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美術 古代美術 中世紀美術 文藝復興 巴洛克時期 洛可可時期 十九世紀 近代美術 當代美術
各階段 時間 美術發展內容 史前美術 古代美術 中世紀美術 紀元前六十萬年 到三千年 --石器時代 *刻畫狩獵情況的洞穴壁畫 *應用燧石鑿穿石頭或動物的角、骨頭, 製造雕刻品 史前美術 西元前3千年~西羅馬帝國結束(西元476年) *美索不達米亞:蘇美、巴比倫、亞述 *古埃及:金字塔、繪畫、工藝 *希臘:神殿石柱、雕塑、陶器彩繪 *羅馬:拱門造型、雕塑、壁畫 古代美術 西元476~1473年 古希臘羅馬之後~文藝復興 (黑暗時期) *東歐:拜占庭美術--嵌瓷畫 *西歐:仿羅馬式(7、8~12世紀)-- 穹窿、圓頂、濕壁畫、浮雕 哥德式(12世紀中期~15世紀)-- 尖塔、飛扶壁、鑲嵌玻璃窗 中世紀美術: *早期基督教美術:從基督教誕生到西元五世紀後半,涵蓋東、西羅馬帝國的基督教藝術—因被迫害,以象徵意義圖像來表現的墓窖壁畫及走出地面的嵌瓷畫 *東歐:拜占庭美術(東羅馬帝國330~1473)--嵌瓷畫(6、7世紀為鼎盛時期),以基督神跡、聖經故事為題材 (7世紀末~8世紀,遵奉十戒中的「你們不要崇拜偶像」,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發生偶像破壞運動) *西歐: 黑暗時期(3~7世紀)--面臨日耳曼民族大遷移及外族的入侵,陷於不安、戰爭、殺戮狀態,沒什麼文化藝術產生。 羅馬式(7、8世紀興起~12世紀):穹窿(栱型的樑)圓頂、濕壁畫、浮雕 P.S.羅馬式:羅馬風格的藝術。因哥德人佔領義大利時,他們的文化程度還很低落,所以極力模仿羅馬人的藝術風格。 哥德式(12世紀中期~15世紀)--尖塔、鑲嵌玻璃窗 P.S.哥德式:於法國形成的新美術風格,是純日耳曼民族的藝術。名稱起源:16世紀時不欣賞此建築樣式的義大利人,以輕蔑的口氣批評:「那是野蠻的哥德人所製造無規律的粗野建築」,於是後人用「哥德式」來稱呼這種美術風格。 中世紀美術
各階段 時間 美術發展內容 文藝復興 巴洛克時期 洛可可時期 *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14~16世紀 米開郎基羅--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大衛 拉斐爾-- 雅典學院、爭辯 文藝復興 17世紀 *葡語:歪曲的珍珠, 引申為「不規則、奇特」之意;強調情感的 自由流露,常有強烈的動勢和誇張性。 巴洛克時期 18世紀初、中期 *指建築上像貝殼窩形紋的裝飾花紋。 應用曲線、漩渦形花紋來裝飾,有甜美、 輕巧、精緻、華麗感 。 文藝復興運動:在義大利由商人和平民掀起的文化藝術運動,主張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再生;尊重人性、自由與思想 。 洛可可時期
各階段 時間 美術發展內容 十九世紀 近代美術 當代美術 *脫離宗教畫與取悅君主貴族的傳統束縛,產 生許多新流派: 新古典主義:大衛、安格爾 19世紀 *脫離宗教畫與取悅君主貴族的傳統束縛,產 生許多新流派: 新古典主義:大衛、安格爾 浪漫主義:傑利柯 、德拉克洛瓦、歌雅 寫實主義:庫爾貝 、杜米埃 自然主義:米勒 、柯洛 十九世紀 印象派 以後 印象派、新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新造形主義、表現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 近代美術 新古典-浪漫→理性-感性 浪漫-寫實→主觀-客觀 印象派:不同於傳統寫實,走出戶外捕捉陽光的色彩 新印象派:點描 後期印象派:塞尚、高更、梵谷 野獸派:用色對比強烈,沒有明暗 立體派:形象解體,拼裝各角度 未來派:連續的運動感 結構主義:幾何形體 新造形主義:垂直與水平的秩序 表現派:形色的即興,反應心理思想 達達主義:反藝術,利用現成物裱貼或組裝 超寫實主義:非現實所見,夢幻、潛意識 抽象藝術:沒有具體形象,直接用「非對象」的形色來構成 包浩斯:點線面設計,工藝與藝術結合 普普藝術:廣告招牌、照片、標誌---的直接應用 歐普藝術:色彩線條的組合,產生奇特的視覺效果 抽象藝術、新具象、普普藝術、歐普藝術、硬 邊藝術、集合藝術、觀念藝術、行動藝術、 環境藝術、裝置藝術------ 當代美術
謝謝觀賞 參考資料:美的腳印 黃宣勳著 紅蕃茄出版 參考資料:美的腳印 黃宣勳著 紅蕃茄出版 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 新古典-浪漫→理性-感性 浪漫-寫實→主觀-客觀 印象派:不同於傳統寫實,走出戶外捕捉陽光的色彩 新印象派:點描 後期印象派:塞尚、高更、梵谷 野獸派:用色對比強烈,沒有明暗 立體派:形象解體,拼裝各角度 未來派:連續的運動感 結構主義:幾何形體 新造形主義:垂直與水平的秩序 表現派:形色的即興,反應心理思想 達達主義:反藝術,利用現成物裱貼或組裝 超寫實主義:非現實所見,夢幻、潛意識 抽象藝術:沒有具體形象,直接用「非對象」的形色來構成 包浩斯:點線面設計,工藝與藝術結合 普普藝術:廣告招牌、照片、標誌---的直接應用 歐普藝術:色彩線條的組合,產生奇特的視覺效果
畫壁畫是一種確保狩獵成功的儀式。藉此向神祈求勝利、戰勝恐懼,希望能夠活著順利補捉到獵物。 結合生活的史前美術 《拉斯科洞穴壁畫》--牛、馬、鹿 《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 》 *原始時代的人類,依靠捕獵野生動物維生。 *《拉斯科洞穴壁畫》--兩萬年前舊時器時代後期所畫,最大的馬有280公分,線條簡單,色彩只有黑、紅、褐、黃等色,卻能正確畫出動物的形貌特徵和動態。 畫壁畫是一種確保狩獵成功的儀式。藉此向神祈求勝利、戰勝恐懼,希望能夠活著順利補捉到獵物。 兩萬年前舊時器時代的人類祖先, 為什麼要畫動物壁畫?
誇大胸部、腹部和臀部的比例,是一個象徵多產的形象。 結合生活的史前美術 請看看,這位維納斯有何 特別的地方? 誇大胸部、腹部和臀部的比例,是一個象徵多產的形象。 * 《維倫多夫維納斯》 約西元前25000~20000年間製造,人類史上發現最古老的人型塑像 《維倫多夫維納斯》
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 這些人物雕像, 有何特徵? 因戰火頻繁,人們重視現實的生命,留存的藝術品以狩獵、戰爭為主題,具有強悍雄健的特質。 《阿布神廟大理石群像》 《阿卡德皇帝頭像 》 此件作品顯示了古代高超的鑄銅技術。 《漢摩拉比法典碑 》 太陽神授予漢摩拉比王 治國之道 *「美索不達米亞」位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平原 ,就希臘文來說,指的是「兩河之間的土地﹞ 。 *《阿卡德皇帝頭像 》雕像的眼睛中本來嵌有珍貴的寶石,但現已遺失,成了兩個空洞。雕像的面部雕刻簡練而逼真,並留有蘇美藝術的痕跡,鬚髮的裝飾手法獨特而有力,是同類作品中的傑作。這尊頭像經過精心設計,鑄造,充分顯示了古代高超的鑄銅技術。 *《漢摩拉比法典碑 》巴比倫國傳至漢摩拉比王,厲行社會改革,於是自西元前 1792 年到西元前 1750 年制訂了《漢摩拉比法典》,並刻成碑文以保存之。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部強調「公平」的法典。 上方刻劃著漢摩拉比王以祈禱的姿勢站著,向右邊坐在寶座上、代表正義的太陽神致敬,也有人解為太陽神授予漢摩拉比王治國之道。由於漢摩拉比法典碑是法國考古學家在敘利亞境內發現的,故法國贈與敘利亞的是仿製品,真品則保存在法國羅浮宮。 雕像特徵是長捲鬚、大眼 這些人物雕像, 有何特徵?
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 《新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跡》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巴比倫空中花園預想圖》十六世紀畫家繪製 《新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跡》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巴比倫空中花園預想圖》十六世紀畫家繪製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僅是一個謎,沒有提及空中花園的記載,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是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時期所建,相傳,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鬱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並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墻環繞。王妃見後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為了發展旅遊業,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與實施了一項修建巴比倫遺址的計劃,在遺址上倣建了部分城墻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
追求永生的埃及美術 提到埃及,你會想到什麼? 木乃伊是為了確保死後靈魂能回到肉體。 金字塔(陵墓)是為了安置木乃伊。 各種器物陪葬品、墓室壁畫是為了復活後能享樂過生活。 《吉薩金字塔群 》 中間的古夫金字塔是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的建築物。 *古埃及人死而復生的觀念來自滔滔不絕的尼羅河,及它定期的水患帶來災難與死亡,但水患過後又能讓穀物生長更好(大地重生)---人類-生命亦如此循環,死後又會有全新的另一個人生。 *木乃伊:死後靈魂回到肉體才能復活得到永生,所以將屍體做成木乃伊,為了防止屍體被毀損,又製造人形棺、木棺、石棺來加以保護,為讓為讓靈魂能辨識自己的屍體,所以彩繪死者容貌特徵的畫象。 *金字塔是舊王朝時代建築的代表,歷代法老王為了將生前的幸福,帶到死後的世界,便在生前花費人力與財力,建造自己的墳墓。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狹窄,到了塔端就成為尖頂,形似漢字的「金」字,所以中文將 pyramid 譯為金字塔,但據說在古埃及文中,它是「高」的意思。
追求永生的埃及的美術 妻女同遊、獵貓、 魚群、飛鳥… 表現細膩寫實。 請看畫中人物, 有什麼特別的呢? 《水邊的狩獵 》 畫面上妳看到哪些 內容? 技法表現如何? 捉到幾隻? 妻女同遊、獵貓、 魚群、飛鳥… 表現細膩寫實。 *古埃及人死而復生的觀念來自滔滔不絕的尼羅河,及它定期的水患帶來災難與死亡,但水患過後又能讓穀物生長更好(大地重生)---人類-生命亦如此循環,死後又會有全新的另一個人生。 *木乃伊:死後靈魂回到肉體才能復活得到永生,所以將屍體做成木乃伊,為了防止屍體被毀損,又製造人形棺、木棺、石棺來加以保護,為讓為讓靈魂能辨識自己的屍體,所以彩繪死者容貌特徵的畫象。 *金字塔是舊王朝時代建築的代表,歷代法老王為了將生前的幸福,帶到死後的世界,便在生前花費人力與財力,建造自己的墳墓。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狹窄,到了塔端就成為尖頂,形似漢字的「金」字,所以中文將 pyramid 譯為金字塔,但據說在古埃及文中,它是「高」的意思。 *人物特色:為了更完整、真實呈現人的形象,以最能清楚表現它的角度畫出來,所以把側面與正面影像結合一起(畢卡索的立體派也是這樣來的)。側面的頭部可以從看得清楚鼻、口、耳、髮型,但是眼睛則應從正面看才不失真,因此就把一隻正面的眼睛畫在側面的頭上;而胸部採正面,才能完整畫出兩隻手。 *人物以男大女小來表現男尊女卑;通常腳一前一後(站得較穩;也象徵生命的存在,因為一前一後表示行進中,活著才能動)。 *《水邊的狩獵 》:在這壁畫中,主要人物特大,右側為其妻子,頭上頂看香油,下方為其女兒,皆側面、大眼、尖鼻、全肩顯露、線條分明。色彩極為鮮艷,背景以藍色為主,缺乏景深,且無空間。主角右腿前方有一獵貓協助主人狩獵。尤可注意者為魚、鳥等物皆細膩寫實,甚為生動形似,由此可知古埃及畫家對自然及動物觀察之深刻。 主人手中捉住的水鳥,重疊了3個影像,是為表達水鳥想掙脫奮力拍動翅膀的樣子。-----20世紀的未來派(杜象《走下樓梯的女人》)與現今漫畫亦是如是表現。 請看畫中人物, 有什麼特別的呢?
講求優美的希臘美術 希臘人崇尚優雅、合諧,追求完美;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創作出生動的藝術作品。 石柱有三種基本樣式: 多利克式 愛奧尼亞式 《巴特農神廟 》 石柱與山牆浮雕是神殿建築的特色。 石柱有三種基本樣式: 多利克式 愛奧尼亞式 科林斯式 是哪一種樣式? 多利克式 *希臘人具有唯美、唯善的觀點,處處追求完美,因而創作出許多生動的藝術作品。 *希臘人崇拜神祇,認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樣,因此將諸神人格化,他們創造了邱比特、維納斯、阿波羅等許多著名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經常被當成藝術創作的題材,並對後來西方藝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希臘神殿是神的住家,特色在於石柱與山牆浮雕。 多利克式(Doric)堅固與結實柱頭平滑樸素; 愛奧尼亞式(Ionic) 比較細長高雅,柱頭有一對向下捲的卷渦,像鸚鵡螺; 科林斯式(Corinthian)柱頭非常華麗,圍繞著芼茛葉的裝飾 *《巴特農神廟 》建造於約西元前447~432年,位於希臘雅典衛城。供奉希臘女神雅典娜。她是戰神,也是智慧之神及航海者與雅典的保護神。 *《米羅的維納斯》在 1820 年發現於愛琴海的米洛島﹝Milos﹞,她被譽為「希臘黃金時期的縮影」,總結了古希臘所代表的一切。 《黑繪式聖餐杯 》畫面主題在描述兩位希臘勇士艾契列士﹝Achilles﹞與埃加士﹝Ajax﹞下棋之場景。 《紅繪式聖餐杯 》畫面主題是特洛伊戰爭中的一段插曲。畫面上天帝宙斯之子薩比頓,亦即特洛伊人萊西亞的聯軍領袖,死 於希臘英雄艾契列士的朋友帕丘克洛斯之手。在眾神特使赫米斯引導下,睡神和死神抬起薩比頓,正要把他運到家 鄉去安葬。
請看看,這兩件 陶罐圖案繪製技法 有何不同? 講求優美的希臘美術 請看看,這兩件 陶罐圖案繪製技法 有何不同? 《黑繪式雙耳壺 》 《紅繪式聖餐杯 》 《米羅的維納斯 》 表現了女性溫柔寧靜的美,雕像姿態 接近 S 形狀。對後代西洋婦女裸像的 造型有甚大的影響。 黑繪:圖案用黑色釉藥畫,線條用刻畫。 紅繪:圖案保有陶土原有色彩,用黑色釉藥畫線條及塗黑背景。 *希臘人具有唯美、唯善的觀點,處處追求完美,因而創作出許多生動的藝術作品。 *希臘人崇拜神祇,認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樣,因此將諸神人格化,他們創造了邱比特、維納斯、阿波羅等許多著名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經常被當成藝術創作的題材,並對後來西方藝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希臘神殿是神的住家,特色在於石柱與山牆浮雕。 多利克式(Doric)堅固與結實柱頭平滑樸素; 愛奧尼亞式(Ionic) 比較細長高雅,柱頭有一對向下捲的卷渦,像鸚鵡螺; 科林斯式(Corinthian)柱頭非常華麗,圍繞著芼茛葉的裝飾 *《巴特農神廟 》建造於約西元前447~432年,位於希臘雅典衛城。供奉希臘女神雅典娜。她是戰神,也是智慧之神及航海者與雅典的保護神。 *《米羅的維納斯》在 1820 年發現於愛琴海的米洛島﹝Milos﹞,她被譽為「希臘黃金時期的縮影」,總結了古希臘所代表的一切。 《黑繪式聖餐杯 》畫面主題在描述兩位希臘勇士艾契列士﹝Achilles﹞與埃加士﹝Ajax﹞下棋之場景。 《紅繪式聖餐杯 》畫面主題是特洛伊戰爭中的一段插曲。畫面上天帝宙斯之子薩比頓,亦即特洛伊人萊西亞的聯軍領袖,死 於希臘英雄艾契列士的朋友帕丘克洛斯之手。在眾神特使赫米斯引導下,睡神和死神抬起薩比頓,正要把他運到家 鄉去安葬。
宏偉實用的羅馬美術 在建築、雕刻或繪畫,都承襲了部分希臘式風格。自己的特色則是「拱門造型」與「圓頂」。 《塞哥維亞古羅馬水道橋》 圖中所見約8層樓高。 《圓形競技場 》 結合拱門造型與希臘石柱 希臘建築以神殿為主,羅馬則以實用的 公共建設與紀念性建築為主。 《龐貝 古城的壁畫》 希臘人雕刻對象是神,是理想化的人像;羅馬人則是實實在在的某個人,力求形似寫實的肖像雕刻。美學現實主義和歷史題材,是羅馬人最突出的貢獻。 《圓形競技場 》建造於西元72年至82年間,位於義大利羅馬市中心。 最道地的羅馬式建築,非圓形競技場莫屬。它是個橢圓形的建築,可容納五萬名觀眾觀賞競技比賽或戲劇表演,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 《龐貝 古城的壁畫》西元 79 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把義大利古城龐貝〔Pompeii〕以及鄰近的幾個城鎮覆蓋掉,直到十八世紀考古學家才陸續把它們挖掘出來。由於熔漿的覆蓋,把當時建築裡的許多古羅馬時期的壁畫保存下來。因此古羅馬的繪畫就根據這些壁畫遺跡稱為龐貝風格 。
拜占庭美術的嵌瓷畫 嵌瓷畫又稱馬賽克,是用各種色彩的方形小瓷片,鑲嵌在濕軟的泥壁上拼貼而成。以基督神跡、聖經故事為內容達到傳教目的。 《審判》 正義與邪惡 各是哪一方呢? *拜占庭時代是指從西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首都從羅馬東遷到到君士坦丁堡(今日土耳其伊斯坦堡)開始,一直到 1453 年奧圖曼帝國將拜占庭帝國滅亡為止。君士坦丁堡這個城市在希臘時代被稱為拜占庭﹝Byzantium﹞,因此後人又將東羅馬帝國稱為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藝術風格的特點是它承續早期基督教藝術風格,內容表現受到宗教的限制,大都描述聖經的故事或基督的神蹟,富於裝飾、抒情與象徵性。與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比較,拜占庭藝術所強調的是對耶穌神性的描繪,而不是對人性的著墨。 *嵌瓷畫是中世紀拜占庭藝術的特色之一,用來裝飾教堂的牆壁或天花板,同時以基督神跡、聖經故事為內容達到傳教目的。由於瓷片形狀不一,表面不十分平坦,當窗外光線照射在嵌瓷畫上,會折射出奇麗的彩光,添增教堂神秘莊嚴的氣氛。 *《審判》基督(中間)正在審理象徵正義的綿羊和邪惡的山羊,兩旁是天使,採對稱構圖,色彩層次多
綜合的仿羅馬式美術 以建築為主,仿古代羅馬,綜合了羅馬、近東、拜占庭等藝術風格,並非古代羅馬藝術的復甦。 《比薩主教堂 》 仿羅馬式建築特徵:十字形、穹窿、圓頂與外表成列的裝飾拱形造型。 《基督像 》 繪畫特色:輪廓清晰、色彩鮮明,平塗沒有明暗層次。 《基督的復活》 為配合裝飾建築,會將題材造型扭曲變形。 *穹窿:栱形的梁。把屋頂的重量,利用半圓形的穹窿分散到牆壁上。為了能承受重量,牆壁須增厚而寬,所以窗戶減少,而壁面增多壁畫自然興盛起來。 *比薩斜塔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它是比薩主教堂的鐘塔,建到三層時就發現向南傾斜,被迫停工。94 年之後,找來工程師精心測量和計算,證實此塔雖斜,但無倒塌之虞;便又繼續修建並把每層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點。由於塔身壓力過重和地質鬆軟,因此塔身仍以每年 1.25 毫米的速度向南傾斜。到 1999 年 1 月,塔頂比中軸線偏斜已達4.8 米。
嚮往天國的哥德式美術 於法國形成的新美術風格,是純日耳曼民族的藝術。 名稱源自被輕蔑的批評。 以教堂建築為中心,特色在於:尖塔,飛扶壁、拱肋、 尖拱門、尖拱形高窗、圓形玫瑰窗、彩繪玻璃。 《沙特爾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 飛扶壁 玫瑰窗 哥德式:12世紀中期到15世紀盛行哥德式美術,以教堂建築為中心。特色在於:尖塔,飛扶壁、拱肋、尖拱門、尖拱形高窗、彩繪玻璃、圓形玫瑰窗。 哥德式名稱起源:16世紀時不欣賞此建築樣式的義大利人,以輕蔑的口氣批評:「那是野蠻的哥德人所製造無規律的粗野建築」,於是後人用「哥德式」來稱呼這種美術風格。 飛扶壁:由於哥德式教堂有巨大的窗,因此牆面力度恐無法支撐拱形天花板,故飛扶壁的建築結構可以減輕牆面的負擔。 沙特爾大教堂位於巴黎西南郊,被認為是哥德式建築的頂峰,高聳的尖頂在 30 公里以外都可以看得到。它以二大特徵聞名於世:其一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彩色玻璃;其二是教堂地面上的迷宮圖像。 沙特爾大教堂在 1145 年開始建造時是屬於早期哥德式。1194 年它被大火燒毀,但是屬於聖母馬利亞的聖衣卻安然無恙,因此感動當地居民,花了 26 年再把教堂重新建立起來,而成為哥德式建築的另一典範。至於這座教堂高聳的兩座鐘塔,建造年代則相差了將近三百年,在高度和形式上都是一個很有趣的對比。
哥德式教堂的彩繪玻璃窗 垂直上升的的內部空間,從高處、從四面映入的彩光,產生震撼人心的神秘力量,表現「神就是光」的信念。 Ⅰ形鉛條+彩色玻璃 哥德式教堂的彩繪玻璃窗 垂直上升的的內部空間,從高處、從四面映入的彩光,產生震撼人心的神秘力量,表現「神就是光」的信念。 鉛框形成各種圖形的黑色輪廓。 哥德式:建築物頂上不再是圓頂(羅馬式)而是尖塔形,由於哥德式建築減少牆壁,增加了很多窗戶,所以羅馬式時代盛行的壁畫衰落了,代而興盛的是彩繪玻璃。 製作時,先配合窗戶描繪草稿,將有色玻璃依各區域的形狀修剪之後,用鉛條加以綴合。鉛條可任意彎曲或裁割,其斷面成 Ⅰ形,兩側溝槽可嵌入玻璃片予以固定。陽光透過彩繪玻璃進到教堂內,鉛框變成各種圖形的黑色輪廓,嵌在裡面的有色玻璃散發出繽紛的彩光,增加了教堂神秘的宗教氣氛。
巴黎聖母院的玫瑰花窗 玫瑰花窗是奉獻給瑪利亞 這是位於巴黎聖母院側面翼廊上的玫瑰花窗。 在天主教的思維中,玫瑰花窗是奉獻給處女瑪利亞,即耶穌的母親 。 玫瑰花窗是奉獻給瑪利亞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在義大利出生,死於法國。 天文、解剖學… 李奧納多‧達文西(1452--1519) 擅長繪畫、雕塑、建築、機械、 首創〝暈塗法〞(空氣遠近法) 《蒙娜麗莎》 眼眸和嘴唇構成的微笑,被世人稱為神秘的微笑。 是羅浮宮的鎮宮之寶。 〝暈塗法〞(空氣遠近法) 達文西畫畫時不用明顯的輪廓線,而是用陰影層次來表現人物的立體感,使畫面在柔和中仍有遠近空間感,這種方法被人稱為〝暈塗法〞(空氣遠近法)是達文西首創的。 〝蒙娜麗莎〞(1503-1506)是達文西世界出名的作品。 畫中蒙娜麗莎眼眸和嘴唇構成的微笑,被世人稱為神秘的微笑,是整幅畫最吸引人也最難理解的地方。因為她的笑容乍看之下就像一位和善慈祥的母親;再看又會覺得是尊貴的夫人,但當你看久了,走近她時又會給你一種高傲譏諷的感覺,充滿神秘詭異。------曾經有一個英國人在牆上掛了〝蒙娜麗莎〞的複製畫,從早到晚看著它,想研究出畫中人物笑容的奧妙,但始終無法理解。結果就發狂了拿槍自殺。 ◎此畫現在是法國巴黎羅浮宮的鎮宮之寶,前有特殊的防彈玻璃保護著,隨時都擠滿了參觀的人群。 蒙娜麗莎為什麼沒有眉毛:一說是後人清理畫作時不小心塗掉,也有說法是當時流行把眉毛剃掉,所以也就沒有畫 請看蒙娜麗莎為什麼 沒有眉毛呢?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猜一猜,畫中是誰出賣了耶穌? 右手握著錢袋的猶大 〝最後的晚餐〞(1495-1498)畫在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的牆上,內容是描繪耶穌被羅馬兵逮捕的前一夜和十二門徒共進晚餐時,說:「其實是你們其中一人告密的,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說完十二門徒起了騷動,畫中即是那騷動的情景! 《最後的晚餐》畫在米蘭葛拉吉埃修道院的牆上 耶穌說:「你們當中有人告密,出賣了我!」 說完引起十二門徒騷動的情景! 猜一猜,畫中是誰出賣了耶穌?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 。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1475--1564) 擅長雕刻、繪畫、建築 《大衛像》在佛羅倫斯 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1475--1564) 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 。 擅長雕刻、繪畫、建築 《聖殤》 在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褓母的丈夫是一位石匠,從小受到薰陶,所以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雕刻家。他認為雕刻是把囚禁在大理石裡的人物解放出來。 《聖殤》高 174 公分,底座寬 195 公分 ,聖母抱著被釘 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是米開朗基羅24歲時所做的,完成時人們不相信是年輕的他所作,所以米開朗基羅趁黑夜溜進教堂在肩帶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大衛像》高 434 公分 。大衛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也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西斯汀教堂 祭壇壁畫 《創世紀》梵蒂岡西斯汀教堂天井壁畫 上:創造亞當; 下:原罪與逐出樂園 在繪畫上,達文西注重柔和氣氛的塑造;米開朗基羅則強調浩瀚雄偉的氣勢。因此,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多是工程浩大。 《創世紀》:花了四年苦心完成。 創造亞當:亞當悠閒地斜靠著,伸手去接觸那賜予他生命的上帝。而上帝則上前伸出右手食指,似乎將控制亞當的左手,這兩隻手是整個創世記的象徵。 原罪與逐出樂園:米開朗基羅將《原罪》和《逐出樂園》兩個故事情節安排在同一幅中,兩個故事既連貫,又從居中的生命之樹得到平衡。在同一時間中從生命之樹迸發出邪惡和復仇兩種力量:一種力量是由上身為女像的蛇來表現,她將禁果獻給夏娃;另一種力量是由那位天使代表,他正將兩人從陸地趕向沙漠。 《最後的審判》:這幅壁畫的中心主題是人生的戲劇,人注定要不斷背離上帝,罪孽深重,但終將得到拯救。畫中約有四百個人物,左側升入天堂和右側走向毀滅行程對比。 這幅獨自完成的巨作引起轟動。然而,巨作中的裸體人物卻引起爭議,一些人認為猥褻了神靈。在米開蘭基羅剛去世不久,教皇庇護四世即下令給所有裸體人物畫上腰布或衣飾。受命的畫家們於是被謔稱為「內褲製造商」。不過這些「內褲」在 1980 ~ 1992 年之間,經過清理修護西斯汀禮拜堂的濕壁畫計畫之後又被清除了。
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 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 。 聖母與聖子。 拉斐爾‧桑西(1483--1520) 擅長描繪優雅、富人性的 《花園中的聖母》 拉斐爾‧桑西(1483--1520) 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 。 擅長描繪優雅、富人性的 聖母與聖子。 《大公爵的聖母》 拉斐爾:他的作品特色是充分體現了安寧、和諧、對稱及恬靜的秩序。與米開朗基羅作品中的激情、動態之表現,則形成了對比。 擅長以日常生活中母親與幼兒的形象來畫聖母與聖嬰。
拉斐爾在哪裡? 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 《雅典學院》:梵蒂岡宮簽字大廳,真善美的四面壁畫之一。內容是呈現古希臘時代對文化方面有重要貢獻的學者、藝術家、哲學家全都被安排在一座宏偉的廳堂內,如蘇格拉底、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拉斐爾把自己也畫進作品之中,畫面右角那個全神貫注的青年便是拉斐爾本人。有趣的是他以達文西的臉來畫柏拉圖,以米開郎基羅的臉來畫哲學家赫拉克特利 ,把文藝復興三傑都畫入畫中。 《雅典學院》梵蒂岡宮殿大廳 古希臘時代對文化有重要貢獻的人齊聚ㄧ堂, 如:蘇格拉底、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激情絢麗的巴洛克美術 巴洛克藝術:線條曲折、強調動勢、對比強烈,情感流露。 文藝復興:和諧、平衡、莊嚴與含蓄。 巴洛克藝術:線條曲折、強調動勢、對比強烈,情感流露。 文藝復興:和諧、平衡、莊嚴與含蓄。 《聖卡羅教堂》 凹凸互換、波浪 形曲線,是巴洛 克建築外表的特 色。 《聖彼得小教堂》 這是巴洛克 還是文藝復興? 巴洛克藝術經常以橢圓形為基礎,並偏愛複雜的形狀以及空間的動態對立,藉以提升觀賞者的情緒及官能感覺。其他特質是宏偉、戲劇性、對比﹝尤其在照明方面﹞、豐滿勻稱,也常把運用豐富的表面、扭曲的元素、鍍金的雕像做出令人目眩的排列。建築師則毫不掩飾地應用亮色和夢幻而繪製生動的天花板。 博羅米尼是十七世紀義大利最偉大建築師,也是主導巴洛克風格之人物。喜用凹凸互換的曲線和多種幾何形體的複雜交錯組合。代表作:《聖卡羅教堂》,被譽為巴洛克建築的典範。 聖彼得小教堂完成於 1508 年,相傳是聖彼得被釘死於十字架之處。它是一座義大利高度文藝復興時期標準原型之圓頂宗教建築。小教堂的比例非常和諧,增一分則太多,減一分則太少。
激情絢麗的巴洛克美術 繪畫以對角線、斜線、曲線來製造 動勢,並且有強烈的明暗對比。 義大利巴洛克繪畫的先驅 《卸下聖體》1613─魯本斯 《使徒馬太和天使》 1602─卡拉瓦喬 義大利巴洛克繪畫的先驅 卡拉瓦喬是巴洛克繪畫的先驅,作品通滿寫實風格,畫面亮光和陰影對比強烈,捨棄背景細節的描寫,以創造出畫面戲劇性的效果,影響後代畫家很大。 《使徒馬太和天使》:天使裹在褶布的雲中,正在書寫的聖者感到十分驚奇,他微微從桌子那裡站起,一個膝蓋支在小板凳上,頭轉過來往天使出現的地方看。 繪畫以對角線、斜線、曲線來製造 動勢,並且有強烈的明暗對比。
激情絢麗的巴洛克美術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1632─林布蘭 他的作品著重於光與影的強烈對比 ,猶如舞台燈光效果 。 《侍女 》1656─委拉斯奎茲 被稱為「西班牙藝術家的最高指導者」。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1632─林布蘭 他的作品著重於光與影的強烈對比 ,猶如舞台燈光效果 。 維拉斯奎茲被稱為是「西班牙藝術家的最高指導者」。 《侍女 》利用鏡子反照的空間,一方面記錄了自己正在為國王皇后畫像的場景,另一方面也描繪了年幼的公主帶著陪侍宮女忽然闖入畫面的偶發事件。 林布蘭是荷蘭畫家,著重於光與影的強烈對比,以及他所看到的人物色彩。卡拉瓦喬創立的明暗對比法,但是林布蘭將它發展為更富戲劇化的舞臺燈光效果,營造出神祕多變的氣氛。有些隱藏在背後的人物,由於特別的光線處理,彷彿被舞臺上的光照亮,忽然變成了主題。林布蘭先將背景色調壓暗,再逐漸使畫面亮起來,他所創造的繪畫技法,成為西方油畫的經典。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林布蘭使群像畫的觀念發生決定性變化,群像畫彷彿是有情節的舞臺場面,每位人物都是那個舞臺上的演員,使之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羅列千人於一列的做作肖像。 杜爾博士把剪刀伸進一具屍體的上肢進行解剖,學生們圍在他身旁,興致勃勃地或觀看操作示範或對照閱讀維薩里的解剖學課本。被解剖的屍體、專注觀察的助手、冷靜自信的醫生,都構成畫面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沒有個人情緒的好惡,冷靜而理性,和源起於宗教崇拜的義大利巴洛克風非常不一樣。
優雅精緻的洛可可美術 發源在法國,應用在建築、家具的裝飾上, 以曲線、漩渦形花紋來裝飾。 特色是甜美、輕巧、精緻、華麗。 發源在法國,應用在建築、家具的裝飾上, 以曲線、漩渦形花紋來裝飾。 特色是甜美、輕巧、精緻、華麗。 《法國路易十五的扶手椅》 洛可可:像貝殼渦形紋的裝飾花紋。 巴洛克晚期風格常被稱為洛可可藝術風格,建築物外觀和巴洛克時代相似,但非常講究內部的裝飾。門窗、牆壁、天花板,及家具,都用精緻的花紋家以裝飾;不強調雄壯渾厚的力量,而用輕快流暢的曲線,塗彩鏤刻,表現華麗優雅的氣派。
優雅精緻的洛可可美術 洛可可的繪畫是以描繪人們生活的風俗畫為主。 《愛之歌》1717─華鐸 《龐畢度夫人 》1756─布雪 洛可可繪畫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清淡甜美的色彩,突出粉紅、紅色和淡紫色的層次變化。線條則類似建築物和裝飾的線條,呈現連續彎曲的曲線,成為隨意但又精緻華麗感覺的整體。
掙脫傳統的十九世紀繪畫 新古典主義: 表現古希臘羅馬的美學,以精 密素描呈現均衡、嚴謹的理性 畫風。 《莫瓦特歇夫人》1856─安格爾 新古典主義: 表現古希臘羅馬的美學,以精 密素描呈現均衡、嚴謹的理性 畫風。 《莫瓦特歇夫人》1856─安格爾 《露卡米埃夫人》1800─大衛 知識份子,對洛可可藝術和當時路易皇朝頹廢的生活形態極度不滿。他們主張邏輯、清晰、單純與道德。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緬懷復古之情,希望回返到當時的美學。 新古典主義藝術以文藝復興後的素描為基準,構圖多呈靜態,均衡嚴謹;畫面精密細膩,色彩趨於冷調;題材因為說教與鑑往知來的需要,多半取材自古代歷史中的英勇故事。
掙脫傳統的十九世紀繪畫 浪漫主義: 主張創作自由,充分表現藝術 家的情緒; 畫面筆調生動、色彩豐富強烈。 《自由領導人民》1830─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義: 主張創作自由,充分表現藝術 家的情緒; 畫面筆調生動、色彩豐富強烈。 《皇家衛隊的騎兵軍官》 1812─傑利柯 《1808 年 5 月 3 日》1814─哥雅 浪漫主義主張創作自由、強調表現藝術家的個性、重視想像和感情,在許多方面,與新古典主義藝術形成了鮮明對照。 浪漫主義畫家不強調素描和嚴謹的外形而是強調激越的情感和極端個性化的表現。 西方藝術史上所謂的「浪漫主義時期」,應將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以及自然主義全部包括在內。因為它們的精神是一直貫穿、綿延不斷的。
掙脫傳統的十九世紀繪畫 寫實主義: 忠實的描繪日常生活所看到的事物,反對幻想、 虛構的題材。 《三等車箱》1863─杜米埃 寫實主義: 忠實的描繪日常生活所看到的事物,反對幻想、 虛構的題材。 《石工 》1849─庫爾貝 《三等車箱》1863─杜米埃 浪漫主義演變成一種煽情的浮誇以後,人們期待藝術回到生活現實的寫實主義隨之興起。而十九世紀工業化迅速發展,為社會帶來巨大變化,敏感的藝術家把目光轉向身邊發生的現象,將現實化成為藝術作品,實實在在地重現當時社會的種種情景。 庫爾貝曾經拒絕幫教堂畫天使,他堅持說:「我絕不畫從沒見過的天使,我只畫自己眼中所看見的東西。」 杜米埃。被公認為十九世紀重要的漫畫家之一,他同情都市的貧民,藉由作品諷刺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敗。
掙脫傳統的十九世紀繪畫 自然主義: 巴比松村的一群畫家,提倡到戶外寫生,用寫實的 手法描繪自然風景與農村生活。 自然主義: 巴比松村的一群畫家,提倡到戶外寫生,用寫實的 手法描繪自然風景與農村生活。 提倡背著畫架走出戶外寫生, 對後來的印象派影響很大。 《清潭追憶》1864─柯洛 《拾穗》1848─米勒 自然主義﹝Naturalism﹞如同寫實主義,也同樣在揭示實際生活中的事務。兩者之間不同之處,在於自然主義的對象是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