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项目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 认识计算机网络
Advertisements

PART II 04 藍芽  藍芽簡介  藍芽協定  藍芽無線電層協定  藍芽的基頻層協定  藍芽微網的建立及連接過程
Internet Chapter INTERNET的起源 8-2 Internet提供的資源 8-3 寬頻上網的方式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第六章 廣域網路 課前指引 相對於傳輸速率快且範圍小的區域網路(LAN)而言,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 WAN)的範圍幾乎是延伸到全世界。廣域網路藉由公用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 PSTN)或光纖電纜,將多個區域網路鏈結在一起的網路,它可以跨過一個程式、當地、國家或全球主權管理的公共區域。本章就要來介紹廣域網路的觀念,和幾種常見的廣域網路技術。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實驗 9: 無線安全網路之建設.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数据转发过程.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Chapter 6 電腦網路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PART II 06 WiMAX 協定   WiMAX 概述  IEEE 規格
中国电信2011年装维及接入网维护技能竞赛系列培训 GPON技术
NetGuru 創新 網路通訊實驗教學解決方案 PART I TCP/IP通訊協定深入剖析/以NetGuru實作
無限的無線:無線區域網路與無線都會網路 Unlimted Wireless Networks
第31讲 帧中继技术FR 主讲:史宝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EPON技术交流.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進階網路系統作業-5 指導教授: 王井煦 教授 第三組 組員: 郭淑貞 林瑞棋 林慶昌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物理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NAT-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
IEEE Supframe 演講者:李嘉凱 指導教授:柯開維.
Speaker: Kai-Wei Ping Advisor: Prof Dr. Ho-Ting Wu 2014/06/23
無線區域網路 IEEE 標準 1997年制定 規範不同層的運作方式 不同特性的標準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區域網路的技術發展
計算方法設計與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唐傳義
乙太被動式光纖網路中 具流量感知性質之節能機制設計 The Design of Loading Aware Power Saving Mechanisms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學生:簡嘉志 指導教授:吳和庭 博士 2016/07/31.
光纖到家(Fiber To The Home)網路概況
第六章 差错与控制报文 (ICMP).
「寬頻匯流網路管理」教材 模組四:寬頻匯流網路管理與實務 第二章 寬頻匯流電信網路管理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課程單元: LTE/SAE網路架構與元件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簡銘伸、李名峰 教材編撰:李名峰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32 bit destination IP address
附錄 通訊協定堆疊.
Access Networks.
A VoLTE Traff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LTE Network
Speaker: 錢世傑(Shieh-Chieh Chi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第 6 章 廣域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章 資料連結層 3-1 資料連結層簡介 3-2 訊框化 3-3 通訊連線管理 3-4 流量控制 3-5 滑動視窗法 3-6 錯誤檢出
什麼是網際網路? 面臨攻擊的網路 網路邊際 總結 網路核心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链路层和局域网.
實驗目的: 明瞭CSMA/CD的工作原理 解析乙太網路協定下框架資料傳送的格式
JTAG INTERFACE SRAM TESTER WITH C-LCM
第七讲 网际协议IP.
Wimax阶段性研究汇报 /1/3 Wimax 阶段性研究汇报.
校園網路架構介紹與資源利用 主講人:趙志宏 圖書資訊館網路通訊組.
第5讲 网络层 本讲目的: 概述: 理解网络层服务原理: 因特网的实现实例 网络层的服务 路由选择原理 分层的路由选择 IP协议
实时协议( Real-Time Protocol, RTP)
Understanding H.323 Gatekeepers
Channel Multiplexing 陳洋升 (2018/9/10).
實驗5 IP協定分析 明瞭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協定)的基礎觀念
主講人:李瓊淑 總經理.
第 5 讲 数据链路层(1) 1/31.
Speaker: 碩專一甲 陳芸仙 N 服務單位: 高雄市立裕誠幼稚園
Sourc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125, No
Speaker: Wang,Song-Ferng Advisor: Dr. Ho-Ting Wu 2015/7/6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Speaker : Chang Kai-Jia Date : 2010/04/26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行動寬頻介接網路與IoT實務應用-實驗課程
Link Layer &一點點的Physical Layer
Requirements for SPN Information Model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指導教授:吳和庭教授 Speaker:蘇泳蒼 Date:2010/04/28

Outline Introduc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Up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GEM frame structure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Conclusion Reference

Introduction GPON的標準化是由Full Services Access Network (FSAN) consortium來執行,並且在2003年通過了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T)的標準。

Introduction GPON主要由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Optical Network Unit (ONU)、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DN)所組成。

Introduction GPON從central office到user的傳送距離可以到達20km。 GPON可以支持到64個用戶。 1.2 Gbit/s up, 2.4 Gbit/s down 2.4 Gbit/s up, 2.4 Gbit/s down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GTC) layer is cmprised of two sublayers, the GTC framing sublayer and the GTC adaptation sublayer. GTC framing sublayer主要是將資料組成GTC frame。 GTC adaptation sublayer主要是將Service data units轉成GEM protocol data units。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Physical layer OAM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s and Maintenance (PLOAM)是管理PMD and GTC。 The 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OMCI) 是用來做GTC上層服務的管理。

Media Access Control OLT會用upstream bandwidth map (BWmap) field of the downstream physical control block (PCBd)送出pointers控制upstream traffic。 pointers會指示每一個ONU可以上傳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在任何時間內只有一個ONU可以access the medium。

Media Access Control

GTC frame structur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Physical synchronization (PSync) field:PSync field是一個固定的32-bit pattern,它的coding是0xB6AB31E0,用來實現同步機制。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ONU一開始是在Hunt state,接著ONU會搜尋PSync pattern,一旦發現正確的PSync pattern,ONU就會進入Pre-sync state,假如一個不正確PSync field被發現,ONU就會回到Hunt state ,若是收到M1-1個連續的正確PSync pattern就進入Sync state,此時ONU會開始處理downstream GTC frame,假如ONU偵測到連續M2個的不正確PSync field,ONU就會回到Hunt state。M1建議值是2, M2是5。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Ident field:用來指示較大的framing structures。 physical layer OAM (PLOAM):用來傳送管理資訊。 BIP:用來提供bit error rate estimation。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PLend field分成下列3個部份 length of the bandwidth map (Blen):說明BWmap的長度。 length of the ATM partition (Alen):應該全部填0。 CRC:對PLend field提供err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functions。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bandwidth map (BWmap):BWmap是一長串的8-byte allocation structure, 每一個allocation structure都代表一個T-CONT的bandwidth allocation。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Allocation ID field:指出T-CONT。 Flags field: Bit 11 (MSB):指示送出power levelling sequence (PLSu)。 Bit 10:指示送出PLOAMu。 Bit 9:指示利用FEC。 Bit 8 and 7:指示送出DBRu (mode)。

Down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StartTime field:指示傳送的開始時間。 StopTime field:指示傳送的停止時間。 CRC field:對BWmap field提供err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functions。

Up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Up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preamble:用來做同步。 delimiter:用來表示frame開始。 BIP:用來提供bit error rate estimation。

Upstream GTC frame structure ONU-ID field:ONU-ID是在ranging process期間指派給ONU。 indication field:提供real time ONU狀態回報給OLT。 physical layer OAM (PLOAM):用來傳送管理資訊。 Dynamic bandwidth report upstream (DBRu):有兩個欄位分別是DBA field和CRC field, DBA field包含T-CONT的traffic status, CRC field用來對DBRu做錯誤偵測。

Mapping of GEM frames into GTC payload

GEM frame structure

GEM frame structure PLI:PLI指出payload有多少大小, PLI field有12bits,因此fragment最多只有4095 bytes。 Port-ID:Port-ID提供4096個traffic identifier,可以有一個以上的Port-ID在Alloc-ID/T-CONT傳送。 PTI:PTI指出payload的content type。 HEC:HEC對header提供err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functions。

GEM frame structure

GEM frame structure

GEM frame structure user data fragment必須是連續的,也就是user data fragment不能橫跨GTC frame boundary。

GP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rchitecture In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是用GEM Port-ID去識別GEM frames,ONU只會擷取屬於自己的GEM frames。 32

GP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rchitecture In the upstream direction,upstream bandwidth allocation是用allocation ID (Alloc-ID)去識別,ONU用GEM Port-ID去識別GEM frames是屬於哪種logical connections。 33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不論ONU有多少Alloc-ID,GEM frames都在上面傳輸,且每個Alloc-ID都有logical buffer。 DBA會藉由推斷buffer的佔有資訊,創造出BWmap來和ONU溝通,以達成DBA。 34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35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BA方法可以被分為兩種: Status reporting (SR) DBA:所有的ONU會回報data占住多少buffer,OLT會利用回報回來的資訊來做計算。 Non status reporting (NSR) DBA: ONU不會回報資訊,OLT會藉由觀察idle GEM frame,來做bandwidth allocation。 36

Transmission containers GPON會利用Alloc-ID對應到一個Traffic descriptor來做Quality of Service (QoS)。 Transmission containers (T-CONTs)依據其服務方針可以分為五種。 37

Transmission containers T-CONT 1 guarantees fixed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time-sensitive applications. T-CONT 2 guarantees fixed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not time-sensitive applications. T-CONT 3 is mix of minimum guaranteed bandwidth plus additional nonguaranteed. T-CONT 4 is best effort, dynamically allocated without any guaranteed bandwidth. T-CONT 5 is mix of all service categories. 38

Conclusion GPON對於fiber to the home (FTTH)和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 (FTTB/C)提供了一個選擇。GPON有很大頻寬和利用DBA來支持QoS,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Future works 對於GPON的架構做更詳細的研究。 更加了解GPON的運作和管理。 對GPON的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作更深入的探討。

Reference ITU-T Recommendation G.984.1, 2008. Liu Yang, Zhang Guoping Li Qing, “An Improved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GPON”, Symposium on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2009. Effenberger, F. ,Clearly, D. ,Haran, O. ,Kramer, G. Ruo Ding Li ,Oron, M. ,Pfeiffer, T. , “An Introduction to PON Technologie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45, March 2007.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Q&A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