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的世界 唐的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 彬彬有禮
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隋唐胡漢文化融合的背景 1.夷夏觀念淡薄。 2.對外族平等對待。 3.國際、交通貿易發 達。 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 ,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1.夷夏觀念淡薄。 著名文臣如: 李彥昇(大食人) 李珣(波斯人) 白金雲卿(新羅人) 晁衡(日本人) 武將如: 哥舒翰(突厥人) 安祿山(突厥人) 史思明(突厥人) 李光弼(契丹人) 李抱玉(西域安國人) 2.對外族平等對待。 3.國際、交通貿易發 達。
(二)西域文化的傳入 1.傳入路徑:絲路 2.項目:樂舞、衣食、宗教等 3.宗教交流 (1)外來宗教盛行 A.景教 B.伊斯蘭教 C.摩尼教 (2)玄奘至印度取經
(三)影響: 1.哈「胡」風興起,唐人生活深染 「胡風」。 2.「兼容並蓄」成為唐代社會特色。 「漢戴胡帽,胡戴漢帽」
唐代長安城與西市想像圖。唐代擴建隋代的大興城,並將坊(住宅區)、市(商業區)分立,其中西市是長安城的貿易中心,許多胡商在此聚居交易。
隋唐文化的傳播 (一) 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1.日本、新羅、吐蕃等紛紛派遣使 者與學生到長安學習。 2.將隋唐文物、典章制度帶回本國。 大唐文化對亞洲各國的影響,遠比對西方深入。東亞鄰國及四夷之律令、學術思想、衣冠文物,皆深受大唐文化影響。尤其以日本、新羅為最。 (一) 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1.日本、新羅、吐蕃等紛紛派遣使 者與學生到長安學習。 2.將隋唐文物、典章制度帶回本國。 3.唐代文化成為周邊國家仿效的對象。
閻立本步輦圖。唐代國力昌盛,對外經略有成。圖為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接見外國使者的情景。
(二)隋唐文化的傳播 造紙術西傳 (1)背景: A.唐玄宗晚年,和大食(阿拉伯) 發生怛羅斯之役 B.唐朝戰敗,大食俘虜的唐軍中 有造紙匠 C.造紙術因此西傳 (2)影響:西方文明的發展
大唐天下之婦女篇 窄袖 翻領 對襟 革帶 使用:胡粉(西域風) 赭面(吐蕃風) ㄓㄜˇ ㄅㄛ 髻髮(西域風)ㄐㄧˋ
帳帽(席帽),源自羌人習俗。
大唐天下之生活篇 吃 胡餅 燒餅
大唐天下之生活篇 喝 胡酒 葡萄酒
大唐天下之生活篇 玩 波羅毬 馬球
大唐天下之生活篇 樂 胡旋舞 雅樂
黑人俑 大食商人
東羅馬金幣 波斯藍玻璃盤 獨角獸六曲盤 波斯銀幣
景教 摩尼教(祆教、 佛教、基督教) 回 教
玄奘取經 (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 十三歲入選為僧。因感諸家各擅一 宗,說法不一,故決心西行求法, 到那爛陀寺。譯出經論七十五部,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三藏,佛家語。 佛教書籍分經、律、論三種,凡通達這三者,稱為「三藏」,如唐僧玄奘稱「三藏法師」。 《西遊記》 明代吳承恩。
唐三彩 古籍中未有唐三彩一詞,源於民國初年北平古董商,分析 唐代彩瓷器主要以黃、紅、藍為主,故暱稱唐三彩。 三彩騾 三彩婦人俑 三彩駱駝載樂俑
日本的唐化
鑒真(公元687~763年),唐代名僧。被奉為日本律宗初袓。 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早年出家為僧,學律及天台,又遊學洛陽、長安,精研佛教三藏,後歸揚州大明寺講律傳法,聲名遠播。 天寶元年,鑒真愛日本留學僧之邀,師深感日本乃佛法 興隆有緣之國,決定赴日本弘布戒律,但連續五次東渡均因人為阻撓或遇颱風而未成功,其間雙目失明,卻不減赴日弘法之志。 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日本遣唐使赴揚州向鑒真致禮 並再請赴日,鑒真遂決定第六次東渡。帶看隨行二十四人和大批經像等物,乘船於日本天平勝寶六年(公元七五四年)抵日本,師年六十六。次年初被迎入首都奈良東大寺供養,詔授「傅燈大法師」位。 築壇為天皇、皇后、皇太子和僧俗四百四十人授戒。後 又建唐招提寺,並一直在寺內講律傳戒。 鑒真東渡,不僅對日本佛教,而且對日本的醫藥、建築、 雕塑諸方面均發生重要影響,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事件。日本天平寶字七年,師面西結跏趺坐示寂,入滅於唐招提寺,年七十六歲。
日文片假名(吉備真備)、平假名(空海)與漢字的關係示例表。由表中可見片假名是採取漢字楷書偏旁簡化而成,平假名則是模仿漢字草書所作。
請欣賞這兩張唐代日本仕女圖,並 選出兩者裝扮上的相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