始 定見3 不要輕忽了統計數字 定見4 盡情想像,別怕出錯 定見5 未來就像一個拼圖 定見6 不要走太快了 定見7 變革要看得到效益 定見8 演變需要時間 定見9 把握機會,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定見10 要懂得去蕪存菁 定見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Changing Minds—改變想法的藝術 (Gardner, 2004) 心理學大師嘉納(Howard Gardner) 提出影響想法改變的七項因素與方法,這七項均以英文字母“re”為開頭: 1. 邏輯思維(Reason) 2. 調查研究(Research) 3. 共鳴迴響(Resonance) 4. 具象的重述(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s) 5. 資源與報償(Resources and Rewards) 6. 新聞時事(Real World Events) 7. 阻力(Resistances)

組織變革模式 當代變革大師柯特(John. P. Kotter)系統化的提出組織變革模式(Kotter & Cohen, 2002): 看見:能夠發現問題、正視問題並且進而願意 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經由看見才能激發出內心深刻的感受 感受:透過目睹現況與問題,進而喚醒變革的積極感受以及降低阻礙變革的消極感受 改變:新感受強化新行為或已改變的行為,持續積極實現願景,不畏艱辛也不半途而廢

組織變革的八個步驟 步驟一:形成危機意識 步驟二:建立變革領導團隊 步驟三:提出正確願景 步驟四:溝通變革願景 步驟五:適當授權並排除變革障礙 步驟六:創造近程成果 步驟七:鞏固成果並且再接再厲 步驟八:讓變革深植於組織文化

深層變革(profound change)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從人與制度層面的根本改變,提出了深層變革(profound change)的概念。這種變革是兩種變化的結合,一種是人的價值、渴望和行為等內在因素;另一種是過程、策略、做法與制度等外在因素。深層(Profound)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fundus,原意為基礎或地基,字面上的解釋則為「往底層移動」。深層變革少不了學習。組織學習不只是做出新東西,還得建立新的做事方法,亦即養成持續變革的能力

發現組織學習的切入點與著力點 發現切入點:尋找組織學習的正確切入點 發現著力點:找出組織學習可以充分著力之處 了解確切的組織需求:將如何滿足組織需求,當作是組織學習的一個起點 著重問題導向:以組織所面臨的問題為學習的內容,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尋找組織共鳴點:找出志同道合夥伴共同努力,並努力尋求聲援與力援,共同開創願景 學習不拘泥形式:組織學習應與工作相結合,而融入在組織的每個地點,沒有時間進行組織學習,只是一種藉口,或是不了解學習的真正意涵

組織學習的發展策略 實踐六項修練(six disciplines) 發展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ies) 進行標竿學習(benchmarking) 建立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

學習型組織的六項修練 : 組織學習取向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 實現心靈深處的熱望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事實。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也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 新眼睛看世界 心智模式是根深柢固於心中,影響人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藉此,我們學習挖掘內心世界的圖象,使這些圖象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此外尚可藉此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接納別人的意見

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 打造生命共同體 在傳統的組織中所欠缺者乃是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的修練。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覺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與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

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 激發群體智慧 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非個人。團隊的學習方能促進組織的學習。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不僅團隊整體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

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 見樹又見林的藝術 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系統思考以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增進組織學習的效能 知識獲得 知識儲存 知識分享 知識創新 知識應用

發展學習社群 組織學習的一項重要工作,乃在於社群 (community)的發展。實踐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是活動的知識儲存體。社群是組織中最多方面與最具活力的知識資源以及組織認知與學習能力的基本形式。實踐社群有可能是最早出現的知識組織而且是無所不在(Wenger, 2000)。 實踐社群也就是學習社群,藉由社群成員及各種社群的彼此互動,組織得以達到知識與學習分享的效果,同時社群的活動與互動,往往是組織知識創造的一項來源。

組織標竿學習的步驟 判斷應該改善的地方,並且讓組織成員接受這個方案 建立有效的學習團隊 分析目前的情境 向良好的典範學習 開發新的解決方案 影響需要改善的領域 後續追蹤與創新

建立最佳實務 尋找最有效的組織學習策略與方法 建立組織學習最好的運作機制 在組織學習中建立各項實務工作的最佳執行方法 將各項最佳實務彙整儲存於組織記憶中 提升組織效能與組織成員的工作成就感

發展學習型組織之 六大步驟與二十四項行動策略 步驟一:領導者的承諾與成立學習型公務人力 組織的實踐團隊 領導者的意願與承諾,並親自參與組織學習的活動 成立學習型推動小組 組織學習團隊

步驟二:提供各項資源培養組織成員終身學習 的理念與學習能力 喚起組織成員的學習意願,並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檢視組織學習文化及學習需求 組織成員對於學習型組織理念的深入探討與瞭解 整合並提供各項學習資源與學習資訊 於組織內建構學習與對話的環境 建構組織網路學習系統 強化組織成員及團隊的學習能力

步驟三:統整組織核心價值,改善組織文化與氣 氛,形塑共同願景 建構組織核心價值,形塑共同願景 培養信任和諧及寬容與合作的組織文化 建立激勵措施, 提升員工活力

步驟四:豐富並增強組織核心能力,強 化組織服務效能 培養並開創組織核心能力 實施工作輪調及工作豐富化 將學習型組織的理念融入組織策略及日常生活之中 於組織內倡導自我導向學習 實施標竿學習 與學習單位及民間企業、社團等策略合作 機動籌組跨功能小組 建立組織知識管理系統 五項修練的不斷精進

步驟五:成效評估與檢討 實施學習型組織之績效評估與檢討 步驟六:創新學習型公務人力組織行動策 略,繼續學習型公務人力組織的發展 創新學習型公務人力組織行動策略並推行新的行動策略

發展學習型組織所面臨到的障礙 辦公處不集中影響互動 時間不足 約聘人員及臨時人員無法專心參與發展 目標錯置的缺失 成員個人無法掌握學習方向 1.對於資訊與知識不會有所隱瞞,鼓勵同仁合作而非競爭 2.工作任務制,求其辦法把事情做好 3.建置討論區以供同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