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衡量-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指導者: 詹茂焜 老師 製作者: 林盈寬、曾兆文
會計三部曲 會計遊戲 (比賽) 規則 (GAAP) 結果 計分板(報表)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差異 攸關性 可靠性 不適用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內部 外部 強調資訊 品質 強制性 規範 主要 使用者 差異 管理會計 種類
會計基本慣例 企業個體慣例(Business Entity Assumption) — 衡量對象 永續經營慣例(Going-concern Assumption) 會計期間慣例(Accounting period Assumption) 貨幣單位慣例(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 衡量對象 —評價基礎 —結算期間 —衡量尺度
GAAP金字塔 有用性 精神 例外 原則 假設 客觀 重要性 保守性 配合原則 實現原則 成本原則 貨幣單位 會計期間 永續經營 企業個體 (費用) 實現原則 (收益) 成本原則 (資產) 原則 貨幣單位 會計期間 永續經營 企業個體 假設
獨資合夥之法律個體 法律個體 獨資或合夥 業主
業主 vs. 企業(會計)個體 企業(會計)個體 獨資或合夥 業主
公司 vs.法律、企業暨會計個體 法律、企業暨會計個體 公司 股東
母子公司之會計個體 一個會計個體 母公司 企業個體 子公司二 子公司三 子公司一 投資持股(普通股)
法律個體 四個法律及企業個體 母公司 法律 企業 個體 法律 子公司 企業 個體 三 法律 子公司 企業 個體 一 二 法律 子公司 企業 投資持股(普通股)
法律、企業與會計個體之關係 一個會計個體 (合併報表) 各公司為 獨立企業個體 獨立法律個體 母子公司 單一公司 獨資合夥 會計 企業 組織型態
評價基礎 財務報表資訊反應企業繼續經營價值,而非清算或出售價值。 資產按正常評價 企業生命永續 (資產)正常價值 企業生命永續 重整、清算、結束 (資產)清算價值 重大危機
結算期間 企業會計應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損益以產生各期之財務報表。 年報 1/1 2004 12/31 半年報 半年報 1/1 6/30 季報(Q1) 季報(Q2) 季報(Q3) 季報(Q4) 1/1 3/31 6/30 9/30 12/31
$ $… 會計三部曲 tn t2 t1 t0 $… 1.企業會計所記載及表達者,為有關財務之數量化資訊, 並以貨幣為衡量之工具。 2.幣值不變。 tn …… t2 t1 t0 時間 會計慣例 現實經濟 幣值 $ $… $ $…
會計通則 客觀原則 企業會計之記錄與報導,應根據客觀事實。 充分揭露原則 下列各事項應以附註方式加以揭露: 1.重要會計政策。 2.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規定應揭露之資訊。 3.為允當表達額外提供之資料。 一致性原則 為讓會計報表前後期比較分析具有意義,會計 方法一經採用後,必須一以貫之,不得任意變 更。
會計三部曲 成本係指歷史成本,會計衡量以歷史成本為原則。
指導原則-實現原則 1.具有說服力之證據證明雙方交易存在。 2.商品已交付且風險及報酬已移轉,勞務已提供他人使用。 3.價款係屬固定或可決定。 4.價款收現性可合理確定。
1.銷售基礎 就一般買賣業或製造業而言,銷售是整個獲利活動最具關鍵性的一項,一來實現金額能客觀衡量;二來獲利活動已投入了全部或大部分的成本,前者謂之已實現,後者謂之已賺得。 成本
2.生產基礎-完工比例法 對某些長期工程而言,一來其獲利活動長達數年,二來銷售已確定(承標),故可依其完工比例逐年承認收益,謂之完工百分比法。 成本
3.收現基礎-成本回收法 當賒銷之應收帳款,若其收現之可能性相當不確定時,企業只有等到收現而且俟所有成本收回後,其超收部分才以收益認列之。
時間的配合(一) t1 t2 t3 … 費用 收益 時間 實際交易 t1 t2 t3 … 收益 時間 會計配合原則 費用 費用
時間的配合(二) t1 t2 t3 … 費用 收益 時間 實際交易 t2 t3 … 收益 時間 會計配合原則 費用 費用
金額的配合
同步認列 收益 收益 資產 負債 存貨 壞帳 保證 負債 時間 收益 收益 費用 時間 存貨 銷貨成本 壞帳 保證 負債 壞帳 產品保證
系統而合理的分攤 收益 收益 收益 收益 收益 時間 資產 (支出) 收益 收益 收益 時間 折舊 折舊 折舊 費用 固定資產 固資資產
當期認列 (1)當收益與費用無直接與間接關係。 (2)支出之未來經濟效益具高度不確定時。
重要性(Materiality) 重要性或稱之金額重大性,如果一筆項目之揭露與否,會影響使用者之決策或判斷時,該項目或金額,則謂之重大;反之,揭露與否都不影響決策或判斷時,謂之不重要。會計上對於無損公正表達之事項,得為權宜之處理。
重要性的應用 交易 金額 重大 否 是 原則處理 權宜處理 資產 費用 負債 收益
保守性 保守性又稱審慎性或悲觀性,指如果有兩種以上會計方法可供選擇,優劣難分時,會計偏好〝不利於業主〞的方法。 1.資產評價從低 (成本市價孰低法) 淨資產從低 2.負債評價從高 (或有負債認列) 股東權益從低 3.費用認列從高 (或有費用認列) 淨利從低 4.收益認列從低 (不認列未實現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